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崔长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宫之后,她还多次吐到萧绎身上。史书有载:“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想来萧绎对此痛恨至极,自此之后,他不仅限制徐昭佩参加诗酒茶宴,而且极少临幸徐妃后宫。
渐渐地,深宫寂寞、芳华虚度,徐昭佩的怨恨与日俱增,既然得不到萧绎的恩宠,不如索性破罐子破摔,以求慧剑斩情丝,挣得早日自我解脱,快速了断二人的恩恩怨怨。因而,每逢得知萧绎回宫探视儿女时,徐昭佩都化“半面妆”半个脸庞浓妆淡抹,半个脸庞素面朝天,以此来讥讽萧绎是个“独眼龙”其绝望的心情可想而知。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记载:“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如此数次,萧绎便断了一切回后宫的念想。
后宫的侍女们看到她因爱成恨、因恨成痴、肆意妄为,都劝她收敛一些。徐妃不以为然,笑曰:“王爷父子讲仁义,说道德,断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不过被逐出宫,眼不见心不烦,这样倒好了,我可以择婿另嫁。”看来徐昭佩对萧绎的心思研究得十分透彻,她自恃出身名门望族,萧绎说到底也不敢把她怎么样,毕竟利益共同,投鼠忌器。人言知夫莫若妻,徐昭佩对萧绎父子的秉性、为人、好恶、顾虑等情况了如指掌,然而她并没有像自己所算计的那样,恩断义绝,被逐出宫,另嫁他人,而是换来萧绎的虚与委蛇、避而不见。
由此而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体诗词里面,时常用“半面妆”、“半面徐妆”、“半面梅妆”来表达一种冷艳、凄丽、孤寂、高傲、倔强的意象和情思,有时还可以用来代指梅花。南宋史达祖有夜合花一词曰:“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笔者也有洞仙歌?南苑探梅一词曰:“虬枝铁骨,更苔痕斑驳。冰雪千般铸魂魄。满庭芳,点检冷月霜风,何寂寞、品性生来淡泊。红尘无倦客,清绝难留,半面徐妆总闲却。羞向暖春开,小杏含娇,夭桃艳,海棠细弱。但屈指、轮回几时来,再邂逅崔郎,好吟青萼。”
半老徐娘
“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梁武帝萧衍已在台城遭叛军囚禁致死,萧绎在江陵即位,改元承圣,是为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梁元帝初登大宝时并没有立徐昭佩为皇后,只是将她从王妃晋封为贵妃,而母仪天下、统揽后宫的后位因此一直空设。
愤恨与绝望交加,嫉妒与凶残叠合,身心憔悴、走投无路的徐昭佩逐渐蜕变为一个暴戾恣睢、丧心病狂、生杀予夺的“妖妇”她开始以残害后宫嫔妃为乐,只要发现谁得宠怀孕,必手刃致死而后快,使得烟柳繁华、温柔富贵的宫闱风声鹤唳、谈虎色变,笼罩在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氛围中。与此同时,徐昭佩几乎是无所顾忌地红杏出墙,偷情养汉,寻求婚外恋的滋养与刺激,用以弥补空虚的精神生活。她曾借外出礼佛之机,与荆州瑶光寺的智远僧人暗度款曲,时常幽会私通,但佛门清净地,多有不便处。于是,她又把“猎艳”的目光定格在南梁朝廷中,在萧绎身边的王公大臣里寻找心仪的目标。
但说元帝身边有不少年轻侍臣,他们博学多才、仪表堂堂、举止温雅,每日里轮班入宫与皇帝谈古论今、坐而论道、讲书侍读。不久,徐妃又中意了朝中大臣暨季江。暨季江体貌出众、身材修长、白皙俊朗、玉树临风。很快地,徐妃便密派心腹侍婢暗中传书,勾引暨季江悄悄入宫,经常密与交欢、颠鸾倒凤、形同夫妻。
