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神雕谱侠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又是一个寒食节到了,在明媚春光的照耀下,落花飞絮的柳岸长堤上,一群孩子围在了一个少年和尚身旁,安安静静地听着他讲佛经故事,他讲的并不好听,但孩子们仍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对他们来讲,每一点新奇的东西都能带来无穷的快乐。
"好了,故事讲完了,我要走了,你们去玩吧",少年僧人站起来说道,他身上背着一个小包裹,看来是出外游历的。周围的孩子纷纷不依,缠着他非要他再讲一个,一时他窘迫异常竟脱身不得,还好一个家长模样的人过来替他解了围,他呵斥走了几个孩子后向少年僧人道了声歉,随后又送了他一段路程方才回去。
"天下虽大,却不知我该去往何处呢?",少年僧人喃喃自语道,他就是被师兄点化下山的心若,由于这次下山心中实是出于迷茫,于是脚下便再无方向的分别。他不知道究竟去了何处,只是一直顺着脚步前进,十余日之后竟来到了蔡州地界,此地现在还尚在南宋治下,不过由于战事频繁比之南方郡州要凋敝许多。
蒙古人数次南下攻伐,有几次便差点将此城攻下,幸亏蔡州安抚使孟瑛胆略过人,总是身先士卒,每有强敌来犯便发动军民拼死守城,南宋京西南路半壁之地才得以保全。
"阿弥陀佛,开门广结四方缘,施主可否给..",身着大衣(化缘时的正式衣服)的心若在一家客栈前话还未说完便被掌柜的打断。
只听那人道:"去,去,去,小和尚看不见我这门庭冷落吗?哪凉快你上哪呆着去,别给我添乱,真是",这个五十岁左右的肥胖掌柜的看起来极不耐烦,而实际上客栈里也确实没有多少客人。
出家人化缘不见得每次都能顺顺利利,时常要遭受一些刻薄之人的刁难和嘲弄,但这是他们修行必须经历的,心若倒不会放在心里。他沿路走向下一家,这是一家普通百姓家,敲开门后,主人是一个老夫人,一看门外是出家人便客客气气地把他请进了屋里。
心若看到正堂供奉着的佛龛,双掌合十对主人施礼道:"原来施主是我佛门信徒,失敬,失敬",老夫人道:"小师傅不必客气,我家老头子在军中帮着做活,一时脱不开身来招呼您,实在是招呼不周了,您先喝点水,我去给您准备些斋饭去"。
心若施礼道:"那就麻烦老人家了,小僧还有一事相问,不知城守是哪位大人?可曾为难百姓?"。老夫人道:"不麻烦,不麻烦,城守是孟瑛孟大人,他可是个大好人,小师傅如果没什么事的话,那老身就告退了",她出去后连拖带拽地将门口正偷看和尚的两个*也一并带走了。
心若向佛龛内的菩萨拜了拜,正身坐在了身侧一条矮凳上,随意打量起屋内的摆设来,只见东间摆放了几个木箱,一张床,一个粗木桌子,此外还有几个木杆和一条长凳,就再无它物;西间透过小门可见一个床角、一口灰缸和两个矮凳,想必也不会有太多东西,如此简陋的摆设让心若又忆起往昔,片刻后他发觉情绪有些失态,便收摄心神对着菩萨像念了一篇祈文,除了安定自己的内心之外还有回报主人家施舍之意。
不一会,老夫人送上了斋饭,心若恭敬地接过斋饭便向老夫人辞别了。以他在沿路街道的所见所闻得知:虽然城内有些凋敝,但人们生活井然有序,城防周到严密,可见孟瑛为将的确有其独到之处,虽然觉着孟瑛这名字有些耳熟,倒也一时没想起来在哪听过。
两个时辰后,心若已经离开蔡州,一路沿着官道南行,向南宋腹地而去,江南之地繁花似锦,风和雨顺,民生虽苦却要比北方百姓流离失所、生存无望要强的多。
