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我是白衣少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和研制工作中取得成果。1978年,韩其华历经二十年的研究、探索和试验,终于完成了他的第四稿箜篌的设计和制作,创制出崭新的双排弦箜篌,为我国的乐器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架双排弦箜篌,通高175厘米、底长85厘米,在低音弦一侧设有琴柱,为框架式竖箜篌。共鸣箱依照竖琴而制,琴头及弦轴板上方,雕刻着一支欲飞的凤鸟,并作“凤回首”状(图)。张有琴弦88条,分两排装于弦轴板与琴箱之间,每排44弦,每两条对应的琴弦发音相同,即44音,音阶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D1—e4,共有六个八度。弦列中G—e2为压颤音区,这里采用了“杠杆传导两弦兼用”的设计原理,构造非常独特,它通过杠杆装置,使同音的两条弦张力相等,当弹奏左侧琴弦时,也可同时按抑右侧琴弦,使左侧琴弦的张力也随右侧弦相应增大,从而获得像古筝那样的压颤音效果。韩其华首创的这种带有杠杆压颤装置的箜篌,具有较丰富的表现力,除可采用古琴、古筝和琵琶的演奏指法外,还吸收了竖琴的演奏技巧,可以演奏中外乐曲,尤其在演奏富有浓厚民族风格的中国乐曲时,更加优美动听。纪录影片《云岗石窟》音乐中有一段箜篌独奏,就是用这架双排弦箜篌演奏的。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中,陈列着一架双排弦箜篌。松木制,通高188.5厘米、底长57厘米、宽13厘米,低音弦一侧设有方柱形琴柱,为框架式竖箜篌。共鸣箱为斜式窄梯形,它与角形曲木形成凤尾状,其上开有两个金钱眼状音孔。曲木横梁上置有硬木弦轴,横梁下方设有一根扁横木为条马,两边为马峰支撑两侧琴弦。张有双排弦71条(左35条,右36条),高音弦一侧不设按弦指板。琴首平顶、无饰,通体髹棕黑色漆,描绘金凤。演奏时立于地面,双手抱弹,左右手分别弹奏对应的一侧琴弦。此琴为1932年李瑞林设计制作,曾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珍藏,程先生当年演出《孔雀东南飞》时,曾将这台箜篌作为舞台道具之用。1958年,程先生将其捐献国家。
纪录影片《云岗石窟》,描写了公元5世纪下半叶,北魏在山西大同武州山建造的著名石窟。这里有较大洞窟51个,造像五万余尊,工程浩大,气魄雄伟,反映出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在这部影片的音乐中,《精雕细刻》一曲是由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演奏的,那浑厚深沉的低音,犹如古琴的鸣响,那明亮清脆的高音,好像古筝在“歌唱”,有时又发出流水淙淙的竖琴音响。多么美妙动人的乐声,这是箜篌第一次在电影音乐中启用,古色古香的乐曲伴着丰富多彩的画面,把人们带进那遥远的年代。
雁柱箜篌,新型弹拨弦鸣乐器。因雁柱作导音体而得名。是我国继双排弦压颤箜篌之后,取得的又一个箜篌研制新成果。沈阳音乐学院高级实验师、钢琴调律维修专家、民族乐器改革家张琨,与音乐界、乐器界专家合作,采用立体式双面琵琶形共鸣箱和筝式雁柱,借鉴竖琴的形式和弦列设计,吸收韩其华的“双排弦压颤”结构原理,设计并制作成功雁柱箜篌,使千年古乐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世界乐坛。1978年春天,在中央民族乐团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演出的音乐会上,韩其华研制的“双排弦压颤箜篌”第一次出现在首都的音乐舞台上,它与二胡二重奏《二泉映月》,引起了张琨的极大震动和兴趣。这种双排弦箜篌,在弦的上端支以杠杆,两条弦的张力平衡,使之发出同度音响,在杠杆的作用下,可以演奏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揉、滑、压、颤音等音响效果,这无疑是箜篌改革的方向和突破,也是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但由于采用的是竖琴的共鸣箱,弦的拉力大,加之双排弦,发音就受到了限制,所以音量比较小。又因为结构布局方面的局限,转调也就成了难题。为了使这项乐器艺术尽快得到发展,张琨思索着、思索着……。他确立了这样的信念:必须把现代科学和现代音乐密切结合起来,吸收古今中外弹弦乐器的优点和经验,才能创制出构造合理、性能优良的箜篌。
