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大国崛起185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赫德的外交使团,在英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因为作为一个英国人,赫德在大明这个冉冉升起的东方国家政权中高居宰相之位,让英国人天然感觉到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看看,一个白人到了黄种人的国度,随随便便就能取得跟宰相一般权力的职位,这不正说明白种人比其他人种优越吗。
而且大明的国家力量持续增强,也被看作是在赫德这样的洋人的帮助下才采取的成绩,否则为什么同为中国人种的满清,就不那么成功,还不是因为满清没有聘用赫德这样的英国上等绅士。
另一方面,赫德使团则展现了大明友好的态度,告诉英国民众说,大明是一个开放的国度,遵循英国提出的自由贸易原则,长期与英国进行自由贸易,税率基本在15%以下,这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对待英国贸易的态度都要友好。
赫德还大肆宣扬大明的未来前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超过一亿人口的市场,这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一亿人口的市场,赫德告诉大家,不久的将来,英国能从大明获取的利益,将能够跟印度相比。更美好的是,具有前瞻性的英国政府和商人,已经即将修通大明和印度之间的铁路了。
关乎英国核心利益的两大地区,将通过铁路联系起来。赫德将此称之为大英帝国的未来之路。
但赫德强调,如果大英帝国需要保护自己未来的利益,那么就必须维护东方的和平,大明目前正致力于维持该地区的平衡,可是大明的国力有限,他不可能自己承担这项重任,她需要文明世界的力量帮助她。
而英国作为文明世界最强大,最文明的力量,天然就应该有这种义务。
赫德的一次次演讲,赢得了强烈的反响,问题是这种反响形不成实质的外交利益。
英国依然只是口头表示支持,但却拒绝采取任何增加英法矛盾的行动。
赫德始终强调大明热爱和平,为了保护这种珍贵的和平,大明需要得到财政上的支持,这一点英国政府表示谅解,于是赫德在英国政府不明确反对的情况下,取得了在伦敦发行大明政府债券的默许。
马上联合罗斯柴尔德、巴林、朱尼厄斯摩根等最具实力的金融公司,联合发行一亿英镑的大明国债,可惜这笔债务是以铁路借款的名义发行的,铁路公司的信用,显然不能跟政府相比,因此这笔债券付出了六厘的高息。
赫德不但在英国活动,还在法国进行公关,通过法国的报纸,向法国民众展现大明的态度,告诉法国人民,大明人民十分敬仰法国的历史和文化地位,法兰西毫无疑问,跟大明一样,都是最有历史底蕴,最懂得礼仪的国家,两国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对于大明跟法国在交趾支那地区的冲突,赫德表示遗憾,认为那不过是误解,需要增强双方的信任,双方就必须互相进行沟通,他来法国就是跟法国政府沟通的,他希望能够在交趾支那问题上,与法兰西政府达成谅解。
法国政府高调的接待了赫德使团,也大唱和平友谊的调子,但却不再实质上跟赫德进行谈判。法国认为,法国跟大明在交趾支那没有核心利益的冲突,交趾支那是一个独立的,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国家,因为历史的原因,让法兰西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这项职责,法国认为这是法国的光荣,同时认为法国并不针对大明。
显然法国政府跟大明政府的心思一样,那就是继续拖延时间,大明需要做战争准备,法国需要尽快处理好越南国内的秩序。一旦真的要跟大明开战,法国需要一个稳定的越南作为大后方。
在法国的形成以有好和平的氛围结束了,最后的送别晚宴上,赫德和法国总理茹费理同时高调的声明,对于法国和大明之间战争的论调,完全是无稽之谈,战争永远不会在两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爆发,赫德甚至还接受了法国小姑娘捧上的橄榄枝编成的桂冠。
之后赫德一行来到德国,跟老道的俾斯麦交换了东方问题的意见,俾斯麦表示对东方国家进行的改革充满信心,尤其强调他很认可大明逐步推进文明进步的态度,但是俾斯麦对日本人进行的大刀阔斧的西化,更为欣赏。
在东方的和平问题上,俾斯麦狡猾的表示,德国无条件支持东方和平,但德国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谈论东方和平,都不能绕卡法国,毫无疑问法国是维护东方和平的一只建设性的力量。
显然德国是会支持法国的,但支持的力度恐怕也只是在口头上的,给法国人的安慰是,他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往东方用兵,德国绝对不会扯他们的后腿。俾斯麦祸水东引的战略,不止用在俄国身上,在法国身上也很好用。
离开德国后,去了欧洲平衡力量中另一个主要国家俄国。俄国人对赫德的到来,更是热情,满大街都是大明的国旗,充满东方色彩的旗帜和图案。国家剧院持续上演图兰朵和赵氏孤儿的大戏。
俄国官方表示,他们对大明在越南主张的和平态度表示赞许,也认为大明有权力采取必要的保护本国利益的措施,在必要的时候,俄国会向大明释放俄国人的友好。
显然俄国支持大明南下跟法国争斗越南,原因很简单,时至今日,俄国人都没有忘记克里米亚的痛楚,他们始终将法国看作是他们突破地中海最大的一个障碍,仅次于英国。
另外,他们对法国跟英国站在一起,极力祖制俄国势力通过蒙古草原向南渗透的态度极为不满。俄国如果想要在东方有所作为,必须承受英法的压力,同时还要跟地区强国大明达成一致。只要大明不坚持阻碍俄国的南下计划,俄国有信心压迫满清同意他们的一切要求。