叶落花谢,心若来到荆湖北路治下时已入秋季。往来于山川河陌、城郭乡野之间,他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比之以前要多得多也深的多,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自己所处的究竟是什么时代,而这就要从辰州的经历说起:心若来到荆湖北路后四处游历,后来到了辰州,一日在歇宿的山林中见到了一个人,疯疯癫癫,状若痴呆,嘴里一会念叨:"三娘,你为什么那么傻?",一会又变成了"沅君,是我害了你啊",接着便嚎啕大哭,不一会突然站起来,吼道:"李莫愁,你在哪,快出来受死,都是你,都是你害的,你害死了三娘",接着便疯狂奔远。
至此心若可以肯定,现在一定是神雕的时代,看来这个时代的大门已经开启了,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实他上次护送李夫人到临安,路上恰好遇到了李莫愁,那时李莫愁便是出发前往嘉兴陆家庄报复陆展元的。李莫愁被他打伤后修养了两月才上路,按照原本的历史,她一路悠闲着连毁了三十六家带何字的船行货栈,才优哉游哉地按计划在中秋时找上陆家算帐,结果她未曾想到会伤在了心若手里,为赶在中秋时报仇,她不及伤势全好,便急急上路,也无暇顾及带何字的船行货栈了,那些河运商贩倒是一时侥幸得脱。
其后基本上是按神雕情节发展的,所不同的是李莫愁要狠辣的多,她有伤在身自然不宜拖延,她先后伤了武三娘和柯瞎子,而后又将他们放走,她故意留了陆立鼎夫妇一口气,目的就是让柯瞎子等人带二人去见孩子最后一面,她好一网成擒,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不再赘述。
在南方之地游历了半年有余,其间发生了诸多磕磕绊绊的小事,心若有武功在身,自然也不会烦扰到他,虽然这点时间不能说是见惯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但他的阅历却当真增长了不少,但是他始终不知道如何按照师兄所说的在红尘历练中找回本性。
心若外出半年多仍一无所获,相反他发现自己对尘世始终有一种隔膜和厌恶,也许还有些淡淡的畏惧,他不知道该怎样寻找心中的净土,只知道少林寺能给他平静的生活,让他心里有种安全感,他便喜欢在那里呆着。每次一走下少室山他心里便立刻充满了不安和烦乱,这让他极度不愿踏足纷乱的世间,半年多来他已忍耐到了极限,于是他要回到少林寺去。
这一日他又来到了蔡州,只见蔡州城外狼烟处处,大地上到处是暗红的血渍,迎风飘来的血腥味令闻者欲呕,破碎的战甲衣袍、断折的大刀长矛、毁弃的战车云梯在城外一里之内处处可见,不少老弱兵卒推着木板车收敛着战场上的残破尸首,大战后的凄凉尽显如此。
心若沿着战场一路行来,心中悲痛伤感莫名,默念着超度经文走向了城池,这时身后一个正推着一车尸首的老卒叫住了他。老卒已满脸褶皱,眼神中透着无限的惋惜和慈爱,谁能想到战场上收敛尸首的老人会有这样一种眼神,心若转过头来的瞬间就被这双眼睛震惊了,他心中翻起了狂涛骇浪,"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啊",他心中苦涩道:"原来这才是慈悲,原来这才是啊,呵呵,我不知道,我一直不明白啊,终究是自以为是,原来我从来不曾入得佛门,更妄谈明白自己",一瞬间仿佛经历了无数个轮回,心中所有的一切都仿若翻了个底朝天。心若强压下思潮起伏,平复了一会,才躬身施礼道:"老人家,不知您有何吩咐?"。
老卒有些诧异地看着心若,道:"小师傅,不敢当,老头子是想告诉你,蒙古人的大军可能这两天还要来攻城,这里很危险,你要么向南要么向北,莫要留在此地妄送了性命"。