这暨季江也是一个见色起意、殒命不惜的酒色之徒,同时他也想借助徐家的势力步步登高、升官发财。时过不久,这件事就在大臣中间私下传开。有人开玩笑地问起与徐妃交媾的感觉如何,暨季江面无愧色,大言不惭地说:“柏直这个地方的老狗,依然可以狩猎;溧阳这个地方的老马,依旧堪称骏马;徐妃虽老,仍然很多情啊(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凓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之典即源于此,后来逐渐演变为“半老徐娘,犹尚多情”、“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等经典成语。
梁元帝即位后久滞江陵,而不思还驾建康,致使与南梁毗邻的西魏疑虑重重、惊恐不已,总以为南梁心怀觊觎,有吞并疆土的非分之想,于是紧急整军经武,饮马长江,剑指江陵。承圣三年九月(554年),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兵五万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暨季江闻听敌寇破城而入,急忙挣脱情人的怀抱,丢下徐昭佩仓皇逃命。当此情景,徐昭佩悲从中来、放声恸哭。就在患难之时,这场权色交易、各有所图的闹剧终于草草收场。
据说,徐昭佩还与当时的著名诗人贺徽暗中勾搭。贺徽才华满腹、潇洒俊逸,徐昭佩望之若渴,欲火难耐,誓言不掳贺徽,绝不罢手。但碍于礼法和君臣身份,贺徽不敢贸然行事,于是徐昭佩就一再派人反复传情挑逗。最后,徐昭佩在普贤尼寺下旨召见贺徽,美酒相待、好言相劝、酥体相偎、威逼利诱,二人终于在寺中度过了浪漫春宵。握手言别时,郎情妾意,卿卿我我,难舍难分,徐昭佩还在“白角枕”上赋诗一首送给贺徽。自此以后,二人多有情诗往来,徐昭佩也越发肆无忌惮,极度沉迷于花酒淫乐之中。梁元帝闻讯后,怒不可遏,忍无可忍,加之爱姬王氏产子后溘然长逝,他一直怀疑是徐昭佩暗中鸠杀,于是新仇旧恨齐上心头,盛怒之下,勒逼徐妃自尽。
死后被休
梁元帝以徐昭佩戕害自己的宠妃为由,不仅将其囚禁于冷宫,还专门敕令她所生的皇子萧方出征抗敌,据说那一场战争是敌强我弱、胜算几无、惨烈至极的,甚至可以说是沙场赴死,白白送命。不出所料,后来萧方果然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萧方在众多皇子中可谓出类拔萃,他性情温和、学养深厚、文武兼备,颇得萧氏家族之真传。有一次,萧绎当着徐妃的面无不遗憾地感叹道:“我要是再有一个如此能干的儿子该多好啊!”言外之意是,这个儿子要不是你徐昭佩所生的,我会更加器重他。看来梁武帝真的“恨屋及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了。一个诵经拜佛、慈悲为怀的人,最终还是人性超越了佛性。
而史书记载与稗官野史的记录还是稍有出入的。梁书?列传第一有载:“世祖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太清三年五月,被谴死,葬江陵瓦官寺世祖徐妃之无行,自致歼灭,宜哉。”
南史?梁本纪有载:“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投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
太清三年(549年),正是梁武帝萧衍在位的最后一年,此后简文帝萧纲在位两年(大宝一年、大宝二年,550—551年),稍加推算就能得知,梁元帝在登基称帝(承圣元年,552年)前三年,就已将徐妃赐死。
徐妃投井身亡后,萧绎亲自写了一篇荡妇秋思赋,述其淫行,谴其无德,以泄私愤,同时捕杀了包括智远和尚在内的所有与徐妃私通的人,并将徐妃的尸首交还娘家,谓之出妻。
在古代,丈夫在七种情况下可以休妻(或称出妻),即“七出之条”:其一,不顺父母;其二,无子;其三,淫;其四,妒;其五,有恶疾;其六,口多言;其七,盗窃。“七出之条”源于汉代的大戴礼记,直到唐代才以法律的形式写入唐律疏议,由此看来,徐昭佩不仅仅以帝妃的身份违犯了尚处于草创阶段的“七出之条”而且还是死后“被出”的千古第一人,真不知道这是她的可怜、可悲还是可恨。
就这样,徐昭佩和萧绎的短暂婚姻与情感生活以喜剧而开始,以闹剧而铺展,以悲剧而结束,徒留几个空前绝后的成语典故,供人茶余饭后资以谈笑,聊以品评。
