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百年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九回道光帝怒斥穆相关天培捍卫虎门
忠臣徒自捐躯,
好贼竟然幸免。
当世正人在自叹,
自有后人评判。
陈连升胸中数弹身亡。义律猖狂已极,就要命英兵把首级割下,妄想乱刃分尸。正在这时,忽听背后杀声大起。义律回头一看:有五六十名中国水师军兵,像下山猛虎一般,奔他冲来!为首的一员青年将军:头顶铜盔,身贯铁甲,骑着一匹大马,手舞宝刀,寒光闪闪,好不威风!宝刀到处,血肉横飞。霎时间,杀得英军尸横遍地。此人是谁?正是陈连升的儿子,陈长鹏。
陈长鹏原受父命,坚守大角炮台。战斗开始时,他和父亲一样,打退了英军数次进攻,阵地巍然屹立。打到后来,弹尽援绝了,英国侵略军副司令伯麦这才攻破防线,抢占了大角炮台。陈长鹏原想就地战死,有的亲兵对他说:“我们现在只剩下六十多人了,众寡悬殊,战也无用。不如和沙角炮台兵合一处,死守沙角,等待援兵。”陈长鹏听着有理,忍痛放弃大角炮台:“来人,把战马拉来!”“是!”亲兵答应一声,转身拉来一匹高头大马。陈长鹏心爱地抚摸了几下,飞身上马,率领众人奔向后山,尔后上船。
这匹马原来是陈连升的坐骑,经过多年驯养,颇懂人性。这匹马,驯服时好像一头羔羊,激怒时亚赛一头雄狮。阔背力驮千斤,脚力快如闪电!陈连升爱如珍宝,给它起名叫“陆地龙”。后因需要,便把陆地龙给了儿子骑用。他这样做,当然也包含着对儿子的激励。陈长鹏更是爱马如命,左右不离。这次撤离大角炮台,当然不能把它扔掉。
陈长鹏和众人上了战船,急往沙角炮台驶去。他站在船头,向沙角炮台眺望:只见沙角炮台浓烟笼罩,英军到处晃动,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心想:自己的父亲和四百官兵,一定凶多吉少了!便命水手加足马力,快速前进。
由于两岛之间海面狭窄,时间不长,就靠岸了。陈长鹏刚登陆,就知道父亲已经壮烈牺牲了。同时,全岛弟兄无一幸存。陈长鹏真像疯了似的,两眼充血,飞身上马,“刷”一声抽出宝刀,双脚点镣,直奔侵略军冲去。他手下的五六十名弟兄也怀着深仇大恨,各抡刀枪,跟着冲杀上来。
俗话说,“一人舍命,万众难抵。”这句话确为有理,人要是把命都豁出去了,还怕什么?陈长鹏催马向前,一口气杀了五十多个英国鬼子。义律见抵挡不住,急忙退到海边。
且说乔治,此刻他正站在山头上观察战情。他看见那匹战马,喜不自禁。马上命令道:“人要死的,马要活的!快快开枪。”英兵受命,瞄准陈长鹏等人,一齐开枪。霎时间,枪声密集,陈长鹏胸部连中五弹,两眼一黑,从马上摔了下去。英军见了,连忙吼叫:“捉活的——”齐向陈长鹏扑来。陈长鹏咬牙忍痛,坐在地上,圆睁二目,怒视着这些英国鬼子,心中想:父亲哪,孩儿对得起你,没给天朝丢脸。他又想到琦善,对他更是痛恨不已:我天朝就断送在这些卖国好贼的手里了!
