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穿越之大民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方战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奉系担当攻击主力后,很快吴俊升部就攻克关外重镇多伦,大军越过阴山蜂拥入关。Www.QΒ5。CǒM\\而国民军此时已困境重重,虽然南口易守难攻,但是存粮不多,本来还能从张家口接济,可张家口也已经被占领,二十多万大军聚集在南口镇为中心的几平方公里面积上,弹药也不全,终于在数十万奉军大军压境下土崩瓦解。
雁北地区的韩复榘、石友三、张自忠等三个师五万余人投降晋军,而蒋鸿遇等其他将领也发生了冲突,有的希望坚守,有的希望西撤去甘肃,最终只有不到万人从大同突围至陕北神木等地。国民军一溃散,张作霖积极南下占领了天津,然后进逼北京,却与宋远发生了冲突。
宋远带领西北边防军本来主力聚集在八达岭图谋居庸关,冯军国民军一溃散,抓住机会诱降防守居庸关的绥西老军阀郑金声。并命一队精锐,坐缴获的冯军一列当做堡垒的武装列车,沿京张铁路快速南下。脱欢和李三江的骑兵大军跟进,一路收降溃兵,很快占据了铁路沿线的南口镇,沙河镇,并与八月中旬先头部队到达紧靠北京城的清河镇。可此时他收到了张作霖的命令,让他的部队进驻北苑,不得进入北京城。
本来宋远之所以快速进军,就是为了赶在奉系之前占领北京,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已经让他丧失了理智,全身心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心中不免生起了北方军阀都有的那种京城情节,也想占领北京城一步登天过过皇帝瘾。可惜张作霖的命令如同一盆冷水,让他顿时清醒了过来,他反应过来此时的奉系才是北方的老大,谁都惹不起的主儿。此时又有绥西政府不停的给他送来军需告紧,让他考虑放缓军事行动的情况,让宋远不得不重新的思考前途了,最终在已经几个月不联系后,他给赵书礼发了一个电报。
宋远这几个月其实过得并不轻松,开始他确实受到张作霖等大军阀承诺的诱惑,但是心里始终拿不定主意,背叛赵书礼要背负的骂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不敢肯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老实说赵书礼在绥西非常有声望,又有收复外蒙的英雄声望,他不知道万一自己宣布脱离赵,会有多少军队会跟着自己,起码北方的蒙古骑兵肯定要讨伐自己。
而赵书礼给他的几封电报,不但完全没有责怪他的私自行动,而且还给予了他更大的权力,让他可以在不脱离赵的前提下,放手大干。本想着等自己军事成功后,积累足够的声望后,再做考虑。可是自从接手了权力后,他发现权力这东西并不是那么甜美。军队扩大是好事,可是补给压力陡增,本来绥西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在赵书礼几年呕心沥血的治理下,每年收入勉强达到五百万银元,也就能养三四万军队,而赵书礼走前已经扩充到了五万,发军饷都已经有问题了。
自己又收拢了大量的冯系国民军后,更是开始了欠饷,嫡系军队还好说,这些大多是受到土地吸引,居家迁往河套的移民,算是绥西子弟兵,即使暂时不发饷也不会特别有意见,可是那些投降的西北军士兵就不一样了,他之所以能招降收编这些人,根本就是承诺了丰厚军饷的结果,可是军饷一断,这些军队顿时就开始哗变,不服管束起来。
这些还则罢了,更烦的是政务,没玩没了的各种报表,让他烦不胜烦,以他的性格,又不敢胡乱签署,只能耐着性子一封一封的看。移民,招商,工厂,电力,交通,一件件事情几乎耗尽了他的精力。唯一支撑他的就是,进北京,可是当北京也没希望的时候,他总算是想到了赵书礼。
······
“书礼兄,多日不曾联系,不知安否?弟近日实忙于军务,无暇他顾,望兄见谅。苏联的设备已到,孔韧先生已经组织人临时于旷野中安装完全,在战争中也生产出数量可观的军械。德国顾问三百人也已经到达,机器设备正在途中,兄此去西方为国为民贡献颇大,弟甚是佩服,即便事务繁忙也未敢有一刻懈怠,全都安排停当。不知道兄何日归国,望告知... -->>
