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双方一支僵持到天色发亮,院中的黄巾军士卒终于看清了外面悬挂在旗杆上面的脑袋的容貌,果然是他们的首领。黄巾军的士卒们终于被抽去了最后一点抵抗的勇气,当其中的一个人无力的扔下手中的武器后,其他的人便如同被传染了一般,也纷纷抛下了手中的武器,院门,也一个接一个的打开了。
粗略的清点下来,城*有六千名黄巾军,但是,这六千人差不多全是刚刚脱离了流民身份,被黄巾军匆匆编入部队的百姓,只有那名祝师的身边,带着五百余名精锐的老兵。而其他的精锐部队,据说已经全部被波才给带到长社前线去了。
六千余人,这可比攻占阳翟的汉军的人数要多。眼下他们虽然成了俘虏,但是未必会真心归顺汉军,一旦其他各处的黄巾军听到阳翟陷落的消息,发兵前来攻打,那么徐晃手下不足五千人的汉军,既要在城墙上抵御贼军的进攻,又要防备这些降卒临阵反水,真可谓是捉襟见肘,左右为难了。
难道狠心把他们全部给杀了?徐晃摇了摇头,杀俘不详,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教训,杀俘不仅会让将领在道德层面上留下污点,受到舆论的谴责,更会激起敌人的抵抗之心——反正投降也是死路一条,不如拼命一搏,或许还有还能有一条活路。
那放他们走路?也不行。这六千余人多少已经经历过了一点行伍的生活,也见识过了打仗的场面,属于优质的新兵来源,自己不能用倒也罢了,如果拱手将其送给别处的黄巾军,那简直就是在资敌。
无奈之下,徐晃只好对这批俘虏先做了一次简单的甄别,将那些看上去比较老实、单弱的俘虏,先行挑选出来,打散编入各队,也不求他们的战斗力能有多高,只要能控制得住,然后帮汉军撑一撑门面,壮一下声势,也就可以了。
剩下的,则暂时继续关押在院子当中,每天只供给一顿勉强维持生命饭食,防止其暴乱反噬,等局面稳定之后,再将其编入军中。
最后,挑选出来的可用之人,还不足两千,为了稳定俘虏的情绪,徐晃宣称这两千人人是挑选出来担当杂役的,而剩下的人,则要经过仔细甄别,查清里面有没有太平道的骨干分子之后,再将其编入军中。
俘虏们倒是相信了徐晃的这个说辞,反正只要能保住性命,被暂时关押一阵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在接连饿了两天之后,俘虏们反倒自发的相互揭发检举起来。其实,他们这群人当中,哪里真的有什么太平道的骨干分子,大家只是为了能够早日结束“甄别”,得以编入军中,吃口饱饭罢了。因此,一些平日里跟太平道的小头目走得比较近的人,便被推了出来,众口一词指认为太平道的骨干分子。
徐晃哪里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这其实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迫使这些俘虏表明态度,与太平道划清关系。换句话来说,是时候让他们向汉军交一个投名状了。
徐晃将这批俘虏集合了起来,让他们当众指认那些所谓的太平道“骨干分子”。很快,便有两百多人被自己之前的同袍给推搡出了队列,甚至有一些不情愿出来的人,被身边的同伴打到之后,用腰带反捆了双手,押出了队伍。
徐晃点点头,面无表情的宣布认可众人的检举,并下令他们以十人为一队,每两队负责处死一名“太平道骨干分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俘虏们也算是拉下了最后的一点情面,反正已经将昔日的同伴给出卖(陷害)了,又何妨再亲手补上一刀呢?
县衙前的空地上,竖起了十个木桩,那些被指认出来的“骨干分子”,分批被绑在了木桩上,他们的前同袍兄弟们,一个个从他们面前经过,拔起插在地上的长剑,狠狠的刺向了他们的身躯,一时间,空地上充满了惨叫、哀嚎、喝骂以及诅咒的声音,鲜血顺着木桩流到了地上,逐渐形成了溪流,空气中充盈着刺鼻的血腥味。
经历过这一场虐杀之后,剩余的三千多名俘虏,算是彻底与黄巾军划清了界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只能死心塌地的投靠汉军了。
得到这五千人的补充之后,汉军的兵力几乎翻了一倍,对阳翟的防守也更加的得心应手了。即便如此,徐晃还是命人赶制了许多面旗帜,并在上面绣上了各种捏造的名号。
“汉南中郎将曹”、“汉骑都尉鲍”、“汉讨逆校尉李”、“汉护军都尉典”,等等不一,基本全是用王府同僚的名号来冒充的。一时间,阳翟城头旗帜的名目极其繁多,不知道内情的人一看,肯定以为朝廷又派了数万大军来征讨贼寇了呢。
这位不知道内情的人,很快就来了。
阳翟城落的第五日,城西的道路上,远远的过来了一支部队。负责眺望的巡卒细细一看,发现来得这支队伍,一个个头裹黄巾,定然是贼军无疑了,便赶忙敲响了刁斗报警。
守卫城门的士兵立刻关上了城门,其余的士兵,纷纷拿着弓弩,登上了墙头,严阵以待,就等贼军来到城下后,给他一个迎头痛击。
黄巾军的队伍越走越近,打头的一支部队,似乎并没有发现城墙上的异状,依旧大摇大摆的行至了城门下,抬头大声喝到:“波渠帅回来了,你们还不速速开门!”
