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明统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 第二百一十五章这里以后属于大明
乌兹别克族大约形成在明朝前后时期,他们是自古定居中亚地区的伊朗人与11~15世纪之间迁居此地的蒙古或突厥各游牧部落混合而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在以前的钦察汗国也就是金帐汗国的统治时期他们一直生活在金帐汗国的统治之下。而后来随着金帐汗国的逐渐没落金帐汗国开始被白帐汗国所取代。而乌兹别克人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的。
在白帐汗国的后期,昔班尼的祖父阿布尔海尔在当时取得了白帐汗国的实际控制权之后聚集了一批和自己相近的族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游牧民族的汗国,这便是乌兹别克汗国。这是乌孜别克族形成当中的重要一步。而后来随着昔班尼重建乌兹别克汗国乌孜别克族正式的开始在河中地区定居了起来。昔班尼也一直被认为是乌孜别克的奠基人。
现在的乌兹别克族到底有多少人恐怕就连昔班尼这个大汗自己都不清楚,在其祖父阿布尔海尔以及之前的时期的时候乌孜别克族一般都是聚集生活在一个地区,但是在几十年前由于阿布尔海尔身死第一个乌兹别克人建立的国家灭亡之后在乌兹别克族生活的那片土地之上便爆发了数不清的战争,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战乱无数的乌兹别克人带着家眷逃离了这里。
而现在昔班尼重建的这个乌兹别克汗国统治下的乌兹别克人也只是整个乌孜别克族里面的一部分。
不过虽然不知道现在整个族人有多少,但是在自己治下生活的族人的数量昔班尼却十分的清楚,由于战乱人数不是太固定,但是一般也都是在九十万人左右徘徊。现在未来发展农业昔班尼只维持了十万左右的大军,但是如果到了灭族之战的时候昔班尼自信自己可以聚集起来二十五万到三十万左右的大军。
从本质上来说现在的乌孜别克族还是游牧民族。只不过随着打败了帖木儿帝国乌兹别克人占领了河中地区之后便开始发生了转变。作为一代枭雄,昔班尼对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差距十分的清楚。自古以来游牧民族出现了无数个,也曾经建立起来了无数个强大的国家,但是无一例外到了现在这些国家不是灭亡了就是已经衰败了。
昔班尼清楚的知道游牧民族不具备农耕民族的凝聚力。就像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匈奴、突厥以及蒙古帝国一样,都曾经强大过,但是却都是很快的就灭亡了。这就是游牧民族的特性,没有凝聚力造成的。在顺境的时候那些牧民们便会聚集在一起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是一旦出现逆境了比如不断的战败,这个时候便会出现分裂,无数的牧民在这个时候便会慢慢的离开原来的地方逃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定居下来。而那个强大的帝国便是瞬间崩溃。
但是游牧民族由于是农耕文明他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即便是遇到了很大的失败他们也都会坚守在那里。这股凝聚力让的农耕文明不管是遭受多大的困境都可以通过长时间的修生养息缓过劲来。
正是由于知道了游牧民族的种种不足,所以在得到了河中地区之后昔班尼便开始想着改变。河中地区是一块以农业为主的绿洲,这里不像中亚其他的土地那样要么是荒漠,要么是只适合牧草放牧而不适合种植粮食的的土地。河中由于处在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这里土地异常肥沃非常适合种植粮食。该地区先后被希腊、突厥、唐朝、阿拉伯等统治。在昔班尼统治之前这里正在被帖木儿帝国统治,随着打败了帖木儿帝国这里便落到了昔班尼的手中。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昔班尼便开始实施自己农业化的道路,在昔班尼征服河中农业绿洲的战争,昔班尼发动的不断的战争一度使得泽拉夫善河流域、卡什卡河流域,吉萨尔盆地等地的农业衰落,播种面积急剧缩小,其中一部分被变成牧场,部分居民不得不离开农业绿洲,前往山区或城市。
