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重生城二代VS村二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跟谭老三交接完毕,到手八千块钱,再算上自己往日里存下的定期,尤晓莺手头的钱都加在一起,七七八八也有两三万了。
但她还是犯了愁,自己有钱又怎么样,不赶紧找个生意做,坐吃山空的不长久不了。现在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遍地都是,像谭老三这样小摊小贩的做得热火朝天,自己再入场捡人家剩下的,已经失去了先机。
还没等尤晓莺想到接下来的出路,尤父就把一大家子人全召集齐,商量家里的大事……
☆、第35章盖房
除了年节,尤家人难得到的这么齐全,一屋子塞得满满的。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尤家的饭桌上添了两口人,一个是尤晓莺并不感冒的表妹尤晓芬,别一个是上个月才出生的小侄女尤珍。
二哥尤晓健为女儿取名的事,早半年前就圈了一字典的名,抓耳挠腮的纠结,最后还是白忙活了,两家父母一碰头,想着孩子父亲姓尤,母亲姓曾,干脆利落地拍桌子决定,取父母的姓氏作名字叫“尤珍”,也有如珠如宝的意头在里面。
二嫂曾丽是当教师的,月子没做完就被学校催着回去继续上课了,这生产后孩子没人带不说,喂孩子的奶水也不多,只能用母乳混杂点蛋白粉和米糊之类的东西喂着。不到半个月,这生下来七斤半的大胖侄女,就又瘦又黄,把尤母这个作奶奶的急的嘴都气泡了。
要说尤晓芬是个有眼力见会来事的呢,她在尤家待了大半年好吃好喝地住着,虽然尤父帮她迁来了户口,但工作的事情一直没着落。也不见她急,倒让原本对她有点成见的尤父都赞了一句稳重,私下和尤母商量着再去找找老交道帮帮忙。
二哥家的小侄女因为全家都得上班没人带,她更是自告奋勇地去带孩子。别说她长相老实、做起事手脚麻利,带孩子也似模似样的,连二嫂一贯讲究的父母都挺喜欢她的。一个月下来,尤晓芬和二哥二嫂的关系可谓是一日千里,以后这小侄女长大了待她也比自己这个亲姑姑亲热。
不过这都是后话,今天尤父之所以把几个子女叫回来是,起因还就在二哥二嫂身上。
最近上面有红头文件下来,提住房改革的事,算是把公有住房出售放在明面上了。88年以前房子都是公家的,住在集体房里的干部工人每个月都得按时交租金。国家一下子开放了房屋和土地买卖,可谓是反响巨大,这有钱的想着批块地盖自建房,没钱的也指望这能攒钱认购下单位的住房。
二嫂的父母也算小有积蓄,想从城区周边的农民手里买块地自己盖房,二哥家的老岳父发话了,这盖房子是他曾家的事,如果二哥要搬进去住就得出钱凑份子。不过两人还有一个选择,二嫂她学校最近也在认购集资房,他们到底是买集资房还是盖,小两口拿不定主意,还得回家请尤父拍板做决定。
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说来说去还是钱在作怪。二哥尤晓健结婚几年,小两口也没存下什么钱,最近添了小孩,更是花销巨大。明面上是向父母来讨主意,实际上就是上门向父母伸手的。
尤父把子女召集到一块,就是为了表明态度,不管是买房还是盖房都是好事,他也支持,不过家里孩子多,他们做父母也没积蓄,四兄妹一碗水端平,每人三千块,当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番心意!
