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程雪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乡地处鲁西北一个僻县乡村小镇,是一个古老自然村落。
那里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一马平川连个高的土丘都没有,黄土在平原上无际延伸蜿蜒到苍穹边沿。
幼年时,村庄最高处是水渠边缘河堤,堤上栽满了榆树,在村子北面,夏季郁郁葱葱,如一道绿色屏障风景。我们堂兄弟时常傍晚在树林里捉蝉的幼虫,我们那里俗称“知了鬼”每天能捉很多,然后拿回家让母亲为我们用油煎着吃,它的肉非常嫩香,远远的就能闻到谁家炸“知了鬼”了。但是,后来那些树被村干部为了把钱捞进腰包,而锯掉卖了;再后来村里人便疯狂的拉土垫宅基地或积肥,把河堤拉平了。那道风景成了一道空白,光秃秃的。也有人在空白处在上杨树,又成了一片白杨林,但知了却销声匿迹了。
堤下是一条人工河,河不很宽却很深。夏季有水时,人们用其灌溉两岸千倾良田,足饱五谷丰登的年景。三伏天傍晚时,劳累一天男人们在一片树林遮处洗澡,孩子在大人照管下嬉水玩耍。到了晚上九点以后男人们退场,便有些女子在黑夜里无拘无束的清洗,远远的就能听到她们的笑语与尖叫。这里是孔孟之乡礼教颇盛,绝对没有偷窥者。河水洗涤着一天的疲惫与灵魂。
在河上有一座水泥桥,桥的一端通向广漠原野,一端通向小村。
小桥经历了无数风霜,过去的雄俊伟岸在风霜岁月里有点衣衫褴褛。那些有棱有角的水泥栏杆在车水马龙的碰撞中,日月侵蚀的风化下,如今已是皮肤暴烈,峥嵘出筋骨,里面的钢筋呈现出历史沧桑的阳性美,乍眼一看更加惹人无限遐思迩想。想它的悠远,想它的过去。
童年时,我们众多堂兄弟在此趴在栏杆上,用母亲做鞋的绳子栓在罐头瓶上,然后里面放些小馒头块、烧鸡骨头类的,在此垂钓。河水中的小鱼闻香而来,钻进设好的陷阱里。钓几条兴高采烈的拿回家去养起来,但常常养不了几天这些小鱼适应不了狭窄的生活环境便夭折了。或许它在河水的自由王国自由惯了,受不了这种不自由。象我们逮着的老麻雀,往往不到一天就“气死了”这也许是人类所言的“不自由,毋宁死”吧!有一次我们几个在堂哥的指示下,把爷爷喂牛的筛子偷出去,用大粗绳栓住,弄了一些鸡骨头放进去垂钓,最后竟钓了一条巴掌大的“大鱼”然后一路凯歌回家邀功,当爷爷看到被我们糟蹋的湿淋淋的筛子时哭笑不得!
