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百年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俊杰不该强出头,
一意孤行无来由。
病国误民坑自己,
半世英名付东流。
翼王石达开读罢天王手诏,又看看桌上的金印,不由一阵冷笑:“哈哈哈哈!感谢天王的盛情和国舅的美意。达开以为,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做了不悔,悔了不做。石某五岁习文,十岁习武,十六岁中举人,家资巨富,吃尽穿绝。倘若居官,不费吹灰之力,又何止军门、总督也!只因满虏腐败,黎民遭殃,达开不忍袖手,才尽抛个人之安富尊荣,毅然到金田团营,随天王揭竿起义。多少年来,石某从未计较过个人得失。达开冲锋陷阵,天王安享天平;达开在两军阵拼命,天王在内宫消遣。为了他的江山,石某鞠躬尽瘁;为了他的宝座,石某得罪了韦昌辉,全家老少尽遭毒手!试问洪天王,他可知石某是从多么痛苦的逆境中活过来的?”他越说越激动,两眼都湿润了。
在座的人屏息凝神,静静地听着。石达开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一样,击在众人的心上。
石达开又接着说:“杨、韦乱政后,石某日夜兼程回返天京,披肝沥胆,全心辅政。遗憾的是,天王对我早存戒心。他明升暗降,处处掣时,我为顾全大局,故一忍再忍,假做不知。最不能使人容忍的是,天王得寸进尺,公开加封安、福二王,夺去我的军政大权。并且,又暗中派人刺探我的行动。纵观天王的所做所为,实在使石某寒心。为此,我认为,现在还不是我回京的时候。这件事情,以后再说吧!”说罢,将手诏和金印推到赖汉英面前。
赖汉英大失所望,但又不甘心就此罢手。他怀着侥幸的心情,再次哀求道:“殿下的苦衷,令人同情。正因为如此,天王才下诏罪己,向殿下赔礼认错。卑职斗胆说句话,纵然天王有一万个不是,他毕竟是君主。君主能向臣下认错,史书上也不多见。退一步说,殿下不顾君臣之情,也应该念天国军民之义。难道你就忍心让人们失望吗?目前,清妖七路分兵,攻打天京,天国正处在内外交困的紧急关头。如殿下以大局为重,毅然回师,真好比雪中送炭,旱苗逢雨。不但天王,就是满朝文武、百万军民,谁不念殿下之功德乎?”
石达开冷冷地说道:“正因为形势危急,天王才想到了我。一旦和缓,又不知做何打算!本王早就看得明白,与天王只能同受罪,不能同享福。正所谓山河易改,秉性难移,我不会再上他的当了!我意已决,请国舅再免开尊口。”他回过头来说道:“锦谦,你陪赖国舅多吃几杯,我还有事,恕不奉陪了。”说罢,转身退归内宅去了。
赖汉英望着石达开的背影,干着急说不出话。鼻子一酸,失声痛哭起来。曾锦谦众人苦苦相劝,才止住了悲声。他原打算在瓷都多住几天,但是,这种结局住也无味。于是,带好金印、诏旨,便起身告辞。曾锦谦率人把他送出城外,又差派朱衣点远送一释。
赖汉英骑在马上,边走边哭。朱衣点劝说道:“事已至此,哭也无益。见着天王,婉言说之,留有余地,对双方都有好处。”赖汉英明白朱衣点的用意:“兄弟之言是也。千不怪,万不怪,都怪我赖汉英无能,上负天恩,下对不起军民,要换一位特使,或许事情要好得多。”朱衣点摇了摇头:“非也。五千岁的脾气就是倔犟,他认准的事,九条牛也拉不动。”赖汉英看着朱衣点,试探着问道:“你看五千岁有无回京的希望?”朱衣点低声说道:“依卑职看,希望不大。起码,一二年内没有希望。”“这也难怪呀,他受的磨难太深了。”朱衣点又问:“请问国舅,杨辅清、黄文金、林启容三位兄弟可曾到了京中?”“噢,这件事我倒忘说了。”赖汉英说:“他们三位是上月二十五进京的。”“天王对他们如何?”“那还用问吗,自然是欢迎和重用。他们回京的那天,天王率文武百官在天朝门迎接。接着,又举行了宴会,为他们洗尘。没过三日,天王降旨,封杨辅清国宗、中军主将,颁发了银印;封黄文金擎天义、镇南主将;林启容被晋封为贞天侯。天王还降旨,在天京夸官三日。凡回京的大小弟兄,皆有升赏,一切从优。嘿,那个热闹劲就甭提了。”朱衣点听得着了迷,不住地夸赞:“你看人家,你看人家,唉!”他长叹一声,忽然收敛了笑容,低着头不言语了。