迎接他们的,是一阵密集的箭雨,这支四五十人的队伍,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如同刺猬一般,倒了一地。
后面的黄巾军大吃了一惊,有些人已经掉头开始往后跑,还有一些人依旧不知死活的冲着墙头喊话,又是责问,又是威胁。墙头的一名汉军什长实在看不下眼去了,大声喝到:“妖贼,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我们可是大汉的天军,早就把你们的老巢给攻下来啦!你们不赶紧跪地投降,还在哪里乱吠什么?什么波渠帅,我好怕啊,不如等会我砍下他的人头,别在腰里好好害怕上一宿!”
那些黄巾军闻言,这才惊叫一声,转身便跑。
混乱当中,一队骑士从黄巾军的阵中走了出来,望着阳翟的城头,交头接耳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在这其中,有一人,鹰鼻鹞目,顾盼生威,他抬头看了城头的旗子几眼后,自言自语道:“南中郎将曹?我怎么没听说过汉廷还有一位姓曹的名将?骑都尉鲍?那鲍信不是在长社么?”
虽然心里充满了狐疑,但是阳翟已经落入汉军之手,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波才知道,由于自己不断的抽调兵力,阳翟城中的守军,事实上已经极为虚弱了。只不过他看到汉军的兵力也很紧张,不大可能再派兵支援颍川方面,这才大胆的从阳翟抽调了相当数量的部队。
难道汉廷真的又抽出了人马,组建了一支新的部队?又或者是阳城的那支汉军袭取阳翟?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代表城中的汉军并不多,是否要乘势攻打,将阳翟夺回来?
波才拧着眉头,思忖了半晌,最终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眼下,他的部队抛下了所有的辎重,轻装行军,才得以摆脱了长社汉军的追杀,而今,筋疲力尽又缺乏攻城器械的他,怎么能啃得动阳翟这座坚城呢?
望着四周尚未消融干净的积雪,波才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仿佛又回到了大雪纷飞的那个夜晚。
双方一支僵持到天色发亮,院中的黄巾军士卒终于看清了外面悬挂在旗杆上面的脑袋的容貌,果然是他们的首领。黄巾军的士卒们终于被抽去了最后一点抵抗的勇气,当其中的一个人无力的扔下手中的武器后,其他的人便如同被传染了一般,也纷纷抛下了手中的武器,院门,也一个接一个的打开了。
粗略的清点下来,城*有六千名黄巾军,但是,这六千人差不多全是刚刚脱离了流民身份,被黄巾军匆匆编入部队的百姓,只有那名祝师的身边,带着五百余名精锐的老兵。而其他的精锐部队,据说已经全部被波才给带到长社前线去了。
六千余人,这可比攻占阳翟的汉军的人数要多。眼下他们虽然成了俘虏,但是未必会真心归顺汉军,一旦其他各处的黄巾军听到阳翟陷落的消息,发兵前来攻打,那么徐晃手下不足五千人的汉军,既要在城墙上抵御贼军的进攻,又要防备这些降卒临阵反水,真可谓是捉襟见肘,左右为难了。
难道狠心把他们全部给杀了?徐晃摇了摇头,杀俘不详,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教训,杀俘不仅会让将领在道德层面上留下污点,受到舆论的谴责,更会激起敌人的抵抗之心——反正投降也是死路一条,不如拼命一搏,或许还有还能有一条活路。
那放他们走路?也不行。这六千余人多少已经经历过了一点行伍的生活,也见识过了打仗的场面,属于优质的新兵来源,自己不能用倒也罢了,如果拱手将其送给别处的黄巾军,那简直就是在资敌。
无奈之下,徐晃只好对这批俘虏先做了一次简单的甄别,将那些看上去比较老实、单弱的俘虏,先行挑选出来,打散编入各队,也不求他们的战斗力能有多高,只要能控制得住,然后帮汉军撑一撑门面,壮一下声势,也就可以了。
剩下的,则暂时继续关押在院子当中,每天只供给一顿勉强维持生命饭食,防止其暴乱反噬,等局面稳定之后,再将其编入军中。
最后,挑选出来的可用之人,还不足两千,为了稳定俘虏的情绪,徐晃宣称这两千人人是挑选出来担当杂役的,而剩下的人,则要经过仔细甄别,查清里面有没有太平道的骨干分子之后,再将其编入军中。
俘虏们倒是相信了徐晃的这个说辞,反正只要能保住性命,被暂时关押一阵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在接连饿了两天之后,俘虏们反倒自发的相互揭发检举起来。其实,他们这群人当中,哪里真的有什么太平道的骨干分子,大家只是为了能够早日结束“甄别”,得以编入军中,吃口饱饭罢了。因此,一些平日里跟太平道的小头目走得比较近的人,便被推了出来,众口一词指认为太平道的骨干分子。
徐晃哪里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这其实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迫使这些俘虏表明态度,与太平道划清关系。换句话来说,是时候让他们向汉军交一个投名状了。
徐晃将这批俘虏集合了起来,让他们当众指认那些所谓的太平道“骨干分子”。很快,便有两百多人被自己之前的同袍给推搡出了队列,甚至有一些不情愿出来的人,被身边的同伴打到之后,用腰带反捆了双手,押出了队伍。
徐晃点点头,面无表情的宣布认可众人的检举,并下令他们以十人为一队,每两队负责处死一名“太平道骨干分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俘虏们也算是拉下了最后的一点情面,反正已经将昔日的同伴给出卖(陷害)了,又何妨再亲手补上一刀呢?
