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双胞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下午七点,夕阳格外耀眼,斜斜地照射在水泥厂内,将西边的厂房和楼房染得血一样红。
工人们有的推着自行车,有的步行,三三两两,陆续离开。郑少华和黄师傅也混在人群中,推着各自的自行车,往门口走去。他们俩全身都是灰尘,推着的自行车也都是比较陈旧的二八自行车,仿佛这种老式的自行车是专门为他们这些底层贫困人们特制的似的。
虽然这种自行车现在看来有些过时,但是对于这些工人来说,却感觉正好合适,不仅耐用,骑起来也比较舒适自在,身体不用总是佝着。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二八自行车仿佛带有某种特殊的标识,留有某种特殊的痕迹,象征着他们那个苦难年代走过来的人似的。
要知道,这种二八自行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那可是相当稀罕的事物,很少有人能够买得起。如果有一辆这种自行车,那可是一件相当体面、相当光鲜的事情,会让人另眼相看,且格外引人注目的。
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代的更替,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这种自行车便仿佛被看成古董一般,很少在大街上看到,一般只有贫困家庭或者农村家庭的人还会继续使用。虽然快变成古董,但是对于已经骑惯了这种自行车的人来说,却反而将其当成宝贵一样,甚至还有某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情感。
郑少华的这辆老古董,还是过去他们家比较光鲜的时候,父亲特意在城里花了将近一百块钱买来的,到现在差不多都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这辆自行车,虽然显得有些陈旧,不过性能还是不错的,骑起来跑得飞快,很少出现毛病和故障。
二八式自行车,已经成为老一辈人的一种时代印记和特殊记忆了,承载着岁月遗留下的深深烙印。
郑少华对其虽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有着深厚的情感,不过,现在能够有辆自行车骑车上班,不用走路,他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了。同样,黄师傅也属于郑少华父亲那一辈的人,对手中的自行车,自然有着很深厚的情感。
郑少华和黄师傅出了水泥厂,骑着车便往镇上赶。之后,又出了镇,往相反的方向骑。一路上,他们一边骑着车,一边聊着一些车间琐事和生活琐事,感觉没过多久就到了村口。
不过,由于下班时间比较晚,到达村口的时候,也已经八点过了。此时,夜幕逐渐降临,不过仍旧看得见周围的事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村口附近有一个小坡,于是他们下了自行车,推着来到最近的一家小饭馆。这家饭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饭馆,是附近的村民在这里开的。整个饭馆,就一个房间,摆着四张小方桌;屋后就算是厨房了,里面摆放着今日提供的食物。
这里没有菜单这些,一般都是到里面去点菜。所提供的菜,基本上都是一些家常菜,没有大鱼大肉、高档佳肴之类的。而且,来这里吃饭的,一般也都是附近的村民。所以,显得比较随意,没有像正式的餐馆那样,搞得五花八门。
小坡上面还有两家小饭馆,也是附近村民开的,里面的设置和构造大同小异,没有多大的区别。三家饭馆,基本上就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主要吃饭地方了,也没有什么像模像样的店名,只是以自家姓氏来命名,如老张餐馆,小李饭馆,王妈饭店。现在,郑少华和黄师傅来到的正是老张餐馆。
而且,三家餐馆就完全足够了,因为平时大家基本上都在家里吃饭,农村人嘛,拿还有闲工夫来“下馆子”啊!家里吃的也一样。只不过,偶尔遇到亲戚朋友来串门,家里又没有好的伙食招待,才会来这种地方请客吃饭的。可别小看这三家餐馆,平时来吃饭的人还是不少的,毕竟这里是附近四个村子的交汇地带,来购物、吃饭之类的,肯定也不会少的。有时,遇到高峰期,甚至还没有位置了,想吃也没办法吃。
郑少华和黄师傅将自行车锁好之后,便走进这家老张餐馆。
“老张,最近还好吗?……这是隔壁横水村的郑少强,和我一样,也在水泥厂工作。”
黄师傅进去之后,便向柜台上的一个人招呼道,并且随手递了一支烟给对方。
这位被称为老张的人,年龄估计和黄师傅一般大小,最多相差一两岁的样子。头发梳得比较齐整,衣着也比较整洁,上身穿着一件深蓝色的T恤,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短裤,脚上拖着一双拖鞋,胸前还围着一条白色的围腰,仿佛是专门为炒菜准备的。可能是在自家的缘故,穿着显得比较随便,不过整体来说,还算比较亮堂、光鲜。毕竟... -->>