张琨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高级实验师,他长期从事音乐学院的钢琴调律和维修工作,已是远近闻名的钢琴专家,他还积极参与我国民族乐器的改革工作。早在1958年,他曾根据笙的发音原理,设计了一架键盘笙,音域达四个半八度,和声效果较佳,受到音乐界的好评,并被载入《中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中。1958年以后,他又与崔作新合作,共同对古筝转调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四代十三稿、二十年的不断改进,终于在1978年研制成功移柱式转调筝,1981年荣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文化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1979年,我国组织专家向箜篌攻关。中央民族乐团在文化部艺术局、科技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领导和关怀下,组建了以副团长关立人为组长的箜篌设计研制小组。张琨应邀参与设计,小组成员还有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中国舞台科技研究所研究员王湘和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弦乐器制作家蒋柏松等。强烈的责任感,促使张琨勤奋地思考和工作,他根据改革古筝转调的经验,认为必须使箜篌具有超越竖琴的演奏功能,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他首先确定了吸收韩其华“双排弦压颤箜篌”的结构原理,使其能演奏出具有我国民族音乐特点的揉、滑、压、颤音效果。其次是小提琴给了他重要的启示,一支小提琴,琴箱那么小,为什么能发出那样洪亮而优美的声音呢?如果将背板那面也装上马子和琴弦,不就解决了双排弦的共鸣了吗。要使箜篌能够转调,担任双弦拉力平衡的杠杆必须装在弦的下端,弦的上端才能安置转调机械。脑海中浮现出雁柱转调箜篌的蓝图:采用立式双面共鸣箱,雁柱为导音体,天平轴与平衡杠杆装在弦的下方,将竖琴的机械转调方法移植到弦的上端,使双排弦同度同时变音转调。造型上要继承民族传统,装饰采用回首凤凰形象。根据这个构思,经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并通过四十天的试验,证明纸上的设计可以变为现实。嗣后,苏州民族乐器一厂蒋柏松等弦乐器制作家,经过五个月的辛勤劳动,完成了雁柱箜篌的试制任务。
1980年3月,我国第一架雁柱箜篌在苏州研制成功(图)。它张有双排弦72条,每排36弦,相对应的两弦同音。音阶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A1—a3,达五个八度。音色明亮、与古筝相像,泛音效果犹如古琴,表现力十分丰富,可以演奏琶音、和弦及复调旋律,尤其演奏揉、滑、压、颤音效果更佳,从而形成雁柱箜篌特有的音响效果与民族风格。达到专业演奏使用水平,可用于独奏、重奏或为歌舞和其它乐器伴奏,并可与民族或西洋管弦乐队协奏。在同年9月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上,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用这架箜篌,独奏了古曲《梅花三弄》并与高胡二重奏《渔舟唱晚》,箜篌通过压颤奏法模拟古筝音色,描绘出祖国壮美的河山和古代渔夫满载而归的欢乐情景。崔君芝当时演奏这架箜篌的图像,被载入了《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十七年后的1997年,一种结构简练、造价低廉的普及型雁柱箜篌,由笔者和沈阳音乐学院张琨在北京合作研制成功。