唐代李商隐有南朝一诗曰:“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回宫之后,她还多次吐到萧绎身上。史书有载:“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想来萧绎对此痛恨至极,自此之后,他不仅限制徐昭佩参加诗酒茶宴,而且极少临幸徐妃后宫。
渐渐地,深宫寂寞、芳华虚度,徐昭佩的怨恨与日俱增,既然得不到萧绎的恩宠,不如索性破罐子破摔,以求慧剑斩情丝,挣得早日自我解脱,快速了断二人的恩恩怨怨。因而,每逢得知萧绎回宫探视儿女时,徐昭佩都化“半面妆”半个脸庞浓妆淡抹,半个脸庞素面朝天,以此来讥讽萧绎是个“独眼龙”其绝望的心情可想而知。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记载:“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如此数次,萧绎便断了一切回后宫的念想。
后宫的侍女们看到她因爱成恨、因恨成痴、肆意妄为,都劝她收敛一些。徐妃不以为然,笑曰:“王爷父子讲仁义,说道德,断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不过被逐出宫,眼不见心不烦,这样倒好了,我可以择婿另嫁。”看来徐昭佩对萧绎的心思研究得十分透彻,她自恃出身名门望族,萧绎说到底也不敢把她怎么样,毕竟利益共同,投鼠忌器。人言知夫莫若妻,徐昭佩对萧绎父子的秉性、为人、好恶、顾虑等情况了如指掌,然而她并没有像自己所算计的那样,恩断义绝,被逐出宫,另嫁他人,而是换来萧绎的虚与委蛇、避而不见。
由此而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体诗词里面,时常用“半面妆”、“半面徐妆”、“半面梅妆”来表达一种冷艳、凄丽、孤寂、高傲、倔强的意象和情思,有时还可以用来代指梅花。南宋史达祖有夜合花一词曰:“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笔者也有洞仙歌?南苑探梅一词曰:“虬枝铁骨,更苔痕斑驳。冰雪千般铸魂魄。满庭芳,点检冷月霜风,何寂寞、品性生来淡泊。红尘无倦客,清绝难留,半面徐妆总闲却。羞向暖春开,小杏含娇,夭桃艳,海棠细弱。但屈指、轮回几时来,再邂逅崔郎,好吟青萼。”
半老徐娘
“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梁武帝萧衍已在台城遭叛军囚禁致死,萧绎在江陵即位,改元承圣,是为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梁元帝初登大宝时并没有立徐昭佩为皇后,只是将她从王妃晋封为贵妃,而母仪天下、统揽后宫的后位因此一直空设。
愤恨与绝望交加,嫉妒与凶残叠合,身心憔悴、走投无路的徐昭佩逐渐蜕变为一个暴戾恣睢、丧心病狂、生杀予夺的“妖妇”她开始以残害后宫嫔妃为乐,只要发现谁得宠怀孕,必手刃致死而后快,使得烟柳繁华、温柔富贵的宫闱风声鹤唳、谈虎色变,笼罩在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氛围中。与此同时,徐昭佩几乎是无所顾忌地红杏出墙,偷情养汉,寻求婚外恋的滋养与刺激,用以弥补空虚的精神生活。她曾借外出礼佛之机,与荆州瑶光寺的智远僧人暗度款曲,时常幽会私通,但佛门清净地,多有不便处。于是,她又把“猎艳”的目光定格在南梁朝廷中,在萧绎身边的王公大臣里寻找心仪的目标。
但说元帝身边有不少年轻侍臣,他们博学多才、仪表堂堂、举止温雅,每日里轮班入宫与皇帝谈古论今、坐而论道、讲书侍读。不久,徐妃又中意了朝中大臣暨季江。暨季江体貌出众、身材修长、白皙俊朗、玉树临风。很快地,徐妃便密派心腹侍婢暗中传书,勾引暨季江悄悄入宫,经常密与交欢、颠鸾倒凤、形同夫妻。