这时,英军已经扑到他的跟前。陈长鹏拼着最后一点力气,一跃而起,挥舞利刃,砍倒一名英军,然后横刀自尽,为国壮烈牺牲了,时年仅仅二十六岁。
英国侵略军,凭着武器精良,人多势众,再加上卖国奸贼琦善不发援军,暗为英军让路,终于抢占了大角、沙角两座炮台。陈氏父子以身殉职,两座炮台的守军,没有一人投降,都壮烈牺牲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爱国精神。后人有诗赞曰:
老将陈连升,
豪气贯长虹。
血染边睡土,
万古留美名;
壮哉陈长鹏,
严父铸英雄。
丹气冲霄汉,
激励后人行。
再说英军司令乔治,他下令炸毁了大角、沙角两座炮台,把胜利品都运到船上。最使他满意的是得到一匹好马。他命英军把马牵来,这边瞧瞧,那边看看,连连称赞。只见这匹马:
蹄至背,高六尺,
头至尾,九尺长;
根根毛管发光亮,
浑身皮毛甘草黄;
蛤蟆脸儿,高鼻梁,
大嘴岔儿,脖颈长,
葡萄眼,明珠镶,
耳赛竹叶立两旁,
蹄碗大,腿粗壮,
长嘶一声如虎狼。
乔治越看越爱,一面用手摸着皮毛,一面嘿嘿直笑。前文书已经说过,这匹马颇通人性,尤其对生人、熟人,分得很清。它对乔治恨透了,突然调转身躯,就狠狠来了一蹄子,把乔治踢得“啊呀”一声怪叫,倒在地上,不住地翻滚,连尿都出来了。英兵慌了手脚,忙找军医抢救。乔治躺了三天,才勉强站起身来。此后,对这匹马又恨又爱,指派专人喂养,指望回国以后,自己好来受用。后来他把这匹马运到香港,洋人喂它东西,它摇头拒食。乔治又找个中国人喂它,也不吃一口草料,终日无精打采,二目不停流泪,朝着大陆嘶鸣,终因绝食而亡。消息传出,人们深受感动,称陆地龙为“义马”。金石匠还把陆地龙的图像錾下来,称做《义马图》。一些文人墨客还为这匹马写了不少颂诗。至今,这些古物犹存,以供后人瞻观。今人有诗赞义马曰:
义马比君子,
胜过败类人。
牲畜皆明理,
岂不愧奸魂!
且说乔治,虽然抢占了沙角、大角炮台,但损失也非常惨重,不得不向英国政府请求援兵。同时,继续对琦善施加压力,步步紧逼,威胁琦善说:再不在五项条件上签字,英军就要杀进广州。并命令英国舰队在珠江口外放炮示威。这一招儿,对贪生怕死的琦善果真灵验。
琦善在英人面前真像一只避猫鼠。他在广州的所做所为,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得罪英人。英军进攻沙角、大角炮台时,陈连升请琦善派兵援助,他按兵不动。两座炮台失守后,他反责骂陈家父子招灾惹祸、自寻死路。
乔治早就摸透琦善的脾气了,派人去见琦善,要求举行第二次谈判。琦善急忙叫人传话:只要英军停止在珠江口放炮进攻,一切都好商量。乔治同意了他的要求,于是,第二次谈判,就在听不到英舰炮声的情况下开始了。
在一八四一年一月二十五日,琦善领着广东巡抚怡良、广州知府余保纯等登上英舰。琦善见了乔治,先鞠躬,后道歉,又把陈家父子责骂了一顿,充分显露出一副奴才相。
乔治今天对待琦善,可一点也不给面子,不论脸色和语言,都显得粗野蛮横。还没等琦善说完,便把蓝眼珠一翻,拿出吃奶的力气大声吼道:“我提醒你,别再耍嘴皮子了。我们大英国的官员是最重实际的,你今天要是没有明确答复,我就要用大炮讲话!”琦善一听,吓得魂儿都跑了一半儿:“请司令阁下息怒!作为我,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复。不过,我说了不算哪。不经皇上允许,岂不是一纸空文吗?”乔治大怒:“不管你们皇帝什么态度,你是要有行动的。否则,还算什么钦差大臣?”
