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帝国霸业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管仲的。召忽非常的优秀,只是历代只注重管鲍之交,而忽略了召忽,非常的可惜。现在写春秋,重要的还是在学习,不断的进行知识积累,学无止境,何况狼的知识积累并不丰厚。国学非常的重要,是入门课,了解历史,十三经和史、汉、后、志是绕不过去的。在此基础上,继续阅读其他书籍。
刚开始的时候,姜小白对管仲还有所怀疑,毕竟管仲还没有开始伸展自己的锦绣抱负,仅凭一张大嘴,谁知道你是英雄还是狗熊?但在管仲不可思议的天才表演后,生性狂妄的姜小白对管仲佩服的五体投地。此时再称管仲为“仲父”,应该是姜小白发自内心的尊敬了。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更接近于董事长与聘用的职业经理,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还不如谋士法正。管仲则基本获得了齐国的最高统治权,也就是说管仲是齐国政策的制定者,姜小白只是执行者。
前面讲过,姜小白的性格过于随意任性,所以他需要一位严父来管教约束他,管仲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随着霸业的不断推进,姜小白早就已经忘记当年管仲差点射死他的那段如烟往事,在他眼中,管仲就像一位慈爱而不失严厉的父亲。
从气质上说,管仲和姜小白都是不世出的枭雄,属于腹黑一族,只不过管仲张扬霸道,姜小白内敛沉静。如果说结识鲍叔牙是管仲的幸运,那么能得管仲为相,则是姜小白的莫大幸运。
管仲性格外扬,但心思非常缜密,这是宰相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有一件小事情可以反映出管仲的心细到了什么程度。姜小白派人去鲁国,把管仲押回齐国,因为管仲已经知道姜小白准备重用他,所以管仲担心的不是见到姜小白,而是鲁国的施伯。施伯劝鲁庄公不要放管仲回齐,此人是天下奇才,如果不能效力鲁国,不如杀掉,以绝后患。
九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千古一相说管仲(下7)
姬同迫于齐国的压力,没有同意,但管仲不敢保证姬同不会中途变卦。为了加快回齐的行程,管仲告诉拉囚车的衙役:“你们这样拉我实在太辛苦了,我给你们唱歌吧,这样你们就能心情愉悦的拉车了。”管仲放声高唱,衙役们听着悦耳的歌曲,也忘记了疲劳,速度也不断加快,最终赶在鲁人变卦之前回到齐国。
管仲不仅是心细缜密,眼光更是出了名的毒辣,任何魑魅魍魉在管仲眼前一过,他立刻就能看穿对方。有一次姜小白和管仲在密室中商议讨伐卫国,结果这件事情让会察颜观色的齐侯夫人发现了,因为她是卫国人,当然要想办法保护母国。在夫人的软硬兼施之下,姜小白对卫国的态度明显软化。?
第二天上朝时,管仲当场打了姜小白的脸,“国君是不是要放弃了对卫国的军事计划?”姜小白很惊讶,这老头怎么会知道?管仲大笑:“国君见着我,声音谦恭,面带愧色,所以我知道国君变卦了。”至于变卦的原因,管仲当然知道是卫姬从中作梗,只不过他不好意思当面揭穿。姜小白为了掩饰尴尬,也大笑说道:“仲父治外,夫人治内,天下不足平也。”
管仲辅佐桓公四十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世人皆知齐桓霸业是管仲一手促成。在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眼看着不行了,姜小白前来探视,并请管仲安排了下日后的人事。
九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千古一相说管仲(下8)
姜小白首先推荐了鲍叔牙为国相,但被管仲坚决否定掉了。管仲的理由是鲍叔牙为人刚直,眼里揉不得沙子,嫉恶如仇,不懂得权术平衡,不是做宰相的合适人选。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管仲和鲍叔牙都老了,当时的年龄至少在七十岁左右。而且在管仲即将咽气之前,鲍叔牙就已经去世了。
管仲在政治上鲍叔牙说的一文不值,并不是恩将仇报,事实上管仲从来没有忘记鲍叔牙对自己的大恩大德,他只是就公事论公事而已。鲍叔牙去世的消息传来,管仲失声痛哭,悲不自胜。
管仲流着泪告诉身边的人:“当年我与鲍叔做生意,独贪大头,鲍叔知道我上有老母需要奉送,从来不以为我贪。我受困于鲁国,是鲍叔舍命救我,又推荐我于国君之前,才有今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这才是真实的管仲,热血、敢担当、重情重义,而不是孔子所批判的那个贪财小器的管仲。从时间上来看,管鲍之交至少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年一起迎风冒雨做买卖,然后一起为官,几乎天天见面,这种真挚的战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是很难理解的。
戏曲小说里的包公铁面无私辩忠奸,忠奸善恶,管仲同样有这个本事。姜小白身边有三个著名的宠臣——竖刁、易牙、姬开方,在姜小白后期,已经和这三个宠臣穿上一条裤子了。
管仲一眼就看出这三个人不是好东西,将来必乱齐政。在临死前,管仲苦劝姜小白远离这些人。姜小白虽然按管仲的话做了,但管仲死后,姜小白又把三人召了回来,结果一年后,竖刁等人就将姜小白送上了西天。
