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0.info,贴身御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中医常识:

    1气(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构成的本原。

    2精气学说(古代哲学)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

    3精(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精的基本概念有二:1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2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4气化(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化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5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人类生命产生的本原。

    6神1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2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3一切生物及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4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7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8阴阳学说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以阴阳对立统一理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沦。

    9阳化气指在阳的作用下,物质从有形蒸腾气化为无形的过程。10阴成形指在阴的作用下,物质由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的过程。

    11阴阳交感指明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12冲气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

    13阴阳对立对立:是指处于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相互斗争。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阴阳制约。

    14阴阳消长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15阴平阳秘即阴阳平秘。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而不外亢。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此外,还含有共同促进、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17阴阳转化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18重阴必阳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阴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

    19重阳必阴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比的条件。谓阳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

    20阳胜则阴病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21阴胜则阳病阴,指阴寒;阳,指阳气。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个足的病证。

    22阳病治阴阴偏衰产生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偏衰产生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阴病治阳。24阴中求阳治疗阳虚证时,在补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25阳中求阴治疗阴虚证时,在补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6阴损及阳当阴精亏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无源。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27阳损及阴当阳气虑损到—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阴精,使阴精化生不足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28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29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30五液汗、涕、泪、涎、唾五种液体。31五色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32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个感觉器官。33五体机体的筋、脉、肉、皮毛、骨五种形体组织。34五志怒、喜、思、忧、恐五种情志变化。

    35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36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37制化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事物必须有克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38相乘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39相侮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40五行学说属古代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41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树木树干能屈能伸、向上向外舒展的状态。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42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的特diǎn。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4金曰从革从,由也;革,变革。“从革”,即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革土生金)。金之质地沉重,且常用于杀戮,因而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45水曰润下润,滋润:下,下行。“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滋润、向下、寒凉、闭藏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46母病及子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变传变。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谓之母病及子。

    47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变传变。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称为子病犯母。

    48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因补母能令子实(母能生子),故虚则补其母。

    49实则泻其子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因泻子能令母虚(子盗母气),故实则泻其子。

    50滋水涵木即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51益火补土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虚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52培土生金即用补脾益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主要用于肺气虚弱或肺脾两虚之证。

    53金水相生亦称滋养肺肾法。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故补肺阴即可以滋肾阴。肾阴是五脏之阴的根本,滋肾阴又可以达到补肺阴的目的。故金水互生以治疗两脏之阴虚。

    54抑强扶弱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抑强”主要用于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抑其强者,则弱者功能自然易于恢复。“扶弱”主要用于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助弱者,加强其力量,可以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55抑木扶土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

    56培土制水是以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57佐金平木是辅佐肺金以制肝木的一种治法。此法适用于肺虚无力制肝而肝旺者。

    58泻南补北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二、中医藏象。

    1藏象即人体内在脏腑的形象及其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

    2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3心主血脉指心气与脉气相通,心具有生血和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营养全身的作用。

    4心藏神指心具有主宰脏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又称心主神志。

    5神在人体,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6心在体合脉心脏与脉管相连,心脉之气相通,在心气的推动下,二者相互配合以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

    心之华在面华,光彩之意。即心的精气的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8心在液为汗1因心主神志,精神情志而引起的出汗与心直接相关;2汗为律液所化,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心主血,放称汗为心之液。

    9心开窍于舌又称舌为心之苗。心之本脉系舌根,心之气血通于舌,舌主味觉和言语的功能赖心主血脉及心神的荣养和支配,故称。

    10心在志为喜喜是以心之气血为物质基础,经心气之气化作用而表现于外的一种情感反映。心气有余则喜笑不休,心气虚则易悲忧,故称。

    11华盖指肺。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称。

    12娇脏指肺。肺通过口鼻和皮毛直接与外界相通;且肺朝百脉,他脏之邪可通过经脉传至于肺;而肺叶娇嫩,为清虚之体,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称。

