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大秦之帝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确定~”“清清小狼”“ 3609433”三位书友热情的打赏。
PS:坑,巨坑,早上停电到现在还没来。笔记本又没电,真是要命!这章是在吵闹的网吧码字的。唉!
…………………………………………………………………………
南方各个郡县动荡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咸阳,这座现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雄城依然是那副旧模样。
关中的洪灾早就退去,始皇帝虽然下达了赈灾的指令,不过由于有些延迟未能及时遏制灾患。在那次大灾的整个过程中,上百万人无家可归,死亡和失踪的人数达到了十余万。不得不说天灾给关中带来了很严重的伤害,关中元气一时间还没有恢复。
与之朝不保夕的动乱郡县相比,咸阳的人们每天醒来面对的是波澜无惊的生活,郊外那些每天会排着长队入城的黔首还是那么平静地过着和平的生活。当然,也只是和平的日子,而不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在这五个月里,始皇帝完成了北巡,中枢也完成了几项举措。
始皇帝一再下令征召徭役,首先遭殃的是旧六国各地,那里的家庭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壮丁服徭役。
大批徭役被征调往北方,他们之中有去修建驰道的,有去加筑长城的,也有去参与筑兵堡的。
全国的牢狱也进行了一个大举措,各地的重犯被集中往咸阳的骊山,要去修建皇陵。一时间多达四十余万的刑徒集中在骊山附近,那里每天都能传出敲击石头的声音。
一些犯了小罪的牢徒也从全国各地被押解过来,他们将和征召的一部分徭役一起修建阿房宫。上郡阳周县的刘季和樊哙本来五个月之后就能得到自由,可是因为一道命令也被送往阿房宫去了,萧何无法之下只有黯然回到沛县。
集中在北方的几项大工程十分浩大,瞬息间全国各地被集中过来咸阳的壮年男子数量超过百万。而现在华夏才多少人口?往多了说也就三千来万,不得不说集中起上百万的男人在咸阳,是一个很诡异的数字。
上百万被征召或征调的男子每天要吃掉多少粮食,再加上咸阳本来就有的人口要吃多少。秦国的国力因为这样的举措被加上一副重担,不是没人意识到这些,而是根本无法做出改变。
民间开始出现一件也不知道是有趣还是可悲的事情,很多适龄待嫁的女子突然间找不到可嫁之人,一些与人有婚约女子因为未婚夫被征调徭役很可能没嫁就要守寡。
关中地区刚受大灾,按例说中枢不应该再从关中征调徭役才对?可是征召令依然被下发到关中的各个郡县……
想象一下,即将重建家园的当口,一道征召令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抽走了,那该会是什么样的一幅情景。
大批量征调徭役对社会的伤害很大,社会上的主要劳力都不见了谁去种田?民间开始进入由老人、孩子、妇孺为主的生产阶段。
然而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老秦地的黔首们心里真的迷惘了,他们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疑惑统一之战结束了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国家还是那个国家,至高无上的秦王则变成了始皇帝,帝国的领土翻了好几倍,可是日子为什么过得比以前艰难?
无数个迷惑在关中人、陇西人、巴、蜀、汉中等等老秦人的领地里生出来,他们真的不知道为此奋斗和流血是为了什么。
一种国家只是皇帝的国家,从战争中得到好处的只有贵族,种种的念头忍不住生上人们的心头,再被一些“有心人”的引导下,不满和失望成了主流。
现在秦国的平静是一种赢室几百年来养成的“惯性”在维持帝国的安稳,不过要是黔首得不到战争带来的好处,反而战争结束了还要继续大量服徭役,那么民心上的改变也就已经无法避免。
不是危言耸听,有些官员也发现老秦地的一些现象,比如以前没有人付钱招人顶替征召的事情现在有了,而这还是征召为士卒。征召徭役方面,被征召的家庭有一点条件就会出钱让人顶替或者干脆用仆人顶替,没钱的也是带着抵触的心态应征。
发现这一些现象的官员将情况上报,有人不在乎有人在意,始皇帝那边也得到这样的汇报。
始皇帝的反应是什么?嬴政得知有这样的情况十分的恼怒,本来是要治罪不过被赵高和李斯齐齐劝了下来。
赵高是这么说的:一样是服徭役,既然有人去了,那就是服徭役,秦律上他们没有犯什么错。
李斯则说得比较委婉,已经算是在提醒:现下民力匮乏,各家各户青壮伤残甚多。平民中很多长年征战,是不是让他们休息一下?