待到秋季河水刚退,河底远处还有些浅水洼湿漉漉的,河底淤着厚厚的一层“淄泥”这里就是我们的乐园了。年纪稍长我们的堂兄率领众多的弟兄,手拿铁铲小塑料袋,开进河底,开始掘地三尺挖泥鳅。泥鳅在水退之后隐藏在“淄泥”里,我们小的看到那里有个“眼”就招呼大点的哥哥们挖掘。有时候一个坑洼处能掘出七、八条泥鳅通身很滑,你攥不住,稍不留神就窜出手。待到日头偏西,我们往往就能载满而归,几个小塑料袋装的满满,同时每人也是一身的泥,唱着红高粱里的歌:喝了咱地酒见了皇帝不磕头,喝了咱地酒一路咿咿呀呀的凯歌回家。到家后让奶奶用滚烫的热水把泥鳅外面粘皮烫掉,然后开膛用盐淹咸后用面粉拌好用油炸了,海吃一顿。如今,家里的孩子是各种玩具与满桌的巧克力,肯定无法体会我们那时的欢乐。
顺着小桥延展的路便能走到村落。这是一个不小的村,有两三千口人,如果加上镇政府那条街的外来人人口更多。这里是小镇附近村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镇政府、中学、银行、市场都在村的前街。村里有三大姓程、王、赵,也由此形成三个姓的小村或街,名曰:程家街、王家街、赵家街,我在这里所讲的是程家街。
程家街在村的最东端,有六、七百口人,聚集着所有姓程的,只有一家外姓,姓崔。
根据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十五年,山东饥荒瘟疫横行,整个鲁西北百里无鸡鸣,人们全部给吞噬了。当时的朝廷就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批居民到此扎根落户。村里的老人往往也说,咱们的祖宗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村,那里是咱们的根。后来我读书后看到部分记载,大槐树老鸹窝却有此地,并且现在那里还有祠堂,有一次我大哥出差经过那里还看到了。但是整个鲁西北都基本上是这个说法,也说明鲁西北的人大部分是由山西洪洞县迁徙至此。后来,有人根据记载推断当年祖先们被迫捆解背井离乡,在走时频频回首留恋家乡,而故乡在一步步远去中淹没在视野里,只有那标志性大槐树还能隐约的看到。于是,指着那也快消失的大槐树告诉后辈年纪小的,咱们的家就在大槐树下。槐树上住满了乌鸦,俗成老鸹,于是称大槐树下老鸹窝村。
还有一种说法,当年明朝政府说要在山西洪洞县迁民至山东,当时洪洞县人心惶惶,政府又传来小道消息说,老鸹窝那里的人不迁。人们开始蜂拥聚集在老鸹窝。但政府使用的是小手段,迁民就迁老鸹窝的,人们不愿意离开故乡,但枷锁带身身不由己。后来人们常把“方便”称做“解手”就是有这一批人创造的。
在此,我不能不感叹人们的思乡情节。历史经历六百年风云沧桑,子传孙,孙传子的仍然传着,咱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村。其根秉性何其执著,又是何等的深厚悠长。大槐树在历史中或许倒下了,但在远离你的子孙心目中永远不倒。人,谁能忘记自己的祖先,谁能忘记自己的家园,水能忘记父母与生长的土地?!六百年风雨沧桑,六百年战争纷云,六百年却不曾忘记。如果有一天我有自己的儿孙,我也依然回给他们讲咱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
