笔趣阁 www.biquge0.info,明朝那些事儿(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这下轮到朱允炆傻眼了,皮球又被踢了回来,要靠我还用得着问你老人家吗?这爷孙俩被这个问题弄得疲于应付,但问题还是不能不答的,朱允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用做论文的精神列出五点来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一生精于谋略计算的朱元璋听到这个计划后,也不由得开口称赞:“很好,没有更好的选择方法了。”
朱元璋十分高兴,他的判断告诉他,朱允炆列出的方法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隐忧。但事情真的会如他所想般顺利吗?有没有什么漏洞呢?
事实证明确实有一个漏洞,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段经典的对话,就会发现两个人说得都很有道理,朱元璋的判断没有错,确实没有比朱允炆所说的更好的方法了,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朱允炆的能力。
朱允炆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据史料记载,由于他的头形不好,朱元璋曾经十分不喜欢他,但朱元璋慢慢发现,这个孩子十分聪明,背书十分在行,便对他另眼相看,最后立为继承人。
这里也说明一下能力的问题。在我小时候,我邻居家有个小孩,才五岁就会帮家里打酱油,居然还会讨价还价,时人皆叹之,因为每次打酱油都能帮家里省一毛钱,被誉为奇才。十几年后,我偶然听人说起他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不过仍然去买酱油,唯一的区别是副食店的老板再也不肯跟他讨价还价了。
打酱油只是个比方,这里主要是说明读书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书读得好,不代表事情能处理得好;能列出计划,不代表能够执行计划。
建文的班底
其实朱元璋也并没有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抛给毫无经验的孙子,他为朱允炆留下了一群人,帮助他治理天下,其主要成员有三个人,他们也成为后来建文帝的主要班底。
第一个人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带着几分神秘感,告诉已经被确认为继承人的朱允炆,自己已为他选择了一个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但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过于傲气,所以现在还不能用他,要压制他一下,将来才能够成大器。然后他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方孝孺。
大家应该从朱元璋的话中吸取教训,一般领导提拔你之前总是要打压一下的,所谓磨炼就是这样来的,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就真有可能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说来倒也滑稽,这位方孝孺就是在空印案中被错杀的方克勤之子,杀其父而用其子,不知这算不算是对方孝孺的一种压制。
方孝孺自小熟读经书,为人称道,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而他自己也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但让他莫名其妙的是,自己名声很大,老师又在朝中为官,洪武十五年、二十五年,地方政府两次向朱元璋推荐,自己却一直没有得到任用。
我们知道原因,但当时的方孝孺是不知道原因的,他就这样等了十年之久,由此可见,领导的想法确实是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
朱元璋告诉朱允炆,方孝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他一生都会效忠于你,并能为你治理国家,开创太平盛世。
这话他只说对了一半。
第二个人
洪武年间,京城里的谨身殿由于没有安装避雷针,被雷给劈了。如果是今天大概是要搞个安全宣传的,教育一下大家注意天气变化,修好完事,但在当年,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朱元璋认为是上天发怒了,便决定去祷庙祭祀,他大概是认为自己确实干了不少错事,所以这次祭祀他挑选了一批人和他一起去。
挑选条件是极为苛刻的,那就是在九年之内(含九年)没有犯任何过失的,这在洪武朝可真是难过登天了。那个时候,官员能保住脑袋就不错了,你就是没错,说不准老朱也能给你挑出错来。这么看来,能符合要求者还真是需要一颗纯洁的心灵,至少对老朱纯洁。
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齐德就是其中一个,他因为这件事被朱元璋留意,并记在心中,祭祀完毕后,朱元璋亲自为齐德改名为泰,从此齐泰这个名字成为了他一生的代号。
此人是个文人,虽未带兵,却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朱元璋也曾放心不下,为他举行了一场单独面试,询问边界将领的名字。齐泰不慌不忙,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毫无遗漏,得了满分。之后又问各地的形势,齐泰这次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册,上面的记载十分详细。朱元璋十分惊讶,大为欣赏。
要知道,这次面试是突然性的,齐泰并未预先做准备,说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把这些玩意儿当书来背的,还写成小册子,随走随看,其用功之热情胜似今日在公交车上背单词的四级考生。
他也将成为建文帝的重臣。
第三个人
这个人比较特殊,他从入朝为官时起就是朱允炆的死党,此人就是黄子澄。
黄子澄是江西人,洪武十八年,他一鸣惊人,在当年的高考中以最高分获得会元的称号,后被选拔为东宫伴读;这是一个前途远大的工作,因为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可见其学问之深。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他一直陪伴在旁,而一件事情的发生更是加深了他与朱允炆之间的感情。
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他便上前问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说了实话。他担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们,万一将来要造反可怎么办才好。没想到黄子澄听后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担心,他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朱允炆听见这些话,顿时大感安慰,他把这些话记在心中,并感谢黄子澄为他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脱离实际以古论今的例子,试问周亚夫在何处?你黄子澄能带兵打仗吗?
总结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
建文帝登基后,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就此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他找到了黄子澄,问了后者一个问题:“先生,你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的话吗?”
黄子澄肃然回答道:“从不敢忘记!”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定会造反的!
