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大明国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就是说,他们不得不从一开始的完全抗拒思考未来战争的形态,变成认识到当下版本火器部队的价值。
既然朱能承认了火器部队的价值,那么姜星火这个门外汉,之前说的,也就证明,是确实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他们必须端正态度了。
至此,姜星火费劲了力气,终于通过环环相扣的逻辑引导,让这些脑袋里仿佛塞满了花岗岩一样固执的将军们,开始正视火器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加大力度,彻底把他们脑袋里的花岗岩清理出去的时候了!
将军们的态度端正了过来,姜星火也不再犹豫,开始了自己讲课。
“本国师认为,随着新式火器技术的发展,火铳和火炮会变得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射速更快,从眼下仅经过低烈度平叛战争的实战检验,逐步成长为改变战争形态决定性要素,而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相关的战争理念,也势必会出现革新,如果大明不能在技术和理论,都走在火器时代的最前沿,那么当再次出现军事技术全面领先的‘蒙古人’时,汉家衣冠沦丧、华夏大地陆沉的耻辱,恐怕就会再次不可避免地发生。”
姜星火的话语条理分明,而最后一部分,大多数将军,对此都是认同的。
蒙古人正是由于极度重视军事技术的研发,在自身战斗素养高、战术打法先进的基础上,拥有了回回炮等高端军事技术,才能做到攻城野战全面独步天下。
“所以,本国师认为,火器时代,或者说热武器时代的军事理论,应该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战争政策、统帅战略、将校战术、尉士战术、后勤学、工程学。”
见姜星火条理清晰,众将又委实想象不出来未来的战争理论,便都开始不自觉地改变了对之前姜星火所言理论不屑一顾的态度,反而开始认真倾听了起来。
默默地看着众将态度发生的鲜明转变,柳升不由地在心头感叹了一句“国师果然不同凡人,竟然能三言两语,便将这些骄悍的武将所折服。”
而此时,姜星火的话语还在继续,旁边的朱高煦,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在诏狱的时候,只可惜身边没有那棵歪脖子树了。
“战争政策,便是庙堂庙算与战争的关系,决定了战争的对象是谁,因为什么而发起,规模如何,预计持续时间多久。”
“统帅战略,则是指统帅通过地图、沙盘等方式,来模拟和指挥战争的艺术,这一点上,热兵器时代的战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跟冷兵器时代相比,一些基本的战略原则却是通用的。”
“将校战术,也就是在座的各位将军乃至下面的指挥使,该如何指挥一只部队,或通过带头冲锋、或通过阵后调遣,来让部队以最佳的战术选择,在统帅战略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投入战斗,以达到统帅战略目的。”
“尉士战术,则是基层军官与士官们所需掌握的具体战术实施方法.这里额外插一句,本国师认为将校战术是大明皇家军官学校需要重点教授的,而尉士战术,则是需要通过专门士官学校来教授,也就是说让统帅、将校、尉士三个不同的专业指挥层级接受不同的教育,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后勤学,这个不需要我再多说些什么,古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辎重到底有多重要,在座的诸位将军应该比本国师要懂,而后勤实际上是战争准备、保障战略和战术使用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维持军队移动的必备条件。”
“工程学,跟冷兵器时代的筑城、扎营不同,随着火器的技术进步,必将出现诸如‘棱堡’、‘要塞’、‘战壕’等热兵器时代的新式工程。”
听完姜星火的简单概述,靖安侯王忠忍不住反驳道:“那按国师的说法,我们这些骑兵以后就全都没用了?”
“当然不是。”
姜星火的话语,让众将稍微松了口气。
“按照本国师的推断,在未来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骑兵并不会失去作用,依然是战场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骑兵的定位和作用会产生一些变化。”
“国师可否详细说说?”宁阳伯陈懋似乎颇有兴趣。
“诸兵种协同作战。”
姜星火肯定地说道:“未来的战争,同样是由诸兵种协调开展的,不过跟过去不同,步兵将主要被火铳兵所代替,而炮兵将成为独立的兵种,同时类似于飞鹰卫的空军,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骑兵的机动力和冲击力在火器技术没有进入下一个门槛,也就是铁甲战车相关的科技要求不够之前,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作战中,骑兵应该主要用于袭击、扩大战果与阻击溃败敌军的集结,以发挥骑兵的长处冲击力。当然了,如果骑兵单独出击,那么必然面临两翼暴露的风险,因为骑兵在马上使用火铳较为困难,且无法与大炮一起冲锋,仅以刀矛作战的话在未来其实是不够的,所以需要步兵和炮兵的支持来配合发起冲锋,但这种支持决不能以限制骑兵的冲击力为条件,步兵不能牵累骑兵,一个优秀的统帅,应该考虑地面部队的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合理的比例关系,力求兵种之间的最优协同,防止某兵种之短对其他兵种之长的不利制约。”
听完这个,宁阳伯陈懋若有所思了起来。
“当然了,这些只是军事理论层面上的东西,还有更重要的。”
“更重要的?”柳升也愣了愣,国师没跟他讨论过这个。
姜星火点了点头:“不错,在未来时代的战争里,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兵员征召、训练、补充机制,同时还要有配套的参谋、后勤、卫生等机构。”
“换言之,我们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变革,器物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制度,但制度的变革远比器物的变革更加重要。”
“现行的卫所兵制度,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即便没有热武器时代浪潮的影响,它也将不适应未来的战争模式!”