琦善也很狡猾,在会见乔治以前,也给自己想了一个下台阶的办法。这就是:如果实在搪不过去,就和乔治先签一个“草约”,待奏请皇上旨准以后,再行生效。他把这个意思对乔治说了一遍,乔治本想拒绝,但又一想:现在援兵尚未来到,弹药给养也有困难,万一出现了麻烦,就会前功尽弃。所以,也只好点头同意了。
经过一再谈判,双方意见一致,决定暂时议定一个草约。因为这个草约是在穿鼻洋上签订的,就名为《穿鼻草约》。
《穿鼻草约》主要规定:割让香港,赔偿英国军费和英商损失费白银各六百万两,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英军撤出大角、沙角炮台,归还定海县等。
这就是近百年史上清朝钦差大臣琦善与英国代表乔治私订的卖国草约。
琦善回到广州行辕,马上给道光皇帝写了个奏折。他为讨得英人满意,使《穿鼻草约》在皇上那儿顺利通过,竟耍了个花招,蒙骗道光皇帝:他把向英国赔款,诡说“商欠”,也就是说暂不付款;把割让香港,说成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个小岛寄居。琦善把奏折编好,立即委派专人,送往北京。与此同时,广东巡抚怡良也写了一个奏折,派人密送给道光皇帝。
这天,道光皇帝正在御书房内看书,内侍呈上两个奏折。道光皇帝对广东方面的事情很关心,一看这两份奏折都是广州来的,便放下书本,首先拿起琦善的奏折,打开观看。他边看边在心中夸奖琦善会办事儿。
道光皇帝看罢琦善的奏折,放在案上,又顺手拿起怡良的奏折。一看上边写个“密”字,不觉一怔。看罢大惊,好像当头挨了一棒,方才那股高兴劲儿全没了。
为什么?原来怡良在奏折里揭露琦善卖国求荣、欺骗皇帝的罪行,如实讲了沙角、大角炮台失守以及陈氏父子为国捐躯的经过;还有琦善议定《穿鼻草约》,赔银一千二百万两,把香港割让给英国的经过。怡良还说:英夷在香港贴出安民布告,宣布香港已归英国所有。怡良还把英国政府在香港张贴的布告抄件,附在奏折后面。
道光皇帝看罢怡良的奏折,“噌”地站起身来,“咣当!”一脚把御案踢翻,大声吼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琦善,你竟骗到朕的头上来了,真是该杀!”道光越想越气,把牙齿咬得“咯嘣咯嘣”直响。宫女和内侍吓得面如土色,慌忙跪倒:“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只见道光皇帝一边喘着粗气,一边传旨道:“去,快快把穆彰阿给朕唤来!”“遵旨。”值日大监应声跑去。道光皇帝转身归座,宫女们急忙整理桌案。
片刻过后,门外传来脚步声响。接着,有人拉着长音说道:“奴才穆彰阿告进!”宫女把暖帘掀起,形似骷髅的穆彰阿轻步走了进来,刚迈进一步就跪在地上,爬到道光皇帝脚前叩头:“奴才给皇上问安。”道光一拍桌子,声色俱厉地喝道:“穆彰阿,你可知罪?”穆彰阿吓得浑身战栗,慌忙叩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说着,头上渗出汗珠。道光怒斥道:“琦善是你的学生,是你一再保举他,朕才重用这个奴才的。朕这次让他去广州办理善后,也是你保举的。你可知,他在广州都干了些什么吗?嗯!”“奴才不知。”道光皇帝把琦善和怡良的奏折“哗啦”往地上一扔:“你把这两个奏折仔细看看,他干的是什么事!”“遵旨!”穆彰阿擦擦头上的冷汗,拣起奏折,仔细观看。此时,又听皇上说道:“这个该死的奴才!到了广州,又割地,又赔款,把我天朝的面子都丢尽了,竟敢欺骗于朕!纸里能包得住火吗?你说该怎么办?”
穆彰阿边听边想:就数你的嘴大,咋说都行。当初同意英国人提出五个条件的是你,割地赔款也是你点的头。要不,英国的兵船能从大沽退走吗?你现在又倒打一耙,怪在琦善头上了。唉呀,这个理向谁讲去呀!
