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常耀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09年10月,借乌兰察布市文代会召开之机,我拜识了丰镇市文艺界几位精英人士。在与范小波兄交谈之际,不经意地,我发现他信手翻了好几次已赠他人的我的散文集心域无疆。顿时,我心里一惊,继而升起一团暖意,心里话:“这是一位真正的爱书者!”当下,我回到住处拿书赠了范小波兄一册。谁知也是当下,范兄也赠我一本他父亲范朗轩先生著的我的333个记忆。既得范兄厚爱,我就以书说书吧,权当还范兄的一片赠书之情。

    一口气读完我的333个记忆,我心潮澎湃。该书最大都特色在于用文学的手段表现了一段事关个人命运的重要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作用。可以说,这是描写作者60年个人风雨历程的一部难得的好书。是一部个人经历历史、个人见证历史、个人还原历史的书,也是一部本真、厚重、形象的书。是一部已仙逝的长者的书,也是一部子辈为父辈整理而出的书。是一部“留给孩子们看”的书,也是一部大众应该精读的书。

    传记性作品我的333个记忆作者范朗轩先生,他的一生像是一部传奇的长篇小说,这历程却是一个真实的童话。他是丰镇人,农科职业学校毕业,当过见习指导员、小学教员、副校长、宣传干事,也当过民政科员、人委办秘书、农牧业生产办、革委会办公室、政府办秘书,还当过农委主任、政府办主任、畜牧局局长。世间许多事情既复杂又难以预料,有谁想到在一串炫目的光环之下,范朗轩先生却有着如此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

    范朗轩先生用朴实真切的文字和纪实性的笔调写下一切。在这里,我们深深被他的命运所打动。“童年的孤苦伶仃,成年的酸甜苦辣,人生旅途布满荆棘,道路坎坷,我是怎样艰辛地爬过来的呢?”(边想边写)试看“年仅十二岁,夜奔四十里,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夜行山路四十里)“穷学生谁身上也没几个钱,化点盐水调莜面充饥。”(待业)“挖‘内人党’过程中,逼供者把法西斯惨无人道的那些手段都用上了,让人毛骨悚然。”(耳闻目睹)“我终于在劳动之际悄悄从小车上解下一根细油绳,暗藏到裤子里带进囚室,压倒了床板底下,想用它拴住夜壶自缢。一死了之的美梦终究没有成真,这有赖于当时的看管措施严之又严。”(一死了之)看过一句句、一篇篇,我泪流心里。不禁扪心自问:“那叫什么年代呢?”孰不知,就是在生命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范朗轩先生却硬生生地挺过去了,活得步履稳健,一路攀高。我们说记忆是一种历史,在这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限的时间在延伸,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点点滴滴。范朗轩先生十分珍惜这些记忆,用一种实录的真情实感来触摸这些记忆,这样,这部以写人纪事为主要内容的传记便自有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

    感人的不仅仅是记忆,感人的还有记忆中的生命意识或生命诗性和哲理深思。“无形胜有形,”尽管我的333个记忆中没有直白地提出诸如“人应如何做人”、“人应怎样生存”等命题,但我要说生命意识或生命诗性已在这部书的内在层面了。比如座右铭、一角钱难倒英雄汉、哪能不得罪人,特别是在心灵创伤一篇中,作者写道:“有的人甚至当着我的面说什么‘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终究是个没方向’。他们就这样给我下了定论。这些不公平的议论,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这创伤伴随着我成长,激励着我前进。那些用势利眼瞅人的别他妈神气,终有一天,老子要超过你的孩子,不信咱们走着瞧!”这里不仅有生命诗性融贯其中,而且有一种哲理的深思。我想作者原动力应该来自那颗不肯屈服的心。他不是命运的宠儿,更无“天时、地利、人和”的社会根基,但他不屈不饶的个性,改变了生命轨迹,尽管他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但收获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生,一个绝对值得尊敬的人生榜样。当今,某些人在领导面前一味是从,甚至专搞阿谀奉承,对一些不公正之事视而不见,讲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范朗轩先生却不,他正直,敢于碰硬,好打抱不平。这点从他的与李书记顶牛、为别人争辩、挂名副经理等文中均可得到证实,这难道不正是我们该学习的方面吗?当今,某些人干工作拖拖拉拉,不是干不了就是干不好,一天不务正业,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而范朗轩先生却不,他务实肯干,工作认真负责,这点从我是十八把手、材料承包、调回农办、官运来了等文中皆可看出原委,这难道不正是我们该引以为鉴的地方吗?通读全书,贯穿范朗轩先生人生历程的是拼搏精神:有血有肉,尊严、信念、正义、苦苦抗争。面对苦难,他没有退缩,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父母心存不满,而是志存高远,坚韧不拔,一步一个脚印,拼命压榨自身的终极能量,不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且不断实现跨越和超越,从一个农村娃走上机关领导岗位,他有着与人为善的本性,这种善良与生俱来,又在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里不断玉成。再如,少和“生分子”打交道、骄傲使人落后、妇人与恶人,特别是“为了自己不受痛苦,让别人去受苦,那还叫人吗?不能,绝对不能这样做。”(一死了之)在挖“内人党”那个特殊时期,作者尚不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从中可见作者“守土有责”人格人性中闪烁着人道主义光芒。他有一种怜悯的情愫流淌在字里行间,而这种怜悯之情总根于爱。像“润敖至今很感谢我。”、“过去和存才的关系也可以,现在回来当主任,将他调出去于心不忍”、“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未能在他身旁尽孝,实乃憾事。”、“继母是一九五三年春去世的。当时请个假回来,多好,我很后悔。”他的文章因有爱、有怜悯有忏悔而高贵,而深情。

    值得一提的是,范朗轩先生的纪实性文章在某种意义上说使他纪实的历史的新闻性成为可能,让更多的年轻读者对那段历史有了了解。作为一种历史纪实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历史,更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借鉴,让历史昭示今天,让历史告诉未来,让历史照亮未来!让历史照亮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感谢范朗轩先生记录了这段历史,感谢范小波兄让我读到了这段历史,这段历史——我人生的一部好教材!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