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女皇只取一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商家也不会认出来,因为她也不是闲的隔三差五就能微服出宫,而且每次问也只问一两家,再问到同一家基本上已经过了好几个月,每天都有那么客人的商家老板又怎么会记得她?
登基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效果很好的体现在了米价上,由她最开始登基时的每斗78文左右降到了现在的每斗46文,这是平均价,稻米质量好的价格会更高一些,质量低的相对也就更便宜些。
但还是有点贵,比起“四帝之治”时还差得远,也不是她心目中的米价,当然她也不会傻傻的认为全是休养生息的功劳,因为这里面也有赋税货币改革的原因。
地方的铸钱权随着新政实施全部被收回朝廷,由户部下属的铸钱办全权负责铸钱事宜,以前各地流通的钱币也被陆陆续续收回来重铸。
她从来没用过铜钱,就算铜钱和银子、金子的兑换数她也是从老师口中得知的,直到登基后户部按程序提出铸天福钱,她才知道铜钱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要重一些,设计也比较粗糙。
每个皇帝登基后就会铸造刻有自己年号的新钱币,包括皇宫中的一些瓷器和其他刻年号的东西,以前的钱币收赋税收上来后会重新铸造,没收上来的也可继续流通,但只限华朝的货币,前朝货币一律不得流通,瓷器和其他东西一部分会陪葬一部分会保存在库房中。
既然是惯例,而且也是维护皇权的一种形式,她没必要废除,便参照自己记忆中在现代看过的铜钱样式重新设计了一下,不再以重量决定价值,重量比以前的轻了一些,质量却比以前更好。
无论是样式、工艺水平还是色泽都比以前好,正面原本刻的五铢钱宝四字,被她改成了天福通宝,背面原本刻的天福某年,则被她改成了奉旨铸造。原本银子和金子只有五两、十两锭的,被她加了一两、二两锭,以免找钱太辛苦。
彻底改变了以往重量几株的货币单位,开启了货币的通宝时代,这一货币制度一直被后续沿用,直到封建时代结束后才停止。当然,这都是后话,石忞并不知道。
她一个理科生学机械的,对货币财经啊完全不感冒,要不是到这里学了多年历史,她还是彻底历史废,重新设计铜钱样式和重量,完全是一时兴起,她压根没想到会在货币史上留下一笔。
货币发行量、通货膨胀这些词汇她倒是知道,可你要问她有什么关系,不好意思,不知道!大概翻译成这里的话问了下户部尚书元直木,才知道个大概。不知道就问,脸面是什么?又不能当饭吃!
元直木也很用心的向她解释,最后她懂了,意思是因为铜钱、银子和金子本身就值钱,再加上国内矿产开采能力、技术有限,所以发行量也有限,完全不用担心流通的货币大范围贬值。
切身体会过现代通货膨胀的石忞这才放了心,钱要是不值钱了,对华国经济影响应该还是很大的,她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
元直木这个户部尚书是她一手提拔的,管钱财这块确实是把好手,也完全不在乎面子,没钱了在她面前哭得比谁都惨,除了最困难的时候,财务这块极少让她操心。
铸钱权既然已经收回朝廷,私自铸钱被发现就会以叛国罪论处,目前还没类似事件,如果有她不介意杀鸡给猴看。
相比于米价的明显降幅,盐价的降幅更大,盐案发生后不到一个月就降了一半,被故意藏着掖着的食盐趁着最后的空档期大量涌入市场,还真是典型的虚高。
在内阁大臣、元直木和江河畅等户部官员的建议下,盐铁资源将从天福五年开始禁止民间资本涉入,在生产和销售盐、铁的地方分别设立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利润归国库。并制定了与之配套完善的盐铁管理系统和经营系统。
虽然茶叶和绸缎也是利润较高的产品,而且颇受藩属国和其他国家的喜欢,但她不会纳入官营,因为盐铁纳入官营还算为国家和百姓着想,茶叶这些也纳入就真的是与民争利了,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是弊大于利。
明面上不纳入,不代表她不可以私下做啊,钱嘛,谁会嫌多呢,尤其是曾经穷的好强如她都不得不放下脸面向皇奶奶和母后要钱。
她肯定不能自己去做,不仅仅是因为身份,更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这个私下帮她挣钱的活就名正言顺的落到了第二任言主郭凡秋的身上。
郭凡秋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在动手之前还知道找这方面的能人问了一下,又自己好好琢磨了几天,总算拿出了一个挣钱的方案。
石忞看过都忍不住在心里感慨郭凡秋都比她有经济方面的天分,方案很简单,叫平准,就是在某种货物价格较低廉的时候大量购入,待到这种货物价格高昂时,再以低于市场价高于原成本价的价格抛售,不仅能稳定物价打击囤积居奇的商人,还能赚钱,真的是一举两得。
今年的赋税已经全部收上来,足足有四千多万两,其中田赋占了百分之八十,其他各种税才百分之二十不到,以繁都的市场之繁华,其他地方就算再差,其他各种税也不该只有这点钱,尤其是商税。
看来这些大商人们都不老实啊,偷税漏税估计已经是常态,别着急,早晚有一天她会让他们追悔莫及的!
再加上查抄官员所得,现在的国库是她当初登基的两倍还翻番,终于有了不差钱的感觉,可钱都是国库的,不是她的私房钱,之前她的钱大部分都捐给了国库,这一年里也赏赐了不少,现在她的私库总共也就剩二十四两金子,一千两银子,奇珍异宝能看不能动,就像收藏品。
商家也不会认出来,因为她也不是闲的隔三差五就能微服出宫,而且每次问也只问一两家,再问到同一家基本上已经过了好几个月,每天都有那么客人的商家老板又怎么会记得她?