这种普及型箜篌,采用立式双面梯形共鸣箱,音板选用梧桐木制作,表面呈拱形,厚度分布科学合理。张双排弦,每排36条,共72弦,相对应的两弦同音。音列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C—c4,共五个八度。弦列中d—c3可通过杠杆装置奏出揉、滑、压、颤音效果,它像雁柱箜篌那样,可以运用古琴、古筝、琵琶和竖琴的演奏技法。音质明亮、优美,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我国著名箜篌演奏家崔君芝对这种普及型箜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在鉴定书上写道:“1997年12月3日,我试奏了乐声和张琨共同研制的普及型箜篌,我认为:他们的设计简练合理,琴头、琴座可以折装,这种创新给箜篌的普及和携带方便以最大的启示。我希望能够在少量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及推广,以满足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对箜篌乐器的需求。这对中国箜篌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普及型箜篌的问世,将成为女士和少儿学习演奏的首选弹弦乐器之一,适宜一般工薪阶层家庭消费,适于音乐院校、文化馆、少年宫等单位或个人开办演奏培训班。通过系统培训学习,既能满足音乐爱好者的迫切需要,也可为国家培养大批箜篌演奏人才。
转调箜篌,新型弹拨弦鸣乐器。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转调机械结构,使其成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乐器。
1981年4月,雁柱转调箜篌被正式列入沈阳音乐学院的科研项目,张琨在原雁柱箜篌的基础上,完成了转调机械结构的设计,由院办工厂承担试制任务,民乐系还派了三年级学生赵广运参加了琴体制作、油漆和装配工作。1982年12月首先制出了八个调的雁柱转调箜篌,通过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鉴定并移交教学使用。在鉴定会上,沈阳音乐学院讲师张爱兰用这架箜篌演奏的《山里人》、《渔舟唱晚》、《二泉映月》和《秋思》等古今乐曲,颇富特色,尤其可以用来演奏复调性音乐作品。
1984年,张琨又与本院孙海涛、杨品清和杨兰芝等人合作,最终完成了雁柱转调箜篌的科研项目。研制的这架大箜篌,通高200厘米、底长90厘米、宽20厘米。琴柱呈凤凰静立形,琴头雕刻“凤回首”装饰。底座设踏瓣和变音传动装置,上方曲木两侧镶嵌厚铜板、置金属弦轴。下方的共鸣箱,呈立体式双面琵琶形,两侧蒙以鱼鳞松或桐木面板,上置筝式活动雁柱。张两排88条尼龙弦或尼龙缠钢丝弦,每排44弦,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相对应的两弦同音,共44 音。音域bB2—#c4,达六个八度另两个音,在中间的三个八度音域范围内为压颤音区。通过踏瓣的控制,可转十二个调,转调后各音阶、音程关系准确。这种箜篌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1988年,雁柱转调箜篌在北京第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亮相,立即受到世界各国朋友们的广泛重视。美国《中报》、泰国《星暹日报》分别做了报道。1989年,此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4月,荷兰莱顿出版的音乐杂志《磬》,还对这架箜篌做了详细介绍。
沈阳音乐学院赵广运,在总结、继承前辈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历代改革之大成,吸取雁柱箜篌之优点,也于1984年底制成一架转调箜篌,并邀请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前去试奏,鉴定。
崔君芝,是当代我国首位箜篌演奏家,北京人,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197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修钢琴、二胡,兼习竖琴、马头琴、古琴、古筝和琵琶。钢琴师从洪达林教授,二胡师从王国潼大师,竖琴师从魏晓曼、甘培雪、左荫等名家,并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进修竖琴,师从德国著名演奏家米勒。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以多种民族弹弦乐器的演奏技巧为基础,借鉴竖琴的弹奏手法,创新了一整套箜篌演奏技法。演奏时,采取坐姿,将共鸣箱置于胸前,左、右手分别弹奏两侧琴弦,也可左手弹弦、右手按弦。可在双排弦上运用大幅度(小三度音程)揉、滑、压、颤技巧,具有独到之处,还可演奏泛音、摇指、轮指及各种音色变化的各种手法,并可在泛音旋律中使用揉、压技巧,由于乐器结构和性能优越,可以双手同时演奏旋律与和声。