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来我往,正是为他的宣旨人马拖延时间,他拖得越久,宣旨人马就离京越远,所以,争吧,吵吧,撕吧,最终派什么人去,调哪里的兵去,全由他一人做主。
在这几年里,贺琅由跟在嘉和帝身边学习的小太子,成长为可以独自处理朝政的监国太子,他接触到的奏折,见到的臣子,听到的争论,已经足够他了解这些年的国事政事,以及朝堂众臣们的能力了,他不再像刚重生回来时那样,脑中的前世记忆与现实情况有着巨大的差别,让他连什么人可用,什么人能干都不知道,因为他所熟悉的那些人,还全都在官场的中下层默默煎熬,还没有资格站在朝堂上,有些甚至连名字都没资格递到他的眼前。
贺琅掌权之后,看到的名字,听到的事情,越来越多,他渐渐的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也发现了一些沧海遗珠,前世时,这些人甚至还没活到他登基之时就早早的身殒了,这一世,他可以提前提拔这些人,让他们在壮年之时,就成为大燕的能臣干将。
当朝臣们的撕巴和利益交换完成,所有争吵尘埃落定后,已经是三天后了,内阁首辅梁庭芳作为朝臣集团的最高代表,向太子贺琅递上了内阁决议。
贺琅漠然的接过了奏折,漠然的放在了御案上,根本连看都不看。
太子这样轻慢的态度,令所有朝臣的心里都不舒服了。
“你们不必再争了,孤已经在三日前下达了令旨,该派哪些人去,该调哪里的兵去,都已经定了,你们就不必费心了。”贺琅冷淡的说出了令整个朝堂震荡的话语。
“殿下!”梁庭芳又惊又怒,他没想到太子竟然胆大至此。
梁庭芳深吸一口气,努力平息胸中的怒意:“殿下如此草莽行事,陛下可知?”
贺琅的目光移向了梁庭芳,他眼中的冷厉凶光令梁庭芳背后一寒。
“父皇自然知晓,怎么,梁卿还想入宫质问一下父皇吗?”贺琅面上轻轻一笑,眼神却更加凶厉,“父皇太过宽容,宽容得你们已经不知晓君臣之分了吗?”
梁庭芳全身发僵,却只能硬挺着脊梁:“微臣不敢,微臣只是想进宫问一问陛下,龙体可否安妥,是否能理政了?”
“哦。”贺琅拉了长调,“梁卿是担忧孤擅自专权,父皇被孤困在宫中,成了耳聋目瞎之人?”
梁庭芳没想到太子竟然给他盖了这样一顶大帽,再也支撑不住,跪了下来:“微臣万万不敢。”
贺琅却笑了:“不必说不敢,嘴里说着不敢,可是实际上,你们又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呢?反正你们永远仗着大义呢,当殿逼迫君王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句话一出,满殿的文臣武将都跪下了,这是不敬大罪,可做不可说。
贺琅站起身,甩了甩袖子:“既然你们不相信父皇已经知晓此事,那就随孤一并入宫,见一见父皇吧。”
说罢,贺琅头也不回的走了。
满殿的文臣武将面面相觑,去还是不去?
不去,就是认怂,就是服输,以后他们在太子面前就很难再硬气起来了。
去,那就是赌命,万一太子在宫中布置了刀斧手呢?以太子的强硬作风,这事他完全能够做的出来啊。
众臣齐齐看向最前方的内阁首辅、次辅、三辅,目光在无声述说,你们去吧,你们官最大,能代表我们,你们去就可以了。
梁庭芳和次辅、三辅感受到了背后的芒刺点点,汗都滴下来了,汗下之后,他们也发了狠。
屁,要去一起去,要死一起死,谁都别想置身事外,坐享其成。
三位内阁辅臣,大燕的臣子集团的最高端,一改以往文质彬彬的形象,强硬地拖着、拉着、赶着众臣们,一同深入龙潭虎穴。
作者有话要说:众臣们与三位辅臣拔河:我们不要去,不要去,你们官大,你们去就好。
三位辅臣:要死一起死,这份奏折你们都有份参与的,谁也别想独善其身,你们要是不去的话,别怪我们向太子告发你们的不敬之罪不法之事。
第215章心腹大患
乾元宫。
“好了,此事朕早已知晓了。”嘉和帝随意的摆了摆手,平淡的说道。
梁庭芳及众朝臣们都愣住了,哑然无语了,陛下竟然这么不在意他们的意见?