登基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效果很好的体现在了米价上,由她最开始登基时的每斗78文左右降到了现在的每斗46文,这是平均价,稻米质量好的价格会更高一些,质量低的相对也就更便宜些。
但还是有点贵,比起“四帝之治”时还差得远,也不是她心目中的米价,当然她也不会傻傻的认为全是休养生息的功劳,因为这里面也有赋税货币改革的原因。
地方的铸钱权随着新政实施全部被收回朝廷,由户部下属的铸钱办全权负责铸钱事宜,以前各地流通的钱币也被陆陆续续收回来重铸。
她从来没用过铜钱,就算铜钱和银子、金子的兑换数她也是从老师口中得知的,直到登基后户部按程序提出铸天福钱,她才知道铜钱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要重一些,设计也比较粗糙。
每个皇帝登基后就会铸造刻有自己年号的新钱币,包括皇宫中的一些瓷器和其他刻年号的东西,以前的钱币收赋税收上来后会重新铸造,没收上来的也可继续流通,但只限华朝的货币,前朝货币一律不得流通,瓷器和其他东西一部分会陪葬一部分会保存在库房中。
既然是惯例,而且也是维护皇权的一种形式,她没必要废除,便参照自己记忆中在现代看过的铜钱样式重新设计了一下,不再以重量决定价值,重量比以前的轻了一些,质量却比以前更好。
无论是样式、工艺水平还是色泽都比以前好,正面原本刻的五铢钱宝四字,被她改成了天福通宝,背面原本刻的天福某年,则被她改成了奉旨铸造。原本银子和金子只有五两、十两锭的,被她加了一两、二两锭,以免找钱太辛苦。
彻底改变了以往重量几株的货币单位,开启了货币的通宝时代,这一货币制度一直被后续沿用,直到封建时代结束后才停止。当然,这都是后话,石忞并不知道。
她一个理科生学机械的,对货币财经啊完全不感冒,要不是到这里学了多年历史,她还是彻底历史废,重新设计铜钱样式和重量,完全是一时兴起,她压根没想到会在货币史上留下一笔。
货币发行量、通货膨胀这些词汇她倒是知道,可你要问她有什么关系,不好意思,不知道!大概翻译成这里的话问了下户部尚书元直木,才知道个大概。不知道就问,脸面是什么?又不能当饭吃!
元直木也很用心的向她解释,最后她懂了,意思是因为铜钱、银子和金子本身就值钱,再加上国内矿产开采能力、技术有限,所以发行量也有限,完全不用担心流通的货币大范围贬值。
切身体会过现代通货膨胀的石忞这才放了心,钱要是不值钱了,对华国经济影响应该还是很大的,她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
元直木这个户部尚书是她一手提拔的,管钱财这块确实是把好手,也完全不在乎面子,没钱了在她面前哭得比谁都惨,除了最困难的时候,财务这块极少让她操心。
铸钱权既然已经收回朝廷,私自铸钱被发现就会以叛国罪论处,目前还没类似事件,如果有她不介意杀鸡给猴看。
相比于米价的明显降幅,盐价的降幅更大,盐案发生后不到一个月就降了一半,被故意藏着掖着的食盐趁着最后的空档期大量涌入市场,还真是典型的虚高。
在内阁大臣、元直木和江河畅等户部官员的建议下,盐铁资源将从天福五年开始禁止民间资本涉入,在生产和销售盐、铁的地方分别设立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利润归国库。并制定了与之配套完善的盐铁管理系统和经营系统。
虽然茶叶和绸缎也是利润较高的产品,而且颇受藩属国和其他国家的喜欢,但她不会纳入官营,因为盐铁纳入官营还算为国家和百姓着想,茶叶这些也纳入就真的是与民争利了,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是弊大于利。
明面上不纳入,不代表她不可以私下做啊,钱嘛,谁会嫌多呢,尤其是曾经穷的好强如她都不得不放下脸面向皇奶奶和母后要钱。
她肯定不能自己去做,不仅仅是因为身份,更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这个私下帮她挣钱的活就名正言顺的落到了第二任言主郭凡秋的身上。
郭凡秋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在动手之前还知道找这方面的能人问了一下,又自己好好琢磨了几天,总算拿出了一个挣钱的方案。
石忞看过都忍不住在心里感慨郭凡秋都比她有经济方面的天分,方案很简单,叫平准,就是在某种货物价格较低廉的时候大量购入,待到这种货物价格高昂时,再以低于市场价高于原成本价的价格抛售,不仅能稳定物价打击囤积居奇的商人,还能赚钱,真的是一举两得。
今年的赋税已经全部收上来,足足有四千多万两,其中田赋占了百分之八十,其他各种税才百分之二十不到,以繁都的市场之繁华,其他地方就算再差,其他各种税也不该只有这点钱,尤其是商税。
看来这些大商人们都不老实啊,偷税漏税估计已经是常态,别着急,早晚有一天她会让他们追悔莫及的!
再加上查抄官员所得,现在的国库是她当初登基的两倍还翻番,终于有了不差钱的感觉,可钱都是国库的,不是她的私房钱,之前她的钱大部分都捐给了国库,这一年里也赏赐了不少,现在她的私库总共也就剩二十四两金子,一千两银子,奇珍异宝能看不能动,就像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