赖汉英灵机一动,十分关切地问道,“贤弟何故忧愁?”朱衣点又往左右看看,仍压低声音说:“小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哪!”“那你为什么不回京?”朱衣点摇摇头说:“我可比不了人家三位。我官轻职微,回去也不会受重用。”赖汉英进一步问道:“你准备怎么办?”朱衣点道:“水流千遭归大海,我迟早也要回去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为什么?”“五千岁对我不薄,不忍心离开他。最好他能回心转意,领着我们一块儿回京。假如这条路行不通,就休怪我不仗义了。到那时,不但我走,我还要多拉点儿人马!”赖汉英又问道:“像你这样想法的人有多少?”朱衣点摇了摇头:“这可不好说,平日很少议论这样的事。不过,像彭大顺、蔡次贤、杨春弟、刘方亮等这些将领,都跟我差不多。”
赖汉英靠近朱衣点,神秘地说:“这样吧!你最好规劝翼王,一起回京。倘若不行的话,就按你说的办,人越多越好。我以国宗的身份担保,天王一定会欢迎和重用你们。当然了,人回去得越多,功劳越大。”“是!”朱衣点拉住赖汉英的手说:“请国舅代我向天王禀奏,无论何时何地,他也是我们的万岁,我也是他的臣子。早晚有一天,我要把弟兄们拉回去,以报天恩。”“一定,一定。”赖汉英又嘱咐说:“平日多留神,联络志同道合的人。我和天王在京里,静候你的佳音。”他们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已经来到瓷都界首。朱衣点在马上把手一拱,说道:“恕不远送,请一路保重。”赖汉英不住地称谢,率领侍从回天京而去。
朱衣点回城交令。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暗中却到处活动。他联络彭大顺、蔡次贤等二十几位将领,等待时机,就要行事。对于此事,石达开却半字不知。他没有想到,与自己多年共事的许多将领,已与他貌合神离了。可想而知,这次远征的命运会是什么。
单说石达开。他的人马,在瓷都度过了整整四个月。伤员大都归队,粮草、炮药也补充得差不多了。于是,便决定继续西征。这时,清军也在大肆调动,多隆阿、李续宾、曾国荃、鲍超、曾国华、胡林翼、官文等七路大军的三十多万人马,已经封锁了西进四川所有的通道,就连在清军势力薄弱的地方,也组织起了各式各样的地主武装。有些地主武装枪多炮多,器械精良,战斗力么很强,对翼军的威胁很大。
为了保存实力,石达开决定避实就虚,突然改道东进。一八五八年春,克上饶,过玉山,杀入浙江。四月十五,占江山,攻衙州、开化、遂昌、处州、云和、龙泉。八月十八入福建,克浦城、崇安、建阳、邵武、汀州。十月上旬,又改道杀回江西,克新城,占瑞金、会昌、安远、信封等地。一路上,无坚不摧,无战不胜。把清军搞得手忙脚乱,望风披靡。石达开乘势疾进,杀入湖南。转年三月,克郴州、桂阳州、嘉禾、祁阳。五月二十四包围了宝庆,准备在此改道入川。
曾国藩闻讯大惊,急调兵遣将,四处阻截,湖南提督鲍超,约会川督骆秉章,同守宝庆。清悍将多隆阿也来支援。
石达开连攻宝庆数日不下,不敢恋战,在八月底撤围南下,杀进广西。十月十五日,攻占广西庆远府。方圆百里的县、镇,尽归翼军所有。
一年多的苦战,使翼军失去了三万多弟兄,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此外,多数人产生了厌战情绪。石达开决定在庆远多住几个月,整顿人马,养精蓄锐,待恢复元气后,再杀进四川。
