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我是白衣少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而鼓皮选用鳄鱼皮,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
2 来源历史编辑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3 传统发展编辑
中国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同为世界上鼓的最早发源地。历史上,中国鼓传至邻国,如朝鲜、日本,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来鼓。中原地区以中国传统鼓为主流,边疆少数民族的鼓既受传统鼓影响,也受外来鼓特别是阿拉伯与印度鼓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鼓多源于中原,秦汉前已有20余种。虽大小高矮不同,但几乎都是粗腰筒状。当时已用于诗、乐、舞以及劳动、祭祀、战争和庆典之中。从秦、汉到清代,中原地区原有的各种传统鼓几乎都得以保留并有所发展,而以阿拉伯和印度为主的外来鼓,虽然曾在中原长期流行并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后期日渐衰落以至失传,仅在文献中留下了一些不详的记载,例如檐鼓、齐鼓、鸡娄鼓、羯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
4 鼓与民族编辑
中国各民族流行的鼓主要有以下几类。
虎座鸟架鼓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
虎座鸟架鼓
①景颇族增疆,又称大长鼓。鼓身为一段长约3米的巨木挖空,双面膜以皮条拉紧。置于两根横木上或悬于木架。两人各击一头,或坐于鼓上,或边击边舞。常用于室外大型歌舞伴奏。②侗族大鼓贡。鼓框用整段原木挖制,长约100厘米,直径约50厘米,两面蒙牛皮,腰部稍大,两侧安大铁环。横悬于鼓楼内,仅用于节日和集众商讨大事。圆柱筒形鼓。
粗腰筒形鼓
①大鼓。乐队用的大鼓膜径约 50~100 厘米,上下蒙牛皮。平常置于鼓架,双槌敲击。用于器乐合奏及舞蹈、戏曲的伴奏。节日庆典用大鼓膜径100厘米以上,由1人或数人各执双槌击奏。②堂鼓,又称同鼓,清代又称杖鼓。外形与大鼓相同,但较小,鼓径一般为7、8、10寸3种规格。用于器乐合奏,戏曲、舞蹈的伴奏及独奏。③战鼓。外形与大鼓相似,但较低短,又称扁鼓。发音响亮,有大小不同规格。主要用于合奏、舞蹈、杂技团和锣鼓队。④书鼓。鼓身扁圆,鼓径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发音低而响亮。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是北方各类说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演唱时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单签击奏。⑤腰鼓。相传由南北朝外来鼓羯鼓演变而来。鼓身中间粗,两端细,蒙以牛皮或骡子皮,鼓身一侧置两个铁环。有大小4种规格,发音清脆。常由舞者挂于腰侧,执双槌边击边舞。用于民间秧歌或节庆、迎宾仪式中。⑥朝鲜族小鼓草高。扁如书鼓,径长约25厘米,有柄。既是乐器,又是舞蹈道具,用时左手执柄,右手执棒击奏。常边敲边舞。⑦朝鲜族圆鼓。形似汉族小鼓,直径37.5厘米。演奏时席地而坐,左手击拍,右手执槌敲击鼓面与鼓边。⑧高山族大鼓。形似汉族堂鼓,膜径24~45厘米,用于祭祀、节庆、婚礼,播种和农田驱虫等。⑨傣族大鼓光拢。中腰稍粗而近于圆柱形,置于架上。可1人边击边舞,也可2人合击。合奏时,1人在前执槌边击边舞,另1人在后用长篾条击奏,发出咚咚啪啪的音响。20世纪50年代,将体积缩小后搬上舞台,用于独奏和歌舞伴奏。笅笖壮族大鼓奘络。形似堂鼓,单面蒙牛皮,两侧中部设铁环。演奏时置于地上用双槌击奏。常用于节日锣鼓合奏和狮舞、龙舞的伴奏。[1]