根据昔班尼的手下败将之一的巴布尔的《巴布尔回忆录》对战争给撒马尔罕造成的恶果作了描述:“战士们抢得的战利品很快就消耗尽了;在我们攻下撒马尔罕城时,其破坏程度竟达到居民缺少种籽粮需要贷款的地步。这种地方还有什么可抢呢?”撒马尔罕被昔班尼占领以后,“大多数乡村和城市……变成了草原和荒野,……而悲哀的滚滚波涛和无数苦难的激流,把大部份定居居民沉没于普遍惊慌失措的旋涡之中。”
但是知道农业的重要性的昔班尼并没有把这些土地置之不理,昔班尼在征服赫拉特以后,立即着手制定恢复生产的一系列措施。他首先处理了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和恢复对土地的耕作。昔班尼在把土地归还原主的同时还鼓励开垦内战期间荒芜的土地,那些暂时未能归还的土地先转入昔班尼汗的名下,由国库拨一批款项用于恢复生产。这类土地由农民耕种,其收获物以赋税的形式纳入国库。其次,昔班尼很重视修复水利灌溉系统。 就在他攻入布哈拉两年之后的1502年,横跨泽拉夫善河的大坝桥落成,此后又修建了一些新的灌溉渠和蓄水池。
可以说这几年来昔班尼一直在致力于恢复河中地区的农业耕作,而这也是昔班尼一直把军队维持在十万人规模左右的重要原因。不是他不想扩张军队,而是形势所迫。农耕文明不可能像游牧文明那样几乎全民皆兵,想要发展农业就必须要有所放弃。所以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昔班尼把大量的青壮年留在了民间让他们开始耕作。
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乌兹别克汗国没有那么多的军队,如果想要昔班尼还是可以凑出来一直几十万的大军的。毕竟乌兹别克人也才刚刚开始学习农耕没有几年,还没有完全被农耕化的他们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游牧民族的。
而这也是昔班尼在发布了征召令之后能够迅速聚集起来数万大军的原因了。此时的乌兹别克人仍然是聚集的生活在一起,所以只要昔班尼的征召令一发下去很容易便可以获得大量的兵源。
在昔班尼发布征召令的第三天,就近赶来的士兵已经达到了将近七万人,而昔班尼的大军也一举突破了十五万。
但是即便是这样昔班尼也依然没有发动反击,因为这个时候虽然他的军队的人数增多了,但是他的实力却下降了。
这些新来的士兵完全就是一群新兵蛋子,没有经过训练,没有上过战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没有武器。而昔班尼此时也没有办法立刻变出来数万的兵器铠甲,所以虽然军队的人数增加了但是这几万新兵反倒暂时成了累赘了。
所以为了尽快的让这些新兵形成战斗力,昔班尼一方面不断的从乌兹别克各地调集武器铠甲以及粮草等,另一方方面也紧急的开始了对这群新兵的训练。
而这期间昔班尼最怕的便是明军的偷袭了,要是这个时候袁启文打了过来了,到时候这些新兵很容易溃败的,而一旦他们溃败便很有可能会连累全军。所以为了稳住明军,昔班尼这个时候向导了一个办法,那便是求和。
于是昔班尼便派出了几位使者来到了乌喇秋别城。但是昔班尼虽然计谋想的很好,但是无奈派去的人表现的稍差了点,在袁启文和李端澄两人不断的逼迫之下其中一个使者竟然说漏了嘴了。这下子昔班尼的计划彻底的泡汤了,而在知道了昔班尼不是真的求和之后袁启文直接把几个使者给扣了起来。既然是来骗我们的那边是敌人了,对待敌人没有那么多的仁义了。
而当天晚上看到自己派去的使者没有回来,昔班尼便知道他们几个一定是失败了,这个时候昔班尼猜测知道了事情真相的明军很有可能会趁机和自己决战,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昔班尼连夜下令全军警戒。
不过很快昔班尼便不再担心了,因为当天晚上,昔班尼从各地调集的将近十万的兵器终于到了这里了。这几天的练兵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成果,在练兵的时候昔班尼采取一个老兵带着一个新兵的方法,再加上本身身为游牧民族对于战争他们也不是太过陌生,所以虽然才没有多少天的训练但是新兵们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了。游牧民族本来便是征来便能战,只不过是战斗力不高而已。这几天的训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新兵训练的差不多了昔班尼差的便是兵器了,没有兵器再多的人也是枉然。而当天晚上随着十万套兵器的到来,昔班尼最后的短板便补齐了。