心若再次躬身道:"谢过老人家提醒,只是既然这里如此危险,不知您和其他人为什么还要留在这呢?",老卒叹了口气,道:"这怎么一样呢,老汉自小在这座城里长大,五十多年来从未离开过这个地方,我三个儿子在蒙古人攻来时都参了军,到现在只剩下老二了,许多家子都像我这样,为了这座城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又怎么能忍心舍弃它呢?再说老汉们死...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又是一个寒食节到了,在明媚春光的照耀下,落花飞絮的柳岸长堤上,一群孩子围在了一个少年和尚身旁,安安静静地听着他讲佛经故事,他讲的并不好听,但孩子们仍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对他们来讲,每一点新奇的东西都能带来无穷的快乐。
"好了,故事讲完了,我要走了,你们去玩吧",少年僧人站起来说道,他身上背着一个小包裹,看来是出外游历的。周围的孩子纷纷不依,缠着他非要他再讲一个,一时他窘迫异常竟脱身不得,还好一个家长模样的人过来替他解了围,他呵斥走了几个孩子后向少年僧人道了声歉,随后又送了他一段路程方才回去。
"天下虽大,却不知我该去往何处呢?",少年僧人喃喃自语道,他就是被师兄点化下山的心若,由于这次下山心中实是出于迷茫,于是脚下便再无方向的分别。他不知道究竟去了何处,只是一直顺着脚步前进,十余日之后竟来到了蔡州地界,此地现在还尚在南宋治下,不过由于战事频繁比之南方郡州要凋敝许多。
蒙古人数次南下攻伐,有几次便差点将此城攻下,幸亏蔡州安抚使孟瑛胆略过人,总是身先士卒,每有强敌来犯便发动军民拼死守城,南宋京西南路半壁之地才得以保全。
"阿弥陀佛,开门广结四方缘,施主可否给..",身着大衣(化缘时的正式衣服)的心若在一家客栈前话还未说完便被掌柜的打断。
只听那人道:"去,去,去,小和尚看不见我这门庭冷落吗?哪凉快你上哪呆着去,别给我添乱,真是",这个五十岁左右的肥胖掌柜的看起来极不耐烦,而实际上客栈里也确实没有多少客人。
出家人化缘不见得每次都能顺顺利利,时常要遭受一些刻薄之人的刁难和嘲弄,但这是他们修行必须经历的,心若倒不会放在心里。他沿路走向下一家,这是一家普通百姓家,敲开门后,主人是一个老夫人,一看门外是出家人便客客气气地把他请进了屋里。
心若看到正堂供奉着的佛龛,双掌合十对主人施礼道:"原来施主是我佛门信徒,失敬,失敬",老夫人道:"小师傅不必客气,我家老头子在军中帮着做活,一时脱不开身来招呼您,实在是招呼不周了,您先喝点水,我去给您准备些斋饭去"。
心若施礼道:"那就麻烦老人家了,小僧还有一事相问,不知城守是哪位大人?可曾为难百姓?"。老夫人道:"不麻烦,不麻烦,城守是孟瑛孟大人,他可是个大好人,小师傅如果没什么事的话,那老身就告退了",她出去后连拖带拽地将门口正偷看和尚的两个*也一并带走了。
心若向佛龛内的菩萨拜了拜,正身坐在了身侧一条矮凳上,随意打量起屋内的摆设来,只见东间摆放了几个木箱,一张床,一个粗木桌子,此外还有几个木杆和一条长凳,就再无它物;西间透过小门可见一个床角、一口灰缸和两个矮凳,想必也不会有太多东西,如此简陋的摆设让心若又忆起往昔,片刻后他发觉情绪有些失态,便收摄心神对着菩萨像念了一篇祈文,除了安定自己的内心之外还有回报主人家施舍之意。
不一会,老夫人送上了斋饭,心若恭敬地接过斋饭便向老夫人辞别了。以他在沿路街道的所见所闻得知:虽然城内有些凋敝,但人们生活井然有序,城防周到严密,可见孟瑛为将的确有其独到之处,虽然觉着孟瑛这名字有些耳熟,倒也一时没想起来在哪听过。
两个时辰后,心若已经离开蔡州,一路沿着官道南行,向南宋腹地而去,江南之地繁花似锦,风和雨顺,民生虽苦却要比北方百姓流离失所、生存无望要强的多。
叶落花谢,心若来到荆湖北路治下时已入秋季。往来于山川河陌、城郭乡野之间,他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比之以前要多得多也深的多,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自己所处的究竟是什么时代,而这就要从辰州的经历说起:心若来到荆湖北路后四处游历,后来到了辰州,一日在歇宿的山林中见到了一个人,疯疯癫癫,状若痴呆,嘴里一会念叨:"三娘,你为什么那么傻?",一会又变成了"沅君,是我害了你啊",接着便嚎啕大哭,不一会突然站起来,吼道:"李莫愁,你在哪,快出来受死,都是你,都是你害的,你害死了三娘",接着便疯狂奔远。
