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大三国的小人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猫鼠,贾诩继续游历,见了不少世面。后来他回到家乡,隐居读书。那时,他的父母都已经过世了。贾诩回到家乡后,心情跟以前大不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僻了,而是乐于结交朋友,还给乡人一些恩惠。乡人都说:

    “贾家的小子出去一趟变出息了。”

    贾诩在乡里很有威望。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贾诩年近四十了。他想再出去逛逛。

    这一回,他又逛到了京城。

    正在京城宽阔的街道上来回溜达着。这时,过来一列车队,前后有士兵护卫着,中间有两辆马车。路过贾诩面前的时候,其中有一辆马车车帘轻轻这么一挑,露出一张女子的脸。四目相对,贾诩惊呆了:真是一位绝色佳人!那女子见贾诩呆呆地看着她,害羞地一笑。“啪”把帘子放下了。

    贾诩半天没回过神来,问旁边的一位街人:“这是谁家的车仗呀?”

    那人说:“司徒王允家呀。”

    贾诩又问:“那个漂亮女子是谁呀?”

    那人说:“一定是他的义女貂蝉,今天一家出去游春。”

    贾诩遂信步往司徒府走来。贾诩早就听说王允的大名,知道此人十分忠义,在朝中很有分量。他忽然想起来,当年阎忠先生,经常向他提起王允,说王允将来是能做大事的,如果有机会,可以跟他多联系。十几年下来,他几乎把这事忘了。而王允也不再是阎忠先前所说的王允,果然成了朝中要员。

    他想见一见王司徒,能谋一个官,施展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他想见见貂蝉。

    敢情他看上貂蝉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贾诩活了四十春秋,还没有哪个女子让他动心。

    可王司徒见了贾诩,并不热情。原来,司徒这几天正闹心呢。国贼董卓专权,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上欺天子,下压群臣,把朝纲搅得乌烟瘴气。袁绍袁本初在冀州给王允写了一封书信,要他作内应,想法除掉董卓。可他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今天,带着家眷到郊外游春,其实是掩人耳目,苦想除董卓之计。

    所以,贾诩来得不是时候。王司徒有点心神不定,而且很忙碌的样子。贾诩说什么,王司徒根本没听清。

    贾诩觉得没意思,他起身告辞。王司徒说:“先生先到驿馆中歇息吧,过几天,我再去请您。”

    贾诩回到驿馆,歇了几日,也没见谁来请他。只好又来见王司徒。这回王司徒更是忙,更是没空跟他说话。怎么呢?原来,他已经有了除董卓之计,现在正在实施,他可没工夫跟贾诩闲谈。这时,有人进来,报告司徒:温侯驾到。

    王司徒脸色一变,赶紧起身说:“我有要事,不能陪先生了。先生请回,过几天,我一定去请先生。”

    贾诩很失望,只得告辞。走出门,迎面进来一位青年将军,身材高大,十分威武。贾诩想,这人就是吕布了。只见王司徒小跑着迎出来,吕将军驾到,王允迎接来迟,请恕罪。

    贾诩回到馆驿。等了多日,没有等到王司徒,却听到一个消息,貂蝉被王司徒送到相府,成为董卓的侍妾了。

    贾诩心里很不痛快。他突然悟到了什么。

    太不像话了!贾诩在心里说,这是连环计、离间计呀,先把貂蝉许给吕布,再送给董卓,这分明是离间董卓父子。贾诩倒是对王允除掉董卓没有什么看法,主要是对这个计策反感。

    怎么可以让天下最美貌的女子冒这么大的风险,而且牺牲自己的身体去做诱饵,做棋子呢!除掉董卓的计策,有很多嘛。我贾诩信手即可拈来。可是你们不理我,我要报复。

    他赶紧去相府,想跟董卓说一说这里面的蹊跷。董卓正迷着貂蝉,也没心思跟贾诩多聊。三言两语,把贾诩打发到女婿牛辅手下当参军了。

    贾诩出了相府,长叹一声,董公不日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贾诩又叹了一口气:我再也见不到貂蝉了,这些自以为是、无能的臭男人呀!