>
俊杰不该强出头,
一意孤行无来由。
病国误民坑自己,
半世英名付东流。
翼王石达开读罢天王手诏,又看看桌上的金印,不由一阵冷笑:“哈哈哈哈!感谢天王的盛情和国舅的美意。达开以为,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做了不悔,悔了不做。石某五岁习文,十岁习武,十六岁中举人,家资巨富,吃尽穿绝。倘若居官,不费吹灰之力,又何止军门、总督也!只因满虏腐败,黎民遭殃,达开不忍袖手,才尽抛个人之安富尊荣,毅然到金田团营,随天王揭竿起义。多少年来,石某从未计较过个人得失。达开冲锋陷阵,天王安享天平;达开在两军阵拼命,天王在内宫消遣。为了他的江山,石某鞠躬尽瘁;为了他的宝座,石某得罪了韦昌辉,全家老少尽遭毒手!试问洪天王,他可知石某是从多么痛苦的逆境中活过来的?”他越说越激动,两眼都湿润了。
在座的人屏息凝神,静静地听着。石达开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一样,击在众人的心上。
石达开又接着说:“杨、韦乱政后,石某日夜兼程回返天京,披肝沥胆,全心辅政。遗憾的是,天王对我早存戒心。他明升暗降,处处掣时,我为顾全大局,故一忍再忍,假做不知。最不能使人容忍的是,天王得寸进尺,公开加封安、福二王,夺去我的军政大权。并且,又暗中派人刺探我的行动。纵观天王的所做所为,实在使石某寒心。为此,我认为,现在还不是我回京的时候。这件事情,以后再说吧!”说罢,将手诏和金印推到赖汉英面前。
赖汉英大失所望,但又不甘心就此罢手。他怀着侥幸的心情,再次哀求道:“殿下的苦衷,令人同情。正因为如此,天王才下诏罪己,向殿下赔礼认错。卑职斗胆说句话,纵然天王有一万个不是,他毕竟是君主。君主能向臣下认错,史书上也不多见。退一步说,殿下不顾君臣之情,也应该念天国军民之义。难道你就忍心让人们失望吗?目前,清妖七路分兵,攻打天京,天国正处在内外交困的紧急关头。如殿下以大局为重,毅然回师,真好比雪中送炭,旱苗逢雨。不但天王,就是满朝文武、百万军民,谁不念殿下之功德乎?”
石达开冷冷地说道:“正因为形势危急,天王才想到了我。一旦和缓,又不知做何打算!本王早就看得明白,与天王只能同受罪,不能同享福。正所谓山河易改,秉性难移,我不会再上他的当了!我意已决,请国舅再免开尊口。”他回过头来说道:“锦谦,你陪赖国舅多吃几杯,我还有事,恕不奉陪了。”说罢,转身退归内宅去了。
赖汉英望着石达开的背影,干着急说不出话。鼻子一酸,失声痛哭起来。曾锦谦众人苦苦相劝,才止住了悲声。他原打算在瓷都多住几天,但是,这种结局住也无味。于是,带好金印、诏旨,便起身告辞。曾锦谦率人把他送出城外,又差派朱衣点远送一释。
赖汉英骑在马上,边走边哭。朱衣点劝说道:“事已至此,哭也无益。见着天王,婉言说之,留有余地,对双方都有好处。”赖汉英明白朱衣点的用意:“兄弟之言是也。千不怪,万不怪,都怪我赖汉英无能,上负天恩,下对不起军民,要换一位特使,或许事情要好得多。”朱衣点摇了摇头:“非也。五千岁的脾气就是倔犟,他认准的事,九条牛也拉不动。”赖汉英看着朱衣点,试探着问道:“你看五千岁有无回京的希望?”朱衣点低声说道:“依卑职看,希望不大。起码,一二年内没有希望。”“这也难怪呀,他受的磨难太深了。”朱衣点又问:“请问国舅,杨辅清、黄文金、林启容三位兄弟可曾到了京中?”“噢,这件事我倒忘说了。”赖汉英说:“他们三位是上月二十五进京的。”“天王对他们如何?”“那还用问吗,自然是欢迎和重用。他们回京的那天,天王率文武百官在天朝门迎接。接着,又举行了宴会,为他们洗尘。没过三日,天王降旨,封杨辅清国宗、中军主将,颁发了银印;封黄文金擎天义、镇南主将;林启容被晋封为贞天侯。天王还降旨,在天京夸官三日。凡回京的大小弟兄,皆有升赏,一切从优。嘿,那个热闹劲就甭提了。”朱衣点听得着了迷,不住地夸赞:“你看人家,你看人家,唉!”他长叹一声,忽然收敛了笑容,低着头不言语了。
