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大宋不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打了大胜仗之后,阅兵是最常见的庆祝方式。
皇帝可以在阅兵的现场当场赏赐将帅,还能在各国使节面前夸耀武力,实现武力威慑。
赵构太怂,不敢亲自来应天府,所以主持阅兵的人是张浚。
而张浚也很识趣,把李申之放在了自己的身边,并且在李申之的脚下放了个凳子,自己甘愿矮人一头,隐隐之中烘托出李申之才是主角的态势。
阅兵还需要准备一些时日,士兵们的操练由岳银瓶去主持。
岳银瓶兴致盎然,每天早出晚归地去操练。没仗打的日子里,这是她最大的乐趣。
参加阅兵的士兵们聚集在工坊城附近,那里物资丰富,很快便仿照部队大院的模式,建了一片二层宿舍楼,每层楼都有自来水,还有能冲水的联排茅坑。
当李申之第一次去军营的时候,竟然恍惚间感觉自己回到了学生住校的生涯,习惯性地拧开竹管子上的自来水阀门,双手捧着喝了好几口水,顺便洗了一把脸。
那熟练的模样,就像在这里生活了许久。
阅兵的日子定在了下月初一,府衙里的相公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新的建设方案与和谈方案。
李申之提出的大基建工程,是现如今应天府建设的重中之重。
如何调拨人手,如何选定新工厂的建设地点,以及如何调配资源,都需要相公们仔细调研,拿一个章程出来。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换言之便是大船难调头,工业建设也是如此。
当李申之的工业建设仅限于李家庄园的时候,随便李申之折腾,都不会很离谱,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当工业建设在一州一府的时候,李申之的见识也完全够用。毕竟工科出身,见过许多工业园区。照葫芦画瓢出来,总不会差得太多。
可当范围扩大到一省、一路时,李申之这个小小社畜的见识便不够用了。
李申之很有自知之明,就像张浚不敢显摆自己的军事实力一样,李申之从来没有在内政上做过多的干涉。
他只是尽力地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确保张浚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真实的想法,之后具体该如何实施,全由张浚作主。李申之顶多在最后把把关便好。
大基建也是如此,李申之提设想,张浚负责制定方案,然后各县的知县们负责具体实施。
若是再建立一套监察系统,那么应天府就是一套可以独立运行的现代化政权。
基建的项目交给了张浚,军队建设交给了岳银瓶,李申之将学术建设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应天府有一座学堂,叫作应天府书院,这里是王安石变法的起点,最先在此处改革教育系统。
李申之将学堂设在这里,也是存了想偶像致敬的心思。
金人占领应天府之后,书院荒废多时。李申之重占此处之后,也没来得及修葺,于是书院便一直空置至今,只是偶然当做临时安置人员的去处。
现如今外敌已经暂时消退,各项内政建设纷纷上马,应天府书院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李申之亲自挂帅,领着应天府的学子们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工作。
建筑物资又工坊城提供,要多少有多少。人手不够,学子们便自己动手,工程干得有模有样。
只用了几天时间,应天府书院便建成,开始了自己的运营。
新的书院并没有依照王安石的三舍法办学,而是由李申之设计了一整套教学科研流程。
要说起来,李申之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大学,不到三十岁的人生,倒有二十多年都在学校之中,所以对学校的设置最是熟稔。
结合现代大学的理念,李申之要将应天府书院打造成一所集学术、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最让人诧异的是,原本上不得台面的许多工匠,竟然也在应天府书院之中担任了教谕。
有的老学究对于自己与工匠混在一起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李申之的淫威,也只敢在肚子里嘟囔几句,连背后抱怨都不敢。
李申之是应天府中绝对的权威,代表着正义。因为他带领着应天府打了大胜仗,胜利就是正义。
想要保持自己永远正义,那就要不断地带领人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将书院的事情安排停当,李申之抽空回了一趟府衙,张浚先前派人去寻他,说有事情与他商量。
因为张浚说府衙的事不着急,所以李申之才耽搁了一会。
与门口的守卫官吏打着招呼,李申之一路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府衙大堂。
进了大堂,却见张浚并没有在办公,而是坐在一边悠闲地喝茶。
这种状态很少见。
每次李申之来,张浚都是在伏案工作,连头都不抬一下。等李申之坐下等上一会,张浚才会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与李申之说话喝茶。
能见到张浚悠闲的姿态,说明应天府的事情大都步入了正轨,不必在像以往那样殚精竭虑地劳作。
张浚老远就听到了李申之的脚步声,一见他进门,便说道:“申之来了,快坐,尝尝老夫泡的茶。”
李申之坐下之后便喝了一杯:“张相公泡茶的功夫真是日渐高超,改日将我家茶博士张葱儿唤来,与相公切磋切磋。”
张葱儿泡茶的功夫,在临安城都是首屈一指,名声在外,张浚自然是听说过的。
张浚笑道:“若说手法技艺,老夫可能逊色一些。但若说到其中的意境,恐怕你家茶博士不如老夫。”
古人不论干什么,都喜欢上溯到“道”的高度,泡茶也是如此。
书有书道,茶有茶道。
同时古人又认为,不论是什么道,其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上升到“道”的层面,任何门类最终的表述都应该是一样的。
而想要追寻到“道”,便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遍经史子集,体遍人生百味,才能悟出其中一二。