这个时候坐拥十五万大军他如何会再怕袁启文。第二天昔班尼将十五万大军重新整编,按照训练的时候的样子重新整编的大军还是一个老兵带着一个新兵,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整体的实力来。
而当自己大军的人数到达了十五万之后,在来到这里从军的人便都被昔班尼安排在了另外一个地方,虽然现在乌兹别克汗国的敌人是大明,但是其他的敌人也不能不妨不时。所以在那之后再次聚集起来的人便都被昔班尼安排到了北面和西面,在那里他们将主要防范波斯人以及哈萨克人。
在昔班尼练兵的这几天,袁启文他们也没有闲着。袁启文一方面在不断的加固乌喇秋别城,另一方面很快便联通了乌喇秋别和南疆的联系。这样乌喇秋别以东所有的土地全都已经和南疆的费尔于纳盆地连在一起了。
袁启文他们并没有想着通过一两场战役来解决昔班尼,因为这根本就不现实。如果此时袁启文手中有四十万以上的大军的话或许袁启文还可以试一试,但是自己手上却只有十万人都不到的军队,这还是加上了李端澄手中仅剩的六千人的情况下的。在前几天的一战中,虽然昔班尼付出了一万八千人左右的伤亡,但是明军的伤亡同样也不小,将近一万人了。
可以说不管是在战前还是在战后袁启文和昔班尼双方在乌喇秋别的实力都差不多,并且双方的将领也都是经验丰富之辈,所以想要短时间内打败对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靠着奇谋获胜的,那只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这些战争比较能够引起人们的好奇,所以传播的比较广泛,但是事实上大多数的战争也是和现代化的战争一样,都是靠的实打实的打出来的,双方都要经过长时间多次的交锋,就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了,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是胜利者,谁中途退出了,谁便是失败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袁启文想要短时间彻底打败昔班尼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就更不要说弄不好袁启文还有可能会成为失败者呢。这里毕竟是乌兹别克,昔班尼在自己的家里可以不断的征兵,而袁启文却不能。虽然现在乌喇秋别已经和南疆连在了一起了,但是南疆以及亦力把里毕竟是大明刚刚获得的土地,那里的人民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大明的军队。
所以袁启文打算的便是一方面和昔班尼打一场持久战,另一反面在联系一些盟友。
袁启文最大的仪仗便是他是大明的将领,而大明的实力远远大于乌兹别克。通过南疆袁启文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来自大明的物资补给。有了这些再加上坚固的乌喇秋别城,袁启文坚信最起码何意和昔班尼打上三个月。到时候袁启文相信坚持不住的一定是昔班尼,因为乌兹别克没有那个实力和大明耗下去。
袁启文和昔班尼之间的关系很快便发生了转换,之前一直都是袁启文在进攻,而现在随着兵力加强了,昔班尼也开始了转守为攻了。而袁启文正巴不得昔班尼来进攻呢,自己有着城墙之利,干嘛不用。一个城墙便可以顶的上数万大军了。到时候自己作为防守的一方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直接便占了上风了,而反观对方面对高高的城墙不付出几万人的伤亡休想攻入城内。
在整编好之后,第二天,昔班尼亲率十五万大军对乌喇秋别发动了进攻。但是虽然进攻猛烈,但是确实收获甚微。向来攻城之战便是最让人头疼的,如果守军少还好说,但是要是守军多了,那么一般情况下不付出巨大的伤亡一般很难攻入城内。
历来面对守军数量众多的坚城,进攻的一方可以采取的方法便分为三种,一种便是不断的进攻,靠着人数上的优势硬是用尸体来填满城墙。这是最常用,同时也是最残酷的一种。