至此心若可以肯定,现在一定是神雕的时代,看来这个时代的大门已经开启了,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实他上次护送李夫人到临安,路上恰好遇到了李莫愁,那时李莫愁便是出发前往嘉兴陆家庄报复陆展元的。李莫愁被他打伤后修养了两月才上路,按照原本的历史,她一路悠闲着连毁了三十六家带何字的船行货栈,才优哉游哉地按计划在中秋时找上陆家算帐,结果她未曾想到会伤在了心若手里,为赶在中秋时报仇,她不及伤势全好,便急急上路,也无暇顾及带何字的船行货栈了,那些河运商贩倒是一时侥幸得脱。
其后基本上是按神雕情节发展的,所不同的是李莫愁要狠辣的多,她有伤在身自然不宜拖延,她先后伤了武三娘和柯瞎子,而后又将他们放走,她故意留了陆立鼎夫妇一口气,目的就是让柯瞎子等人带二人去见孩子最后一面,她好一网成擒,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不再赘述。
在南方之地游历了半年有余,其间发生了诸多磕磕绊绊的小事,心若有武功在身,自然也不会烦扰到他,虽然这点时间不能说是见惯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但他的阅历却当真增长了不少,但是他始终不知道如何按照师兄所说的在红尘历练中找回本性。
心若外出半年多仍一无所获,相反他发现自己对尘世始终有一种隔膜和厌恶,也许还有些淡淡的畏惧,他不知道该怎样寻找心中的净土,只知道少林寺能给他平静的生活,让他心里有种安全感,他便喜欢在那里呆着。每次一走下少室山他心里便立刻充满了不安和烦乱,这让他极度不愿踏足纷乱的世间,半年多来他已忍耐到了极限,于是他要回到少林寺去。
这一日他又来到了蔡州,只见蔡州城外狼烟处处,大地上到处是暗红的血渍,迎风飘来的血腥味令闻者欲呕,破碎的战甲衣袍、断折的大刀长矛、毁弃的战车云梯在城外一里之内处处可见,不少老弱兵卒推着木板车收敛着战场上的残破尸首,大战后的凄凉尽显如此。
心若沿着战场一路行来,心中悲痛伤感莫名,默念着超度经文走向了城池,这时身后一个正推着一车尸首的老卒叫住了他。老卒已满脸褶皱,眼神中透着无限的惋惜和慈爱,谁能想到战场上收敛尸首的老人会有这样一种眼神,心若转过头来的瞬间就被这双眼睛震惊了,他心中翻起了狂涛骇浪,"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啊",他心中苦涩道:"原来这才是慈悲,原来这才是啊,呵呵,我不知道,我一直不明白啊,终究是自以为是,原来我从来不曾入得佛门,更妄谈明白自己",一瞬间仿佛经历了无数个轮回,心中所有的一切都仿若翻了个底朝天。心若强压下思潮起伏,平复了一会,才躬身施礼道:"老人家,不知您有何吩咐?"。
老卒有些诧异地看着心若,道:"小师傅,不敢当,老头子是想告诉你,蒙古人的大军可能这两天还要来攻城,这里很危险,你要么向南要么向北,莫要留在此地妄送了性命"。
心若再次躬身道:"谢过老人家提醒,只是既然这里如此危险,不知您和其他人为什么还要留在这呢?",老卒叹了口气,道:"这怎么一样呢,老汉自小在这座城里长大,五十多年来从未离开过这个地方,我三个儿子在蒙古人攻来时都参了军,到现在只剩下老二了,许多家子都像我这样,为了这座城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又怎么能忍心舍弃它呢?再说老汉们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