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女皇只取一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宫内尚管局和礼部将定亲所需预算呈上来的时候,她都吓了一跳,尚管局主要负责涉及宫内采购等事宜,约需费银五十万两,礼部主要负责涉及外面采购等事宜,约需费银七十万两,两项加起来约费银一百二十万两,这还只是预算。
华朝国库年收入约在三千万两至五千万两,年景好的时候就收的多一点,年景不好,这里免赋税哪里免赋税,够开支就不错了,而之前的皇帝除了前四帝还算会持家,家有余粮外,其他皇帝能收支平衡就已算好,再加上天灾战事,入不敷出隔段时间就上演,她上位不穷才有鬼!
幸好她有元直木这个财务总管加一把手,加上这四年多老天比较赏脸,几乎没有大的天灾,再加上勋贵士族、商贾们近大半年的积极“贡献”,国库总算实现了转亏为盈,现在就已经有近五千万两银子入账,待秋季税收收上来,今年肯定能打破华朝税收史。
从她登基以来,除了第一年特殊情况税收入有锐减和前三年免百姓赋税外,前三年没免的商税等最多也就收入一千多万两银子,去年的税收第一次收得最全,也是朝廷近几十年来,收得最多的一次,达到五千多万两银子,但都无法实现转亏为盈,直到今年才真正有了点钱。
钱是有了,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以前只需要养官员、禁军和边军,现在还得多养勋贵、九个都督府和护城兵、漕兵等,再加上日常消耗、办公损耗和兴修水利等工程,从她登基到现在,一年最少都得花四千万两银子,稍微多办件事,当年就得入不敷出。
她在现代的时候历史是不好,但不代表她常识不好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一个家庭若长期入不敷出,未来就堪忧,那上升到国家自然也是一样的,而且下场可能会更惨。
不然她何必秘密授意陈季元成立暗言?郭凡秋成立平准商行?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没钱谁给你办事?没钱,怎么收买人心?何况她还答应了宣常乐为其复国,就算有了大炮,也还是得派军队,养军队不要钱?打仗不要钱?
如今光定亲就得费银约一百二十万两,那成亲岂不是轻轻松松翻翻,这对于一个年薪才金24两、银1800两的皇帝来说,真的有点肉疼,哪怕是花国库的钱。
因此她没有立即批复,而是去了趟凤德宫找母后,后又把礼部尚书叫来询问了一番,他们都是按道宗当初大婚的规模来办的,并无不妥,可石忞还是觉得太费钱,想让母后稍微节约一点,结果反被母后说了一顿。
说她不在乎步千雪,定亲乃是人生大事,她们定亲比之道宗大婚已经酌情节省,若再减,已无处可减,喜钱什么的都是必不可少的。
她怎么就不在乎步千雪了?她愿意为步千雪做任何事。难道一定要用花银子花的多才算在乎?她相信步千雪不是那样的人,会体谅她。
何况她也不是想少一半,只是想将花费控制在一百万两以内而已,哪怕一百万两也可以,这样的定亲花费就算是勋贵士族,那也是仰望的存在,怎么就成了不在乎步千雪的表现了?
她最后也说服不了母后,反被母后到皇奶奶哪里说了几句,皇奶奶开口,她还能怎么办?只能像皇奶奶说的那样安心的等着定亲了。
她有点期盼明天快点到来了,目送石思河带队离开后方才离开承天殿。
石思河前往祭祀的太庙和明月殿的皇家宗庙不一样,太庙不仅供奉华朝历代帝后,还供奉上古时期至渠朝的所有明君和贤臣,也供奉日晨阁功臣,帝后居中殿,文臣在左殿,武臣在右殿,有专人管理供奉,共供奉有148位神位,与天坛、地坛共为重要祭祀场所。
古有上天下地东为贵之说,所以华高祖将天坛建在城郊正北方向,地坛则建在城郊正南方向,都不在皇城内,而太庙最尊贵就建繁都城内,皇宫正东方向。
按华朝礼仪,但凡皇家有重大事宜,都需提前前往太庙、天坛和地坛祭祀,已经成了必要流程,到道宗皇帝时,觉得亲自前往祭祀太浪费自己修仙求道的宝贵时间,就改为派身份地位高贵的官员替自己前去祭祀。
后来的皇帝也觉得这是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就继承下来,成了惯例。现在只有皇帝登基的时候才会亲自前往祭祀,其他的事宜皆可派官员替代前往,而现在在朝为官爵位最高的就是石思河,所以石忞派了她去。
石思河虽然还未继承她母亲的爵位,但有世子的头衔。在华朝王爵的继承人统称世子,其余爵位继承人则统称爵子,皆由皇帝同意后,宗人府在继承人周岁礼上进行册封,只要不作死不犯大错,爵位就一定是ta的。
若非要作死,那就剥夺继承权,改为册封老二为继承人,若是牵扯上谋反大罪,那就不是改继承人那么简单了,削去爵位、抄斩都是轻的。
像石思河这种胆子小的,也有胆子小的好处,一个劲的求稳妥,来日才能稳妥的继承爵位,成为最大的赢家。例如正在被查的文之远,爵子之位是肯定保不住了,这就是自己作的。
虽然石忞不用去城郊祭祀,但三清殿和明月殿,她还是要亲自前往祭祀,一套繁琐的祭祀礼仪结束,她也累得不轻,更惨的是她还要重复的进行两次。
这还只是请见的前奏,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原本对成亲充满激情和欢喜的她,也有了点担忧,不过再累也抵挡不了心中的喜悦和激动,或许这就是累并快乐着吧。
宫内尚管局和礼部将定亲所需预算呈上来的时候,她都吓了一跳,尚管局主要负责涉及宫内采购等事宜,约需费银五十万两,礼部主要负责涉及外面采购等事宜,约需费银七十万两,两项加起来约费银一百二十万两,这还只是预算。
华朝国库年收入约在三千万两至五千万两,年景好的时候就收的多一点,年景不好,这里免赋税哪里免赋税,够开支就不错了,而之前的皇帝除了前四帝还算会持家,家有余粮外,其他皇帝能收支平衡就已算好,再加上天灾战事,入不敷出隔段时间就上演,她上位不穷才有鬼!