    果然,没几天,董卓被王允等人诛杀,牛辅也死了,众人十分恐惧。董卓部下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找不到依靠,便遣派使者到长安求赦。王允为人刚直,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准备就地解散军队,逃回乡里。

    这时,贾诩却出面阻止了他们,说:“你们错了呀。我听说长安城中,王允等人正在商议要杀尽凉州人,而你们解散军队,回归乡里,那时,你们要军马没军马,要兵器没兵器,只需要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轻轻松松抓住,砍了头,然后提着你们的脑袋到朝廷去请功受赏啊。”

    李傕没好气地说:“可是,我们现在不跑,难道等着他们来抓捕我们吗?”

    郭汜也说:“能跑一时就跑一时,到时,我们隐藏起来,他们或许还找不到我们呢。”

    贾诩说:“这是没头脑的人才做的事,不是智者所为。”

    郭汜这气呀,他真想把贾诩砍了,当着这么多人,奚落他没头脑,太不像话了。

    李傕说:“那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贾诩说:“当今之计,最好的办法是把部队召集起来,回兵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成功了,则奉国家以征天下,如果失败了,再逃跑不迟!也不失为大丈夫,这才是智者所为。”

    几句话惊醒了梦中人。李、郭等人齐声说:“先生所言极是,就依先生了。”

    看着李、郭等人摩拳擦掌的样儿,贾诩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表情,他听到天空中滚过几声炸雷,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李、郭等人并不知道贾诩的本意,贾诩一是为了报复,二是为了自保。他是董卓手下的人,也是叛党,理应受到惩罚。王允等人追究下来,他肯定逃脱不了干系。没办法,他只能采用这种极端的办法来求自保。

    贾诩对李、郭等人说那番话时,他肯定知道后果。只是,他可能不知道,后果会那么严重。

    李、郭等人立即联络西凉诸将,重新整顿召集军队。他们以替董卓报仇为名,率军攻进长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他们拥兵至南宫掖门,威逼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得了封赏,李、郭等人并不退兵。

    献帝在内城门上问:“你们怎么还不退兵呢?”

    李傕说:“陛下,非是我等不退兵,实在是因为元凶还没被处置。董相国被杀,都是王允的主意,我们要求皇帝把王允交给我们处置。”

    王允在城上听得清清楚楚。他是多么刚烈的人呀,岂能受这些贼子的羞辱。只见他一纵身,跳下城楼。在他坠城的一刹那,他看到李傕的身旁站着一个人,好生面熟。可是他已经记不起来了,那就是受到他慢待的贾诩。

    李傕等人立即冲过去,挥动刀剑,将王允乱刃分尸。然后,挥师冲进城去,占据了整个京城,掌握了朝廷大权。这些家伙比董卓还要残暴,每天杀戳大臣和百姓。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贾诩看到这个场景,一言不发,只为自己一句话,虽然保全了自己,报复了王允,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汉室江山再次陷入了混乱状态。

    唉,贾诩低头暗叹。

    李傕等人觉得这都是贾诩的功劳,要封其为侯。

    贾诩却单人独骑,出了京城,回乡去了。

    贾诩一生再也没有向别人讲起这件事,只是临死的时候,对儿孙们说:

    “德和智,两方面,还是德重要,有智无德,智将成为一种灾难。所以你们要修身养德。”

    又说:“一个人年轻时走得远点不要紧,但要懂得回头。”

    与心灵为伴

    离开李、郭之后,几经周折,贾诩投奔了南阳张绣。他给张绣多次出谋划策,把曹操打得望风而逃。

    曹操听说为张绣谋划的贾诩时,恨恨不已,说,此人作恶多端,当初就是他一句话,使朝野混乱,我抓住他,必剐了他,烤了他的肉与大家同食。

    但曹操一直没抓住贾诩,曹操对他的谋士们说,我们这么多人斗不过一个贾诩,太不可思议了吧。

    谋士们面面相觑,嘴里没说什么,心里都较着一股劲儿。

    就在曹操和众谋士一筹莫展的时候,贾诩跟张绣来投降了。

    那是官渡之战前一个关键的节点。当时袁绍派使者郭图来招降张绣,并且先到贾诩府中,与贾诩结好。贾诩跟郭图一交谈,发现郭图虽然很有才华,但是言语漂浮,不实在,又见他吹嘘袁绍势力如何,手下谋臣武将如何了得,便有几分不喜。但他不动声色,遂让郭图到馆驿住下。