赫德的外交使团,在英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因为作为一个英国人,赫德在大明这个冉冉升起的东方国家政权中高居宰相之位,让英国人天然感觉到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看看,一个白人到了黄种人的国度,随随便便就能取得跟宰相一般权力的职位,这不正说明白种人比其他人种优越吗。
而且大明的国家力量持续增强,也被看作是在赫德这样的洋人的帮助下才采取的成绩,否则为什么同为中国人种的满清,就不那么成功,还不是因为满清没有聘用赫德这样的英国上等绅士。
另一方面,赫德使团则展现了大明友好的态度,告诉英国民众说,大明是一个开放的国度,遵循英国提出的自由贸易原则,长期与英国进行自由贸易,税率基本在15%以下,这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对待英国贸易的态度都要友好。
赫德还大肆宣扬大明的未来前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超过一亿人口的市场,这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一亿人口的市场,赫德告诉大家,不久的将来,英国能从大明获取的利益,将能够跟印度相比。更美好的是,具有前瞻性的英国政府和商人,已经即将修通大明和印度之间的铁路了。
关乎英国核心利益的两大地区,将通过铁路联系起来。赫德将此称之为大英帝国的未来之路。
但赫德强调,如果大英帝国需要保护自己未来的利益,那么就必须维护东方的和平,大明目前正致力于维持该地区的平衡,可是大明的国力有限,他不可能自己承担这项重任,她需要文明世界的力量帮助她。
而英国作为文明世界最强大,最文明的力量,天然就应该有这种义务。
赫德的一次次演讲,赢得了强烈的反响,问题是这种反响形不成实质的外交利益。
英国依然只是口头表示支持,但却拒绝采取任何增加英法矛盾的行动。
赫德始终强调大明热爱和平,为了保护这种珍贵的和平,大明需要得到财政上的支持,这一点英国政府表示谅解,于是赫德在英国政府不明确反对的情况下,取得了在伦敦发行大明政府债券的默许。
马上联合罗斯柴尔德、巴林、朱尼厄斯摩根等最具实力的金融公司,联合发行一亿英镑的大明国债,可惜这笔债务是以铁路借款的名义发行的,铁路公司的信用,显然不能跟政府相比,因此这笔债券付出了六厘的高息。
赫德不但在英国活动,还在法国进行公关,通过法国的报纸,向法国民众展现大明的态度,告诉法国人民,大明人民十分敬仰法国的历史和文化地位,法兰西毫无疑问,跟大明一样,都是最有历史底蕴,最懂得礼仪的国家,两国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对于大明跟法国在交趾支那地区的冲突,赫德表示遗憾,认为那不过是误解,需要增强双方的信任,双方就必须互相进行沟通,他来法国就是跟法国政府沟通的,他希望能够在交趾支那问题上,与法兰西政府达成谅解。
法国政府高调的接待了赫德使团,也大唱和平友谊的调子,但却不再实质上跟赫德进行谈判。法国认为,法国跟大明在交趾支那没有核心利益的冲突,交趾支那是一个独立的,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国家,因为历史的原因,让法兰西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这项职责,法国认为这是法国的光荣,同时认为法国并不针对大明。
显然法国政府跟大明政府的心思一样,那就是继续拖延时间,大明需要做战争准备,法国需要尽快处理好越南国内的秩序。一旦真的要跟大明开战,法国需要一个稳定的越南作为大后方。
在法国的形成以有好和平的氛围结束了,最后的送别晚宴上,赫德和法国总理茹费理同时高调的声明,对于法国和大明之间战争的论调,完全是无稽之谈,战争永远不会在两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爆发,赫德甚至还接受了法国小姑娘捧上的橄榄枝编成的桂冠。
之后赫德一行来到德国,跟老道的俾斯麦交换了东方问题的意见,俾斯麦表示对东方国家进行的改革充满信心,尤其强调他很认可大明逐步推进文明进步的态度,但是俾斯麦对日本人进行的大刀阔斧的西化,更为欣赏。
在东方的和平问题上,俾斯麦狡猾的表示,德国无条件支持东方和平,但德国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谈论东方和平,都不能绕卡法国,毫无疑问法国是维护东方和平的一只建设性的力量。
显然德国是会支持法国的,但支持的力度恐怕也只是在口头上的,给法国人的安慰是,他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往东方用兵,德国绝对不会扯他们的后腿。俾斯麦祸水东引的战略,不止用在俄国身上,在法国身上也很好用。
离开德国后,去了欧洲平衡力量中另一个主要国家俄国。俄国人对赫德的到来,更是热情,满大街都是大明的国旗,充满东方色彩的旗帜和图案。国家剧院持续上演图兰朵和赵氏孤儿的大戏。
俄国官方表示,他们对大明在越南主张的和平态度表示赞许,也认为大明有权力采取必要的保护本国利益的措施,在必要的时候,俄国会向大明释放俄国人的友好。
显然俄国支持大明南下跟法国争斗越南,原因很简单,时至今日,俄国人都没有忘记克里米亚的痛楚,他们始终将法国看作是他们突破地中海最大的一个障碍,仅次于英国。
另外,他们对法国跟英国站在一起,极力祖制俄国势力通过蒙古草原向南渗透的态度极为不满。俄国如果想要在东方有所作为,必须承受英法的压力,同时还要跟地区强国大明达成一致。只要大明不坚持阻碍俄国的南下计划,俄国有信心压迫满清同意他们的一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