穆彰阿心里是这么想的,可他嘴里可不能这么说,他敢和皇上辩理吗?穆彰... -->>
第九回道光帝怒斥穆相关天培捍卫虎门
忠臣徒自捐躯,
好贼竟然幸免。
当世正人在自叹,
自有后人评判。
陈连升胸中数弹身亡。义律猖狂已极,就要命英兵把首级割下,妄想乱刃分尸。正在这时,忽听背后杀声大起。义律回头一看:有五六十名中国水师军兵,像下山猛虎一般,奔他冲来!为首的一员青年将军:头顶铜盔,身贯铁甲,骑着一匹大马,手舞宝刀,寒光闪闪,好不威风!宝刀到处,血肉横飞。霎时间,杀得英军尸横遍地。此人是谁?正是陈连升的儿子,陈长鹏。
陈长鹏原受父命,坚守大角炮台。战斗开始时,他和父亲一样,打退了英军数次进攻,阵地巍然屹立。打到后来,弹尽援绝了,英国侵略军副司令伯麦这才攻破防线,抢占了大角炮台。陈长鹏原想就地战死,有的亲兵对他说:“我们现在只剩下六十多人了,众寡悬殊,战也无用。不如和沙角炮台兵合一处,死守沙角,等待援兵。”陈长鹏听着有理,忍痛放弃大角炮台:“来人,把战马拉来!”“是!”亲兵答应一声,转身拉来一匹高头大马。陈长鹏心爱地抚摸了几下,飞身上马,率领众人奔向后山,尔后上船。
这匹马原来是陈连升的坐骑,经过多年驯养,颇懂人性。这匹马,驯服时好像一头羔羊,激怒时亚赛一头雄狮。阔背力驮千斤,脚力快如闪电!陈连升爱如珍宝,给它起名叫“陆地龙”。后因需要,便把陆地龙给了儿子骑用。他这样做,当然也包含着对儿子的激励。陈长鹏更是爱马如命,左右不离。这次撤离大角炮台,当然不能把它扔掉。
陈长鹏和众人上了战船,急往沙角炮台驶去。他站在船头,向沙角炮台眺望:只见沙角炮台浓烟笼罩,英军到处晃动,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心想:自己的父亲和四百官兵,一定凶多吉少了!便命水手加足马力,快速前进。
由于两岛之间海面狭窄,时间不长,就靠岸了。陈长鹏刚登陆,就知道父亲已经壮烈牺牲了。同时,全岛弟兄无一幸存。陈长鹏真像疯了似的,两眼充血,飞身上马,“刷”一声抽出宝刀,双脚点镣,直奔侵略军冲去。他手下的五六十名弟兄也怀着深仇大恨,各抡刀枪,跟着冲杀上来。
俗话说,“一人舍命,万众难抵。”这句话确为有理,人要是把命都豁出去了,还怕什么?陈长鹏催马向前,一口气杀了五十多个英国鬼子。义律见抵挡不住,急忙退到海边。
且说乔治,此刻他正站在山头上观察战情。他看见那匹战马,喜不自禁。马上命令道:“人要死的,马要活的!快快开枪。”英兵受命,瞄准陈长鹏等人,一齐开枪。霎时间,枪声密集,陈长鹏胸部连中五弹,两眼一黑,从马上摔了下去。英军见了,连忙吼叫:“捉活的——”齐向陈长鹏扑来。陈长鹏咬牙忍痛,坐在地上,圆睁二目,怒视着这些英国鬼子,心中想:父亲哪,孩儿对得起你,没给天朝丢脸。他又想到琦善,对他更是痛恨不已:我天朝就断送在这些卖国好贼的手里了!
