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笔香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古徽州府治歙县的东部,有条源自绩溪万山丛中,由北向南汩汩流淌、不舍昼夜的溪水——练江。练江,是新安江的支流之一,又名徽溪、西溪。徽州府志载:环绕郡城扬之、布射、富资、丰乐四水,分派合流,直泻如练,而抵于城南,平衍停蓄,竟川含绿,是名西溪。就在西溪水旁,渔梁古村落,便如一幅丹青水墨画静谧在时光深处。
对于溪水的向往,是于我美好的年华里最憧憬的一件事。读研究生期间,来自岳西大别山深处的师妹跟我说,每逢夏季,溪水便从山中流出,汩汩莹莹,清澈见底,时见石缝中小鱼穿梭往来,漫步在浅浅的小溪中,用脚踩过那历经千年岁月打磨过的滑石,会感到万般的舒心。时隔多年,我终于在渔梁古村触碰到了那令我兴奋不已的溪水。
进入渔梁古村,便进入了水的世界。临水而居,枕水而眠,依水而兴,千百年来,渔梁的兴衰一直与面前的这条练江水紧密相联。练江水见证了它的辉煌,也目睹了它的颓败。千年来,住在这里的人们浣衣洗纱,面对青山,过着静谧的桃源般生活。渔梁是寂静的,渔梁也是朴素大方的,它将最美的风景一览无遗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二龙戏珠,多么难摹的意境,竟在双峰对峙诗意中被勾勒出来。紫阳、高眉两山,遥遥相对,宛若二龙;中间一座小青山,恰似珠玉,这么奇妙的景色,倒映水中,便成为一幅惟妙惟肖的二龙戏珠图。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任凭最杰出的画手也难以描绘这似幻亦真的境界。而曾在渔梁对岸紫阳书院里读书求学的山水国画大师黄宾虹是否也曾暗自与之一试高低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他对这里山水的恋恋深情一直伴随他直至终老。
对紫阳山一往情深的可不止黄宾虹,早在一千多年前,一个深秋的午后,绿玉青瑶,李白一袭青衫,手牵马绳,偊偊而步,寻至此处,竟是为了一首诗而来: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颠,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吃老,都忘甲子午。诗中的田园生活令诗人百般向往,而作者许宣平亦是他仰慕的隐士,遂有此行。然行至此处,却迷失津渡。恰好遇着一位撑船老翁,便前往问路,老翁拈胡微微一笑,脱口而吟:“门前一竿竹,便是许公家。”李白听后便继续前行。没走多远,他恍然大悟:“前门一竿竹,不就是船头一竿笔直篙?老翁当是许宣平了。”待折返,老翁已无影无踪。李白不禁失落的吟诗感叹: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初访隐士,失之交臂,后又多次拜访,仍未能见到名士许宣平,只好独自登楼饮酒。临别之前,李白仍隔江遥望紫阳山,并留下了一首诗,借景抒情: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李白将这里的水比作明镜、这里的山林比作屏风,一幅优美的画卷便在千年之前的时光里杀青完成了,不过末句还是掩饰不住诗人寻访不遇的些许惆怅。为了纪念李白的到访,乡人在此勒石为记“李白问津处”并建亭子一座,后又在练江南岸李白饮酒处建了太白楼。