根据家谱记载当时迁徙至此的祖先是程氏两兄弟,名讳立根,立住。家谱在文革时被焚烧,现在分不清水是兄长谁是弟弟了。也许正如他们的名字一样,立根立住了,程氏子弟便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经过六百年发展成六、七百子孙。他们适应此地的风俗,融进了孔孟淳朴之道。
六、七百人的村子不大,有两条大街,七、八条巷子。
顺着桥向南走不远是一个很大的空场。原来这里是麦收时,每个大家庭有一块儿在此轧麦,扬麦。场的西南角有一块颇大的地方,原来属于我们家。小时侯我们堂兄弟常在这里玩耍,收麦时“捉迷藏”或帮家里人灌已经扬好的麦子。那时侯我们家里一直时共同劳动,叔伯们没有分家。后来我们长大了,有的堂兄都结婚了,大家庭才开始土崩瓦解,但麦收、秋收依然在一起。再后来机械设备开始占主导地位“联合收割机”出现,取代了人工操作,这块地也就闲置荒芜了。于是,村里把它收回去划成宅基地,供一些同儿子共同居住的老人盖房居住。这里整治成一块块院落,打上墙,村里人戏称“老人区”墙上长满青草,或绿油油的苔藓。绿色的苔藓罩着墙皮,象绿色的长墙。竟给人一种古朴幽静的诗意。当夕阳斜照微风轻掠,青草探着长颈在风中舞蹈,有一种说不出的恬静与幽雅。
在老人区的对面是一排气势恢弘的建筑,高高的堂屋与偏房,外壁墙面上是一层瑰丽蔚然的紫色瓷砖。偏房连着大门,大门是整个院落的门面,给人第一印象的地方,所以大门一般都非常精致,宽大的门洞配上厚实的各种颜色的大门... -->>
家乡地处鲁西北一个僻县乡村小镇,是一个古老自然村落。
那里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一马平川连个高的土丘都没有,黄土在平原上无际延伸蜿蜒到苍穹边沿。
幼年时,村庄最高处是水渠边缘河堤,堤上栽满了榆树,在村子北面,夏季郁郁葱葱,如一道绿色屏障风景。我们堂兄弟时常傍晚在树林里捉蝉的幼虫,我们那里俗称“知了鬼”每天能捉很多,然后拿回家让母亲为我们用油煎着吃,它的肉非常嫩香,远远的就能闻到谁家炸“知了鬼”了。但是,后来那些树被村干部为了把钱捞进腰包,而锯掉卖了;再后来村里人便疯狂的拉土垫宅基地或积肥,把河堤拉平了。那道风景成了一道空白,光秃秃的。也有人在空白处在上杨树,又成了一片白杨林,但知了却销声匿迹了。
堤下是一条人工河,河不很宽却很深。夏季有水时,人们用其灌溉两岸千倾良田,足饱五谷丰登的年景。三伏天傍晚时,劳累一天男人们在一片树林遮处洗澡,孩子在大人照管下嬉水玩耍。到了晚上九点以后男人们退场,便有些女子在黑夜里无拘无束的清洗,远远的就能听到她们的笑语与尖叫。这里是孔孟之乡礼教颇盛,绝对没有偷窥者。河水洗涤着一天的疲惫与灵魂。
在河上有一座水泥桥,桥的一端通向广漠原野,一端通向小村。
小桥经历了无数风霜,过去的雄俊伟岸在风霜岁月里有点衣衫褴褛。那些有棱有角的水泥栏杆在车水马龙的碰撞中,日月侵蚀的风化下,如今已是皮肤暴烈,峥嵘出筋骨,里面的钢筋呈现出历史沧桑的阳性美,乍眼一看更加惹人无限遐思迩想。想它的悠远,想它的过去。
童年时,我们众多堂兄弟在此趴在栏杆上,用母亲做鞋的绳子栓在罐头瓶上,然后里面放些小馒头块、烧鸡骨头类的,在此垂钓。河水中的小鱼闻香而来,钻进设好的陷阱里。钓几条兴高采烈的拿回家去养起来,但常常养不了几天这些小鱼适应不了狭窄的生活环境便夭折了。或许它在河水的自由王国自由惯了,受不了这种不自由。象我们逮着的老麻雀,往往不到一天就“气死了”这也许是人类所言的“不自由,毋宁死”吧!有一次我们几个在堂哥的指示下,把爷爷喂牛的筛子偷出去,用大粗绳栓住,弄了一些鸡骨头放进去垂钓,最后竟钓了一条巴掌大的“大鱼”然后一路凯歌回家邀功,当爷爷看到被我们糟蹋的湿淋淋的筛子时哭笑不得!