北方战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奉系担当攻击主力后,很快吴俊升部就攻克关外重镇多伦,大军越过阴山蜂拥入关。Www.QΒ5。CǒM\\而国民军此时已困境重重,虽然南口易守难攻,但是存粮不多,本来还能从张家口接济,可张家口也已经被占领,二十多万大军聚集在南口镇为中心的几平方公里面积上,弹药也不全,终于在数十万奉军大军压境下土崩瓦解。
雁北地区的韩复榘、石友三、张自忠等三个师五万余人投降晋军,而蒋鸿遇等其他将领也发生了冲突,有的希望坚守,有的希望西撤去甘肃,最终只有不到万人从大同突围至陕北神木等地。国民军一溃散,张作霖积极南下占领了天津,然后进逼北京,却与宋远发生了冲突。
宋远带领西北边防军本来主力聚集在八达岭图谋居庸关,冯军国民军一溃散,抓住机会诱降防守居庸关的绥西老军阀郑金声。并命一队精锐,坐缴获的冯军一列当做堡垒的武装列车,沿京张铁路快速南下。脱欢和李三江的骑兵大军跟进,一路收降溃兵,很快占据了铁路沿线的南口镇,沙河镇,并与八月中旬先头部队到达紧靠北京城的清河镇。可此时他收到了张作霖的命令,让他的部队进驻北苑,不得进入北京城。
本来宋远之所以快速进军,就是为了赶在奉系之前占领北京,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已经让他丧失了理智,全身心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心中不免生起了北方军阀都有的那种京城情节,也想占领北京城一步登天过过皇帝瘾。可惜张作霖的命令如同一盆冷水,让他顿时清醒了过来,他反应过来此时的奉系才是北方的老大,谁都惹不起的主儿。此时又有绥西政府不停的给他送来军需告紧,让他考虑放缓军事行动的情况,让宋远不得不重新的思考前途了,最终在已经几个月不联系后,他给赵书礼发了一个电报。
宋远这几个月其实过得并不轻松,开始他确实受到张作霖等大军阀承诺的诱惑,但是心里始终拿不定主意,背叛赵书礼要背负的骂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不敢肯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老实说赵书礼在绥西非常有声望,又有收复外蒙的英雄声望,他不知道万一自己宣布脱离赵,会有多少军队会跟着自己,起码北方的蒙古骑兵肯定要讨伐自己。
而赵书礼给他的几封电报,不但完全没有责怪他的私自行动,而且还给予了他更大的权力,让他可以在不脱离赵的前提下,放手大干。本想着等自己军事成功后,积累足够的声望后,再做考虑。可是自从接手了权力后,他发现权力这东西并不是那么甜美。军队扩大是好事,可是补给压力陡增,本来绥西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在赵书礼几年呕心沥血的治理下,每年收入勉强达到五百万银元,也就能养三四万军队,而赵书礼走前已经扩充到了五万,发军饷都已经有问题了。
自己又收拢了大量的冯系国民军后,更是开始了欠饷,嫡系军队还好说,这些大多是受到土地吸引,居家迁往河套的移民,算是绥西子弟兵,即使暂时不发饷也不会特别有意见,可是那些投降的西北军士兵就不一样了,他之所以能招降收编这些人,根本就是承诺了丰厚军饷的结果,可是军饷一断,这些军队顿时就开始哗变,不服管束起来。
这些还则罢了,更烦的是政务,没玩没了的各种报表,让他烦不胜烦,以他的性格,又不敢胡乱签署,只能耐着性子一封一封的看。移民,招商,工厂,电力,交通,一件件事情几乎耗尽了他的精力。唯一支撑他的就是,进北京,可是当北京也没希望的时候,他总算是想到了赵书礼。
······
“书礼兄,多日不曾联系,不知安否?弟近日实忙于军务,无暇他顾,望兄见谅。苏联的设备已到,孔韧先生已经组织人临时于旷野中安装完全,在战争中也生产出数量可观的军械。德国顾问三百人也已经到达,机器设备正在途中,兄此去西方为国为民贡献颇大,弟甚是佩服,即便事务繁忙也未敢有一刻懈怠,全都安排停当。不知道兄何日归国,望告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