县衙前的空地上,竖起了十个木桩,那些被指认出来的“骨干分子”,分批被绑在了木桩上,他们的前同袍兄弟们,一个个从他们面前经过,拔起插在地上的长剑,狠狠的刺向了他们的身躯,一时间,空地上充满了惨叫、哀嚎、喝骂以及诅咒的声音,鲜血顺着木桩流到了地上,逐渐形成了溪流,空气中充盈着刺鼻的血腥味。
经历过这一场虐杀之后,剩余的三千多名俘虏,算是彻底与黄巾军划清了界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只能死心塌地的投靠汉军了。
得到这五千人的补充之后,汉军的兵力几乎翻了一倍,对阳翟的防守也更加的得心应手了。即便如此,徐晃还是命人赶制了许多面旗帜,并在上面绣上了各种捏造的名号。
“汉南中郎将曹”、“汉骑都尉鲍”、“汉讨逆校尉李”、“汉护军都尉典”,等等不一,基本全是用王府同僚的名号来冒充的。一时间,阳翟城头旗帜的名目极其繁多,不知道内情的人一看,肯定以为朝廷又派了数万大军来征讨贼寇了呢。
这位不知道内情的人,很快就来了。
阳翟城落的第五日,城西的道路上,远远的过来了一支部队。负责眺望的巡卒细细一看,发现来得这支队伍,一个个头裹黄巾,定然是贼军无疑了,便赶忙敲响了刁斗报警。
守卫城门的士兵立刻关上了城门,其余的士兵,纷纷拿着弓弩,登上了墙头,严阵以待,就等贼军来到城下后,给他一个迎头痛击。
黄巾军的队伍越走越近,打头的一支部队,似乎并没有发现城墙上的异状,依旧大摇大摆的行至了城门下,抬头大声喝到:“波渠帅回来了,你们还不速速开门!”
迎接他们的,是一阵密集的箭雨,这支四五十人的队伍,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如同刺猬一般,倒了一地。
后面的黄巾军大吃了一惊,有些人已经掉头开始往后跑,还有一些人依旧不知死活的冲着墙头喊话,又是责问,又是威胁。墙头的一名汉军什长实在看不下眼去了,大声喝到:“妖贼,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我们可是大汉的天军,早就把你们的老巢给攻下来啦!你们不赶紧跪地投降,还在哪里乱吠什么?什么波渠帅,我好怕啊,不如等会我砍下他的人头,别在腰里好好害怕上一宿!”
那些黄巾军闻言,这才惊叫一声,转身便跑。
混乱当中,一队骑士从黄巾军的阵中走了出来,望着阳翟的城头,交头接耳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在这其中,有一人,鹰鼻鹞目,顾盼生威,他抬头看了城头的旗子几眼后,自言自语道:“南中郎将曹?我怎么没听说过汉廷还有一位姓曹的名将?骑都尉鲍?那鲍信不是在长社么?”
虽然心里充满了狐疑,但是阳翟已经落入汉军之手,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波才知道,由于自己不断的抽调兵力,阳翟城中的守军,事实上已经极为虚弱了。只不过他看到汉军的兵力也很紧张,不大可能再派兵支援颍川方面,这才大胆的从阳翟抽调了相当数量的部队。
难道汉廷真的又抽出了人马,组建了一支新的部队?又或者是阳城的那支汉军袭取阳翟?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代表城中的汉军并不多,是否要乘势攻打,将阳翟夺回来?
波才拧着眉头,思忖了半晌,最终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眼下,他的部队抛下了所有的辎重,轻装行军,才得以摆脱了长社汉军的追杀,而今,筋疲力尽又缺乏攻城器械的他,怎么能啃得动阳翟这座坚城呢?
望着四周尚未消融干净的积雪,波才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仿佛又回到了大雪纷飞的那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