尤父尤母的为难,尤晓莺心里有数,自己和三哥尤晓峰还没有成家,特别是三哥,年纪不小了,他的婚事也该排上日程了,尤母这两年忙着为他们攒嫁妆和聘金。前几天她还听见父母商量着想用他们两人几十年的工龄换家属院现在住的房子……这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无疑是把老两口的棺材本都掏光了。
尤晓莺现在有点小钱了,不是不想帮衬着哥哥们过上好日子,让父母少操些心。可大哥进邮局,二哥在医院,三哥混体制,他们都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她这个但妹妹的能出力的地方不多。她想帮哥哥们把房子的问题都解决了,可这忙这么帮,帮多少,还得看父母的意见。
“爸妈,这年来我也赚了点钱,要不咱家也学曾叔叔一样盖房子吧。”
尤晓莺思来想去,一大家子各自分散住着,兄妹之间的感情只会越发生疏,父母晚年也寂寞,她不想隔三差五就看着他们给儿孙打电话。
她想把一家人都维系在一起,他们四兄妹也能彼此帮衬着、照顾着,但公家的房子普遍都不大,一般也就是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尤家的几个子女也不在同一单位,要想让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起,买集体房是不可能的,还得自己修房子。
一听有人能出大头,尤家两个嫂嫂都是眼睛一亮,这小姑子开烟店听说是赚了不少钱,没想到都能帮家里修房子了。
嫂子什么反应,尤晓莺并不在乎,关键还是看哥哥是什么态度,见大哥和二哥却连连推却,尤晓莺心下微安。他们向父母开口是一回事,自己出钱又是另一件事,当哥哥的抹不开面用她的钱,也侧面证明了他们还顾惜自己这个妹妹,这冤大头她才能当的心甘情愿!
尤晓莺的意思是四兄妹把房子修在一处,大家分墙共院,盖个两楼一底的门面房,只要位置选对了,以后楼底可以当门面租出去,楼上自家住。这父母兄妹住在一起大家和和睦睦的,成了家的小两口关上门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父母老了他们四兄妹一起赡养……
听尤晓莺勾画的蓝图,父母是第一个点头同意的,对尤父尤母来说,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婚后住在娘家是迫不得已,儿子寄人篱下,尤父在两个亲家面前就直不起腰板说话。
见父母都表态了,三个哥哥确是神态各异。大哥是高兴的,他习惯了为家人付出,常说一家人在一起才有个家的样子;二哥的脾气硬,也受不得岳父的挤兑,能搬出来和父母住也是情愿的;三哥现在还是孤家寡人,住在家里对这些都无所谓。
现在的地价几何,在机关工作的尤父一清二楚。他经手过几桩土地买卖的审批,这从农民手里买一分地也就七百块钱,尤晓莺暗自换算了下,这一平米还不到十块五毛钱,比起二三十年后动辄数千上万的房价,何止是便宜,简直是白送。尤晓莺都有种冲动,她干脆什么也不干,直接拿着钱圈地,坐等土地升值吧!
尤父的兴致颇高,拿出安县县志翻县城的地图,现在县城里周围大多是农民的庄稼地,心思活络想修房子的人不多,买块地盖房子,跟在地里的挑白菜似的随便选。
“就这吧,和你们曾叔叔挨着。”尤父指着城东挨着农机局的地界,想在那上批块五分左右的地,他想和亲家做个老邻居。
记忆里,二嫂娘家的房子选址不是很好。马路对面就是菜市场,平日里吵闹不说,地底下还有条暗河,光是打地基就费了老鼻子劲了,一涨大水就会遭殃,九八年长江涨大水的时候,那房子被淹过,墙体全泡坏了,不得不推到重建。
尤晓莺是万万不能让尤父把房子修在那,她翻到县志的某一页,试图提醒尤父:“爸,农机局地底下可有暗河呀!”
“我怎么把这是给忘了,小西河改过两次道,当初建农机局的时候,桩一打下去,坑里面全是水……”尤父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
曾家是后来才迁来安县的,对这些老典故不清楚,二嫂开始为娘家把地选在农机局旁边暗自焦急,恨不得立马赶回家劝父母改变主意。
尤晓莺靠着自己前世的记忆,旁敲侧击地诱导,终于让尤父将地址选在城西的纺织厂后面,未来在那会建一条商业街。
现在城西除了几个工厂,一眼望过去全是农田,尤父嫌那荒凉,但每每他看中一个地方,尤晓莺都有一大堆理由打破,让他不得不作罢。就当是满足小女儿的小性子吧,尤父最后还是依了她,哥嫂心里虽然不情愿,但毕竟是尤晓莺出大头,更不好干涉尤父的决定。
土地很快就批了下来,尤家除了尤晓莺和尤晓芬,其他人都有工作,尤晓芬说到底毕竟还是外人,盖房子的事只能靠尤晓莺一个人监工。
说尤晓莺是监工,这修房子的工人还不知道上哪去找呢?