在进宫面圣之前,梁庭芳及众朝臣们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嘉和帝是知还是不知,都是五五之数,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嘉和帝不仅知道,而且态度还是如此的平淡,甚至可以说是不在意,这就令他们难以接受了。
当一个君王毫不在意臣子的意见和态度时,这不正说明君王对于臣子这个人已经毫不在乎了吗?
这可是大事啊,这可是关系他们仕途、名声和家族前途的大事啊!
梁庭芳及众朝臣们难以接受,明明嘉和帝以前不是这样的,明明嘉和帝很善于纳谰的,怎么如今竟然变成这样了?
贺琅冷眼旁观梁庭芳他们的愕然震惊,趁着他们还在消化震惊时,贺琅“客气”的把他们赶了出去,不让他们再杵在这里碍眼。
梁庭芳他们走后,正殿里一下子清净了许多,只余贺琅与嘉和帝四目相对。
对视良久,贺琅拱手大拜:“儿臣谢父皇。”
嘉和帝长叹一声,摇了摇头:“你啊。”
贺琅的确该谢,因为他对于嘉和帝也是先斩后奏,先把令旨派出去了,才把剑北道的军情和他的处置安排告诉给嘉和帝,为此嘉和帝还大大的训斥了贺琅一番,不过今日在众朝臣面前,嘉和帝还是维护住了贺琅的颜面,没有说出贺琅先斩后奏的实情。
“你啊,长大了,主意大的很,父皇已经管不了你啦。”嘉和帝靠坐在圈椅中,闭上了眼睛。
贺琅上前几步,蹲坐在嘉和帝的跟前:“父皇,儿臣只是性子急,不愿眼睁睁地看着剑北道那边军情告急,将士战死,儿臣却只能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耳朵边还要听那些臣子絮絮叨叨的争执不休,父皇,军情不等人,十万火急,实在等不得那些臣子的定论啊。”
嘉和帝还是闭着眼睛,也不说话。
其实贺琅说的,嘉和帝都懂,但他还是觉得贺琅这么做不对,点将派兵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么贸然妄行,很容易引发大燕的连锁动荡,毕竟全国各地并不平静,反贼不是只有成贼一支,只是成贼最为势大而已,各地的驻军是要负责镇压清剿这些反贼的,军队一旦抽调,对于那些小反贼,不就是放任壮大了吗?大燕已经经不起再来一个义成王了。
更何况,嘉和帝并不想两头作战,东北的申奴,西北的成贼,这两头的战线消耗了大燕一半以上的军力、财力、人力,再这样消耗下去,只怕大燕会被生生拖垮。
所以,嘉和帝的意思是,先与成贼和谈、退让,集中军力驱逐申奴,待申奴驱逐了,再来平定成贼。
嘉和帝这么想也没错,先攘外再安内,道理也是站得住脚的。
只是,贺琅却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他有前世的经验,义成王不仅野心大,而且也确有能力,打仗能打,治理内政也能粗略的理理,所以他的民望也是有的,并不是真正的草莽匪寇,这样的对手,不趁着他还没有发展到顶峰,早点打灭,等他壮大起来,只会比申奴更加难打。
前世时也的确是如此,义成王的军队、势力、地盘、人才,都比申奴强上一等,是大燕的头一号威胁,要不是义成王这边的战局消耗了大燕太多的军力、民力,贺琅何至于要全国兴兵,兴了近四十年才总算打回了大燕的原有版图,这都是因为人力缺口啊。
来我往,正是为他的宣旨人马拖延时间,他拖得越久,宣旨人马就离京越远,所以,争吧,吵吧,撕吧,最终派什么人去,调哪里的兵去,全由他一人做主。