第370章张辅
“……”
整个五军都督府的议事厅里鸦雀无声,众人都陷入沉默之中,认真消化着刚才从国师嘴巴里吐露出来的这番言辞。
客观公正地来说,靖难之役不讨论战争性质等问题,仅以兵源构成、士卒出身来讲,跟唐朝的安史之乱,是有很大相似性的。
燕军的兵源构成,主要以胡人(蒙古人、色目人)和北地胡化汉儿为主,士卒出身则是既有与唐朝府兵高度相似的卫所兵,也有募兵制下的新征兵,还有朵颜三卫等雇佣兵.朱棣麾下的燕军,跟安史之乱时的那个“燕军(安禄山国号大燕)”在这两方面不说一模一样吧,也可以说是相差无几。
而正是因为经过了四年靖难之役的战火检验,正是因为很多将领都认识到了内地卫所兵战力的低下,卫所制变革的必要性,才被在座的将军们看得清清楚楚。
卫所制最早是由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提出的,主要参考了西魏北周隋唐沿革下来的府兵制,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将其确立为大明的立国基本制度之一,所谓“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说,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而洪武开国时又规定好了十三个都指挥使司由朝廷中枢的五军都督府分别划片管辖。
关于卫所制,老朱自夸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嗯,其实老朱说的还保守了,何止养兵百万?何止是不费一粒米?
要知道,洪武开国的时候一共491个卫,军队基本不存在缺编吃空饷的情况,那可是实打实的三百万大军!
当然了,事物都有两面性,三百万大军看着吓人,可要是按照募兵制发军饷,把大明户部干破产都养不起,而这些久经战火的军人若是贸然裁撤又必然会造成天下大乱,所以屯田制其实是不得已的选择。
老朱当然知道... -->>
也就是说,他们不得不从一开始的完全抗拒思考未来战争的形态,变成认识到当下版本火器部队的价值。
既然朱能承认了火器部队的价值,那么姜星火这个门外汉,之前说的,也就证明,是确实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他们必须端正态度了。
至此,姜星火费劲了力气,终于通过环环相扣的逻辑引导,让这些脑袋里仿佛塞满了花岗岩一样固执的将军们,开始正视火器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加大力度,彻底把他们脑袋里的花岗岩清理出去的时候了!
将军们的态度端正了过来,姜星火也不再犹豫,开始了自己讲课。
“本国师认为,随着新式火器技术的发展,火铳和火炮会变得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射速更快,从眼下仅经过低烈度平叛战争的实战检验,逐步成长为改变战争形态决定性要素,而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相关的战争理念,也势必会出现革新,如果大明不能在技术和理论,都走在火器时代的最前沿,那么当再次出现军事技术全面领先的‘蒙古人’时,汉家衣冠沦丧、华夏大地陆沉的耻辱,恐怕就会再次不可避免地发生。”
姜星火的话语条理分明,而最后一部分,大多数将军,对此都是认同的。
蒙古人正是由于极度重视军事技术的研发,在自身战斗素养高、战术打法先进的基础上,拥有了回回炮等高端军事技术,才能做到攻城野战全面独步天下。
“所以,本国师认为,火器时代,或者说热武器时代的军事理论,应该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战争政策、统帅战略、将校战术、尉士战术、后勤学、工程学。”
见姜星火条理清晰,众将又委实想象不出来未来的战争理论,便都开始不自觉地改变了对之前姜星火所言理论不屑一顾的态度,反而开始认真倾听了起来。
默默地看着众将态度发生的鲜明转变,柳升不由地在心头感叹了一句“国师果然不同凡人,竟然能三言两语,便将这些骄悍的武将所折服。”
而此时,姜星火的话语还在继续,旁边的朱高煦,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在诏狱的时候,只可惜身边没有那棵歪脖子树了。
“战争政策,便是庙堂庙算与战争的关系,决定了战争的对象是谁,因为什么而发起,规模如何,预计持续时间多久。”
“统帅战略,则是指统帅通过地图、沙盘等方式,来模拟和指挥战争的艺术,这一点上,热兵器时代的战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跟冷兵器时代相比,一些基本的战略原则却是通用的。”
“将校战术,也就是在座的各位将军乃至下面的指挥使,该如何指挥一只部队,或通过带头冲锋、或通过阵后调遣,来让部队以最佳的战术选择,在统帅战略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投入战斗,以达到统帅战略目的。”
“尉士战术,则是基层军官与士官们所需掌握的具体战术实施方法.这里额外插一句,本国师认为将校战术是大明皇家军官学校需要重点教授的,而尉士战术,则是需要通过专门士官学校来教授,也就是说让统帅、将校、尉士三个不同的专业指挥层级接受不同的教育,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后勤学,这个不需要我再多说些什么,古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辎重到底有多重要,在座的诸位将军应该比本国师要懂,而后勤实际上是战争准备、保障战略和战术使用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维持军队移动的必备条件。”
“工程学,跟冷兵器时代的筑城、扎营不同,随着火器的技术进步,必将出现诸如‘棱堡’、‘要塞’、‘战壕’等热兵器时代的新式工程。”
听完姜星火的简单概述,靖安侯王忠忍不住反驳道:“那按国师的说法,我们这些骑兵以后就全都没用了?”