始皇帝的性情与之从前已经不同,以前还有一个灭掉六国一统华夏的伟大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凡事都还能忍耐或者思考一下。现在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伟业在嬴政的手上完成了,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感在所难免,毕竟他也是人。
平凡的人骄傲起来祸害也不会祸害那么大,问题嬴政是始皇帝不是平凡人,他是至高无上的帝皇,所谓金言玉语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敢于违逆之下骄傲就会变成极度自负。
嬴政是一个听不进劝导的人吗?或许在神州没有统一之前他是一位善于纳谏的人,可是人总是会变的。
赵高是始皇帝的近臣,李斯算是始皇帝最为倚重的重臣,两人的劝导在以前肯定会有效果,然而现在的嬴政已经不是那个善于纳谏的秦王,他是整个神州骄傲的主人。善意的劝导在嬴政看来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嬴政虽然没有怒斥或者驳斥什么,可是那冷冷地眼神看得赵高和李斯心惊胆战。
始皇帝当然知道黔首们需要休养生息,可是他变得像是一个刚愎自用或者极度自信的人那样,认为他想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会做不成。
近一段时间始皇帝的精力其实已经不在国政上面,一些方士的诱导或者说蛊惑下,嬴政已经将注意力转向追求永生。也许……只是也许,大概是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嬴政才会变成那样?
不断有人劝谏无果的情况下,咸阳的各个职位也产生了变动。
由于蒙恬被调往北疆军,内史郡的新郡守成了司马欣,城门校尉章邯也升任为少府,咸阳令的新官长成了一个叫阎乐的人。
短短五个月左右的时间,从以上的人事变动来看,咸阳表面上什么都没改变,但是一些职位的变动其实牵扯到很多东西。
凡是劝谏始皇帝追求永生的人要么被外调要么被罢官了,民间征调徭役已经搞得民怨沸腾,官员之间的变动也是十分的频繁。
而在这个时候,南方发来的紧急军情总算到了咸阳,始皇帝接到国尉署紧急呈上来的那时候他正在诚心的沐浴打算吃“仙丹”。
“南郡发生暴*?”这是惊讶。
“百越人十万大军入侵?”这是诧异。
“屠睢自残,任嚣潜逃?”这是震怒。
“这个吕氏哲好像有点印象?”这是迷惑。
看到那起码五万字的军情回报,始皇帝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幻,他觉得实在是难以置信。
是的,就是难以置信,始皇帝是一位伟大的君主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丰功伟业也无人可以比拟。恰恰因为他也自己这么觉得,南方的暴*在他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而百越人的入侵则没什么好意外的,秦国想去南侵百越,百越人自然也会想到先发制人。只是……只是他实在没明白屠睢和任嚣怎么会使局面变成那样,而且南征军正副统帅还一个自残一个潜逃,这简直是在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查!”这一刻,始皇帝脑袋里面总算没有什么永生了,他的心思回归到国政上面来:“让黑冰台查清楚都是怎么回事!”
躲在阴影里面的一个黑衣人应了声“嘿”,... -->>
感谢“确定~”“清清小狼”“ 3609433”三位书友热情的打赏。
PS:坑,巨坑,早上停电到现在还没来。笔记本又没电,真是要命!这章是在吵闹的网吧码字的。唉!
…………………………………………………………………………
南方各个郡县动荡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咸阳,这座现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雄城依然是那副旧模样。
关中的洪灾早就退去,始皇帝虽然下达了赈灾的指令,不过由于有些延迟未能及时遏制灾患。在那次大灾的整个过程中,上百万人无家可归,死亡和失踪的人数达到了十余万。不得不说天灾给关中带来了很严重的伤害,关中元气一时间还没有恢复。
与之朝不保夕的动乱郡县相比,咸阳的人们每天醒来面对的是波澜无惊的生活,郊外那些每天会排着长队入城的黔首还是那么平静地过着和平的生活。当然,也只是和平的日子,而不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在这五个月里,始皇帝完成了北巡,中枢也完成了几项举措。
始皇帝一再下令征召徭役,首先遭殃的是旧六国各地,那里的家庭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壮丁服徭役。
大批徭役被征调往北方,他们之中有去修建驰道的,有去加筑长城的,也有去参与筑兵堡的。
全国的牢狱也进行了一个大举措,各地的重犯被集中往咸阳的骊山,要去修建皇陵。一时间多达四十余万的刑徒集中在骊山附近,那里每天都能传出敲击石头的声音。
一些犯了小罪的牢徒也从全国各地被押解过来,他们将和征召的一部分徭役一起修建阿房宫。上郡阳周县的刘季和樊哙本来五个月之后就能得到自由,可是因为一道命令也被送往阿房宫去了,萧何无法之下只有黯然回到沛县。
集中在北方的几项大工程十分浩大,瞬息间全国各地被集中过来咸阳的壮年男子数量超过百万。而现在华夏才多少人口?往多了说也就三千来万,不得不说集中起上百万的男人在咸阳,是一个很诡异的数字。
上百万被征召或征调的男子每天要吃掉多少粮食,再加上咸阳本来就有的人口要吃多少。秦国的国力因为这样的举措被加上一副重担,不是没人意识到这些,而是根本无法做出改变。
民间开始出现一件也不知道是有趣还是可悲的事情,很多适龄待嫁的女子突然间找不到可嫁之人,一些与人有婚约女子因为未婚夫被征调徭役很可能没嫁就要守寡。
关中地区刚受大灾,按例说中枢不应该再从关中征调徭役才对?可是征召令依然被下发到关中的各个郡县……
想象一下,即将重建家园的当口,一道征召令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抽走了,那该会是什么样的一幅情景。
大批量征调徭役对社会的伤害很大,社会上的主要劳力都不见了谁去种田?民间开始进入由老人、孩子、妇孺为主的生产阶段。
然而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老秦地的黔首们心里真的迷惘了,他们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疑惑统一之战结束了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国家还是那个国家,至高无上的秦王则变成了始皇帝,帝国的领土翻了好几倍,可是日子为什么过得比以前艰难?
