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明末大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真是很是有损大明朝的颜面。
辫子兵打到京城的情形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对于这种情形崇祯皇帝都有些麻木了,但却不得不想办法应对。
办法很多,但却无法实现:号召各地兵马进京勤王,这都已经是沿袭了多年的老套路,但却没有一点效果。
对于这种事情,各地的军头有的是办法应对: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扯皮好几个月,最让朝廷颜面尽失的是,有些个军头甚至连象征性的派遣些军马的举动都懒得做了。
坐视敌人在京畿中枢一带肆虐,还公然违旨拒绝派兵支援,在历朝历代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在大明朝却很正常,那些个大大小小的军头还全都理直气壮,能把崇祯皇帝活活气死却没有半点法子。
拒绝出兵救援京畿的理由非常简单:没钱。
朝廷拖欠的军饷已经积压了好几年,当兵的兄弟们已好几年吃不饱了,兵马器械年久失修不堪一战。我们这些当官的能替朝廷维持住这么多饿的眼珠子都红了的士兵,已经是非常勉强,朝廷还要我们去打仗?
皇帝不差饿兵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朝廷欠着我们多年的军饷都见不到呢,还怎么打仗?到时候数以十万计的士兵一哄而散甚至直接哗变了,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
援兵不来,外敌不去,这个局面就是坐困愁城束手无策。
就在这个时候,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捷报,捷报,”
捷报?前方打了胜仗?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和整个朝廷都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听到捷报二字,文御殿中沉闷而又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君臣上下全都变得活跃起来。
崇祯皇帝本就操切心急,又急于见到捷报,下意识的往前走了两步,马上又意识到这个动作不妥,旋即做出一副气定神闲的沉稳姿态,用很威严的声音说:“呈上来。”
捷报是通过司务司传过来的,以最快速度递到皇帝手中。
看到捷报的崇祯皇帝满心欢喜,一边看一边笑呵呵的随口问道:“大旗庄民团歼敌战兵三千余,缴获甚丰。连民团都能奋勇而战为国杀敌,实是民心可用。只要民心在我大明,这天下就乱不了……哦,对了,这大旗庄在何处啊?”
殿中滚滚诸公,全都是紫绶金章的重臣,天知道大旗庄在哪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大旗庄民团分巡武备李者吴山……”
没有人知道李吴山是谁,但却听清楚了民团分巡武备这几个字儿。
有个机灵的吏部官员终于想起来了,赶紧上前奏报:“禀万岁,前岁朝廷诏令各地组建民团,此事是臣的首尾。那大旗庄本是京东的一个小村子,隶属……”
原来是京城东边的一个村庄,崇祯皇帝微微点头:一个小小的村庄就能组建民团歼敌三千,可见百姓之心依旧系与大明啊。
正准备说点什么,忽然看到捷报之后的那一行字迹,崇祯皇帝的脸色立刻就变了:格毙伪酋皇洪太,缴获黑水金龙大纛一面,伪皇佩刀顺缴。
什么?
把洪太给干掉了?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最恨皇太极的话,崇祯皇帝肯定是其中之一,他做梦都希望洪太赶紧死掉。但是格毙一说……
崇祯皇帝不是傻子,怎么会相信这种事情?
此次入关大掠,最高指挥官是洪太的长子豪格,当然不会出现儿子做总指挥皇帝老子打侧翼的局面。
再者说了,洪太好歹也是个皇帝,怎么可能出现在一个小小的村落?又怎么会被一帮子村民当场格杀?
夸大甚至是谎报军功的事情屡见不鲜,早已成了惯例,但干掉清国皇帝这种事都敢写给皇帝看,那就绝对是在侮辱崇祯的智商了。
他要是信了,那才真的是脑袋有问题呢。
“大旗庄名团有多少兵力?”
“按照……按照朝廷体制……”朝中官员只是收了李吴山的银子,就给了他一个象征意义的分巡武备的官职,其实那根本就不是实实在在的军官,而是一个荣誉称号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人在意他的兵力多少。事实上很多捐了官的家伙根本就懒得去招兵买马,只是为了混个出身而不是为了自己掏钱给朝廷打仗,所以谁也不知道大旗庄民团有多大的规模,只能用正规的条例来说事儿:“按照朝廷体制,分巡武备下辖兵马不应超过四百五十人,战甲不得超过五十具,战弓不得超过五十张……”
也就是说,理论上李吴山的兵力不能超过四百五这个数字,充其量也就是有五十具甲胄和五十把弓箭而已。
这么点人手就歼灭三千清军精锐,还干掉了皇太极?明显就是睁眼说瞎话。
崇祯皇帝立刻就怒了,劈手就把那份捷报丢了下来,气呼呼的吼道:“夸大军功欺瞒朝廷以至于此,真是肆无忌惮到了顶点,查,给朕好好的查一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民团头子李吴山也太过分了,胆子大的都没边儿了,什么样的瞎话都敢说,竟然弄出了“格毙敌皇”的说辞,真是在侮辱满朝文武的智商。
其实同样的捷报朝廷早就收到了,而且收到了不止一份。
兵部、京卫司、五军司都有,只是捷报的漏洞太过于明显,谁也不敢往上报,只有司务司不分青红皂白的报了上来,结果却弄了一个没有脸面……
,真是很是有损大明朝的颜面。
辫子兵打到京城的情形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对于这种情形崇祯皇帝都有些麻木了,但却不得不想办法应对。
办法很多,但却无法实现:号召各地兵马进京勤王,这都已经是沿袭了多年的老套路,但却没有一点效果。
对于这种事情,各地的军头有的是办法应对: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扯皮好几个月,最让朝廷颜面尽失的是,有些个军头甚至连象征性的派遣些军马的举动都懒得做了。
坐视敌人在京畿中枢一带肆虐,还公然违旨拒绝派兵支援,在历朝历代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在大明朝却很正常,那些个大大小小的军头还全都理直气壮,能把崇祯皇帝活活气死却没有半点法子。
拒绝出兵救援京畿的理由非常简单:没钱。
朝廷拖欠的军饷已经积压了好几年,当兵的兄弟们已好几年吃不饱了,兵马器械年久失修不堪一战。我们这些当官的能替朝廷维持住这么多饿的眼珠子都红了的士兵,已经是非常勉强,朝廷还要我们去打仗?