浅筒形鼓
细腰筒形鼓
①单皮鼓又名板鼓、环鼓。在纳西、侗、土家、蒙古、汉等民族中流传。鼓框上宽下窄,鼓面中间高四外低,单面蒙皮,置于木架上,以1或2支竹棍击奏,声音高亢激越。用于纳西族侗经音乐、土家族丝弦锣鼓、侗族吹打乐队及汉族的吹打乐和戏曲伴奏。②点鼓,又名怀鼓。厚木边,中间高,四边渐低,两面蒙牛皮。演奏时鼓框一边立于右膝,鼓面向前,右手腕扶鼓框上端,手指执红木或竹制签子敲击,左手执板击节。用于十番鼓或昆曲清唱。[2]
细腰筒形鼓
①蜂鼓。流行于广西壮、瑶、毛南等民族。邕宁、武鸣等地壮族称岳鼓,环江毛南族叫长鼓,防城瑶族叫如叨,有些地方又称横鼓、瓦鼓、腰鼓等。鼓腔以黄泥锻烧而成,两头大,一端呈球形,一端为喇叭形。中间细如蜂腰,两面蒙皮。演奏时鼓绳挂头颈横悬身前,或置于架、凳上,左手执杖击球形一端鼓面,右手拍击另一端,立奏、坐奏或边奏边舞。主要用于师公戏、师公舞的伴奏。②朝鲜族杖鼓,又称长鼓。木制鼓身,两端粗空,中段细实。两端鼓身大小不一,发音不同。置于架上或挂于身前,右手执细长杖敲击,左手并指分击鼓的两面。用于长鼓舞、农乐舞和器乐合奏。[3]
座墩形鼓
座墩形鼓
象脚鼓流行于傣、佤、布朗、景颇、德昂、阿昌、拉祜、哈尼等民族中。形如高脚杯,上口蒙膜,悬于身侧。左手扶鼓边,并和右手交替拍去鼓面。在节日、喜庆场合边击边舞。
长筒形鼓①瑶族长鼓。鼓身细长,腰细中实,双面膜,斜挂于腰侧或左手握鼓腰击奏。体积大的长鼓置于架上。用于传统节日和喜庆场合的歌舞。②佤族竹鼓。长100厘米,用青竹制作。上口蒙皮,下端竹筒劈扎成束腰状,下部三足鼎立。立于地上用双槌敲击;或左手抱鼓,鼓面朝前,右手执槌击奏。用于歌舞。③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或羊皮。用时左手竖抱,右手拍击朝下的鼓膜,是道情、渔鼓、竹琴等曲艺音乐的伴奏乐器。[4]
箍圈形鼓
①八角鼓。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明代已在北京流行。鼓体扁小,7个边框上各装一对小铜铃,另一边框系长穗,单面蒙蟒皮。用时以左手执鼓框,右手以指弹、挫或以指、掌拍击。用于京、津一带的单弦牌子曲。②太平鼓。于铁圈上蒙驴皮、马皮或羊皮,形如团扇。下置一柄,缀以铁环或小钹,用藤条敲击鼓面,并震动铁环作响。用于满、蒙古、汉民族的民间歌舞。③达卜。维吾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手鼓。圆形木框上蒙羊皮或驴皮,框内缀若干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把鼓框,重心置于左手,击鼓面并摇动鼓身。④萨满鼓,又称抓鼓、手鼓、单环鼓。流行于满、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民族。圆盘形鼓面,蒙驴、马、牛、羊皮或鹿皮、狍皮,背面交错扎有皮带或铁条,上系10余枚铜钱。用时左手执皮带或铁条,右手执鼓槌,用槌头或槌身敲击。用于萨满教祭祀仪式。[5]
锅形鼓
①纳格拉。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铁鼓。鼓身上大下小,上蒙羊皮或驴皮,大者鼓面直径27.5厘米,小者面直径20厘米。常两个一对置于地上演奏,两手执槌敲击,两鼓音高成四度。②缸鼓,又称花盆鼓。由堂鼓演变而来,又称南堂鼓。鼓框木制,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形似花盆,用双槌击奏。相传南宋梁红玉曾擂缸鼓助阵。现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有时亦独... -->>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而鼓皮选用鳄鱼皮,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