转调箜篌音域宽广,和声色彩丰富,音色纤细柔美,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有古琴、古筝的韵味,可以完美地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转调箜篌的研制成功,使千年古乐箜篌得以复苏并高度升华,填补了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空白,它以崭新的面貌、独特的风姿,不仅屹立于中国舞台,还登上世界乐坛。1981年以来,崔君芝带着雁柱箜篌先后在日本、香港、奥地利、新加坡、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箜篌独奏音乐会。十年里她三次应邀参加世界竖琴大会,并举行独奏音乐会,把我国的箜篌推上了世界乐坛。她除了擅长弹奏反映我国悠久文化的民族乐曲外,还能自如地在箜篌上演奏肖邦、德彪西等钢琴大师的作品和世界竖琴名曲,博得国际同行和各国音乐家与听众的赞誉。一位法国音乐家说:“我从未听过箜篌独奏,原来它是一种东方特有的美。”在第三届世界竖琴大会上,与会者称颂雁柱箜篌是“竖琴乐器中最美的、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方竖琴。”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欣喜题诗:“箜篌古雅乐,失传多岁时,振兴复创造,喜有崔君芝。”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赠箜篌妙手崔君芝》诗中道:“叩玉联珠意入魔,行云暂遏眇微波。萧萧严子箜篌引,惆怅千秋忆渡河。”崔君芝曾荣获文化部授予的箜篌表演优秀奖、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表演纪念奖和美国首届世界竖琴比赛艺术家荣誉奖等。1996年,崔君芝将自己多年的箜篌演奏艺术实践,编著成《箜篌天地》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箜篌演奏法和乐曲集。她还为国内的陕西、江苏、山东等地歌舞团培养了演奏人才,陕西省古典乐团的刘丽,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箜篌演奏家。她的学生还遍及日本、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美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国作曲家为箜篌创作和改编了许多乐曲,其中独奏曲有:《高山流水》(李焕之)、《湘妃竹》(崔君芝)、《渔舟唱晚》(曹正、崔君芝)、《月儿高》(瞿春泉、崔君芝)、《阳关三叠》(杨通八、刘文金)、《思凡》(唐洪云)、《脸谱》(李海辉)、《绝句》(李海辉)、《洛神》(冯广映)、《文心雕龙》(崔君芝)和《民歌组曲》(张福全、崔君芝)等,重奏曲有:箜篌、箫二重奏《清明上河图》(刘为光)、箜篌洞箫二重奏《妆台秋思》(杜次文)、箜篌竖琴二重奏《鱼美人》(吴祖强、杜鸣心,改编杜咏)等,协奏曲有:箜篌与民族乐队《汨罗江幻想》(李焕之)、箜篌与合唱、民族乐队《箜篌引》(李焕之)、箜篌与民族乐队《古陵随想》(施万春、杨青)、箜篌与乐队《孔雀东南飞》(何占豪)、箜篌与弦乐队《彝族舞曲》(杨智华)和箜篌与弦乐队《二泉映月》(陈家驹、张定和)等。《高山流水》表现了“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艺术构思。《湘妃竹》是以汉代名曲《塞上》为素材创作而成,乐曲描绘了洞庭湖畔湘妃竹林秋晓晚晴的景色,用雅洁坦荡的音乐内涵,歌颂了竹子的高尚气节。此曲获全国第一届民族器乐创作评比二等奖。《渔舟唱晚》表现了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限美好,渔人荡桨归舟时的欢乐情景。《月儿高》以唐代名曲《霓裳羽衣舞》为基础创作而成,据传,原曲是唐代皇帝梦游月宫,醒后谱下之曲。《思凡》据昆曲唱腔《尼姑思凡》改编,静中有动的引子和尾声,再现了仙桃庵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的意境。《脸谱》用现代写意手法,再现了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面貌。《清明上河图》以宋代音乐大师姜白石的音乐为素材,以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题材创作而成,此曲曾获亚洲广播音乐作品一等奖和澳大利亚最佳音乐奖。
