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穿入聊斋当剑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考的论、诏诰表其实不重要,格式对了,就无大碍。
判五条,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司法考试,以县官的身份,对具体案例做判决,这其中,首要是弄明白判案的目地。
如果仅仅为了公平公正,做一个铁面无私的黑判官,百分百会落榜。
朝廷求的是稳,而一件冤案,涉及方方面面,所谓挖出萝卜带出泥,对大局的稳定不利。
譬如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慈禧借机把江南的湘军势力清洗了一遍,多少人为之杀头罢官?
但是单纯的讲大局,苦一苦老百姓也不可取,断案的目地是平息民怨,维持稳定,给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不然弄出民变,县令首先要被杀头,所以平衡才是断案的精髓,以中庸之道处理方方面面。
幸好现代司法的核心也是平衡和谐,对于王宵,并不存在思想上的冲击。
另在乡试中,对策论的要求依然有限度,主要还是看四书五经,四书题才是择取的标准,策论只影响到名次排序。
策论五题,每一题都有两三百字,提出问题,要求考生以三到六百字作答,字数不足或者超过,都作废卷处理。
策论同样存在套路。
所谓判必通律,策必稽古,写策论必须从四书五经中择取圣人之言,指出圣人如何解决问题,还要举出典故,证明不是自己胡编乱造。
通常考生缺少实干经验,写出来的策论多如空中楼阁,虚浮不实,考官也不会对策论多做要求,只在会试时才真正看中策论,殿试只考一条策论。
王宵控制着策论水平,给自己定的标准是言而有物,下笔不空泛,兼顾文彩,以免阐述过深,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毕竟文才领先,尚可说天赋异禀,但是没经历过的事,也写的妙笔生花,就有问题了,这是个道法显于世的世界,虽然在至圣先师的镇压下,几乎不可能有以术法作弊的机会,却并非全无破绽可寻。
比如黄梁一梦……
让你在梦里经历一世,一觉醒来,什么经验没有?
又如以术法临时开启灵慧……
凡有这方面的嫌疑,都要尽量避免。
已经是第三天,考试的最后一天了,看着考生们头顶盘旋着的浓郁文气,卫若兰不由赞道:“今次考生质量之优,实为生平仅见!”
“恭喜卫大人了!”
任千古拱了拱手,作为南直隶学政,考生考的好,也算作卫若兰的政绩。
可随即,任千古话音一转:“此次考生中,文气以王宵最高,竟达到了两尺七,怕是贡士亦未必高于他呐!”
卫若兰神色一僵!
是的,他看好的张文墨,文气尚不足两尺,而王宵已经两尺七,再看王宵的文章,也是挑不出刺来。
上回院试,他还能鸡蛋里面挑骨头,硬是给王宵戴了顶揣摩上意,居心不轨的帽子,而这次,王宵的文章中规中矩,合乎规矩二字,又不乏深度和文彩。
诏诰表和判五条同样无懈可击,五道策论,隐有新意,处于朝廷的框架内,让他一点都抓不到王宵的痛脚。
院试他能做主,乡试他做不了主,如果一意孤行贬黜王宵,怕是王宵没被贬掉,他自己先干进去了。
‘哎~~’
卫若兰暗暗叹了口气。
说到底,至圣先师监察考场,虽未必能防些小动作,但大体保持了公正。
“时辰已至,收卷!”
任千古看了眼沙漏,已至酉时,天色渐沉,遂喝了声。
“咚!”
“咚!”
“咚!”
大鼓重重敲响,蓄势以待的吏员一涌而出,分收考生的试卷,又待得钟磬鸣响,考生们才陆续离场。
>
第二天考的论、诏诰表其实不重要,格式对了,就无大碍。
判五条,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司法考试,以县官的身份,对具体案例做判决,这其中,首要是弄明白判案的目地。
如果仅仅为了公平公正,做一个铁面无私的黑判官,百分百会落榜。
朝廷求的是稳,而一件冤案,涉及方方面面,所谓挖出萝卜带出泥,对大局的稳定不利。
譬如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慈禧借机把江南的湘军势力清洗了一遍,多少人为之杀头罢官?
但是单纯的讲大局,苦一苦老百姓也不可取,断案的目地是平息民怨,维持稳定,给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不然弄出民变,县令首先要被杀头,所以平衡才是断案的精髓,以中庸之道处理方方面面。
幸好现代司法的核心也是平衡和谐,对于王宵,并不存在思想上的冲击。
另在乡试中,对策论的要求依然有限度,主要还是看四书五经,四书题才是择取的标准,策论只影响到名次排序。
策论五题,每一题都有两三百字,提出问题,要求考生以三到六百字作答,字数不足或者超过,都作废卷处理。
策论同样存在套路。
所谓判必通律,策必稽古,写策论必须从四书五经中择取圣人之言,指出圣人如何解决问题,还要举出典故,证明不是自己胡编乱造。
通常考生缺少实干经验,写出来的策论多如空中楼阁,虚浮不实,考官也不会对策论多做要求,只在会试时才真正看中策论,殿试只考一条策论。
王宵控制着策论水平,给自己定的标准是言而有物,下笔不空泛,兼顾文彩,以免阐述过深,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毕竟文才领先,尚可说天赋异禀,但是没经历过的事,也写的妙笔生花,就有问题了,这是个道法显于世的世界,虽然在至圣先师的镇压下,几乎不可能有以术法作弊的机会,却并非全无破绽可寻。
比如黄梁一梦……
让你在梦里经历一世,一觉醒来,什么经验没有?
又如以术法临时开启灵慧……
凡有这方面的嫌疑,都要尽量避免。
已经是第三天,考试的最后一天了,看着考生们头顶盘旋着的浓郁文气,卫若兰不由赞道:“今次考生质量之优,实为生平仅见!”
“恭喜卫大人了!”
任千古拱了拱手,作为南直隶学政,考生考的好,也算作卫若兰的政绩。
可随即,任千古话音一转:“此次考生中,文气以王宵最高,竟达到了两尺七,怕是贡士亦未必高于他呐!”
卫若兰神色一僵!
是的,他看好的张文墨,文气尚不足两尺,而王宵已经两尺七,再看王宵的文章,也是挑不出刺来。
上回院试,他还能鸡蛋里面挑骨头,硬是给王宵戴了顶揣摩上意,居心不轨的帽子,而这次,王宵的文章中规中矩,合乎规矩二字,又不乏深度和文彩。
诏诰表和判五条同样无懈可击,五道策论,隐有新意,处于朝廷的框架内,让他一点都抓不到王宵的痛脚。
院试他能做主,乡试他做不了主,如果一意孤行贬黜王宵,怕是王宵没被贬掉,他自己先干进去了。
‘哎~~’
卫若兰暗暗叹了口气。
说到底,至圣先师监察考场,虽未必能防些小动作,但大体保持了公正。
“时辰已至,收卷!”
任千古看了眼沙漏,已至酉时,天色渐沉,遂喝了声。
“咚!”
“咚!”
“咚!”
大鼓重重敲响,蓄势以待的吏员一涌而出,分收考生的试卷,又待得钟磬鸣响,考生们才陆续离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