这时,英军已经扑到他的跟前。陈长鹏拼着最后一点力气,一跃而起,挥舞利刃,砍倒一名英军,然后横刀自尽,为国壮烈牺牲了,时年仅仅二十六岁。
英国侵略军,凭着武器精良,人多势众,再加上卖国奸贼琦善不发援军,暗为英军让路,终于抢占了大角、沙角两座炮台。陈氏父子以身殉职,两座炮台的守军,没有一人投降,都壮烈牺牲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爱国精神。后人有诗赞曰:
老将陈连升,
豪气贯长虹。
血染边睡土,
万古留美名;
壮哉陈长鹏,
严父铸英雄。
丹气冲霄汉,
激励后人行。
再说英军司令乔治,他下令炸毁了大角、沙角两座炮台,把胜利品都运到船上。最使他满意的是得到一匹好马。他命英军把马牵来,这边瞧瞧,那边看看,连连称赞。只见这匹马:
蹄至背,高六尺,
头至尾,九尺长;
根根毛管发光亮,
浑身皮毛甘草黄;
蛤蟆脸儿,高鼻梁,
大嘴岔儿,脖颈长,
葡萄眼,明珠镶,
耳赛竹叶立两旁,
蹄碗大,腿粗壮,
长嘶一声如虎狼。
乔治越看越爱,一面用手摸着皮毛,一面嘿嘿直笑。前文书已经说过,这匹马颇通人性,尤其对生人、熟人,分得很清。它对乔治恨透了,突然调转身躯,就狠狠来了一蹄子,把乔治踢得“啊呀”一声怪叫,倒在地上,不住地翻滚,连尿都出来了。英兵慌了手脚,忙找军医抢救。乔治躺了三天,才勉强站起身来。此后,对这匹马又恨又爱,指派专人喂养,指望回国以后,自己好来受用。后来他把这匹马运到香港,洋人喂它东西,它摇头拒食。乔治又找个中国人喂它,也不吃一口草料,终日无精打采,二目不停流泪,朝着大陆嘶鸣,终因绝食而亡。消息传出,人们深受感动,称陆地龙为“义马”。金石匠还把陆地龙的图像錾下来,称做《义马图》。一些文人墨客还为这匹马写了不少颂诗。至今,这些古物犹存,以供后人瞻观。今人有诗赞义马曰:
义马比君子,
胜过败类人。
牲畜皆明理,
岂不愧奸魂!
且说乔治,虽然抢占了沙角、大角炮台,但损失也非常惨重,不得不向英国政府请求援兵。同时,继续对琦善施加压力,步步紧逼,威胁琦善说:再不在五项条件上签字,英军就要杀进广州。并命令英国舰队在珠江口外放炮示威。这一招儿,对贪生怕死的琦善果真灵验。
琦善在英人面前真像一只避猫鼠。他在广州的所做所为,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得罪英人。英军进攻沙角、大角炮台时,陈连升请琦善派兵援助,他按兵不动。两座炮台失守后,他反责骂陈家父子招灾惹祸、自寻死路。
乔治早就摸透琦善的脾气了,派人去见琦善,要求举行第二次谈判。琦善急忙叫人传话:只要英军停止在珠江口放炮进攻,一切都好商量。乔治同意了他的要求,于是,第二次谈判,就在听不到英舰炮声的情况下开始了。
在一八四一年一月二十五日,琦善领着广东巡抚怡良、广州知府余保纯等登上英舰。琦善见了乔治,先鞠躬,后道歉,又把陈家父子责骂了一顿,充分显露出一副奴才相。
乔治今天对待琦善,可一点也不给面子,不论脸色和语言,都显得粗野蛮横。还没等琦善说完,便把蓝眼珠一翻,拿出吃奶的力气大声吼道:“我提醒你,别再耍嘴皮子了。我们大英国的官员是最重实际的,你今天要是没有明确答复,我就要用大炮讲话!”琦善一听,吓得魂儿都跑了一半儿:“请司令阁下息怒!作为我,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复。不过,我说了不算哪。不经皇上允许,岂不是一纸空文吗?”乔治大怒:“不管你们皇帝什么态度,你是要有行动的。否则,还算什么钦差大臣?”