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建筑施工队大多都是挂靠在地方企业名下,这时私人的自建房还没兴起,施工队接的活也大多是公家集体的办公楼、家属楼,还有厂房一类的建筑。这专门修私人自建房的建筑队一时间还真没地找。
尤晓莺左右打听,好不容易拉到到一群散工能帮着盖屋,工人却不敢接活。她连张图纸都没有呀!两三层的楼房到底要修成什么样,几个房间,几个门面,要用多少工时,费多少方水泥砂石,这领头工人一问,尤晓莺全都抓瞎了。
她还不信自己见过那么多房子,还画不出张居民房的图纸,尤晓莺拿着纸笔,抓耳挠腮了一晚上都没画出个结果。
术业有专攻,尤家还真没人会这些,尤父学农出身,尤母是个会计,要是其他的事上还能出把力,这画图纸谁都不会呀!
一想到批下来的地在那荒着长草,尤晓莺也急了,画图不会是吧,自己去学。她带着个笔记本,在县城的阅览室里找了本砖头厚的建筑大全,硬是泡了大半个月,把什么事结构图、建筑图、墙柱图、平面图……反正什么乱七八糟的制图理论都学了一遍。
最后,尤晓莺地画了一张自己满意得不得了的图纸,喜滋滋地去找工头,人家还是说不行,这次的理由是:这图纸弄得太复杂了,他们这些在地里刨食出来的农民,没那么多文化,看不懂那些七扭八拐的符号!
那一刻尤晓莺的内心别提有多荒凉了,她画出了图纸,别人却看不懂,就好像一个武林高手明明练成了绝世神功的,却连鸡都杀不死一样!
好嘛,你们看不懂图纸是吧!尤晓莺撸起袖子决定自己上,驻守在工地上指挥,她就不信邪了... -->>
跟谭老三交接完毕,到手八千块钱,再算上自己往日里存下的定期,尤晓莺手头的钱都加在一起,七七八八也有两三万了。
但她还是犯了愁,自己有钱又怎么样,不赶紧找个生意做,坐吃山空的不长久不了。现在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遍地都是,像谭老三这样小摊小贩的做得热火朝天,自己再入场捡人家剩下的,已经失去了先机。
还没等尤晓莺想到接下来的出路,尤父就把一大家子人全召集齐,商量家里的大事……
☆、第35章盖房
除了年节,尤家人难得到的这么齐全,一屋子塞得满满的。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尤家的饭桌上添了两口人,一个是尤晓莺并不感冒的表妹尤晓芬,别一个是上个月才出生的小侄女尤珍。
二哥尤晓健为女儿取名的事,早半年前就圈了一字典的名,抓耳挠腮的纠结,最后还是白忙活了,两家父母一碰头,想着孩子父亲姓尤,母亲姓曾,干脆利落地拍桌子决定,取父母的姓氏作名字叫“尤珍”,也有如珠如宝的意头在里面。
二嫂曾丽是当教师的,月子没做完就被学校催着回去继续上课了,这生产后孩子没人带不说,喂孩子的奶水也不多,只能用母乳混杂点蛋白粉和米糊之类的东西喂着。不到半个月,这生下来七斤半的大胖侄女,就又瘦又黄,把尤母这个作奶奶的急的嘴都气泡了。
要说尤晓芬是个有眼力见会来事的呢,她在尤家待了大半年好吃好喝地住着,虽然尤父帮她迁来了户口,但工作的事情一直没着落。也不见她急,倒让原本对她有点成见的尤父都赞了一句稳重,私下和尤母商量着再去找找老交道帮帮忙。
二哥家的小侄女因为全家都得上班没人带,她更是自告奋勇地去带孩子。别说她长相老实、做起事手脚麻利,带孩子也似模似样的,连二嫂一贯讲究的父母都挺喜欢她的。一个月下来,尤晓芬和二哥二嫂的关系可谓是一日千里,以后这小侄女长大了待她也比自己这个亲姑姑亲热。
不过这都是后话,今天尤父之所以把几个子女叫回来是,起因还就在二哥二嫂身上。
最近上面有红头文件下来,提住房改革的事,算是把公有住房出售放在明面上了。88年以前房子都是公家的,住在集体房里的干部工人每个月都得按时交租金。国家一下子开放了房屋和土地买卖,可谓是反响巨大,这有钱的想着批块地盖自建房,没钱的也指望这能攒钱认购下单位的住房。