    13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均由肺所主持,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14肺主呼吸之气指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吸清排浊,吐故纳新,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15肺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尤其是宗气)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16肺主通调水道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远行和排泄具有疏通调节作用,又称“肺主行水”。

    17肺为水之上源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使水液经肺气推动而下输于肾,故称。

    18肺朝百脉即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会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

    19脉主治节指肺通过治理调节气机而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20肺性清肃清肃,即清洁、肃清。指肺具有肃清其本身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洁净、通畅的特性,是保证肺气宣降运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21肺在体合皮指肺宣散卫气和津/液温润皮肤;皮肤之汗孔可随肺气宣肃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助肺司呼吸之功能。

    22肺之华在毛肺输布精气,充养于皮肤之毛发,故其精气盛衰、功能强健与否可从毛发之荣枯反映出来。

    气门即汗孔。因汗孔有随肺气的宣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作用,故称。

    24鬼门即汗孔。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肤而出。称魄汗。汗孔则称为鬼门。

    25玄府是汗液排泄的孔道,又称气门、汗孔。因其细微幽玄不可见,故称。

    26肺开窍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为呼吸气出入之通道,其通气与嗅觉必赖肺气的和利,故称。

    27肺在液为涕涕为肺之阴津所化,赖肺气宣发至鼻窍,以润鼻,肺气敛肃使涕不外流,故称。

    28肺在志为悲忧悲为肺之精气气化而表现于外的情志变化,悲忧太过则耗肺气,肺气虚则易悲忧。

    29后天之本指脾(胃)。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30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31脾主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32脾主升清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

    33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逸于脉外的功能。

    34四未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称四肢为四末。

    35分肉即肌肉、肌。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分明,故称。

    36脾主为胃行其津/液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必经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心,以输布营养全身,故称。

    37唇四白唇四周的白肉,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

    38脾主肌肉指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肌肉,使之丰满健壮,故称。

    39脾主四肢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升清阳,四肢得清阳之气则轻劲有力,故称。

    40脾在志为思思虑是以脾之精气为物质基础,经脾气气化而表现于外的一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状态,故称。

    41仓廪之官仓廪,指贮藏粮食的仓库。仓廪之官,是言脾胃如同掌管国家粮库的官员,对饮食物有消化、吸收和转输作用。

    42脾开窍于口指脾气之运化正常与否,可从饮食口味的情况反映出来。脾气健运则饮食口味正常。

    43脾之华在唇口/唇为肌肉的一部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光泽,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的反映。故称。

    44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是脾之阴津所化,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润口、助吞咽和消化,脾气固/摄,使涎不外流,故称。

    45肝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作用。

    46肝调节血量指肝对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47肝为“血海”因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与女子月经有关,故称。

    48肝主生血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即肾精输于肝,经肝之气化而化为血,故称。

    49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宣泄气机以保持全身气机条达舒畅,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50肝主谋虑指肝藏血而主疏泄,有辅佐心神参与调节思维、情绪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51肝为刚脏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易逆易亢,其性刚强,故称。

    52肝主筋筋束骨,系于关节,其运动强劲有力而灵活,须赖肝之气血的营养,故称。

    53将军之官指肝。因肝具有刚强之性,其气急而动,易亢易逆;肝藏血而主谋虑,反映了肝既刚且柔,如同将军有勇有谋,故称。

    54罢极之本指肝。肝藏血而主筋,筋司运动。筋膜得肝之气血克养而强劲有力,活动自如,且能消除疲劳,故称。(罢,读作ba,免去、消除之意;极,疲困之意。罢极,即消除疲劳)。

    55肝之华在爪爪为筋之余,爪和筋均赖肝之气血的营养,爪甲之荣枯可反映肝之精气的盛衰,故称。

    56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之营养,故称。

    57肝在液为泪泪为肝之阴津所化,经肝气琉泄至目,滋润和保护眼目,肝气收摄,使泪不外流,故称。

    58肝在志为怒怒为肝之精气经气化而表现于外的一种情志变化,久怒则伤肝气,故称。

    59肾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60精(医学)广义之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有形精微物质的统称(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狭义之精,是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有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