在这几年里,贺琅由跟在嘉和帝身边学习的小太子,成长为可以独自处理朝政的监国太子,他接触到的奏折,见到的臣子,听到的争论,已经足够他了解这些年的国事政事,以及朝堂众臣们的能力了,他不再像刚重生回来时那样,脑中的前世记忆与现实情况有着巨大的差别,让他连什么人可用,什么人能干都不知道,因为他所熟悉的那些人,还全都在官场的中下层默默煎熬,还没有资格站在朝堂上,有些甚至连名字都没资格递到他的眼前。
贺琅掌权之后,看到的名字,听到的事情,越来越多,他渐渐的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也发现了一些沧海遗珠,前世时,这些人甚至还没活到他登基之时就早早的身殒了,这一世,他可以提前提拔这些人,让他们在壮年之时,就成为大燕的能臣干将。
当朝臣们的撕巴和利益交换完成,所有争吵尘埃落定后,已经是三天后了,内阁首辅梁庭芳作为朝臣集团的最高代表,向太子贺琅递上了内阁决议。
贺琅漠然的接过了奏折,漠然的放在了御案上,根本连看都不看。
太子这样轻慢的态度,令所有朝臣的心里都不舒服了。
“你们不必再争了,孤已经在三日前下达了令旨,该派哪些人去,该调哪里的兵去,都已经定了,你们就不必费心了。”贺琅冷淡的说出了令整个朝堂震荡的话语。
“殿下!”梁庭芳又惊又怒,他没想到太子竟然胆大至此。
梁庭芳深吸一口气,努力平息胸中的怒意:“殿下如此草莽行事,陛下可知?”
贺琅的目光移向了梁庭芳,他眼中的冷厉凶光令梁庭芳背后一寒。
“父皇自然知晓,怎么,梁卿还想入宫质问一下父皇吗?”贺琅面上轻轻一笑,眼神却更加凶厉,“父皇太过宽容,宽容得你们已经不知晓君臣之分了吗?”
梁庭芳全身发僵,却只能硬挺着脊梁:“微臣不敢,微臣只是想进宫问一问陛下,龙体可否安妥,是否能理政了?”
“哦。”贺琅拉了长调,“梁卿是担忧孤擅自专权,父皇被孤困在宫中,成了耳聋目瞎之人?”
梁庭芳没想到太子竟然给他盖了这样一顶大帽,再也支撑不住,跪了下来:“微臣万万不敢。”
贺琅却笑了:“不必说不敢,嘴里说着不敢,可是实际上,你们又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呢?反正你们永远仗着大义呢,当殿逼迫君王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句话一出,满殿的文臣武将都跪下了,这是不敬大罪,可做不可说。
贺琅站起身,甩了甩袖子:“既然你们不相信父皇已经知晓此事,那就随孤一并入宫,见一见父皇吧。”
说罢,贺琅头也不回的走了。
满殿的文臣武将面面相觑,去还是不去?
不去,就是认怂,就是服输,以后他们在太子面前就很难再硬气起来了。
去,那就是赌命,万一太子在宫中布置了刀斧手呢?以太子的强硬作风,这事他完全能够做的出来啊。
众臣齐齐看向最前方的内阁首辅、次辅、三辅,目光在无声述说,你们去吧,你们官最大,能代表我们,你们去就可以了。
梁庭芳和次辅、三辅感受到了背后的芒刺点点,汗都滴下来了,汗下之后,他们也发了狠。
屁,要去一起去,要死一起死,谁都别想置身事外,坐享其成。
三位内阁辅臣,大燕的臣子集团的最高端,一改以往文质彬彬的形象,强硬地拖着、拉着、赶着众臣们,一同深入龙潭虎穴。
作者有话要说:众臣们与三位辅臣拔河:我们不要去,不要去,你们官大,你们去就好。
三位辅臣:要死一起死,这份奏折你们都有份参与的,谁也别想独善其身,你们要是不去的话,别怪我们向太子告发你们的不敬之罪不法之事。
第215章心腹大患
乾元宫。
“好了,此事朕早已知晓了。”嘉和帝随意的摆了摆手,平淡的说道。
梁庭芳及众朝臣们都愣住了,哑然无语了,陛下竟然这么不在意他们的意见?