二嫂的父母也算小有积蓄,想从城区周边的农民手里买块地自己盖房,二哥家的老岳父发话了,这盖房子是他曾家的事,如果二哥要搬进去住就得出钱凑份子。不过两人还有一个选择,二嫂她学校最近也在认购集资房,他们到底是买集资房还是盖,小两口拿不定主意,还得回家请尤父拍板做决定。
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说来说去还是钱在作怪。二哥尤晓健结婚几年,小两口也没存下什么钱,最近添了小孩,更是花销巨大。明面上是向父母来讨主意,实际上就是上门向父母伸手的。
尤父把子女召集到一块,就是为了表明态度,不管是买房还是盖房都是好事,他也支持,不过家里孩子多,他们做父母也没积蓄,四兄妹一碗水端平,每人三千块,当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番心意!
尤父尤母的为难,尤晓莺心里有数,自己和三哥尤晓峰还没有成家,特别是三哥,年纪不小了,他的婚事也该排上日程了,尤母这两年忙着为他们攒嫁妆和聘金。前几天她还听见父母商量着想用他们两人几十年的工龄换家属院现在住的房子……这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无疑是把老两口的棺材本都掏光了。
尤晓莺现在有点小钱了,不是不想帮衬着哥哥们过上好日子,让父母少操些心。可大哥进邮局,二哥在医院,三哥混体制,他们都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她这个但妹妹的能出力的地方不多。她想帮哥哥们把房子的问题都解决了,可这忙这么帮,帮多少,还得看父母的意见。
“爸妈,这年来我也赚了点钱,要不咱家也学曾叔叔一样盖房子吧。”
尤晓莺思来想去,一大家子各自分散住着,兄妹之间的感情只会越发生疏,父母晚年也寂寞,她不想隔三差五就看着他们给儿孙打电话。
她想把一家人都维系在一起,他们四兄妹也能彼此帮衬着、照顾着,但公家的房子普遍都不大,一般也就是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尤家的几个子女也不在同一单位,要想让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起,买集体房是不可能的,还得自己修房子。
一听有人能出大头,尤家两个嫂嫂都是眼睛一亮,这小姑子开烟店听说是赚了不少钱,没想到都能帮家里修房子了。
嫂子什么反应,尤晓莺并不在乎,关键还是看哥哥是什么态度,见大哥和二哥却连连推却,尤晓莺心下微安。他们向父母开口是一回事,自己出钱又是另一件事,当哥哥的抹不开面用她的钱,也侧面证明了他们还顾惜自己这个妹妹,这冤大头她才能当的心甘情愿!
尤晓莺的意思是四兄妹把房子修在一处,大家分墙共院,盖个两楼一底的门面房,只要位置选对了,以后楼底可以当门面租出去,楼上自家住。这父母兄妹住在一起大家和和睦睦的,成了家的小两口关上门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父母老了他们四兄妹一起赡养……
听尤晓莺勾画的蓝图,父母是第一个点头同意的,对尤父尤母来说,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婚后住在娘家是迫不得已,儿子寄人篱下,尤父在两个亲家面前就直不起腰板说话。
见父母都表态了,三个哥哥确是神态各异。大哥是高兴的,他习惯了为家人付出,常说一家人在一起才有个家的样子;二哥的脾气硬,也受不得岳父的挤兑,能搬出来和父母住也是情愿的;三哥现在还是孤家寡人,住在家里对这些都无所谓。
现在的地价几何,在机关工作的尤父一清二楚。他经手过几桩土地买卖的审批,这从农民手里买一分地也就七百块钱,尤晓莺暗自换算了下,这一平米还不到十块五毛钱,比起二三十年后动辄数千上万的房价,何止是便宜,简直是白送。尤晓莺都有种冲动,她干脆什么也不干,直接拿着钱圈地,坐等土地升值吧!