和研制工作中取得成果。1978年,韩其华历经二十年的研究、探索和试验,终于完成了他的第四稿箜篌的设计和制作,创制出崭新的双排弦箜篌,为我国的乐器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架双排弦箜篌,通高175厘米、底长85厘米,在低音弦一侧设有琴柱,为框架式竖箜篌。共鸣箱依照竖琴而制,琴头及弦轴板上方,雕刻着一支欲飞的凤鸟,并作“凤回首”状(图)。张有琴弦88条,分两排装于弦轴板与琴箱之间,每排44弦,每两条对应的琴弦发音相同,即44音,音阶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D1—e4,共有六个八度。弦列中G—e2为压颤音区,这里采用了“杠杆传导两弦兼用”的设计原理,构造非常独特,它通过杠杆装置,使同音的两条弦张力相等,当弹奏左侧琴弦时,也可同时按抑右侧琴弦,使左侧琴弦的张力也随右侧弦相应增大,从而获得像古筝那样的压颤音效果。韩其华首创的这种带有杠杆压颤装置的箜篌,具有较丰富的表现力,除可采用古琴、古筝和琵琶的演奏指法外,还吸收了竖琴的演奏技巧,可以演奏中外乐曲,尤其在演奏富有浓厚民族风格的中国乐曲时,更加优美动听。纪录影片《云岗石窟》音乐中有一段箜篌独奏,就是用这架双排弦箜篌演奏的。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中,陈列着一架双排弦箜篌。松木制,通高188.5厘米、底长57厘米、宽13厘米,低音弦一侧设有方柱形琴柱,为框架式竖箜篌。共鸣箱为斜式窄梯形,它与角形曲木形成凤尾状,其上开有两个金钱眼状音孔。曲木横梁上置有硬木弦轴,横梁下方设有一根扁横木为条马,两边为马峰支撑两侧琴弦。张有双排弦71条(左35条,右36条),高音弦一侧不设按弦指板。琴首平顶、无饰,通体髹棕黑色漆,描绘金凤。演奏时立于地面,双手抱弹,左右手分别弹奏对应的一侧琴弦。此琴为1932年李瑞林设计制作,曾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珍藏,程先生当年演出《孔雀东南飞》时,曾将这台箜篌作为舞台道具之用。1958年,程先生将其捐献国家。
纪录影片《云岗石窟》,描写了公元5世纪下半叶,北魏在山西大同武州山建造的著名石窟。这里有较大洞窟51个,造像五万余尊,工程浩大,气魄雄伟,反映出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在这部影片的音乐中,《精雕细刻》一曲是由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演奏的,那浑厚深沉的低音,犹如古琴的鸣响,那明亮清脆的高音,好像古筝在“歌唱”,有时又发出流水淙淙的竖琴音响。多么美妙动人的乐声,这是箜篌第一次在电影音乐中启用,古色古香的乐曲伴着丰富多彩的画面,把人们带进那遥远的年代。
雁柱箜篌,新型弹拨弦鸣乐器。因雁柱作导音体而得名。是我国继双排弦压颤箜篌之后,取得的又一个箜篌研制新成果。沈阳音乐学院高级实验师、钢琴调律维修专家、民族乐器改革家张琨,与音乐界、乐器界专家合作,采用立体式双面琵琶形共鸣箱和筝式雁柱,借鉴竖琴的形式和弦列设计,吸收韩其华的“双排弦压颤”结构原理,设计并制作成功雁柱箜篌,使千年古乐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世界乐坛。1978年春天,在中央民族乐团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演出的音乐会上,韩其华研制的“双排弦压颤箜篌”第一次出现在首都的音乐舞台上,它与二胡二重奏《二泉映月》,引起了张琨的极大震动和兴趣。这种双排弦箜篌,在弦的上端支以杠杆,两条弦的张力平衡,使之发出同度音响,在杠杆的作用下,可以演奏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揉、滑、压、颤音等音响效果,这无疑是箜篌改革的方向和突破,也是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但由于采用的是竖琴的共鸣箱,弦的拉力大,加之双排弦,发音就受到了限制,所以音量比较小。又因为结构布局方面的局限,转调也就成了难题。为了使这项乐器艺术尽快得到发展,张琨思索着、思索着……。他确立了这样的信念:必须把现代科学和现代音乐密切结合起来,吸收古今中外弹弦乐器的优点和经验,才能创制出构造合理、性能优良的箜篌。