第二种便是围困了,将整个城池都围困起来,然后等到城内的粮草等用完之后城内自会发生内乱,到时候便可以多下城墙了。但是这一种方法却只使用与城内储备的粮草少,并且进攻的一方不需要短期内获得胜利的情况下才行。历来围困战打个七八个月的都很常见,而围困个一两年才分出胜负的也不少。就像历史上的宋朝开封之战的时候金兵足足围困了开封将近两年,而二战时候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时候德军也足足围城九百天。
第三种便是很多人都喜欢谈论的奇谋了。不过这种方法虽然最为让人津津乐道但是其实实际之中却很不好用。大家都不是傻子,哪有那么容易让你得逞。
现在昔班尼对袁启文采取的方法便是第一和第二种的结合了,先打,如果能够打下来自然是更好,但是如果打不下来就只能也采取围困的方法了。不过第二种昔班尼实在是不想使用,因为城内的袁启文经过几天的时间已经调集了大批的物资了,想要耗光这些粮草,不知道还要多长的时间,但是昔班尼显然不想让这场战争进行那么长时间,时间越长变数也就越大。
从第一天开始昔班尼便发动了猛攻,虽然最后没有能够获得进展,但是昔班尼却没有放弃,在自己军队出现伤亡的时候,很显然明军也不断的出现了伤亡,昔班尼就是耗也要把城内的明军给耗光了。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连好几天,昔班尼每一天都准时准点的发动进攻,在这几天的进攻之后,死亡的人数逐渐的增加,几天的进攻为昔班尼新添了三万的伤亡,而即便是城内的明军也同样不好受,几天下来伤亡已经逼近两万了。
城内,袁启文和李端澄两人这两天在不断的商量着对策,显然将近两万的伤亡让两人有点接受不了了。
“哎,想不到昔班尼竟然这么不要命的进攻。”看着手中的伤亡报告,袁启文叹气的说道。
“是啊,本以为他会采取围城的方法呢,谁知道他竟然一连几天都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进攻当中。不不过我们这里伤亡这么多相信他昔班尼伤亡也不会少了,就看谁先坚持不住了。”这个时候李端澄封分析道。
“哈哈,老将军说的不错,估计他昔班尼现在也在头疼呢,我们死伤了将近两万估计他的伤亡也不会低于三万... -->>
~.< >-~ 第二百一十五章这里以后属于大明
乌兹别克族大约形成在明朝前后时期,他们是自古定居中亚地区的伊朗人与11~15世纪之间迁居此地的蒙古或突厥各游牧部落混合而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在以前的钦察汗国也就是金帐汗国的统治时期他们一直生活在金帐汗国的统治之下。而后来随着金帐汗国的逐渐没落金帐汗国开始被白帐汗国所取代。而乌兹别克人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的。
在白帐汗国的后期,昔班尼的祖父阿布尔海尔在当时取得了白帐汗国的实际控制权之后聚集了一批和自己相近的族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游牧民族的汗国,这便是乌兹别克汗国。这是乌孜别克族形成当中的重要一步。而后来随着昔班尼重建乌兹别克汗国乌孜别克族正式的开始在河中地区定居了起来。昔班尼也一直被认为是乌孜别克的奠基人。
现在的乌兹别克族到底有多少人恐怕就连昔班尼这个大汗自己都不清楚,在其祖父阿布尔海尔以及之前的时期的时候乌孜别克族一般都是聚集生活在一个地区,但是在几十年前由于阿布尔海尔身死第一个乌兹别克人建立的国家灭亡之后在乌兹别克族生活的那片土地之上便爆发了数不清的战争,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战乱无数的乌兹别克人带着家眷逃离了这里。
而现在昔班尼重建的这个乌兹别克汗国统治下的乌兹别克人也只是整个乌孜别克族里面的一部分。
不过虽然不知道现在整个族人有多少,但是在自己治下生活的族人的数量昔班尼却十分的清楚,由于战乱人数不是太固定,但是一般也都是在九十万人左右徘徊。现在未来发展农业昔班尼只维持了十万左右的大军,但是如果到了灭族之战的时候昔班尼自信自己可以聚集起来二十五万到三十万左右的大军。