无数个迷惑在关中人、陇西人、巴、蜀、汉中等等老秦人的领地里生出来,他们真的不知道为此奋斗和流血是为了什么。
一种国家只是皇帝的国家,从战争中得到好处的只有贵族,种种的念头忍不住生上人们的心头,再被一些“有心人”的引导下,不满和失望成了主流。
现在秦国的平静是一种赢室几百年来养成的“惯性”在维持帝国的安稳,不过要是黔首得不到战争带来的好处,反而战争结束了还要继续大量服徭役,那么民心上的改变也就已经无法避免。
不是危言耸听,有些官员也发现老秦地的一些现象,比如以前没有人付钱招人顶替征召的事情现在有了,而这还是征召为士卒。征召徭役方面,被征召的家庭有一点条件就会出钱让人顶替或者干脆用仆人顶替,没钱的也是带着抵触的心态应征。
发现这一些现象的官员将情况上报,有人不在乎有人在意,始皇帝那边也得到这样的汇报。
始皇帝的反应是什么?嬴政得知有这样的情况十分的恼怒,本来是要治罪不过被赵高和李斯齐齐劝了下来。
赵高是这么说的:一样是服徭役,既然有人去了,那就是服徭役,秦律上他们没有犯什么错。
李斯则说得比较委婉,已经算是在提醒:现下民力匮乏,各家各户青壮伤残甚多。平民中很多长年征战,是不是让他们休息一下?
始皇帝的性情与之从前已经不同,以前还有一个灭掉六国一统华夏的伟大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凡事都还能忍耐或者思考一下。现在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伟业在嬴政的手上完成了,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感在所难免,毕竟他也是人。
平凡的人骄傲起来祸害也不会祸害那么大,问题嬴政是始皇帝不是平凡人,他是至高无上的帝皇,所谓金言玉语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敢于违逆之下骄傲就会变成极度自负。
嬴政是一个听不进劝导的人吗?或许在神州没有统一之前他是一位善于纳谏的人,可是人总是会变的。
赵高是始皇帝的近臣,李斯算是始皇帝最为倚重的重臣,两人的劝导在以前肯定会有效果,然而现在的嬴政已经不是那个善于纳谏的秦王,他是整个神州骄傲的主人。善意的劝导在嬴政看来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嬴政虽然没有怒斥或者驳斥什么,可是那冷冷地眼神看得赵高和李斯心惊胆战。
始皇帝当然知道黔首们需要休养生息,可是他变得像是一个刚愎自用或者极度自信的人那样,认为他想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会做不成。
近一段时间始皇帝的精力其实已经不在国政上面,一些方士的诱导或者说蛊惑下,嬴政已经将注意力转向追求永生。也许……只是也许,大概是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嬴政才会变成那样?
不断有人劝谏无果的情况下,咸阳的各个职位也产生了变动。
由于蒙恬被调往北疆军,内史郡的新郡守成了司马欣,城门校尉章邯也升任为少府,咸阳令的新官长成了一个叫阎乐的人。
短短五个月左右的时间,从以上的人事变动来看,咸阳表面上什么都没改变,但是一些职位的变动其实牵扯到很多东西。
凡是劝谏始皇帝追求永生的人要么被外调要么被罢官了,民间征调徭役已经搞得民怨沸腾,官员之间的变动也是十分的频繁。
而在这个时候,南方发来的紧急军情总算到了咸阳,始皇帝接到国尉署紧急呈上来的那时候他正在诚心的沐浴打算吃“仙丹”。
“南郡发生暴*?”这是惊讶。
“百越人十万大军入侵?”这是诧异。
“屠睢自残,任嚣潜逃?”这是震怒。
“这个吕氏哲好像有点印象?”这是迷惑。
看到那起码五万字的军情回报,始皇帝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幻,他觉得实在是难以置信。
是的,就是难以置信,始皇帝是一位伟大的君主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丰功伟业也无人可以比拟。恰恰因为他也自己这么觉得,南方的暴*在他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而百越人的入侵则没什么好意外的,秦国想去南侵百越,百越人自然也会想到先发制人。只是……只是他实在没明白屠睢和任嚣怎么会使局面变成那样,而且南征军正副统帅还一个自残一个潜逃,这简直是在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查!”这一刻,始皇帝脑袋里面总算没有什么永生了,他的心思回归到国政上面来:“让黑冰台查清楚都是怎么回事!”
躲在阴影里面的一个黑衣人应了声“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