尤父的兴致颇高,拿出安县县志翻县城的地图,现在县城里周围大多是农民的庄稼地,心思活络想修房子的人不多,买块地盖房子,跟在地里的挑白菜似的随便选。
“就这吧,和你们曾叔叔挨着。”尤父指着城东挨着农机局的地界,想在那上批块五分左右的地,他想和亲家做个老邻居。
记忆里,二嫂娘家的房子选址不是很好。马路对面就是菜市场,平日里吵闹不说,地底下还有条暗河,光是打地基就费了老鼻子劲了,一涨大水就会遭殃,九八年长江涨大水的时候,那房子被淹过,墙体全泡坏了,不得不推到重建。
尤晓莺是万万不能让尤父把房子修在那,她翻到县志的某一页,试图提醒尤父:“爸,农机局地底下可有暗河呀!”
“我怎么把这是给忘了,小西河改过两次道,当初建农机局的时候,桩一打下去,坑里面全是水……”尤父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
曾家是后来才迁来安县的,对这些老典故不清楚,二嫂开始为娘家把地选在农机局旁边暗自焦急,恨不得立马赶回家劝父母改变主意。
尤晓莺靠着自己前世的记忆,旁敲侧击地诱导,终于让尤父将地址选在城西的纺织厂后面,未来在那会建一条商业街。
现在城西除了几个工厂,一眼望过去全是农田,尤父嫌那荒凉,但每每他看中一个地方,尤晓莺都有一大堆理由打破,让他不得不作罢。就当是满足小女儿的小性子吧,尤父最后还是依了她,哥嫂心里虽然不情愿,但毕竟是尤晓莺出大头,更不好干涉尤父的决定。
土地很快就批了下来,尤家除了尤晓莺和尤晓芬,其他人都有工作,尤晓芬说到底毕竟还是外人,盖房子的事只能靠尤晓莺一个人监工。
说尤晓莺是监工,这修房子的工人还不知道上哪去找呢?
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建筑施工队大多都是挂靠在地方企业名下,这时私人的自建房还没兴起,施工队接的活也大多是公家集体的办公楼、家属楼,还有厂房一类的建筑。这专门修私人自建房的建筑队一时间还真没地找。
尤晓莺左右打听,好不容易拉到到一群散工能帮着盖屋,工人却不敢接活。她连张图纸都没有呀!两三层的楼房到底要修成什么样,几个房间,几个门面,要用多少工时,费多少方水泥砂石,这领头工人一问,尤晓莺全都抓瞎了。
她还不信自己见过那么多房子,还画不出张居民房的图纸,尤晓莺拿着纸笔,抓耳挠腮了一晚上都没画出个结果。
术业有专攻,尤家还真没人会这些,尤父学农出身,尤母是个会计,要是其他的事上还能出把力,这画图纸谁都不会呀!
一想到批下来的地在那荒着长草,尤晓莺也急了,画图不会是吧,自己去学。她带着个笔记本,在县城的阅览室里找了本砖头厚的建筑大全,硬是泡了大半个月,把什么事结构图、建筑图、墙柱图、平面图……反正什么乱七八糟的制图理论都学了一遍。
最后,尤晓莺地画了一张自己满意得不得了的图纸,喜滋滋地去找工头,人家还是说不行,这次的理由是:这图纸弄得太复杂了,他们这些在地里刨食出来的农民,没那么多文化,看不懂那些七扭八拐的符号!
那一刻尤晓莺的内心别提有多荒凉了,她画出了图纸,别人却看不懂,就好像一个武林高手明明练成了绝世神功的,却连鸡都杀不死一样!
好嘛,你们看不懂图纸是吧!尤晓莺撸起袖子决定自己上,驻守在工地上指挥,她就不信邪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