所以说,对于“道”的理解,张浚自诩全天下没有几... -->>
打了大胜仗之后,阅兵是最常见的庆祝方式。
皇帝可以在阅兵的现场当场赏赐将帅,还能在各国使节面前夸耀武力,实现武力威慑。
赵构太怂,不敢亲自来应天府,所以主持阅兵的人是张浚。
而张浚也很识趣,把李申之放在了自己的身边,并且在李申之的脚下放了个凳子,自己甘愿矮人一头,隐隐之中烘托出李申之才是主角的态势。
阅兵还需要准备一些时日,士兵们的操练由岳银瓶去主持。
岳银瓶兴致盎然,每天早出晚归地去操练。没仗打的日子里,这是她最大的乐趣。
参加阅兵的士兵们聚集在工坊城附近,那里物资丰富,很快便仿照部队大院的模式,建了一片二层宿舍楼,每层楼都有自来水,还有能冲水的联排茅坑。
当李申之第一次去军营的时候,竟然恍惚间感觉自己回到了学生住校的生涯,习惯性地拧开竹管子上的自来水阀门,双手捧着喝了好几口水,顺便洗了一把脸。
那熟练的模样,就像在这里生活了许久。
阅兵的日子定在了下月初一,府衙里的相公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新的建设方案与和谈方案。
李申之提出的大基建工程,是现如今应天府建设的重中之重。
如何调拨人手,如何选定新工厂的建设地点,以及如何调配资源,都需要相公们仔细调研,拿一个章程出来。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换言之便是大船难调头,工业建设也是如此。
当李申之的工业建设仅限于李家庄园的时候,随便李申之折腾,都不会很离谱,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当工业建设在一州一府的时候,李申之的见识也完全够用。毕竟工科出身,见过许多工业园区。照葫芦画瓢出来,总不会差得太多。
可当范围扩大到一省、一路时,李申之这个小小社畜的见识便不够用了。
李申之很有自知之明,就像张浚不敢显摆自己的军事实力一样,李申之从来没有在内政上做过多的干涉。
他只是尽力地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确保张浚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真实的想法,之后具体该如何实施,全由张浚作主。李申之顶多在最后把把关便好。
大基建也是如此,李申之提设想,张浚负责制定方案,然后各县的知县们负责具体实施。
若是再建立一套监察系统,那么应天府就是一套可以独立运行的现代化政权。
基建的项目交给了张浚,军队建设交给了岳银瓶,李申之将学术建设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应天府有一座学堂,叫作应天府书院,这里是王安石变法的起点,最先在此处改革教育系统。
李申之将学堂设在这里,也是存了想偶像致敬的心思。
金人占领应天府之后,书院荒废多时。李申之重占此处之后,也没来得及修葺,于是书院便一直空置至今,只是偶然当做临时安置人员的去处。
现如今外敌已经暂时消退,各项内政建设纷纷上马,应天府书院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李申之亲自挂帅,领着应天府的学子们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工作。
建筑物资又工坊城提供,要多少有多少。人手不够,学子们便自己动手,工程干得有模有样。
只用了几天时间,应天府书院便建成,开始了自己的运营。
新的书院并没有依照王安石的三舍法办学,而是由李申之设计了一整套教学科研流程。
要说起来,李申之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大学,不到三十岁的人生,倒有二十多年都在学校之中,所以对学校的设置最是熟稔。
结合现代大学的理念,李申之要将应天府书院打造成一所集学术、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最让人诧异的是,原本上不得台面的许多工匠,竟然也在应天府书院之中担任了教谕。
有的老学究对于自己与工匠混在一起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李申之的淫威,也只敢在肚子里嘟囔几句,连背后抱怨都不敢。
李申之是应天府中绝对的权威,代表着正义。因为他带领着应天府打了大胜仗,胜利就是正义。
想要保持自己永远正义,那就要不断地带领人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将书院的事情安排停当,李申之抽空回了一趟府衙,张浚先前派人去寻他,说有事情与他商量。
因为张浚说府衙的事不着急,所以李申之才耽搁了一会。
与门口的守卫官吏打着招呼,李申之一路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府衙大堂。
进了大堂,却见张浚并没有在办公,而是坐在一边悠闲地喝茶。
这种状态很少见。
每次李申之来,张浚都是在伏案工作,连头都不抬一下。等李申之坐下等上一会,张浚才会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与李申之说话喝茶。
能见到张浚悠闲的姿态,说明应天府的事情大都步入了正轨,不必在像以往那样殚精竭虑地劳作。
张浚老远就听到了李申之的脚步声,一见他进门,便说道:“申之来了,快坐,尝尝老夫泡的茶。”
李申之坐下之后便喝了一杯:“张相公泡茶的功夫真是日渐高超,改日将我家茶博士张葱儿唤来,与相公切磋切磋。”
张葱儿泡茶的功夫,在临安城都是首屈一指,名声在外,张浚自然是听说过的。
张浚笑道:“若说手法技艺,老夫可能逊色一些。但若说到其中的意境,恐怕你家茶博士不如老夫。”
古人不论干什么,都喜欢上溯到“道”的高度,泡茶也是如此。
书有书道,茶有茶道。
同时古人又认为,不论是什么道,其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上升到“道”的层面,任何门类最终的表述都应该是一样的。
而想要追寻到“道”,便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遍经史子集,体遍人生百味,才能悟出其中一二。
所以说,对于“道”的理解,张浚自诩全天下没有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