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大明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雄县一战,神武中卫覆灭,朝野大哗。
对于朝廷上下而言,文安叛乱一开始只是个疥癣之疾,但现在已经演变成心腹之患。短短半个多月,局面演变成如此情势,现在叛军规模进一步扩张,已经达到三万之众,这已经不是个小问题了。
朱厚照震怒不已。他万万没想到,在方寸之地的几座县城之间,叛军居然躲过了朝廷大军的耳目,居然偷袭得手。原本是一举歼灭的局面,结果弄的一团糟。
刘瑾也是恼火之极。怎能想到是事情演变成这种局面。惠安伯张伟简直是个蠢货,根本不堪重用,辜负了自己的信任。但刘瑾知道,这个黑锅不能让张伟一个人背,否则便是自己举荐不力了。
但现在问题不在于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谁来收拾眼下这个局面的问题。
二月初三的御前会议上,杨廷和开炮了。
“皇上,臣认为,眼下当做两手准备。一则迅速调集重兵赶往河北,特别是霸州一带,不容有失。必要时可动京营兵马前往。现在贼兵兵锋直指霸州,威胁京师安全,事情已经十万火急,不可再有半点轻视。另外,臣觉得,除了兵事之外,还需用怀柔之策。臣知道现在说这些不合时宜,但是臣恳请皇上让臣说下去。”杨廷和大声说道。
朱厚照皱眉道:“把话说完,谁不让你说话了?何种怀柔之策?”
杨廷和道:“多谢皇上。臣认为,河北之地之所以会造成今日的局面,那是因为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才铤而走险。百姓们若非走投无路,又怎肯造反。故而臣的怀柔之策便是,对贼兵进行安抚,进行招安。同时朝廷也做出姿态,对于河北造反的百姓加以宽慰,许诺不追究他们的从贼之罪。”
杨廷和话音刚落,便招致了不少人的反对。
“咱家没听错吧,杨廷和,你便是出的这等馊主意?跟反贼媾和?招安他们?岂不是要朝廷向他们低头?这些反贼必须全部歼灭,否则朝廷威严何在?大明国法何存?说的这是什么话?”刘瑾大声反驳道。
朱厚照也紧皱眉头,他也觉得杨廷和的怀柔之策太离谱。
“刘公公,你还有脸反对?河北的局面难道不是你造成的?若不是你推行所谓土地新政,搞什么马政变革,弄的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局面怎会到这种地步?人在做,天在看,莫以为别人都是聋子瞎子,你刘公公一手遮天,别人便都不知道?怀柔之策乃是上上之策,第一要废除的便是你搞得什么土地新政。这是祸水之源。”杨廷和终于忍耐不住,大声呵斥起来。
刘瑾站起身来,噗通跪在朱厚照面前,哀声道:“皇上,奴婢猜的是也不是?老奴就知道有人会抓住土地新政说事,把文安反贼造反的事情安到奴婢身上。杨廷和是内阁首辅,他这么说,必是代表了外廷的意思了。奴婢也不争辩,皇上发落了奴婢吧。若是奴婢的脑袋能让反贼偃旗息鼓,奴婢死也甘愿。”
刘瑾何等精明,他早就防着这一手。这段时间他早已在朱厚照面前吹了风,将这件事点破了。本来朱厚照确实也心里觉得河北的事情或许跟刘瑾的土地新政和马政改革有关系。但是刘瑾主动提出来,朱厚照反倒认为刘瑾是光明磊落,一片忠心了。
“你这是作甚?朕何曾要你脑袋?眼下商议应付造反的贼兵的事情,怎地又扯到这件事上去了?”朱厚照皱眉道。
刘瑾哭丧着脸道:“皇上还是惩办了奴婢吧。奴婢算是看明白了。宁夏逆藩朱寘鐇作乱,也是打着杀奴婢的旗号。现在河北的反贼造反,又有人拿奴婢说事。说到底便是奴婢命苦,是个软柿子,谁都看奴婢不顺眼罢了。皇上砍了奴婢的脑袋,遂了他们的愿便是。”
听了刘瑾这番话,朱厚照也有些激动了。
“刘瑾,你起来。朕知道有些人看不得朕身边有贴心人,所以找你的麻烦。你放心,朕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杨廷和气的面色青白,沉声道:“皇上,若是臣子有罪,当以律法论罪,而非皇上空口保全。皇上要是这么做,还要国法作甚?岂非让臣等无所适从?”
朱厚照也意识到自己这话说的过分,于是忙道:“朕的意思是,现在不是论谁有罪的时候。”
杨廷和吁了口气,点头道:“好,这件事臣且不论。皇上,臣的怀柔之策不是示弱,而是这其实是一种手段。如能以怀柔手段收拢人心,分化叛军内部,让从贼的百姓有回头之路,不比将他们逼上绝路,一条道走到黑强么?历朝历代,招安反叛兵马,避免流血人命的事情多得是。赵宋之时,山东梁山贼寇作乱,赵宋朝廷不就是招安了他们,以怀柔手段化解了贼寇之乱么?这不丢人,恰恰是最明智的做法。”
朱厚照沉吟不语。
内阁大臣粱储沉声道:“皇上,老臣认为,首辅之言甚是恳切。此乃先礼后兵之策。所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佳。打仗终究是下策。何况现在从贼者众,河北之地数万从贼之人,牵连家属亲眷便是数十万人。若是能够招安他们,岂非避免大规模流血,避免死伤更多性命。说到底,伤的是大明朝的元气。”
朱厚照微微点头,转向英国公张懋和徐光祚两人问道:“两位国公有何意见?”