从本质上来说现在的乌孜别克族还是游牧民族。只不过随着打败了帖木儿帝国乌兹别克人占领了河中地区之后便开始发生了转变。作为一代枭雄,昔班尼对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差距十分的清楚。自古以来游牧民族出现了无数个,也曾经建立起来了无数个强大的国家,但是无一例外到了现在这些国家不是灭亡了就是已经衰败了。
昔班尼清楚的知道游牧民族不具备农耕民族的凝聚力。就像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匈奴、突厥以及蒙古帝国一样,都曾经强大过,但是却都是很快的就灭亡了。这就是游牧民族的特性,没有凝聚力造成的。在顺境的时候那些牧民们便会聚集在一起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是一旦出现逆境了比如不断的战败,这个时候便会出现分裂,无数的牧民在这个时候便会慢慢的离开原来的地方逃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定居下来。而那个强大的帝国便是瞬间崩溃。
但是游牧民族由于是农耕文明他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即便是遇到了很大的失败他们也都会坚守在那里。这股凝聚力让的农耕文明不管是遭受多大的困境都可以通过长时间的修生养息缓过劲来。
正是由于知道了游牧民族的种种不足,所以在得到了河中地区之后昔班尼便开始想着改变。河中地区是一块以农业为主的绿洲,这里不像中亚其他的土地那样要么是荒漠,要么是只适合牧草放牧而不适合种植粮食的的土地。河中由于处在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这里土地异常肥沃非常适合种植粮食。该地区先后被希腊、突厥、唐朝、阿拉伯等统治。在昔班尼统治之前这里正在被帖木儿帝国统治,随着打败了帖木儿帝国这里便落到了昔班尼的手中。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昔班尼便开始实施自己农业化的道路,在昔班尼征服河中农业绿洲的战争,昔班尼发动的不断的战争一度使得泽拉夫善河流域、卡什卡河流域,吉萨尔盆地等地的农业衰落,播种面积急剧缩小,其中一部分被变成牧场,部分居民不得不离开农业绿洲,前往山区或城市。
根据昔班尼的手下败将之一的巴布尔的《巴布尔回忆录》对战争给撒马尔罕造成的恶果作了描述:“战士们抢得的战利品很快就消耗尽了;在我们攻下撒马尔罕城时,其破坏程度竟达到居民缺少种籽粮需要贷款的地步。这种地方还有什么可抢呢?”撒马尔罕被昔班尼占领以后,“大多数乡村和城市……变成了草原和荒野,……而悲哀的滚滚波涛和无数苦难的激流,把大部份定居居民沉没于普遍惊慌失措的旋涡之中。”
但是知道农业的重要性的昔班尼并没有把这些土地置之不理,昔班尼在征服赫拉特以后,立即着手制定恢复生产的一系列措施。他首先处理了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和恢复对土地的耕作。昔班尼在把土地归还原主的同时还鼓励开垦内战期间荒芜的土地,那些暂时未能归还的土地先转入昔班尼汗的名下,由国库拨一批款项用于恢复生产。这类土地由农民耕种,其收获物以赋税的形式纳入国库。其次,昔班尼很重视修复水利灌溉系统。 就在他攻入布哈拉两年之后的1502年,横跨泽拉夫善河的大坝桥落成,此后又修建了一些新的灌溉渠和蓄水池。
可以说这几年来昔班尼一直在致力于恢复河中地区的农业耕作,而这也是昔班尼一直把军队维持在十万人规模左右的重要原因。不是他不想扩张军队,而是形势所迫。农耕文明不可能像游牧文明那样几乎全民皆兵,想要发展农业就必须要有所放弃。所以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昔班尼把大量的青壮年留在了民间让他们开始耕作。
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乌兹别克汗国没有那么多的军队,如果想要昔班尼还是可以凑出来一直几十万的大军的。毕竟乌兹别克人也才刚刚开始学习农耕没有几年,还没有完全被农耕化的他们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游牧民族的。
而这也是昔班尼在发布了征召令之后能够迅速聚集起来数万大军的原因了。此时的乌兹别克人仍然是聚集的生活在一起,所以只要昔班尼的征召令一发下去很容易便可以获得大量的兵源。
在昔班尼发布征召令的第三天,就近赶来的士兵已经达到了将近七万人,而昔班尼的大军也一举突破了十五万。