    61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62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是源于水谷,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及脏腑代谢产生的精微物质。

    63天癸是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质。

    64三余即爪为筋之余,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

    65肾主水液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66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使肺呼吸达到一定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67肾为胃关关,关卡。饮食之受纳在于胃,便溺之排泄关乎肾,如同胃之出口、关卡,故称。

    68肾主骨因肾藏精,精生髓而养骨,骨的生理功能与肾精有密切关系,故称。

    69肾生髓髓分骨髓、脊髓、脑髓,皆由肾中精气化生,故称。

    70命门1《内经》谓“命门者目也”。2《难经》始命门被赋予“生命之门”,是先天之气蕴藏之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

    71肾精即肾所藏之精气。

    72肾气肾精所化生之气。

    73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作用。

    74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火,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阳、兴奋、化气作用。

    75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耳主听觉,听觉系于脑,肾精化髓通于脑,肾精充则脑髓得养而听觉灵敏,故称。二阴,即前后阴。前阴主生殖和排尿,后阴主排便,均赖肾中精气之气化方可正常进行,故称。

    76肾在志为恐恐为肾之精气经气化而表现于外的—种情志活动,肾气虚则易恐,大惊卒恐则伤肾气。

    77肾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唾为肾中阴精所化,经肾之气化而出于舌下的液体,肾气封藏,可使唾不外流,故称。

    78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之上口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79飞门指口唇。“飞”与“扉”相通,即门扇,由于口唇像门扇一样自由开合,故称。

    80户门即牙齿。户,即门户,引申为把守。因食物入口,必经齿之咀嚼才能下咽,故称。

    81吸门即会厌。会厌是食管与气管的相会处,既是食物下达食管的必经之处,又是呼吸气体的门户,故称。

    82贲门即胃之上口。贲,奔也,食物经食管下行,经贲门直奔胃中,故称。

    83幽门即胃下口、小肠之上口。幽者,深也。食物入胃,经胃之受纳、腐熟,食糜必在胃中有一定时间的停留以利精微的吸收,然后再经此处下输小肠,故称。

    84阑门即小肠下口与大肠上门相接处。阑,即遮拦,指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于此得到阻拦,故称。

    85魄门下极为魄门,即肛门。魄,古通粕。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故称。

    86六腑以通为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故称。

    87中精之府即胆。由于胆贮藏精汁,即胆汁,故名。

    88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而形成食糜的意思。

    89太仑又称大仓,即胃。因胃有受纳食物的作用,故称。

    90水谷之海即胃。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

    91胃气1狭义指构成胃,并维持胃进行功能活动的物质。2广义指构成脾胃并维持脾胃运化功能的物质。3脾胃的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象和缓有力。

    92小肠主化物小肠接受自胃传送之食糜,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营养物质,由脾吸收转输,糟粕则由此下输于大肠。

    93小肠主液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从而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称。

    94大肠主津指大肠重新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故称。

    95孤腑即三焦。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其最大,无以匹配,放称。

    96三焦气化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其对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97上焦如雾雾,雾露。形容水谷精气轻清而弥漫的状态。指上焦心肺宣发水谷精气像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营养全身。

    98中焦如沤沤,沤渍。是指胃对水谷腐熟为乳糜状态的形容。中焦脾胃有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律液的作用,故称。

    99下焦如渎渎,沟渠。是对下焦大小肠、肾和膀胱渗泄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作用的生动描述。

    100决渎之官即三焦。因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故称。

    101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奇,异也。恒,常也。因其形似腑,为中空性器官;功似脏,能贮藏精气,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名。

    102五神藏即心、肺、肝、脾、肾。因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故称。

    103元神之府即脑。人之灵机记性、思维语言、视、听、嗅等均为脑所主,故称。

    104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肾精血相互滋生,阴液互相滋养,且同具相火,故称肝肾同源。

    105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古人根据五行学说将脏腑与天干相配,则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