此亭不远,便是渔梁市街。街面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古街形状又如一条硕大的鲤鱼,故又称“鱼鳞街”徜徉在一条条青砖小巷,玩味秋日的岑静,心中盛满清凉。黄昏下的白墙黛瓦,村墟中的斑驳树影,逼仄处的幽深巷道,缓缓展开了小镇千年的历史。小镇的布局从空中看呈一鱼形,鱼头向南,鱼尾朝北,街道上的卵石如同鱼鳞一般。镇上的先民大多以在练江打鱼为生,古镇名称由此而来。阳光下的渔梁,闪亮得如一尾银鱼。徜徉在渔梁古村落,时光仿佛也在这里驻足。没落的老街,仍处处可见“徽州之源”的遗迹。在巴慰祖纪念馆坐一把旧木椅,品味篆刻艺术;在白云禅院喝茶悟道,欣赏新安画派的画作神韵;在紫阳桥上,凝视天空,追忆尘封已久的往事,都是秋日午后的乐事。
白墙黛瓦,长街短巷,青石子路,沉默古井,构成了渔梁的元素。然而摇一叶小舟去渔梁坝,看溪水长流,看鸬鹚捕鱼,看云卷云舒,则更是渔梁独有的风景。当我们穿过幽深的小巷,来到碧绿的练江边,几只寂寞的小船正停泊在那里焦急地张望着,可周围却空无一人。看够了熙熙攘攘的名镇人群,心到了这里便仿佛找到了归宿。蓝天、白云、绿水,开阔的江面,隐隐的青山,搁浅的小舟多么美的画面,它就这样一下子陨落在我的记忆深处,挥之不去。我爱这样的“数峰清苦”也爱这里的“小桥流水”更爱那一泓澄碧的溪水从脚尖悄悄的流逝。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坐在小舟上,看两岸风景宛若画廊一般。清人有诗曰“府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想必就是眼前的诗境。不一会,便到了渔梁坝。时维八月,序属仲秋,渔梁坝水落石出,只有最低处可容一泓碧水经过。我们坐在渔梁坝边,任凭溪水冲刷我们爬黄山之后疲惫不堪的双脚。清凉的溪水,柔软的如同丝巾一般,不经意间就滑向了远方。而滑石上绿绿的青苔,也如绸缎一般,在水底油油的向我们招摇。我们的心,也被它撩拨的柔软起来。
黄昏来临,让我们多了些许的不舍。翻开歙县古城书店买的书,汤显祖的诗句直击心灵深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啊,来过这里,它便那样固执地亮在我的记忆中,照进我诗意的桃源之梦。
在古徽州府治歙县的东部,有条源自绩溪万山丛中,由北向南汩汩流淌、不舍昼夜的溪水——练江。练江,是新安江的支流之一,又名徽溪、西溪。徽州府志载:环绕郡城扬之、布射、富资、丰乐四水,分派合流,直泻如练,而抵于城南,平衍停蓄,竟川含绿,是名西溪。就在西溪水旁,渔梁古村落,便如一幅丹青水墨画静谧在时光深处。
对于溪水的向往,是于我美好的年华里最憧憬的一件事。读研究生期间,来自岳西大别山深处的师妹跟我说,每逢夏季,溪水便从山中流出,汩汩莹莹,清澈见底,时见石缝中小鱼穿梭往来,漫步在浅浅的小溪中,用脚踩过那历经千年岁月打磨过的滑石,会感到万般的舒心。时隔多年,我终于在渔梁古村触碰到了那令我兴奋不已的溪水。
进入渔梁古村,便进入了水的世界。临水而居,枕水而眠,依水而兴,千百年来,渔梁的兴衰一直与面前的这条练江水紧密相联。练江水见证了它的辉煌,也目睹了它的颓败。千年来,住在这里的人们浣衣洗纱,面对青山,过着静谧的桃源般生活。渔梁是寂静的,渔梁也是朴素大方的,它将最美的风景一览无遗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二龙戏珠,多么难摹的意境,竟在双峰对峙诗意中被勾勒出来。紫阳、高眉两山,遥遥相对,宛若二龙;中间一座小青山,恰似珠玉,这么奇妙的景色,倒映水中,便成为一幅惟妙惟肖的二龙戏珠图。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任凭最杰出的画手也难以描绘这似幻亦真的境界。而曾在渔梁对岸紫阳书院里读书求学的山水国画大师黄宾虹是否也曾暗自与之一试高低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他对这里山水的恋恋深情一直伴随他直至终老。