张琨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高级实验师,他长期从事音乐学院的钢琴调律和维修工作,已是远近闻名的钢琴专家,他还积极参与我国民族乐器的改革工作。早在1958年,他曾根据笙的发音原理,设计了一架键盘笙,音域达四个半八度,和声效果较佳,受到音乐界的好评,并被载入《中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中。1958年以后,他又与崔作新合作,共同对古筝转调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四代十三稿、二十年的不断改进,终于在1978年研制成功移柱式转调筝,1981年荣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文化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1979年,我国组织专家向箜篌攻关。中央民族乐团在文化部艺术局、科技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领导和关怀下,组建了以副团长关立人为组长的箜篌设计研制小组。张琨应邀参与设计,小组成员还有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中国舞台科技研究所研究员王湘和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弦乐器制作家蒋柏松等。强烈的责任感,促使张琨勤奋地思考和工作,他根据改革古筝转调的经验,认为必须使箜篌具有超越竖琴的演奏功能,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他首先确定了吸收韩其华“双排弦压颤箜篌”的结构原理,使其能演奏出具有我国民族音乐特点的揉、滑、压、颤音效果。其次是小提琴给了他重要的启示,一支小提琴,琴箱那么小,为什么能发出那样洪亮而优美的声音呢?如果将背板那面也装上马子和琴弦,不就解决了双排弦的共鸣了吗。要使箜篌能够转调,担任双弦拉力平衡的杠杆必须装在弦的下端,弦的上端才能安置转调机械。脑海中浮现出雁柱转调箜篌的蓝图:采用立式双面共鸣箱,雁柱为导音体,天平轴与平衡杠杆装在弦的下方,将竖琴的机械转调方法移植到弦的上端,使双排弦同度同时变音转调。造型上要继承民族传统,装饰采用回首凤凰形象。根据这个构思,经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并通过四十天的试验,证明纸上的设计可以变为现实。嗣后,苏州民族乐器一厂蒋柏松等弦乐器制作家,经过五个月的辛勤劳动,完成了雁柱箜篌的试制任务。
1980年3月,我国第一架雁柱箜篌在苏州研制成功(图)。它张有双排弦72条,每排36弦,相对应的两弦同音。音阶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A1—a3,达五个八度。音色明亮、与古筝相像,泛音效果犹如古琴,表现力十分丰富,可以演奏琶音、和弦及复调旋律,尤其演奏揉、滑、压、颤音效果更佳,从而形成雁柱箜篌特有的音响效果与民族风格。达到专业演奏使用水平,可用于独奏、重奏或为歌舞和其它乐器伴奏,并可与民族或西洋管弦乐队协奏。在同年9月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上,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用这架箜篌,独奏了古曲《梅花三弄》并与高胡二重奏《渔舟唱晚》,箜篌通过压颤奏法模拟古筝音色,描绘出祖国壮美的河山和古代渔夫满载而归的欢乐情景。崔君芝当时演奏这架箜篌的图像,被载入了《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十七年后的1997年,一种结构简练、造价低廉的普及型雁柱箜篌,由笔者和沈阳音乐学院张琨在北京合作研制成功。
这种普及型箜篌,采用立式双面梯形共鸣箱,音板选用梧桐木制作,表面呈拱形,厚度分布科学合理。张双排弦,每排36条,共72弦,相对应的两弦同音。音列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C—c4,共五个八度。弦列中d—c3可通过杠杆装置奏出揉、滑、压、颤音效果,它像雁柱箜篌那样,可以运用古琴、古筝、琵琶和竖琴的演奏技法。音质明亮、优美,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我国著名箜篌演奏家崔君芝对这种普及型箜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在鉴定书上写道:“1997年12月3日,我试奏了乐声和张琨共同研制的普及型箜篌,我认为:他们的设计简练合理,琴头、琴座可以折装,这种创新给箜篌的普及和携带方便以最大的启示。