在进宫面圣之前,梁庭芳及众朝臣们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嘉和帝是知还是不知,都是五五之数,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嘉和帝不仅知道,而且态度还是如此的平淡,甚至可以说是不在意,这就令他们难以接受了。
当一个君王毫不在意臣子的意见和态度时,这不正说明君王对于臣子这个人已经毫不在乎了吗?
这可是大事啊,这可是关系他们仕途、名声和家族前途的大事啊!
梁庭芳及众朝臣们难以接受,明明嘉和帝以前不是这样的,明明嘉和帝很善于纳谰的,怎么如今竟然变成这样了?
贺琅冷眼旁观梁庭芳他们的愕然震惊,趁着他们还在消化震惊时,贺琅“客气”的把他们赶了出去,不让他们再杵在这里碍眼。
梁庭芳他们走后,正殿里一下子清净了许多,只余贺琅与嘉和帝四目相对。
对视良久,贺琅拱手大拜:“儿臣谢父皇。”
嘉和帝长叹一声,摇了摇头:“你啊。”
贺琅的确该谢,因为他对于嘉和帝也是先斩后奏,先把令旨派出去了,才把剑北道的军情和他的处置安排告诉给嘉和帝,为此嘉和帝还大大的训斥了贺琅一番,不过今日在众朝臣面前,嘉和帝还是维护住了贺琅的颜面,没有说出贺琅先斩后奏的实情。
“你啊,长大了,主意大的很,父皇已经管不了你啦。”嘉和帝靠坐在圈椅中,闭上了眼睛。
贺琅上前几步,蹲坐在嘉和帝的跟前:“父皇,儿臣只是性子急,不愿眼睁睁地看着剑北道那边军情告急,将士战死,儿臣却只能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耳朵边还要听那些臣子絮絮叨叨的争执不休,父皇,军情不等人,十万火急,实在等不得那些臣子的定论啊。”
嘉和帝还是闭着眼睛,也不说话。
其实贺琅说的,嘉和帝都懂,但他还是觉得贺琅这么做不对,点将派兵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么贸然妄行,很容易引发大燕的连锁动荡,毕竟全国各地并不平静,反贼不是只有成贼一支,只是成贼最为势大而已,各地的驻军是要负责镇压清剿这些反贼的,军队一旦抽调,对于那些小反贼,不就是放任壮大了吗?大燕已经经不起再来一个义成王了。
更何况,嘉和帝并不想两头作战,东北的申奴,西北的成贼,这两头的战线消耗了大燕一半以上的军力、财力、人力,再这样消耗下去,只怕大燕会被生生拖垮。
所以,嘉和帝的意思是,先与成贼和谈、退让,集中军力驱逐申奴,待申奴驱逐了,再来平定成贼。
嘉和帝这么想也没错,先攘外再安内,道理也是站得住脚的。
只是,贺琅却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他有前世的经验,义成王不仅野心大,而且也确有能力,打仗能打,治理内政也能粗略的理理,所以他的民望也是有的,并不是真正的草莽匪寇,这样的对手,不趁着他还没有发展到顶峰,早点打灭,等他壮大起来,只会比申奴更加难打。
前世时也的确是如此,义成王的军队、势力、地盘、人才,都比申奴强上一等,是大燕的头一号威胁,要不是义成王这边的战局消耗了大燕太多的军力、民力,贺琅何至于要全国兴兵,兴了近四十年才总算打回了大燕的原有版图,这都是因为人力缺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