2 来源历史编辑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3 传统发展编辑
中国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同为世界上鼓的最早发源地。历史上,中国鼓传至邻国,如朝鲜、日本,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来鼓。中原地区以中国传统鼓为主流,边疆少数民族的鼓既受传统鼓影响,也受外来鼓特别是阿拉伯与印度鼓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鼓多源于中原,秦汉前已有20余种。虽大小高矮不同,但几乎都是粗腰筒状。当时已用于诗、乐、舞以及劳动、祭祀、战争和庆典之中。从秦、汉到清代,中原地区原有的各种传统鼓几乎都得以保留并有所发展,而以阿拉伯和印度为主的外来鼓,虽然曾在中原长期流行并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后期日渐衰落以至失传,仅在文献中留下了一些不详的记载,例如檐鼓、齐鼓、鸡娄鼓、羯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
4 鼓与民族编辑
中国各民族流行的鼓主要有以下几类。
虎座鸟架鼓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
虎座鸟架鼓
①景颇族增疆,又称大长鼓。鼓身为一段长约3米的巨木挖空,双面膜以皮条拉紧。置于两根横木上或悬于木架。两人各击一头,或坐于鼓上,或边击边舞。常用于室外大型歌舞伴奏。②侗族大鼓贡。鼓框用整段原木挖制,长约100厘米,直径约50厘米,两面蒙牛皮,腰部稍大,两侧安大铁环。横悬于鼓楼内,仅用于节日和集众商讨大事。圆柱筒形鼓。
粗腰筒形鼓
①大鼓。乐队用的大鼓膜径约 50~100 厘米,上下蒙牛皮。平常置于鼓架,双槌敲击。用于器乐合奏及舞蹈、戏曲的伴奏。节日庆典用大鼓膜径100厘米以上,由1人或数人各执双槌击奏。②堂鼓,又称同鼓,清代又称杖鼓。外形与大鼓相同,但较小,鼓径一般为7、8、10寸3种规格。用于器乐合奏,戏曲、舞蹈的伴奏及独奏。③战鼓。外形与大鼓相似,但较低短,又称扁鼓。发音响亮,有大小不同规格。主要用于合奏、舞蹈、杂技团和锣鼓队。④书鼓。鼓身扁圆,鼓径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发音低而响亮。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是北方各类说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演唱时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单签击奏。⑤腰鼓。相传由南北朝外来鼓羯鼓演变而来。鼓身中间粗,两端细,蒙以牛皮或骡子皮,鼓身一侧置两个铁环。有大小4种规格,发音清脆。常由舞者挂于腰侧,执双槌边击边舞。用于民间秧歌或节庆、迎宾仪式中。⑥朝鲜族小鼓草高。扁如书鼓,径长约25厘米,有柄。既是乐器,又是舞蹈道具,用时左手执柄,右手执棒击奏。常边敲边舞。⑦朝鲜族圆鼓。形似汉族小鼓,直径37.5厘米。演奏时席地而坐,左手击拍,右手执槌敲击鼓面与鼓边。⑧高山族大鼓。形似汉族堂鼓,膜径24~45厘米,用于祭祀、节庆、婚礼,播种和农田驱虫等。⑨傣族大鼓光拢。中腰稍粗而近于圆柱形,置于架上。可1人边击边舞,也可2人合击。合奏时,1人在前执槌边击边舞,另1人在后用长篾条击奏,发出咚咚啪啪的音响。20世纪50年代,将体积缩小后搬上舞台,用于独奏和歌舞伴奏。笅笖壮族大鼓奘络。形似堂鼓,单面蒙牛皮,两侧中部设铁环。演奏时置于地上用双槌击奏。常用于节日锣鼓合奏和狮舞、龙舞的伴奏。[1]