下午七点,夕阳格外耀眼,斜斜地照射在水泥厂内,将西边的厂房和楼房染得血一样红。
工人们有的推着自行车,有的步行,三三两两,陆续离开。郑少华和黄师傅也混在人群中,推着各自的自行车,往门口走去。他们俩全身都是灰尘,推着的自行车也都是比较陈旧的二八自行车,仿佛这种老式的自行车是专门为他们这些底层贫困人们特制的似的。
虽然这种自行车现在看来有些过时,但是对于这些工人来说,却感觉正好合适,不仅耐用,骑起来也比较舒适自在,身体不用总是佝着。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二八自行车仿佛带有某种特殊的标识,留有某种特殊的痕迹,象征着他们那个苦难年代走过来的人似的。
要知道,这种二八自行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那可是相当稀罕的事物,很少有人能够买得起。如果有一辆这种自行车,那可是一件相当体面、相当光鲜的事情,会让人另眼相看,且格外引人注目的。
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代的更替,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这种自行车便仿佛被看成古董一般,很少在大街上看到,一般只有贫困家庭或者农村家庭的人还会继续使用。虽然快变成古董,但是对于已经骑惯了这种自行车的人来说,却反而将其当成宝贵一样,甚至还有某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情感。
郑少华的这辆老古董,还是过去他们家比较光鲜的时候,父亲特意在城里花了将近一百块钱买来的,到现在差不多都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这辆自行车,虽然显得有些陈旧,不过性能还是不错的,骑起来跑得飞快,很少出现毛病和故障。
二八式自行车,已经成为老一辈人的一种时代印记和特殊记忆了,承载着岁月遗留下的深深烙印。
郑少华对其虽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有着深厚的情感,不过,现在能够有辆自行车骑车上班,不用走路,他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了。同样,黄师傅也属于郑少华父亲那一辈的人,对手中的自行车,自然有着很深厚的情感。
郑少华和黄师傅出了水泥厂,骑着车便往镇上赶。之后,又出了镇,往相反的方向骑。一路上,他们一边骑着车,一边聊着一些车间琐事和生活琐事,感觉没过多久就到了村口。
不过,由于下班时间比较晚,到达村口的时候,也已经八点过了。此时,夜幕逐渐降临,不过仍旧看得见周围的事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村口附近有一个小坡,于是他们下了自行车,推着来到最近的一家小饭馆。这家饭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饭馆,是附近的村民在这里开的。整个饭馆,就一个房间,摆着四张小方桌;屋后就算是厨房了,里面摆放着今日提供的食物。
这里没有菜单这些,一般都是到里面去点菜。所提供的菜,基本上都是一些家常菜,没有大鱼大肉、高档佳肴之类的。而且,来这里吃饭的,一般也都是附近的村民。所以,显得比较随意,没有像正式的餐馆那样,搞得五花八门。
小坡上面还有两家小饭馆,也是附近村民开的,里面的设置和构造大同小异,没有多大的区别。三家饭馆,基本上就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主要吃饭地方了,也没有什么像模像样的店名,只是以自家姓氏来命名,如老张餐馆,小李饭馆,王妈饭店。现在,郑少华和黄师傅来到的正是老张餐馆。
而且,三家餐馆就完全足够了,因为平时大家基本上都在家里吃饭,农村人嘛,拿还有闲工夫来“下馆子”啊!家里吃的也一样。只不过,偶尔遇到亲戚朋友来串门,家里又没有好的伙食招待,才会来这种地方请客吃饭的。可别小看这三家餐馆,平时来吃饭的人还是不少的,毕竟这里是附近四个村子的交汇地带,来购物、吃饭之类的,肯定也不会少的。有时,遇到高峰期,甚至还没有位置了,想吃也没办法吃。
郑少华和黄师傅将自行车锁好之后,便走进这家老张餐馆。
“老张,最近还好吗?……这是隔壁横水村的郑少强,和我一样,也在水泥厂工作。”
黄师傅进去之后,便向柜台上的一个人招呼道,并且随手递了一支烟给对方。
这位被称为老张的人,年龄估计和黄师傅一般大小,最多相差一两岁的样子。头发梳得比较齐整,衣着也比较整洁,上身穿着一件深蓝色的T恤,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短裤,脚上拖着一双拖鞋,胸前还围着一条白色的围腰,仿佛是专门为炒菜准备的。可能是在自家的缘故,穿着显得比较随便,不过整体来说,还算比较亮堂、光鲜。毕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