管仲的。召忽非常的优秀,只是历代只注重管鲍之交,而忽略了召忽,非常的可惜。现在写春秋,重要的还是在学习,不断的进行知识积累,学无止境,何况狼的知识积累并不丰厚。国学非常的重要,是入门课,了解历史,十三经和史、汉、后、志是绕不过去的。在此基础上,继续阅读其他书籍。
刚开始的时候,姜小白对管仲还有所怀疑,毕竟管仲还没有开始伸展自己的锦绣抱负,仅凭一张大嘴,谁知道你是英雄还是狗熊?但在管仲不可思议的天才表演后,生性狂妄的姜小白对管仲佩服的五体投地。此时再称管仲为“仲父”,应该是姜小白发自内心的尊敬了。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更接近于董事长与聘用的职业经理,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还不如谋士法正。管仲则基本获得了齐国的最高统治权,也就是说管仲是齐国政策的制定者,姜小白只是执行者。
前面讲过,姜小白的性格过于随意任性,所以他需要一位严父来管教约束他,管仲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随着霸业的不断推进,姜小白早就已经忘记当年管仲差点射死他的那段如烟往事,在他眼中,管仲就像一位慈爱而不失严厉的父亲。
从气质上说,管仲和姜小白都是不世出的枭雄,属于腹黑一族,只不过管仲张扬霸道,姜小白内敛沉静。如果说结识鲍叔牙是管仲的幸运,那么能得管仲为相,则是姜小白的莫大幸运。
管仲性格外扬,但心思非常缜密,这是宰相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有一件小事情可以反映出管仲的心细到了什么程度。姜小白派人去鲁国,把管仲押回齐国,因为管仲已经知道姜小白准备重用他,所以管仲担心的不是见到姜小白,而是鲁国的施伯。施伯劝鲁庄公不要放管仲回齐,此人是天下奇才,如果不能效力鲁国,不如杀掉,以绝后患。
九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千古一相说管仲(下7)
姬同迫于齐国的压力,没有同意,但管仲不敢保证姬同不会中途变卦。为了加快回齐的行程,管仲告诉拉囚车的衙役:“你们这样拉我实在太辛苦了,我给你们唱歌吧,这样你们就能心情愉悦的拉车了。”管仲放声高唱,衙役们听着悦耳的歌曲,也忘记了疲劳,速度也不断加快,最终赶在鲁人变卦之前回到齐国。
管仲不仅是心细缜密,眼光更是出了名的毒辣,任何魑魅魍魉在管仲眼前一过,他立刻就能看穿对方。有一次姜小白和管仲在密室中商议讨伐卫国,结果这件事情让会察颜观色的齐侯夫人发现了,因为她是卫国人,当然要想办法保护母国。在夫人的软硬兼施之下,姜小白对卫国的态度明显软化。?
第二天上朝时,管仲当场打了姜小白的脸,“国君是不是要放弃了对卫国的军事计划?”姜小白很惊讶,这老头怎么会知道?管仲大笑:“国君见着我,声音谦恭,面带愧色,所以我知道国君变卦了。”至于变卦的原因,管仲当然知道是卫姬从中作梗,只不过他不好意思当面揭穿。姜小白为了掩饰尴尬,也大笑说道:“仲父治外,夫人治内,天下不足平也。”
管仲辅佐桓公四十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世人皆知齐桓霸业是管仲一手促成。在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眼看着不行了,姜小白前来探视,并请管仲安排了下日后的人事。
九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千古一相说管仲(下8)
姜小白首先推荐了鲍叔牙为国相,但被管仲坚决否定掉了。管仲的理由是鲍叔牙为人刚直,眼里揉不得沙子,嫉恶如仇,不懂得权术平衡,不是做宰相的合适人选。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管仲和鲍叔牙都老了,当时的年龄至少在七十岁左右。而且在管仲即将咽气之前,鲍叔牙就已经去世了。
管仲在政治上鲍叔牙说的一文不值,并不是恩将仇报,事实上管仲从来没有忘记鲍叔牙对自己的大恩大德,他只是就公事论公事而已。鲍叔牙去世的消息传来,管仲失声痛哭,悲不自胜。
管仲流着泪告诉身边的人:“当年我与鲍叔做生意,独贪大头,鲍叔知道我上有老母需要奉送,从来不以为我贪。我受困于鲁国,是鲍叔舍命救我,又推荐我于国君之前,才有今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这才是真实的管仲,热血、敢担当、重情重义,而不是孔子所批判的那个贪财小器的管仲。从时间上来看,管鲍之交至少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年一起迎风冒雨做买卖,然后一起为官,几乎天天见面,这种真挚的战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是很难理解的。
戏曲小说里的包公铁面无私辩忠奸,忠奸善恶,管仲同样有这个本事。姜小白身边有三个著名的宠臣——竖刁、易牙、姬开方,在姜小白后期,已经和这三个宠臣穿上一条裤子了。
管仲一眼就看出这三个人不是好东西,将来必乱齐政。在临死前,管仲苦劝姜小白远离这些人。姜小白虽然按管仲的话做了,但管仲死后,姜小白又把三人召了回来,结果一年后,竖刁等人就将姜小白送上了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