对紫阳山一往情深的可不止黄宾虹,早在一千多年前,一个深秋的午后,绿玉青瑶,李白一袭青衫,手牵马绳,偊偊而步,寻至此处,竟是为了一首诗而来: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颠,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吃老,都忘甲子午。诗中的田园生活令诗人百般向往,而作者许宣平亦是他仰慕的隐士,遂有此行。然行至此处,却迷失津渡。恰好遇着一位撑船老翁,便前往问路,老翁拈胡微微一笑,脱口而吟:“门前一竿竹,便是许公家。”李白听后便继续前行。没走多远,他恍然大悟:“前门一竿竹,不就是船头一竿笔直篙?老翁当是许宣平了。”待折返,老翁已无影无踪。李白不禁失落的吟诗感叹: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初访隐士,失之交臂,后又多次拜访,仍未能见到名士许宣平,只好独自登楼饮酒。临别之前,李白仍隔江遥望紫阳山,并留下了一首诗,借景抒情: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李白将这里的水比作明镜、这里的山林比作屏风,一幅优美的画卷便在千年之前的时光里杀青完成了,不过末句还是掩饰不住诗人寻访不遇的些许惆怅。为了纪念李白的到访,乡人在此勒石为记“李白问津处”并建亭子一座,后又在练江南岸李白饮酒处建了太白楼。
此亭不远,便是渔梁市街。街面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古街形状又如一条硕大的鲤鱼,故又称“鱼鳞街”徜徉在一条条青砖小巷,玩味秋日的岑静,心中盛满清凉。黄昏下的白墙黛瓦,村墟中的斑驳树影,逼仄处的幽深巷道,缓缓展开了小镇千年的历史。小镇的布局从空中看呈一鱼形,鱼头向南,鱼尾朝北,街道上的卵石如同鱼鳞一般。镇上的先民大多以在练江打鱼为生,古镇名称由此而来。阳光下的渔梁,闪亮得如一尾银鱼。徜徉在渔梁古村落,时光仿佛也在这里驻足。没落的老街,仍处处可见“徽州之源”的遗迹。在巴慰祖纪念馆坐一把旧木椅,品味篆刻艺术;在白云禅院喝茶悟道,欣赏新安画派的画作神韵;在紫阳桥上,凝视天空,追忆尘封已久的往事,都是秋日午后的乐事。
白墙黛瓦,长街短巷,青石子路,沉默古井,构成了渔梁的元素。然而摇一叶小舟去渔梁坝,看溪水长流,看鸬鹚捕鱼,看云卷云舒,则更是渔梁独有的风景。当我们穿过幽深的小巷,来到碧绿的练江边,几只寂寞的小船正停泊在那里焦急地张望着,可周围却空无一人。看够了熙熙攘攘的名镇人群,心到了这里便仿佛找到了归宿。蓝天、白云、绿水,开阔的江面,隐隐的青山,搁浅的小舟多么美的画面,它就这样一下子陨落在我的记忆深处,挥之不去。我爱这样的“数峰清苦”也爱这里的“小桥流水”更爱那一泓澄碧的溪水从脚尖悄悄的流逝。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坐在小舟上,看两岸风景宛若画廊一般。清人有诗曰“府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想必就是眼前的诗境。不一会,便到了渔梁坝。时维八月,序属仲秋,渔梁坝水落石出,只有最低处可容一泓碧水经过。我们坐在渔梁坝边,任凭溪水冲刷我们爬黄山之后疲惫不堪的双脚。清凉的溪水,柔软的如同丝巾一般,不经意间就滑向了远方。而滑石上绿绿的青苔,也如绸缎一般,在水底油油的向我们招摇。我们的心,也被它撩拨的柔软起来。
黄昏来临,让我们多了些许的不舍。翻开歙县古城书店买的书,汤显祖的诗句直击心灵深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啊,来过这里,它便那样固执地亮在我的记忆中,照进我诗意的桃源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