待到秋季河水刚退,河底远处还有些浅水洼湿漉漉的,河底淤着厚厚的一层“淄泥”这里就是我们的乐园了。年纪稍长我们的堂兄率领众多的弟兄,手拿铁铲小塑料袋,开进河底,开始掘地三尺挖泥鳅。泥鳅在水退之后隐藏在“淄泥”里,我们小的看到那里有个“眼”就招呼大点的哥哥们挖掘。有时候一个坑洼处能掘出七、八条泥鳅通身很滑,你攥不住,稍不留神就窜出手。待到日头偏西,我们往往就能载满而归,几个小塑料袋装的满满,同时每人也是一身的泥,唱着红高粱里的歌:喝了咱地酒见了皇帝不磕头,喝了咱地酒一路咿咿呀呀的凯歌回家。到家后让奶奶用滚烫的热水把泥鳅外面粘皮烫掉,然后开膛用盐淹咸后用面粉拌好用油炸了,海吃一顿。如今,家里的孩子是各种玩具与满桌的巧克力,肯定无法体会我们那时的欢乐。
顺着小桥延展的路便能走到村落。这是一个不小的村,有两三千口人,如果加上镇政府那条街的外来人人口更多。这里是小镇附近村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镇政府、中学、银行、市场都在村的前街。村里有三大姓程、王、赵,也由此形成三个姓的小村或街,名曰:程家街、王家街、赵家街,我在这里所讲的是程家街。
程家街在村的最东端,有六、七百口人,聚集着所有姓程的,只有一家外姓,姓崔。
根据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十五年,山东饥荒瘟疫横行,整个鲁西北百里无鸡鸣,人们全部给吞噬了。当时的朝廷就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批居民到此扎根落户。村里的老人往往也说,咱们的祖宗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村,那里是咱们的根。后来我读书后看到部分记载,大槐树老鸹窝却有此地,并且现在那里还有祠堂,有一次我大哥出差经过那里还看到了。但是整个鲁西北都基本上是这个说法,也说明鲁西北的人大部分是由山西洪洞县迁徙至此。后来,有人根据记载推断当年祖先们被迫捆解背井离乡,在走时频频回首留恋家乡,而故乡在一步步远去中淹没在视野里,只有那标志性大槐树还能隐约的看到。于是,指着那也快消失的大槐树告诉后辈年纪小的,咱们的家就在大槐树下。槐树上住满了乌鸦,俗成老鸹,于是称大槐树下老鸹窝村。
还有一种说法,当年明朝政府说要在山西洪洞县迁民至山东,当时洪洞县人心惶惶,政府又传来小道消息说,老鸹窝那里的人不迁。人们开始蜂拥聚集在老鸹窝。但政府使用的是小手段,迁民就迁老鸹窝的,人们不愿意离开故乡,但枷锁带身身不由己。后来人们常把“方便”称做“解手”就是有这一批人创造的。
在此,我不能不感叹人们的思乡情节。历史经历六百年风云沧桑,子传孙,孙传子的仍然传着,咱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村。其根秉性何其执著,又是何等的深厚悠长。大槐树在历史中或许倒下了,但在远离你的子孙心目中永远不倒。人,谁能忘记自己的祖先,谁能忘记自己的家园,水能忘记父母与生长的土地?!六百年风雨沧桑,六百年战争纷云,六百年却不曾忘记。如果有一天我有自己的儿孙,我也依然回给他们讲咱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
根据家谱记载当时迁徙至此的祖先是程氏两兄弟,名讳立根,立住。家谱在文革时被焚烧,现在分不清水是兄长谁是弟弟了。也许正如他们的名字一样,立根立住了,程氏子弟便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经过六百年发展成六、七百子孙。他们适应此地的风俗,融进了孔孟淳朴之道。
六、七百人的村子不大,有两条大街,七、八条巷子。
顺着桥向南走不远是一个很大的空场。原来这里是麦收时,每个大家庭有一块儿在此轧麦,扬麦。场的西南角有一块颇大的地方,原来属于我们家。小时侯我们堂兄弟常在这里玩耍,收麦时“捉迷藏”或帮家里人灌已经扬好的麦子。那时侯我们家里一直时共同劳动,叔伯们没有分家。后来我们长大了,有的堂兄都结婚了,大家庭才开始土崩瓦解,但麦收、秋收依然在一起。再后来机械设备开始占主导地位“联合收割机”出现,取代了人工操作,这块地也就闲置荒芜了。于是,村里把它收回去划成宅基地,供一些同儿子共同居住的老人盖房居住。这里整治成一块块院落,打上墙,村里人戏称“老人区”墙上长满青草,或绿油油的苔藓。绿色的苔藓罩着墙皮,象绿色的长墙。竟给人一种古朴幽静的诗意。当夕阳斜照微风轻掠,青草探着长颈在风中舞蹈,有一种说不出的恬静与幽雅。
在老人区的对面是一排气势恢弘的建筑,高高的堂屋与偏房,外壁墙面上是一层瑰丽蔚然的紫色瓷砖。偏房连着大门,大门是整个院落的门面,给人第一印象的地方,所以大门一般都非常精致,宽大的门洞配上厚实的各种颜色的大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