我希望能够在少量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及推广,以满足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对箜篌乐器的需求。这对中国箜篌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普及型箜篌的问世,将成为女士和少儿学习演奏的首选弹弦乐器之一,适宜一般工薪阶层家庭消费,适于音乐院校、文化馆、少年宫等单位或个人开办演奏培训班。通过系统培训学习,既能满足音乐爱好者的迫切需要,也可为国家培养大批箜篌演奏人才。
转调箜篌,新型弹拨弦鸣乐器。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转调机械结构,使其成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乐器。
1981年4月,雁柱转调箜篌被正式列入沈阳音乐学院的科研项目,张琨在原雁柱箜篌的基础上,完成了转调机械结构的设计,由院办工厂承担试制任务,民乐系还派了三年级学生赵广运参加了琴体制作、油漆和装配工作。1982年12月首先制出了八个调的雁柱转调箜篌,通过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鉴定并移交教学使用。在鉴定会上,沈阳音乐学院讲师张爱兰用这架箜篌演奏的《山里人》、《渔舟唱晚》、《二泉映月》和《秋思》等古今乐曲,颇富特色,尤其可以用来演奏复调性音乐作品。
1984年,张琨又与本院孙海涛、杨品清和杨兰芝等人合作,最终完成了雁柱转调箜篌的科研项目。研制的这架大箜篌,通高200厘米、底长90厘米、宽20厘米。琴柱呈凤凰静立形,琴头雕刻“凤回首”装饰。底座设踏瓣和变音传动装置,上方曲木两侧镶嵌厚铜板、置金属弦轴。下方的共鸣箱,呈立体式双面琵琶形,两侧蒙以鱼鳞松或桐木面板,上置筝式活动雁柱。张两排88条尼龙弦或尼龙缠钢丝弦,每排44弦,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相对应的两弦同音,共44 音。音域bB2—#c4,达六个八度另两个音,在中间的三个八度音域范围内为压颤音区。通过踏瓣的控制,可转十二个调,转调后各音阶、音程关系准确。这种箜篌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1988年,雁柱转调箜篌在北京第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亮相,立即受到世界各国朋友们的广泛重视。美国《中报》、泰国《星暹日报》分别做了报道。1989年,此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4月,荷兰莱顿出版的音乐杂志《磬》,还对这架箜篌做了详细介绍。
沈阳音乐学院赵广运,在总结、继承前辈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历代改革之大成,吸取雁柱箜篌之优点,也于1984年底制成一架转调箜篌,并邀请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前去试奏,鉴定。
崔君芝,是当代我国首位箜篌演奏家,北京人,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197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修钢琴、二胡,兼习竖琴、马头琴、古琴、古筝和琵琶。钢琴师从洪达林教授,二胡师从王国潼大师,竖琴师从魏晓曼、甘培雪、左荫等名家,并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进修竖琴,师从德国著名演奏家米勒。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以多种民族弹弦乐器的演奏技巧为基础,借鉴竖琴的弹奏手法,创新了一整套箜篌演奏技法。演奏时,采取坐姿,将共鸣箱置于胸前,左、右手分别弹奏两侧琴弦,也可左手弹弦、右手按弦。可在双排弦上运用大幅度(小三度音程)揉、滑、压、颤技巧,具有独到之处,还可演奏泛音、摇指、轮指及各种音色变化的各种手法,并可在泛音旋律中使用揉、压技巧,由于乐器结构和性能优越,可以双手同时演奏旋律与和声。