但是即便是这样昔班尼也依然没有发动反击,因为这个时候虽然他的军队的人数增多了,但是他的实力却下降了。
这些新来的士兵完全就是一群新兵蛋子,没有经过训练,没有上过战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没有武器。而昔班尼此时也没有办法立刻变出来数万的兵器铠甲,所以虽然军队的人数增加了但是这几万新兵反倒暂时成了累赘了。
所以为了尽快的让这些新兵形成战斗力,昔班尼一方面不断的从乌兹别克各地调集武器铠甲以及粮草等,另一方方面也紧急的开始了对这群新兵的训练。
而这期间昔班尼最怕的便是明军的偷袭了,要是这个时候袁启文打了过来了,到时候这些新兵很容易溃败的,而一旦他们溃败便很有可能会连累全军。所以为了稳住明军,昔班尼这个时候向导了一个办法,那便是求和。
于是昔班尼便派出了几位使者来到了乌喇秋别城。但是昔班尼虽然计谋想的很好,但是无奈派去的人表现的稍差了点,在袁启文和李端澄两人不断的逼迫之下其中一个使者竟然说漏了嘴了。这下子昔班尼的计划彻底的泡汤了,而在知道了昔班尼不是真的求和之后袁启文直接把几个使者给扣了起来。既然是来骗我们的那边是敌人了,对待敌人没有那么多的仁义了。
而当天晚上看到自己派去的使者没有回来,昔班尼便知道他们几个一定是失败了,这个时候昔班尼猜测知道了事情真相的明军很有可能会趁机和自己决战,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昔班尼连夜下令全军警戒。
不过很快昔班尼便不再担心了,因为当天晚上,昔班尼从各地调集的将近十万的兵器终于到了这里了。这几天的练兵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成果,在练兵的时候昔班尼采取一个老兵带着一个新兵的方法,再加上本身身为游牧民族对于战争他们也不是太过陌生,所以虽然才没有多少天的训练但是新兵们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了。游牧民族本来便是征来便能战,只不过是战斗力不高而已。这几天的训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新兵训练的差不多了昔班尼差的便是兵器了,没有兵器再多的人也是枉然。而当天晚上随着十万套兵器的到来,昔班尼最后的短板便补齐了。
这个时候坐拥十五万大军他如何会再怕袁启文。第二天昔班尼将十五万大军重新整编,按照训练的时候的样子重新整编的大军还是一个老兵带着一个新兵,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整体的实力来。
而当自己大军的人数到达了十五万之后,在来到这里从军的人便都被昔班尼安排在了另外一个地方,虽然现在乌兹别克汗国的敌人是大明,但是其他的敌人也不能不妨不时。所以在那之后再次聚集起来的人便都被昔班尼安排到了北面和西面,在那里他们将主要防范波斯人以及哈萨克人。
在昔班尼练兵的这几天,袁启文他们也没有闲着。袁启文一方面在不断的加固乌喇秋别城,另一方面很快便联通了乌喇秋别和南疆的联系。这样乌喇秋别以东所有的土地全都已经和南疆的费尔于纳盆地连在一起了。
袁启文他们并没有想着通过一两场战役来解决昔班尼,因为这根本就不现实。如果此时袁启文手中有四十万以上的大军的话或许袁启文还可以试一试,但是自己手上却只有十万人都不到的军队,这还是加上了李端澄手中仅剩的六千人的情况下的。在前几天的一战中,虽然昔班尼付出了一万八千人左右的伤亡,但是明军的伤亡同样也不小,将近一万人了。
可以说不管是在战前还是在战后袁启文和昔班尼双方在乌喇秋别的实力都差不多,并且双方的将领也都是经验丰富之辈,所以想要短时间内打败对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靠着奇谋获胜的,那只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这些战争比较能够引起人们的好奇,所以传播的比较广泛,但是事实上大多数的战争也是和现代化的战争一样,都是靠的实打实的打出来的,双方都要经过长时间多次的交锋,就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了,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是胜利者,谁中途退出了,谁便是失败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袁启文想要短时间彻底打败昔班尼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就更不要说弄不好袁启文还有可能会成为失败者呢。