赖汉英灵机一动,十分关切地问道,“贤弟何故忧愁?”朱衣点又往左右看看,仍压低声音说:“小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哪!”“那你为什么不回京?”朱衣点摇摇头说:“我可比不了人家三位。我官轻职微,回去也不会受重用。”赖汉英进一步问道:“你准备怎么办?”朱衣点道:“水流千遭归大海,我迟早也要回去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为什么?”“五千岁对我不薄,不忍心离开他。最好他能回心转意,领着我们一块儿回京。假如这条路行不通,就休怪我不仗义了。到那时,不但我走,我还要多拉点儿人马!”赖汉英又问道:“像你这样想法的人有多少?”朱衣点摇了摇头:“这可不好说,平日很少议论这样的事。不过,像彭大顺、蔡次贤、杨春弟、刘方亮等这些将领,都跟我差不多。”
赖汉英靠近朱衣点,神秘地说:“这样吧!你最好规劝翼王,一起回京。倘若不行的话,就按你说的办,人越多越好。我以国宗的身份担保,天王一定会欢迎和重用你们。当然了,人回去得越多,功劳越大。”“是!”朱衣点拉住赖汉英的手说:“请国舅代我向天王禀奏,无论何时何地,他也是我们的万岁,我也是他的臣子。早晚有一天,我要把弟兄们拉回去,以报天恩。”“一定,一定。”赖汉英又嘱咐说:“平日多留神,联络志同道合的人。我和天王在京里,静候你的佳音。”他们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已经来到瓷都界首。朱衣点在马上把手一拱,说道:“恕不远送,请一路保重。”赖汉英不住地称谢,率领侍从回天京而去。
朱衣点回城交令。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暗中却到处活动。他联络彭大顺、蔡次贤等二十几位将领,等待时机,就要行事。对于此事,石达开却半字不知。他没有想到,与自己多年共事的许多将领,已与他貌合神离了。可想而知,这次远征的命运会是什么。
单说石达开。他的人马,在瓷都度过了整整四个月。伤员大都归队,粮草、炮药也补充得差不多了。于是,便决定继续西征。这时,清军也在大肆调动,多隆阿、李续宾、曾国荃、鲍超、曾国华、胡林翼、官文等七路大军的三十多万人马,已经封锁了西进四川所有的通道,就连在清军势力薄弱的地方,也组织起了各式各样的地主武装。有些地主武装枪多炮多,器械精良,战斗力么很强,对翼军的威胁很大。
为了保存实力,石达开决定避实就虚,突然改道东进。一八五八年春,克上饶,过玉山,杀入浙江。四月十五,占江山,攻衙州、开化、遂昌、处州、云和、龙泉。八月十八入福建,克浦城、崇安、建阳、邵武、汀州。十月上旬,又改道杀回江西,克新城,占瑞金、会昌、安远、信封等地。一路上,无坚不摧,无战不胜。把清军搞得手忙脚乱,望风披靡。石达开乘势疾进,杀入湖南。转年三月,克郴州、桂阳州、嘉禾、祁阳。五月二十四包围了宝庆,准备在此改道入川。
曾国藩闻讯大惊,急调兵遣将,四处阻截,湖南提督鲍超,约会川督骆秉章,同守宝庆。清悍将多隆阿也来支援。
石达开连攻宝庆数日不下,不敢恋战,在八月底撤围南下,杀进广西。十月十五日,攻占广西庆远府。方圆百里的县、镇,尽归翼军所有。
一年多的苦战,使翼军失去了三万多弟兄,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此外,多数人产生了厌战情绪。石达开决定在庆远多住几个月,整顿人马,养精蓄锐,待恢复元气后,再杀进四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