浅筒形鼓
细腰筒形鼓
①单皮鼓又名板鼓、环鼓。在纳西、侗、土家、蒙古、汉等民族中流传。鼓框上宽下窄,鼓面中间高四外低,单面蒙皮,置于木架上,以1或2支竹棍击奏,声音高亢激越。用于纳西族侗经音乐、土家族丝弦锣鼓、侗族吹打乐队及汉族的吹打乐和戏曲伴奏。②点鼓,又名怀鼓。厚木边,中间高,四边渐低,两面蒙牛皮。演奏时鼓框一边立于右膝,鼓面向前,右手腕扶鼓框上端,手指执红木或竹制签子敲击,左手执板击节。用于十番鼓或昆曲清唱。[2]
细腰筒形鼓
①蜂鼓。流行于广西壮、瑶、毛南等民族。邕宁、武鸣等地壮族称岳鼓,环江毛南族叫长鼓,防城瑶族叫如叨,有些地方又称横鼓、瓦鼓、腰鼓等。鼓腔以黄泥锻烧而成,两头大,一端呈球形,一端为喇叭形。中间细如蜂腰,两面蒙皮。演奏时鼓绳挂头颈横悬身前,或置于架、凳上,左手执杖击球形一端鼓面,右手拍击另一端,立奏、坐奏或边奏边舞。主要用于师公戏、师公舞的伴奏。②朝鲜族杖鼓,又称长鼓。木制鼓身,两端粗空,中段细实。两端鼓身大小不一,发音不同。置于架上或挂于身前,右手执细长杖敲击,左手并指分击鼓的两面。用于长鼓舞、农乐舞和器乐合奏。[3]
座墩形鼓
座墩形鼓
象脚鼓流行于傣、佤、布朗、景颇、德昂、阿昌、拉祜、哈尼等民族中。形如高脚杯,上口蒙膜,悬于身侧。左手扶鼓边,并和右手交替拍去鼓面。在节日、喜庆场合边击边舞。
长筒形鼓①瑶族长鼓。鼓身细长,腰细中实,双面膜,斜挂于腰侧或左手握鼓腰击奏。体积大的长鼓置于架上。用于传统节日和喜庆场合的歌舞。②佤族竹鼓。长100厘米,用青竹制作。上口蒙皮,下端竹筒劈扎成束腰状,下部三足鼎立。立于地上用双槌敲击;或左手抱鼓,鼓面朝前,右手执槌击奏。用于歌舞。③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或羊皮。用时左手竖抱,右手拍击朝下的鼓膜,是道情、渔鼓、竹琴等曲艺音乐的伴奏乐器。[4]
箍圈形鼓
①八角鼓。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明代已在北京流行。鼓体扁小,7个边框上各装一对小铜铃,另一边框系长穗,单面蒙蟒皮。用时以左手执鼓框,右手以指弹、挫或以指、掌拍击。用于京、津一带的单弦牌子曲。②太平鼓。于铁圈上蒙驴皮、马皮或羊皮,形如团扇。下置一柄,缀以铁环或小钹,用藤条敲击鼓面,并震动铁环作响。用于满、蒙古、汉民族的民间歌舞。③达卜。维吾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手鼓。圆形木框上蒙羊皮或驴皮,框内缀若干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把鼓框,重心置于左手,击鼓面并摇动鼓身。④萨满鼓,又称抓鼓、手鼓、单环鼓。流行于满、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民族。圆盘形鼓面,蒙驴、马、牛、羊皮或鹿皮、狍皮,背面交错扎有皮带或铁条,上系10余枚铜钱。用时左手执皮带或铁条,右手执鼓槌,用槌头或槌身敲击。用于萨满教祭祀仪式。[5]
锅形鼓
①纳格拉。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铁鼓。鼓身上大下小,上蒙羊皮或驴皮,大者鼓面直径27.5厘米,小者面直径20厘米。常两个一对置于地上演奏,两手执槌敲击,两鼓音高成四度。②缸鼓,又称花盆鼓。由堂鼓演变而来,又称南堂鼓。鼓框木制,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形似花盆,用双槌击奏。相传南宋梁红玉曾擂缸鼓助阵。现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有时亦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