这暨季江也是一个见色起意、殒命不惜的酒色之徒,同时他也想借助徐家的势力步步登高、升官发财。时过不久,这件事就在大臣中间私下传开。有人开玩笑地问起与徐妃交媾的感觉如何,暨季江面无愧色,大言不惭地说:“柏直这个地方的老狗,依然可以狩猎;溧阳这个地方的老马,依旧堪称骏马;徐妃虽老,仍然很多情啊(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凓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之典即源于此,后来逐渐演变为“半老徐娘,犹尚多情”、“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等经典成语。
梁元帝即位后久滞江陵,而不思还驾建康,致使与南梁毗邻的西魏疑虑重重、惊恐不已,总以为南梁心怀觊觎,有吞并疆土的非分之想,于是紧急整军经武,饮马长江,剑指江陵。承圣三年九月(554年),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兵五万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暨季江闻听敌寇破城而入,急忙挣脱情人的怀抱,丢下徐昭佩仓皇逃命。当此情景,徐昭佩悲从中来、放声恸哭。就在患难之时,这场权色交易、各有所图的闹剧终于草草收场。
据说,徐昭佩还与当时的著名诗人贺徽暗中勾搭。贺徽才华满腹、潇洒俊逸,徐昭佩望之若渴,欲火难耐,誓言不掳贺徽,绝不罢手。但碍于礼法和君臣身份,贺徽不敢贸然行事,于是徐昭佩就一再派人反复传情挑逗。最后,徐昭佩在普贤尼寺下旨召见贺徽,美酒相待、好言相劝、酥体相偎、威逼利诱,二人终于在寺中度过了浪漫春宵。握手言别时,郎情妾意,卿卿我我,难舍难分,徐昭佩还在“白角枕”上赋诗一首送给贺徽。自此以后,二人多有情诗往来,徐昭佩也越发肆无忌惮,极度沉迷于花酒淫乐之中。梁元帝闻讯后,怒不可遏,忍无可忍,加之爱姬王氏产子后溘然长逝,他一直怀疑是徐昭佩暗中鸠杀,于是新仇旧恨齐上心头,盛怒之下,勒逼徐妃自尽。
死后被休
梁元帝以徐昭佩戕害自己的宠妃为由,不仅将其囚禁于冷宫,还专门敕令她所生的皇子萧方出征抗敌,据说那一场战争是敌强我弱、胜算几无、惨烈至极的,甚至可以说是沙场赴死,白白送命。不出所料,后来萧方果然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萧方在众多皇子中可谓出类拔萃,他性情温和、学养深厚、文武兼备,颇得萧氏家族之真传。有一次,萧绎当着徐妃的面无不遗憾地感叹道:“我要是再有一个如此能干的儿子该多好啊!”言外之意是,这个儿子要不是你徐昭佩所生的,我会更加器重他。看来梁武帝真的“恨屋及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了。一个诵经拜佛、慈悲为怀的人,最终还是人性超越了佛性。
而史书记载与稗官野史的记录还是稍有出入的。梁书?列传第一有载:“世祖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太清三年五月,被谴死,葬江陵瓦官寺世祖徐妃之无行,自致歼灭,宜哉。”
南史?梁本纪有载:“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投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
太清三年(549年),正是梁武帝萧衍在位的最后一年,此后简文帝萧纲在位两年(大宝一年、大宝二年,550—551年),稍加推算就能得知,梁元帝在登基称帝(承圣元年,552年)前三年,就已将徐妃赐死。
徐妃投井身亡后,萧绎亲自写了一篇荡妇秋思赋,述其淫行,谴其无德,以泄私愤,同时捕杀了包括智远和尚在内的所有与徐妃私通的人,并将徐妃的尸首交还娘家,谓之出妻。
在古代,丈夫在七种情况下可以休妻(或称出妻),即“七出之条”:其一,不顺父母;其二,无子;其三,淫;其四,妒;其五,有恶疾;其六,口多言;其七,盗窃。“七出之条”源于汉代的大戴礼记,直到唐代才以法律的形式写入唐律疏议,由此看来,徐昭佩不仅仅以帝妃的身份违犯了尚处于草创阶段的“七出之条”而且还是死后“被出”的千古第一人,真不知道这是她的可怜、可悲还是可恨。
就这样,徐昭佩和萧绎的短暂婚姻与情感生活以喜剧而开始,以闹剧而铺展,以悲剧而结束,徒留几个空前绝后的成语典故,供人茶余饭后资以谈笑,聊以品评。
唐代李商隐有南朝一诗曰:“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