皇帝不差饿兵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朝廷欠着我们多年的军饷都见不到呢,还怎么打仗?到时候数以十万计的士兵一哄而散甚至直接哗变了,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
援兵不来,外敌不去,这个局面就是坐困愁城束手无策。
就在这个时候,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捷报,捷报,”
捷报?前方打了胜仗?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和整个朝廷都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听到捷报二字,文御殿中沉闷而又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君臣上下全都变得活跃起来。
崇祯皇帝本就操切心急,又急于见到捷报,下意识的往前走了两步,马上又意识到这个动作不妥,旋即做出一副气定神闲的沉稳姿态,用很威严的声音说:“呈上来。”
捷报是通过司务司传过来的,以最快速度递到皇帝手中。
看到捷报的崇祯皇帝满心欢喜,一边看一边笑呵呵的随口问道:“大旗庄民团歼敌战兵三千余,缴获甚丰。连民团都能奋勇而战为国杀敌,实是民心可用。只要民心在我大明,这天下就乱不了……哦,对了,这大旗庄在何处啊?”
殿中滚滚诸公,全都是紫绶金章的重臣,天知道大旗庄在哪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大旗庄民团分巡武备李者吴山……”
没有人知道李吴山是谁,但却听清楚了民团分巡武备这几个字儿。
有个机灵的吏部官员终于想起来了,赶紧上前奏报:“禀万岁,前岁朝廷诏令各地组建民团,此事是臣的首尾。那大旗庄本是京东的一个小村子,隶属……”
原来是京城东边的一个村庄,崇祯皇帝微微点头:一个小小的村庄就能组建民团歼敌三千,可见百姓之心依旧系与大明啊。
正准备说点什么,忽然看到捷报之后的那一行字迹,崇祯皇帝的脸色立刻就变了:格毙伪酋皇洪太,缴获黑水金龙大纛一面,伪皇佩刀顺缴。
什么?
把洪太给干掉了?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最恨皇太极的话,崇祯皇帝肯定是其中之一,他做梦都希望洪太赶紧死掉。但是格毙一说……
崇祯皇帝不是傻子,怎么会相信这种事情?
此次入关大掠,最高指挥官是洪太的长子豪格,当然不会出现儿子做总指挥皇帝老子打侧翼的局面。
再者说了,洪太好歹也是个皇帝,怎么可能出现在一个小小的村落?又怎么会被一帮子村民当场格杀?
夸大甚至是谎报军功的事情屡见不鲜,早已成了惯例,但干掉清国皇帝这种事都敢写给皇帝看,那就绝对是在侮辱崇祯的智商了。
他要是信了,那才真的是脑袋有问题呢。
“大旗庄名团有多少兵力?”
“按照……按照朝廷体制……”朝中官员只是收了李吴山的银子,就给了他一个象征意义的分巡武备的官职,其实那根本就不是实实在在的军官,而是一个荣誉称号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人在意他的兵力多少。事实上很多捐了官的家伙根本就懒得去招兵买马,只是为了混个出身而不是为了自己掏钱给朝廷打仗,所以谁也不知道大旗庄民团有多大的规模,只能用正规的条例来说事儿:“按照朝廷体制,分巡武备下辖兵马不应超过四百五十人,战甲不得超过五十具,战弓不得超过五十张……”
也就是说,理论上李吴山的兵力不能超过四百五这个数字,充其量也就是有五十具甲胄和五十把弓箭而已。
这么点人手就歼灭三千清军精锐,还干掉了皇太极?明显就是睁眼说瞎话。
崇祯皇帝立刻就怒了,劈手就把那份捷报丢了下来,气呼呼的吼道:“夸大军功欺瞒朝廷以至于此,真是肆无忌惮到了顶点,查,给朕好好的查一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民团头子李吴山也太过分了,胆子大的都没边儿了,什么样的瞎话都敢说,竟然弄出了“格毙敌皇”的说辞,真是在侮辱满朝文武的智商。
其实同样的捷报朝廷早就收到了,而且收到了不止一份。
兵部、京卫司、五军司都有,只是捷报的漏洞太过于明显,谁也不敢往上报,只有司务司不分青红皂白的报了上来,结果却弄了一个没有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