    106心肾相交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照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义称“水火既济”。

    107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

    108官窍官指舌、鼻、口、目、耳等五个器官,简称五官。除五官之外,咽喉也属于官之范畴。窍有阳窍、阴窍。阳窍有七,一般称七窍,是头面部(眼二、耳二、鼻孔二和口)七个窍的合称。头面部的七窍,又称上窍、清窍、阳窍。阴窍有二,指前后二阴(前阴尿道口和后阴肛门)。二阴,又称下窍。全身共九窍。

    109腠理即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腠,指肌肉的纹理;理指皮肤的纹理。

    110皮腠皮肤的纹理及皮肤与肌肉间隙处的组织,为腠理的组成部分。

    111肉腠肌肉的纹理称肌腠,又称肉腠、分理。

    112人体肌肉较丰厚处(膨大部分)。

    113溪谷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体内气血汇聚之所,亦是经气所在之处。大的缝隙处称谷,小的凹陷处称溪。

    114筋之府即膝,因膝为筋汇集之处,故称。

    115髓之府即骨,骨内有腔隙,内藏骨髓,故称。

    116肾之标即牙齿。牙齿和骨骸的营养来源相同,均赖肾精滋养而生长,故称。

    117目系又称眼系、目本,为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118山根突于两眶之间连于额的部位,又称頞、下极、王宫。

    119天柱自额以下至鼻准,又称鼻梁、鼻茎。

    120精明即眼睛,为视觉器官,能视万物,别黑白,审长短。

    121心之苗即舌。因舌能反映心的功能状况,为心之外候,故称。

    122金实不呜指肺为邪壅,影响及喉而失音。

    1金破不鸣指肺虚影响及喉而失音。

    三、气血之说。

    1气血津液学说是研究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生成、输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学说。

    2气(医学)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最基本物质。

    3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4气交指人生活的场所,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互相交汇的地方。

    5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6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基本、最原始的气,源于先天而藏于肾。又称原气、真气。

    7宗气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在肺中结合而积于胸中的气,又称动气、大气。

    8营气是运行于血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于营养,故称为营气。

    9营血因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又能化生血液,故常营血并称。

    10营阴即营气,因营气清柔和顺,主内守,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称。

    11荣气即营气,因其富有营养,能使机体荣润、光泽,故称。

    12息道指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

    13气街1气冲穴的别名;2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3指腹股沟动脉处。

    14虚里又名胃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在此可测知宗气的盛衰。

    15气海1指部位名称,即膻中为上气海,是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丹田为下气海,是元气聚汇之处。2指经穴名称。即脐下一寸五分处。

    16膻中1指两乳中间的部位,是宗气所聚之处,为上气海;2指心包:3穴位名,在任脉上,两乳头正中。

    17卫气是运行于脉外的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气,又称卫阳。

    18卫阳即卫气。因卫气傈悍滑疾,主卫外,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称。

    19血府即脉。因脉为血行之道,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放称。

    20动气指宗气。具有行气血、助呼吸、助语声等作用。

    21五气1指天之气,因其随时令的变化而表现为风、暑、湿、燥、寒,故称五气。2指五脏之气。

    22津血同源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而且能相互转化。故称。

    津液是指机体—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

    24血汗同源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与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相互化生,津血既同源,血汗亦同源。

    25气主煦之气有温煦人体的作用,故称。

    26血主濡之血有滋润和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称。

    27气为血之帅是气对血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三个方面。

    28血为气之母是血对气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血能裁气、血能生气两个方面。

    29气机调畅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

    30脏腑之气是构成脏腑的基本物质,也是推动和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31气主推动指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等都具有推动作用。

    32气主调控指气一方面发挥推动、兴奋、升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发挥宁静、抑制、肃降的作用。

    33气主温煦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冷。

    34气主凉润发挥凉润作用的气是人身之阴气。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作用,故称。

    35气主防御指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亦可驱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

    36气主固摄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而防止其无故流失,并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37气能生血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作为动力。