; 这下轮到朱允炆傻眼了,皮球又被踢了回来,要靠我还用得着问你老人家吗?这爷孙俩被这个问题弄得疲于应付,但问题还是不能不答的,朱允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用做论文的精神列出五点来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一生精于谋略计算的朱元璋听到这个计划后,也不由得开口称赞:“很好,没有更好的选择方法了。”
朱元璋十分高兴,他的判断告诉他,朱允炆列出的方法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隐忧。但事情真的会如他所想般顺利吗?有没有什么漏洞呢?
事实证明确实有一个漏洞,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段经典的对话,就会发现两个人说得都很有道理,朱元璋的判断没有错,确实没有比朱允炆所说的更好的方法了,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朱允炆的能力。
朱允炆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据史料记载,由于他的头形不好,朱元璋曾经十分不喜欢他,但朱元璋慢慢发现,这个孩子十分聪明,背书十分在行,便对他另眼相看,最后立为继承人。
这里也说明一下能力的问题。在我小时候,我邻居家有个小孩,才五岁就会帮家里打酱油,居然还会讨价还价,时人皆叹之,因为每次打酱油都能帮家里省一毛钱,被誉为奇才。十几年后,我偶然听人说起他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不过仍然去买酱油,唯一的区别是副食店的老板再也不肯跟他讨价还价了。
打酱油只是个比方,这里主要是说明读书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书读得好,不代表事情能处理得好;能列出计划,不代表能够执行计划。
建文的班底
其实朱元璋也并没有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抛给毫无经验的孙子,他为朱允炆留下了一群人,帮助他治理天下,其主要成员有三个人,他们也成为后来建文帝的主要班底。
第一个人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带着几分神秘感,告诉已经被确认为继承人的朱允炆,自己已为他选择了一个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但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过于傲气,所以现在还不能用他,要压制他一下,将来才能够成大器。然后他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方孝孺。
大家应该从朱元璋的话中吸取教训,一般领导提拔你之前总是要打压一下的,所谓磨炼就是这样来的,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就真有可能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说来倒也滑稽,这位方孝孺就是在空印案中被错杀的方克勤之子,杀其父而用其子,不知这算不算是对方孝孺的一种压制。
方孝孺自小熟读经书,为人称道,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而他自己也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但让他莫名其妙的是,自己名声很大,老师又在朝中为官,洪武十五年、二十五年,地方政府两次向朱元璋推荐,自己却一直没有得到任用。
我们知道原因,但当时的方孝孺是不知道原因的,他就这样等了十年之久,由此可见,领导的想法确实是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
朱元璋告诉朱允炆,方孝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他一生都会效忠于你,并能为你治理国家,开创太平盛世。
这话他只说对了一半。
第二个人
洪武年间,京城里的谨身殿由于没有安装避雷针,被雷给劈了。如果是今天大概是要搞个安全宣传的,教育一下大家注意天气变化,修好完事,但在当年,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朱元璋认为是上天发怒了,便决定去祷庙祭祀,他大概是认为自己确实干了不少错事,所以这次祭祀他挑选了一批人和他一起去。
挑选条件是极为苛刻的,那就是在九年之内(含九年)没有犯任何过失的,这在洪武朝可真是难过登天了。那个时候,官员能保住脑袋就不错了,你就是没错,说不准老朱也能给你挑出错来。这么看来,能符合要求者还真是需要一颗纯洁的心灵,至少对老朱纯洁。
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齐德就是其中一个,他因为这件事被朱元璋留意,并记在心中,祭祀完毕后,朱元璋亲自为齐德改名为泰,从此齐泰这个名字成为了他一生的代号。
此人是个文人,虽未带兵,却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朱元璋也曾放心不下,为他举行了一场单独面试,询问边界将领的名字。齐泰不慌不忙,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毫无遗漏,得了满分。之后又问各地的形势,齐泰这次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册,上面的记载十分详细。朱元璋十分惊讶,大为欣赏。
要知道,这次面试是突然性的,齐泰并未预先做准备,说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把这些玩意儿当书来背的,还写成小册子,随走随看,其用功之热情胜似今日在公交车上背单词的四级考生。
他也将成为建文帝的重臣。
第三个人
这个人比较特殊,他从入朝为官时起就是朱允炆的死党,此人就是黄子澄。
黄子澄是江西人,洪武十八年,他一鸣惊人,在当年的高考中以最高分获得会元的称号,后被选拔为东宫伴读;这是一个前途远大的工作,因为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可见其学问之深。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他一直陪伴在旁,而一件事情的发生更是加深了他与朱允炆之间的感情。
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他便上前问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说了实话。他担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们,万一将来要造反可怎么办才好。没想到黄子澄听后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担心,他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朱允炆听见这些话,顿时大感安慰,他把这些话记在心中,并感谢黄子澄为他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脱离实际以古论今的例子,试问周亚夫在何处?你黄子澄能带兵打仗吗?
总结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
建文帝登基后,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就此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他找到了黄子澄,问了后者一个问题:“先生,你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的话吗?”
黄子澄肃然回答道:“从不敢忘记!”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定会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