“当然不是。”
姜星火的话语,让众将稍微松了口气。
“按照本国师的推断,在未来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骑兵并不会失去作用,依然是战场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骑兵的定位和作用会产生一些变化。”
“国师可否详细说说?”宁阳伯陈懋似乎颇有兴趣。
“诸兵种协同作战。”
姜星火肯定地说道:“未来的战争,同样是由诸兵种协调开展的,不过跟过去不同,步兵将主要被火铳兵所代替,而炮兵将成为独立的兵种,同时类似于飞鹰卫的空军,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骑兵的机动力和冲击力在火器技术没有进入下一个门槛,也就是铁甲战车相关的科技要求不够之前,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作战中,骑兵应该主要用于袭击、扩大战果与阻击溃败敌军的集结,以发挥骑兵的长处冲击力。当然了,如果骑兵单独出击,那么必然面临两翼暴露的风险,因为骑兵在马上使用火铳较为困难,且无法与大炮一起冲锋,仅以刀矛作战的话在未来其实是不够的,所以需要步兵和炮兵的支持来配合发起冲锋,但这种支持决不能以限制骑兵的冲击力为条件,步兵不能牵累骑兵,一个优秀的统帅,应该考虑地面部队的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合理的比例关系,力求兵种之间的最优协同,防止某兵种之短对其他兵种之长的不利制约。”
听完这个,宁阳伯陈懋若有所思了起来。
“当然了,这些只是军事理论层面上的东西,还有更重要的。”
“更重要的?”柳升也愣了愣,国师没跟他讨论过这个。
姜星火点了点头:“不错,在未来时代的战争里,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兵员征召、训练、补充机制,同时还要有配套的参谋、后勤、卫生等机构。”
“换言之,我们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变革,器物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制度,但制度的变革远比器物的变革更加重要。”
“现行的卫所兵制度,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即便没有热武器时代浪潮的影响,它也将不适应未来的战争模式!”
第370章张辅
“……”
整个五军都督府的议事厅里鸦雀无声,众人都陷入沉默之中,认真消化着刚才从国师嘴巴里吐露出来的这番言辞。
客观公正地来说,靖难之役不讨论战争性质等问题,仅以兵源构成、士卒出身来讲,跟唐朝的安史之乱,是有很大相似性的。
燕军的兵源构成,主要以胡人(蒙古人、色目人)和北地胡化汉儿为主,士卒出身则是既有与唐朝府兵高度相似的卫所兵,也有募兵制下的新征兵,还有朵颜三卫等雇佣兵.朱棣麾下的燕军,跟安史之乱时的那个“燕军(安禄山国号大燕)”在这两方面不说一模一样吧,也可以说是相差无几。
而正是因为经过了四年靖难之役的战火检验,正是因为很多将领都认识到了内地卫所兵战力的低下,卫所制变革的必要性,才被在座的将军们看得清清楚楚。
卫所制最早是由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提出的,主要参考了西魏北周隋唐沿革下来的府兵制,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将其确立为大明的立国基本制度之一,所谓“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说,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而洪武开国时又规定好了十三个都指挥使司由朝廷中枢的五军都督府分别划片管辖。
关于卫所制,老朱自夸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嗯,其实老朱说的还保守了,何止养兵百万?何止是不费一粒米?
要知道,洪武开国的时候一共491个卫,军队基本不存在缺编吃空饷的情况,那可是实打实的三百万大军!
当然了,事物都有两面性,三百万大军看着吓人,可要是按照募兵制发军饷,把大明户部干破产都养不起,而这些久经战火的军人若是贸然裁撤又必然会造成天下大乱,所以屯田制其实是不得已的选择。
老朱当然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