    38气能行血指气能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

    39气能摄血指气能固摄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而不逸于脉外的作用。

    40血能载气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4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

    42气能行津指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43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可以防止体内律液无故地大量流失,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

    44津能生气指津液在输布过程中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以化生为气。

    45津能载气指气必依藏于津液之中,方不致无故散失,以发挥其正常功能,故称。

    四、经络

    1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2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3经脉经,有路径之意。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

    4络脉络,有网络之怠。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5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6孙给是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7正经即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故称正经。

    8十二经别简称“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深部联系的作用。

    9十二经筋简称“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10十二皮部简称“皮部”。足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市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11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合称。因为它们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大多同脏腑没有直接络属关系,彼此之间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与十二经脉不同,故称“奇经”。

    12阴脉之海是任脉的别称。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的气血,故称。

    13阳脉之海是督脉的别称。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是阳脉之督纲,对全身阳经起到调节作用,故称。

    14十二经脉之海是冲脉的别称。冲脉上行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是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

    15血海1指冲脉,冲脉起于胞中,有调节十二经气血、促进生殖的功能,与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关系;2指肝,因肝主藏血,调节血量,与女子月经有关,故称。

    16任主胞胎任脉起于胞中,能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与妊娠有关,故称。

    17别络即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是从经脉别出的分支,主要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间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18**1每一对相为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2指上下四方。

    19经气指构成经脉和维持经脉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因其运行经脉之中,故又称脉气。

    20十五别络别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包括十二经脉、任脉、督脉各分出的一支别络以及脾之大络,共十五,故称。(若再加上胃之大络,为“十六别络”)

    21感应传导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表现。

    22舌本即舌根。足太阳脾经连舌本,足少阴肾经挟舌本。

    颃颡为咽上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鼻咽部)。此处有足厥阴肝经通过。

    五、体质

    1医学体质学研究体质与健康、疾病关系的学科,即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关系的学科。

    2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3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为衡量人体的体格和身体大小的重要指标。

    4偏阳质是指具有偏热、亢奋、多动等特性的体质。

    5偏阴质是指具有偏阳不足、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

    6形神合一指形与神是人体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又称形与神俱。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

    7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

    8先天因素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

    9后天因素是人出生以后赖以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可分为机体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六、病因

    1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

    2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diǎn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3辨征求因即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椎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4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5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6少火指正常的、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

    7壮火指阳热过亢的,能耗损人体正气的病理之火。

    8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9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10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其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11瘀血又称为蓄血、恶血、败血、衃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12三因学说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

    13五志化火指怒、喜、思、忧、恐等精神情志失调所变生的火证。

    14五气化火指感受风、寒、暑、湿、燥之外邪,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形成火热证候。

    15虚邪1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2五邪之一(五邪:虚邪、贼邪、实邪、微邪、正邪)。

    16贼风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因其乘虚而入,具有贼害性质,使人致病,故称。

    17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8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19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0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侵入。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21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22温燥指初秋夏热之余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所发病证称为温燥。凉燥指深秋近冬,燥与寒相合侵犯人体,所发病证称为凉燥。

    24结石是指停滞于脏腑管腔的坚硬如石的物质,是一种砂石样的病理产物。25胎传指票赋与疾病由亲代经母体而传及子代的过程。26胎弱又称胎怯、胎瘦,为小儿禀赋不足,气血虚弱的泛称。

    27胎毒指婴儿在胎妊期间受自母体毒火,因而出生后发生疮疹和遗毒等病的病因。28瞀瘛指两目昏蒙不明,四肢抽搐的临床症状。29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30食复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者。

    31劳复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发者。32合病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33并病一经病让术罢义出现另一经证候。

    34伏而后发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不即时发病而潜伏于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35正气即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维护健康能力的总称。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抗邪及康复能力。

    36邪气指多种致病因素。

    37继发系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症。

    38后遗症是指主病在好转或痊愈过程中未能恢复的机体损害。是与主病有着因果联系的疾病。39徐发即徐缓发病。它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致病作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40发病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与复发等),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41感邪即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又称“卒发”或“顿发”。常见于新感伤寒或温病、疫病致病,情志