琦善也很狡猾,在会见乔治以前,也给自己想了一个下台阶的办法。这就是:如果实在搪不过去,就和乔治先签一个“草约”,待奏请皇上旨准以后,再行生效。他把这个意思对乔治说了一遍,乔治本想拒绝,但又一想:现在援兵尚未来到,弹药给养也有困难,万一出现了麻烦,就会前功尽弃。所以,也只好点头同意了。
经过一再谈判,双方意见一致,决定暂时议定一个草约。因为这个草约是在穿鼻洋上签订的,就名为《穿鼻草约》。
《穿鼻草约》主要规定:割让香港,赔偿英国军费和英商损失费白银各六百万两,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英军撤出大角、沙角炮台,归还定海县等。
这就是近百年史上清朝钦差大臣琦善与英国代表乔治私订的卖国草约。
琦善回到广州行辕,马上给道光皇帝写了个奏折。他为讨得英人满意,使《穿鼻草约》在皇上那儿顺利通过,竟耍了个花招,蒙骗道光皇帝:他把向英国赔款,诡说“商欠”,也就是说暂不付款;把割让香港,说成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个小岛寄居。琦善把奏折编好,立即委派专人,送往北京。与此同时,广东巡抚怡良也写了一个奏折,派人密送给道光皇帝。
这天,道光皇帝正在御书房内看书,内侍呈上两个奏折。道光皇帝对广东方面的事情很关心,一看这两份奏折都是广州来的,便放下书本,首先拿起琦善的奏折,打开观看。他边看边在心中夸奖琦善会办事儿。
道光皇帝看罢琦善的奏折,放在案上,又顺手拿起怡良的奏折。一看上边写个“密”字,不觉一怔。看罢大惊,好像当头挨了一棒,方才那股高兴劲儿全没了。
为什么?原来怡良在奏折里揭露琦善卖国求荣、欺骗皇帝的罪行,如实讲了沙角、大角炮台失守以及陈氏父子为国捐躯的经过;还有琦善议定《穿鼻草约》,赔银一千二百万两,把香港割让给英国的经过。怡良还说:英夷在香港贴出安民布告,宣布香港已归英国所有。怡良还把英国政府在香港张贴的布告抄件,附在奏折后面。
道光皇帝看罢怡良的奏折,“噌”地站起身来,“咣当!”一脚把御案踢翻,大声吼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琦善,你竟骗到朕的头上来了,真是该杀!”道光越想越气,把牙齿咬得“咯嘣咯嘣”直响。宫女和内侍吓得面如土色,慌忙跪倒:“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只见道光皇帝一边喘着粗气,一边传旨道:“去,快快把穆彰阿给朕唤来!”“遵旨。”值日大监应声跑去。道光皇帝转身归座,宫女们急忙整理桌案。
片刻过后,门外传来脚步声响。接着,有人拉着长音说道:“奴才穆彰阿告进!”宫女把暖帘掀起,形似骷髅的穆彰阿轻步走了进来,刚迈进一步就跪在地上,爬到道光皇帝脚前叩头:“奴才给皇上问安。”道光一拍桌子,声色俱厉地喝道:“穆彰阿,你可知罪?”穆彰阿吓得浑身战栗,慌忙叩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说着,头上渗出汗珠。道光怒斥道:“琦善是你的学生,是你一再保举他,朕才重用这个奴才的。朕这次让他去广州办理善后,也是你保举的。你可知,他在广州都干了些什么吗?嗯!”“奴才不知。”道光皇帝把琦善和怡良的奏折“哗啦”往地上一扔:“你把这两个奏折仔细看看,他干的是什么事!”“遵旨!”穆彰阿擦擦头上的冷汗,拣起奏折,仔细观看。此时,又听皇上说道:“这个该死的奴才!到了广州,又割地,又赔款,把我天朝的面子都丢尽了,竟敢欺骗于朕!纸里能包得住火吗?你说该怎么办?”
穆彰阿边听边想:就数你的嘴大,咋说都行。当初同意英国人提出五个条件的是你,割地赔款也是你点的头。要不,英国的兵船能从大沽退走吗?你现在又倒打一耙,怪在琦善头上了。唉呀,这个理向谁讲去呀!
穆彰阿心里是这么想的,可他嘴里可不能这么说,他敢和皇上辩理吗?穆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