转调箜篌音域宽广,和声色彩丰富,音色纤细柔美,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有古琴、古筝的韵味,可以完美地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转调箜篌的研制成功,使千年古乐箜篌得以复苏并高度升华,填补了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空白,它以崭新的面貌、独特的风姿,不仅屹立于中国舞台,还登上世界乐坛。1981年以来,崔君芝带着雁柱箜篌先后在日本、香港、奥地利、新加坡、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箜篌独奏音乐会。十年里她三次应邀参加世界竖琴大会,并举行独奏音乐会,把我国的箜篌推上了世界乐坛。她除了擅长弹奏反映我国悠久文化的民族乐曲外,还能自如地在箜篌上演奏肖邦、德彪西等钢琴大师的作品和世界竖琴名曲,博得国际同行和各国音乐家与听众的赞誉。一位法国音乐家说:“我从未听过箜篌独奏,原来它是一种东方特有的美。”在第三届世界竖琴大会上,与会者称颂雁柱箜篌是“竖琴乐器中最美的、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方竖琴。”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欣喜题诗:“箜篌古雅乐,失传多岁时,振兴复创造,喜有崔君芝。”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赠箜篌妙手崔君芝》诗中道:“叩玉联珠意入魔,行云暂遏眇微波。萧萧严子箜篌引,惆怅千秋忆渡河。”崔君芝曾荣获文化部授予的箜篌表演优秀奖、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表演纪念奖和美国首届世界竖琴比赛艺术家荣誉奖等。1996年,崔君芝将自己多年的箜篌演奏艺术实践,编著成《箜篌天地》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箜篌演奏法和乐曲集。她还为国内的陕西、江苏、山东等地歌舞团培养了演奏人才,陕西省古典乐团的刘丽,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箜篌演奏家。她的学生还遍及日本、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美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国作曲家为箜篌创作和改编了许多乐曲,其中独奏曲有:《高山流水》(李焕之)、《湘妃竹》(崔君芝)、《渔舟唱晚》(曹正、崔君芝)、《月儿高》(瞿春泉、崔君芝)、《阳关三叠》(杨通八、刘文金)、《思凡》(唐洪云)、《脸谱》(李海辉)、《绝句》(李海辉)、《洛神》(冯广映)、《文心雕龙》(崔君芝)和《民歌组曲》(张福全、崔君芝)等,重奏曲有:箜篌、箫二重奏《清明上河图》(刘为光)、箜篌洞箫二重奏《妆台秋思》(杜次文)、箜篌竖琴二重奏《鱼美人》(吴祖强、杜鸣心,改编杜咏)等,协奏曲有:箜篌与民族乐队《汨罗江幻想》(李焕之)、箜篌与合唱、民族乐队《箜篌引》(李焕之)、箜篌与民族乐队《古陵随想》(施万春、杨青)、箜篌与乐队《孔雀东南飞》(何占豪)、箜篌与弦乐队《彝族舞曲》(杨智华)和箜篌与弦乐队《二泉映月》(陈家驹、张定和)等。《高山流水》表现了“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艺术构思。《湘妃竹》是以汉代名曲《塞上》为素材创作而成,乐曲描绘了洞庭湖畔湘妃竹林秋晓晚晴的景色,用雅洁坦荡的音乐内涵,歌颂了竹子的高尚气节。此曲获全国第一届民族器乐创作评比二等奖。《渔舟唱晚》表现了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限美好,渔人荡桨归舟时的欢乐情景。《月儿高》以唐代名曲《霓裳羽衣舞》为基础创作而成,据传,原曲是唐代皇帝梦游月宫,醒后谱下之曲。《思凡》据昆曲唱腔《尼姑思凡》改编,静中有动的引子和尾声,再现了仙桃庵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的意境。《脸谱》用现代写意手法,再现了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面貌。《清明上河图》以宋代音乐大师姜白石的音乐为素材,以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题材创作而成,此曲曾获亚洲广播音乐作品一等奖和澳大利亚最佳音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