幸好她有元直木这个财务总管加一把手,加上这四年多老天比较赏脸,几乎没有大的天灾,再加上勋贵士族、商贾们近大半年的积极“贡献”,国库总算实现了转亏为盈,现在就已经有近五千万两银子入账,待秋季税收收上来,今年肯定能打破华朝税收史。
从她登基以来,除了第一年特殊情况税收入有锐减和前三年免百姓赋税外,前三年没免的商税等最多也就收入一千多万两银子,去年的税收第一次收得最全,也是朝廷近几十年来,收得最多的一次,达到五千多万两银子,但都无法实现转亏为盈,直到今年才真正有了点钱。
钱是有了,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以前只需要养官员、禁军和边军,现在还得多养勋贵、九个都督府和护城兵、漕兵等,再加上日常消耗、办公损耗和兴修水利等工程,从她登基到现在,一年最少都得花四千万两银子,稍微多办件事,当年就得入不敷出。
她在现代的时候历史是不好,但不代表她常识不好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一个家庭若长期入不敷出,未来就堪忧,那上升到国家自然也是一样的,而且下场可能会更惨。
不然她何必秘密授意陈季元成立暗言?郭凡秋成立平准商行?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没钱谁给你办事?没钱,怎么收买人心?何况她还答应了宣常乐为其复国,就算有了大炮,也还是得派军队,养军队不要钱?打仗不要钱?
如今光定亲就得费银约一百二十万两,那成亲岂不是轻轻松松翻翻,这对于一个年薪才金24两、银1800两的皇帝来说,真的有点肉疼,哪怕是花国库的钱。
因此她没有立即批复,而是去了趟凤德宫找母后,后又把礼部尚书叫来询问了一番,他们都是按道宗当初大婚的规模来办的,并无不妥,可石忞还是觉得太费钱,想让母后稍微节约一点,结果反被母后说了一顿。
说她不在乎步千雪,定亲乃是人生大事,她们定亲比之道宗大婚已经酌情节省,若再减,已无处可减,喜钱什么的都是必不可少的。
她怎么就不在乎步千雪了?她愿意为步千雪做任何事。难道一定要用花银子花的多才算在乎?她相信步千雪不是那样的人,会体谅她。
何况她也不是想少一半,只是想将花费控制在一百万两以内而已,哪怕一百万两也可以,这样的定亲花费就算是勋贵士族,那也是仰望的存在,怎么就成了不在乎步千雪的表现了?
她最后也说服不了母后,反被母后到皇奶奶哪里说了几句,皇奶奶开口,她还能怎么办?只能像皇奶奶说的那样安心的等着定亲了。
她有点期盼明天快点到来了,目送石思河带队离开后方才离开承天殿。
石思河前往祭祀的太庙和明月殿的皇家宗庙不一样,太庙不仅供奉华朝历代帝后,还供奉上古时期至渠朝的所有明君和贤臣,也供奉日晨阁功臣,帝后居中殿,文臣在左殿,武臣在右殿,有专人管理供奉,共供奉有148位神位,与天坛、地坛共为重要祭祀场所。
古有上天下地东为贵之说,所以华高祖将天坛建在城郊正北方向,地坛则建在城郊正南方向,都不在皇城内,而太庙最尊贵就建繁都城内,皇宫正东方向。
按华朝礼仪,但凡皇家有重大事宜,都需提前前往太庙、天坛和地坛祭祀,已经成了必要流程,到道宗皇帝时,觉得亲自前往祭祀太浪费自己修仙求道的宝贵时间,就改为派身份地位高贵的官员替自己前去祭祀。
后来的皇帝也觉得这是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就继承下来,成了惯例。现在只有皇帝登基的时候才会亲自前往祭祀,其他的事宜皆可派官员替代前往,而现在在朝为官爵位最高的就是石思河,所以石忞派了她去。
石思河虽然还未继承她母亲的爵位,但有世子的头衔。在华朝王爵的继承人统称世子,其余爵位继承人则统称爵子,皆由皇帝同意后,宗人府在继承人周岁礼上进行册封,只要不作死不犯大错,爵位就一定是ta的。
若非要作死,那就剥夺继承权,改为册封老二为继承人,若是牵扯上谋反大罪,那就不是改继承人那么简单了,削去爵位、抄斩都是轻的。
像石思河这种胆子小的,也有胆子小的好处,一个劲的求稳妥,来日才能稳妥的继承爵位,成为最大的赢家。例如正在被查的文之远,爵子之位是肯定保不住了,这就是自己作的。
虽然石忞不用去城郊祭祀,但三清殿和明月殿,她还是要亲自前往祭祀,一套繁琐的祭祀礼仪结束,她也累得不轻,更惨的是她还要重复的进行两次。
这还只是请见的前奏,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原本对成亲充满激情和欢喜的她,也有了点担忧,不过再累也抵挡不了心中的喜悦和激动,或许这就是累并快乐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