这里毕竟是乌兹别克,昔班尼在自己的家里可以不断的征兵,而袁启文却不能。虽然现在乌喇秋别已经和南疆连在了一起了,但是南疆以及亦力把里毕竟是大明刚刚获得的土地,那里的人民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大明的军队。
所以袁启文打算的便是一方面和昔班尼打一场持久战,另一反面在联系一些盟友。
袁启文最大的仪仗便是他是大明的将领,而大明的实力远远大于乌兹别克。通过南疆袁启文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来自大明的物资补给。有了这些再加上坚固的乌喇秋别城,袁启文坚信最起码何意和昔班尼打上三个月。到时候袁启文相信坚持不住的一定是昔班尼,因为乌兹别克没有那个实力和大明耗下去。
袁启文和昔班尼之间的关系很快便发生了转换,之前一直都是袁启文在进攻,而现在随着兵力加强了,昔班尼也开始了转守为攻了。而袁启文正巴不得昔班尼来进攻呢,自己有着城墙之利,干嘛不用。一个城墙便可以顶的上数万大军了。到时候自己作为防守的一方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直接便占了上风了,而反观对方面对高高的城墙不付出几万人的伤亡休想攻入城内。
在整编好之后,第二天,昔班尼亲率十五万大军对乌喇秋别发动了进攻。但是虽然进攻猛烈,但是确实收获甚微。向来攻城之战便是最让人头疼的,如果守军少还好说,但是要是守军多了,那么一般情况下不付出巨大的伤亡一般很难攻入城内。
历来面对守军数量众多的坚城,进攻的一方可以采取的方法便分为三种,一种便是不断的进攻,靠着人数上的优势硬是用尸体来填满城墙。这是最常用,同时也是最残酷的一种。
第二种便是围困了,将整个城池都围困起来,然后等到城内的粮草等用完之后城内自会发生内乱,到时候便可以多下城墙了。但是这一种方法却只使用与城内储备的粮草少,并且进攻的一方不需要短期内获得胜利的情况下才行。历来围困战打个七八个月的都很常见,而围困个一两年才分出胜负的也不少。就像历史上的宋朝开封之战的时候金兵足足围困了开封将近两年,而二战时候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时候德军也足足围城九百天。
第三种便是很多人都喜欢谈论的奇谋了。不过这种方法虽然最为让人津津乐道但是其实实际之中却很不好用。大家都不是傻子,哪有那么容易让你得逞。
现在昔班尼对袁启文采取的方法便是第一和第二种的结合了,先打,如果能够打下来自然是更好,但是如果打不下来就只能也采取围困的方法了。不过第二种昔班尼实在是不想使用,因为城内的袁启文经过几天的时间已经调集了大批的物资了,想要耗光这些粮草,不知道还要多长的时间,但是昔班尼显然不想让这场战争进行那么长时间,时间越长变数也就越大。
从第一天开始昔班尼便发动了猛攻,虽然最后没有能够获得进展,但是昔班尼却没有放弃,在自己军队出现伤亡的时候,很显然明军也不断的出现了伤亡,昔班尼就是耗也要把城内的明军给耗光了。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连好几天,昔班尼每一天都准时准点的发动进攻,在这几天的进攻之后,死亡的人数逐渐的增加,几天的进攻为昔班尼新添了三万的伤亡,而即便是城内的明军也同样不好受,几天下来伤亡已经逼近两万了。
城内,袁启文和李端澄两人这两天在不断的商量着对策,显然将近两万的伤亡让两人有点接受不了了。
“哎,想不到昔班尼竟然这么不要命的进攻。”看着手中的伤亡报告,袁启文叹气的说道。
“是啊,本以为他会采取围城的方法呢,谁知道他竟然一连几天都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进攻当中。不不过我们这里伤亡这么多相信他昔班尼伤亡也不会少了,就看谁先坚持不住了。”这个时候李端澄封分析道。
“哈哈,老将军说的不错,估计他昔班尼现在也在头疼呢,我们死伤了将近两万估计他的伤亡也不会低于三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