拖着病体前来参加会议的团营总督英国公张懋气喘... -->>
雄县一战,神武中卫覆灭,朝野大哗。
对于朝廷上下而言,文安叛乱一开始只是个疥癣之疾,但现在已经演变成心腹之患。短短半个多月,局面演变成如此情势,现在叛军规模进一步扩张,已经达到三万之众,这已经不是个小问题了。
朱厚照震怒不已。他万万没想到,在方寸之地的几座县城之间,叛军居然躲过了朝廷大军的耳目,居然偷袭得手。原本是一举歼灭的局面,结果弄的一团糟。
刘瑾也是恼火之极。怎能想到是事情演变成这种局面。惠安伯张伟简直是个蠢货,根本不堪重用,辜负了自己的信任。但刘瑾知道,这个黑锅不能让张伟一个人背,否则便是自己举荐不力了。
但现在问题不在于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谁来收拾眼下这个局面的问题。
二月初三的御前会议上,杨廷和开炮了。
“皇上,臣认为,眼下当做两手准备。一则迅速调集重兵赶往河北,特别是霸州一带,不容有失。必要时可动京营兵马前往。现在贼兵兵锋直指霸州,威胁京师安全,事情已经十万火急,不可再有半点轻视。另外,臣觉得,除了兵事之外,还需用怀柔之策。臣知道现在说这些不合时宜,但是臣恳请皇上让臣说下去。”杨廷和大声说道。
朱厚照皱眉道:“把话说完,谁不让你说话了?何种怀柔之策?”
杨廷和道:“多谢皇上。臣认为,河北之地之所以会造成今日的局面,那是因为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才铤而走险。百姓们若非走投无路,又怎肯造反。故而臣的怀柔之策便是,对贼兵进行安抚,进行招安。同时朝廷也做出姿态,对于河北造反的百姓加以宽慰,许诺不追究他们的从贼之罪。”
杨廷和话音刚落,便招致了不少人的反对。
“咱家没听错吧,杨廷和,你便是出的这等馊主意?跟反贼媾和?招安他们?岂不是要朝廷向他们低头?这些反贼必须全部歼灭,否则朝廷威严何在?大明国法何存?说的这是什么话?”刘瑾大声反驳道。
朱厚照也紧皱眉头,他也觉得杨廷和的怀柔之策太离谱。
“刘公公,你还有脸反对?河北的局面难道不是你造成的?若不是你推行所谓土地新政,搞什么马政变革,弄的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局面怎会到这种地步?人在做,天在看,莫以为别人都是聋子瞎子,你刘公公一手遮天,别人便都不知道?怀柔之策乃是上上之策,第一要废除的便是你搞得什么土地新政。这是祸水之源。”杨廷和终于忍耐不住,大声呵斥起来。
刘瑾站起身来,噗通跪在朱厚照面前,哀声道:“皇上,奴婢猜的是也不是?老奴就知道有人会抓住土地新政说事,把文安反贼造反的事情安到奴婢身上。杨廷和是内阁首辅,他这么说,必是代表了外廷的意思了。奴婢也不争辩,皇上发落了奴婢吧。若是奴婢的脑袋能让反贼偃旗息鼓,奴婢死也甘愿。”
刘瑾何等精明,他早就防着这一手。这段时间他早已在朱厚照面前吹了风,将这件事点破了。本来朱厚照确实也心里觉得河北的事情或许跟刘瑾的土地新政和马政改革有关系。但是刘瑾主动提出来,朱厚照反倒认为刘瑾是光明磊落,一片忠心了。
“你这是作甚?朕何曾要你脑袋?眼下商议应付造反的贼兵的事情,怎地又扯到这件事上去了?”朱厚照皱眉道。
刘瑾哭丧着脸道:“皇上还是惩办了奴婢吧。奴婢算是看明白了。宁夏逆藩朱寘鐇作乱,也是打着杀奴婢的旗号。现在河北的反贼造反,又有人拿奴婢说事。说到底便是奴婢命苦,是个软柿子,谁都看奴婢不顺眼罢了。皇上砍了奴婢的脑袋,遂了他们的愿便是。”
听了刘瑾这番话,朱厚照也有些激动了。
“刘瑾,你起来。朕知道有些人看不得朕身边有贴心人,所以找你的麻烦。你放心,朕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杨廷和气的面色青白,沉声道:“皇上,若是臣子有罪,当以律法论罪,而非皇上空口保全。皇上要是这么做,还要国法作甚?岂非让臣等无所适从?”
朱厚照也意识到自己这话说的过分,于是忙道:“朕的意思是,现在不是论谁有罪的时候。”
杨廷和吁了口气,点头道:“好,这件事臣且不论。皇上,臣的怀柔之策不是示弱,而是这其实是一种手段。如能以怀柔手段收拢人心,分化叛军内部,让从贼的百姓有回头之路,不比将他们逼上绝路,一条道走到黑强么?历朝历代,招安反叛兵马,避免流血人命的事情多得是。赵宋之时,山东梁山贼寇作乱,赵宋朝廷不就是招安了他们,以怀柔手段化解了贼寇之乱么?这不丢人,恰恰是最明智的做法。”
朱厚照沉吟不语。
内阁大臣粱储沉声道:“皇上,老臣认为,首辅之言甚是恳切。此乃先礼后兵之策。所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佳。打仗终究是下策。何况现在从贼者众,河北之地数万从贼之人,牵连家属亲眷便是数十万人。若是能够招安他们,岂非避免大规模流血,避免死伤更多性命。说到底,伤的是大明朝的元气。”
朱厚照微微点头,转向英国公张懋和徐光祚两人问道:“两位国公有何意见?”
拖着病体前来参加会议的团营总督英国公张懋气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