    刚送走郭图,有人来报,曹操派刘晔先生前来求见。

    刘晔先生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汉室宗亲,具体说,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他很有胆识,办事果断。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十三岁时就杀掉母亲临终前嘱咐要除掉的仇人。后来,亲手杀掉了地方武装头目郑宝,经郭嘉引荐投了曹操。他对贾诩早有闻名。贾诩也常听人提起他。

    贾诩请进刘晔。一看相貌,便觉不同寻常,再一攀谈,更是高看一眼。二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意,相谈甚欢。谈得太晚了,贾诩便让刘晔在自己府中歇息。

    第二天贾诩先带郭图来见张绣。郭图很得意,认为有贾诩引荐,志在必得。张绣权衡一下,也认为袁绍势力大,应该降袁。

    没想到,就在这节骨眼上,贾诩却拦住了,他忽然大声对郭图说,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自相残杀,争着当皇上,还能容天下国士乎?

    郭图一下子就愣住了。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贾先生昨晚说得好好的,今天忽然就变卦反目了。愣了一会儿,觉得没趣,红着脸甩袖而去。回到驿馆,收拾行李,匆匆地跑了。

    郭图一走,张绣吓坏了,紧张得不得了。他责怪说,贾先生,你这是干什么呀,我们怎么能得罪袁公呢!袁公身世显赫,四世三公,独领河北之地,名震全国,势力相当大呀。

    贾诩说:“那只是暂时的表象,终归会化为泡影的。”

    张绣说:“那我们该投谁呢?该不会让我投降曹操吧。”

    贾诩说:“正有此意,我们不如从曹公。”

    张绣直摇头,说:“袁强曹弱,况且我们与曹操有仇呀,我们曾三番五次把他打败,且败得很惨,而且都是你的计谋,估计他们伤口还没好呢,典韦、曹昂,曹安民,尸骨未寒,淯水河边,那几座新坟土迹未干,他不能不怀恨在心,现在去投降他,难道不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吗?”

    贾诩说:“我以为,投降曹公,有三利。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占天时,这是第一利。袁绍强盛,我们以这么少的力量投降他,他根本不放在眼里。曹公势弱,我们去降,是增加力量,必定高兴,重视我们,这是第二利。有霸王之志向的人,肯定会放下个人恩怨,尽释前嫌,以显示他宽广胸怀,这是第三利。愿将军勿疑。”

    张绣想了半天,最后觉得贾诩之言很有道理。再说了,长期的实践证明,听贾诩的话没有不对的,不听他的话会吃亏的。遂从其言,把曹操的使者刘晔先生请过来商谈大事。

    张绣跟贾诩率众归顺了曹操。

    张绣的归顺使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避免了两面作战,所以曹操闻后大喜。他亲自接见贾诩,抓住他的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就是你呀!还小声说,我得到先生霸业就矣。

    曹操就喜欢说这句话。同样的话,他对许多人说过。

    然后,曹操忽然转身对旁边的众谋士说,别对贾先生说我要烤他肉吃的事啊。

    大家哈哈大笑。

    曹操遂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结为儿女亲家。

    张绣私下拉着贾诩的手说,多亏先生谋划,这一招果是好棋。

    就在贾诩归顺曹操不久,有一个人要请他喝酒。这个人是曹操手下的大谋士董昭。董昭原来在袁绍手下谋事,后来投了张扬,最后归了曹操。

    贾诩想,自己是新来的,董昭比自己早来几年,不应该拒绝他的邀请。

    贾诩来到董昭的大帐。一看,没别人,就他和董昭主宾二人。

    董昭不胖不瘦,眉清目秀,面皮白腴,精神充足,保养得很好。董昭很热情,一个劲地劝酒、布菜。贾诩觉得奇怪,董昭这人很会保养,一直吃素,与酒肉绝缘,怎么今个儿一反常态呢?

    董昭先向贾诩讲了一堂生动的养生课。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才把筷子一放,说,先生新来,我有一些话,想跟你说一说。

    贾诩说,请讲。

    董昭说,曹公帐下谋者很多,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秉性,比如,曹公特别喜欢郭嘉,郭嘉年轻,又会出点小主意,常常能应验,曹公最终会把后嗣的事托付给他。其实他并没多大的才能,但很新潮,又好酒,热衷于夜生活,不注意保养自己,凡事都由着性子来。喝酒前跟好人一样,酒后会乱说、胡说。这个人您要注意,凡事须避着些。