    七、病机

    1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又称病理。

    2病机学说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3健康即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阴阳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即形体血肉、精神情志和环境适应的完美协调。

    4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的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5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6实指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7虚实错杂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病邪与正气相互斗争,其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

    8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状态。

    9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状态。

    10虚实真假指在疾病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致的时候,则可出现某些假象的病理反映。

    11直中指寒邪侵犯阳虚寒盛体质,发病不经外感表卫阶段,直接损伤三阴经及所属内脏的病理过程。

    12越经传即不按六经次序而传变,如由太阳而传至太阴。

    13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协调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状态。

    14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15格阳又称阴盛格阳,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16格阴又称阳盛格阴,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逼迫阴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的一种病理状态。

    17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8亡阴是指机体的阴气突然大量亡失,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9气虚是指元气不足,致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变化。

    20气滞指气机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21气逆主要指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的病理状态。

    22气陷是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大过的病理状态。

    气闭指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的病理状态。

    24气脱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25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陷、气逆、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26气机不畅指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的病理状态。

    27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28血瘀指血行迟缓或运行不畅的一种病理状态。

    29血热是指血内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脉道扩张,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一种病理变化。

    30气滞血瘀是气机郁滞,血液运行不畅而气滞与血瘀并存的一种病理状态。

    31气虚血瘀是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瘀滞,气虚与血瘀并存的病理状态。

    32气不摄血指气虚而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使血逸于脉外而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33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变化。

    34津液不足是指津液数量的减少,而导致内在脏腑,外在孔窍、皮毛失其滋养润儒作用,因之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变化。

    35内生五邪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因其由内而生,故称之为内生五邪。

    36内风即风气内动,是指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生风的一种病理变化。

    37内寒即寒从中生。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弱,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

    38内湿是由于脾不运化,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饮停聚的病理变化。

    39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40内火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致功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41肾不纳气是指肾气虚不能摄纳肺气而致呼吸表浅、动则气喘的病理变化。

    42相火妄动是指阴虚火旺出现火迫精泄的病理变化。

    43水气凌心由于心阳不振,不能下温于肾;或肾阳虚弱,以致寒水不化,上凌于心,阻遏心阳,出现心悸、气喘等证的病理变化。

    44肝火上炎又称肝火、肝经实火,是肝脏阳热亢盛,气火上冲的一种病理变化。

    45肝气郁结又称肝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气机不得条畅的病理变化。

    46肺失清肃又称肺失肃降,是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47心火上炎火性炎上,心火循经向上,而出现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等症状的病理变化。

    48从化又称类化,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变化。

    八、养生

    1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

    2治则指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

    3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

    4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心身、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问。

    5天年人的自然寿命谓之天年,亦即天赋之年寿。

    6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7治病求本即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8正治指逆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适用于疾病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9反治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则,所采用的方药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又称“从治”。适用于疾病现象与本质不相—致的病证。

    10寒者热之指寒性病变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即以热治寒。

    11热者寒之指热证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治疗。

    12虑者补之指虚证现虚象,用补益功用的方药补其虚。

    13实者泻之指实证现实象,采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来治疗。

    14寒因寒用指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又称以寒治寒。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15热因热用指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又称以热治热。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16通因通用指用行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简称以通治通。

    17塞因塞用指用补益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简称为以补开塞。

    18扶正是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

    19祛邪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

    20调整阴阳系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或补其不足,恢复和重建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21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diǎn,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22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diǎn,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因人制宜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diǎn。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24用温远温前者之“温”,即药物之温;后者之“温”,指气候之温;“远”即避之意。即用温热之性的药物时,当避其气候之温。此为对“因时制宜”治疗法则的具体运用。

    25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法则

    八、内经

    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

    正之官,决断出焉。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

    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

    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

    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

    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火台)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

    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

    相并者也。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

    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

    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