    贾诩说,领教。

    董昭又说,还有荀彧,曹公也很信任,每次出征,曹公必托之以朝中大事,他把后方搞得很稳固,这个人的性格跟郭嘉截然相反,太传统,是旧派文人,政治上保守,不知道改革创新,不能顺应潮流。你要注意,如果你有什么错抓到他手里,都会汇报到曹公那里。

    贾诩说,领教。

    再说杨修吧。这人读书多,跟孔融等人经常聚在一起,是个才子,也有一番势力。但这人狂妄,看不起人,会耍点小聪明,爱卖弄。卖弄的时候,就贬低别人,就他能,别人都不及他。这人你少惹,惹着会有祸。

    领教。

    董昭把曹操手下的谋臣都议论了一遍,最后不好意思地说,贾先生,这些话其实都不是我说的,这是我来曹营的时候,另一个朋友也是这样,请我喝酒时说的,这人是谁,我就不便透露了,以后我会告诉你的。我觉得这番话有必要跟你说说,因为你刚来,不了解。我可把你当好朋友了,以后多亲近。

    贾诩拱手,多谢。

    过了几天,杨修又请贾诩喝酒,有孔融作陪,席间又是一番议论。贾诩认真地听着,并不参与,只是点头,称谢。

    几场酒下来,贾诩忽然病了。慢性病,无关性命,但要保养。所以贾诩不再参加一些私人宴会。

    贾诩真生病了吗?哪呀,他这是在保护自己呀。

    多年后,董昭联合很多人要推曹操为魏王,他也找过贾诩,贾诩说我身体不好,你自己看着办吧。董昭的行为遭到荀氏叔侄的强烈反对。不久荀氏叔侄俱郁悒而死。

    又过了几年,魏王曹操想立嗣,在长子曹丕与三子曹植之间选。杨修来找贾诩,请他多帮忙,在魏王面前多举荐曹植。

    贾诩说,我身体一直不好,脑袋老疼,不能参与这些事了,你看着办吧。

    曹丕方面也请人来说话,贾诩也说,我身体不太好,但我很感谢大公子,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要说的,只是大公子在魏王面前多尽儿子的职责就行了。

    曹操也三番五次地问贾诩立嗣之事,贾先生总是拿话搪塞。

    问得多了,贾先生说,我最近一直在琢磨两个人。

    谁呀?

    袁绍和刘表。

    哈哈哈,曹操大笑。

    袁绍和刘表皆废长立幼,致使兄弟相争,自取灭亡。于是曹操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即位,为报贾诩之恩,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幼子贾访为列侯,以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在位,贾诩都为他们出了不少好主意。

    曹操和曹丕对他并不是言听计从,有时也把贾诩的主意放在一边,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事实证明,听贾诩的,肯定没错。不听贾诩的,都失败了。

    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所以他胜利了。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

    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因为失败,他们对贾诩就更加敬重。

    公元224年,贾诩去世,终年77岁,谥肃侯,长子贾穆嗣。

    贾诩去世的时候,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说:

    “凡事要想得远些,为父并非曹公旧臣,归顺之前还老让曹公吃败仗,所以要格外注意,采取自保策略,这么多年,我假托生病,没有一个私交,从不参与同僚间的宴请,不结交高门。虽然每次为曹公谋划都能成功,平四州、征西凉、讨汉中,可谓算无遗策,却从不居功自傲,不以自夸。好处别人都记着呢,你一说反而变坏处。这些方面,你们要好好学。”

    那时候,魏室的许多老臣都故去了。睿智的郭嘉、聪明的杨修、正直的荀氏叔侄,等等。

    当时,那一代的老臣中,只有善保养的董昭还在,也已70岁了,他来看望贾诩说:

    “你一直是个病秧子,却能如此高寿,非常不错啊。”

    贾诩听了一笑:

    “你长寿靠的是养生,我靠的是养心啊!”贾诩史料二则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今河南邓县)。此时,曹操闻悉谋士田丰劝冀州牧袁绍趁虚袭取许都(今河南许昌东),欲迎献帝号令天下,立即从穰城解围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五月,刘表派荆州军占据安众(今河南邓县东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也,追必败”(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所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说:“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贾诩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张绣遂听从贾诩意见,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问贾诩:“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

    贾诩说:“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张绣大为佩服。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三月,曹丕首征东吴,以失败而告终。当初,曹丕便问计于贾诩:“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贾诩说:“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曹丕不纳,果然无功而返。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