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帝国霸业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张仪相魏的期间,秦与六国冲突不断,而秦国每战必胜。
先是秦国进攻韩国,拿下了鄢地(今河南鄢陵北)。第二年,六国合纵攻秦。秦军东出函谷关,大破联军。这是自合纵以来,六国唯一的一次像样的对秦作战,可惜大败亏输。
又过了一年,韩、赵、魏三国曾联兵攻秦。秦国派庶长樗里疾与之大战,击溃联军,俘虏了韩军主将申差,击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秦国连连遭受攻击,遂视韩、赵为肘腋之敌,要对两国实施重点打击。
张仪一回到秦国,马上就介入了一场关于战略方向的讨论。
秦之西方,有渐渐坐大的巴、蜀;秦之东方,有虎视眈眈的韩国。目前秦国的实力,可以在其中一个方向上来一场大决战了,是先灭巴蜀,还是先攻韩?秦惠文王召开会议,问计于诸位大臣。
张仪根本不把巴蜀当一盘菜,根据秦与山东诸国争锋的大势,他认为应先伐韩,打掉一个出头的,可以震慑其他诸国,从而开始底定天下的大业。
而秦国名将司马错持相反意见,认为应该先伐巴蜀。司马错的一意见是:拿下巴蜀,可以富国广地,营建攻楚的前进基地,而后再图中原,看似缓慢,实际很稳妥。
秦惠文王权衡再三,采取了司马错的主张,先打扫好后院再说。但他对张仪信任如故,命张仪与司马错同率大军西征。两人不辱使命,并不因见解不同而互相掣肘,而是配合默契,率秦军在葭萌关(今四川广元昭化镇)与蜀军决战,大获全胜,灭掉了蜀国。而后又接连灭掉苴、巴,使巴蜀与汉中、关中连成一体,疆土大大膨胀。
秦惠文王还派自己的儿子公子通,去治理巴蜀旧地,使之迅速与内地文明接轨。
秦的这一胜利,使它最终获得了出击中原、消灭六国的实力。虽然合纵的铁壁仍在,但双方的强弱已开始易位。
就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了让张仪亦忧亦喜的消息——合纵的核心人物苏秦在齐国被刺!
当时苏秦正在齐国做客卿,颇受齐王信任。齐国的大夫中,有不少人不服,与之争宠,就派人行刺苏秦。
苏秦受了重伤,自知性命不保,决心不放过凶手,在临死时又玩了一回诡计。
齐王到处搜寻刺杀苏秦的凶手,但抓不到,苏秦就说:“我是不行了,大王可在我死后将我五马分尸,诈称我为燕国的卧底。这样,刺杀我的人肯定要跑出来请赏,您就可以把他抓住了,为我报仇。”
齐王照办,果然谋刺的人以为歪打正着,自己跑出来向齐王报功请赏,自投了罗网。
苏秦一死,合纵势力江河日下,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抗秦联盟了。
张仪大大松了一口气、
就在张仪回秦后,秦惠文王称王的第十二年,秦国又开始打楚国的主意了。楚国是邻近大国,又与其他五国不合,处于孤立状态,正好下手。
于是,张仪故伎重演,又跑到楚国去当相国了。
这是张仪一生中玩得最成功的一次谋略。后代不断有人说,张仪是史上最大的诈骗犯,而受害者就是那个可怜的楚怀王。这样看问题当然也可以。
不过,提到楚怀王,大家心里就会有一点数了。他是楚国史上最贪婪、最昏庸的一个主儿,把忠心耿耿的屈原气得跳了江。这样的受害者,不同情他也罢。
再者说,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军事较量,并不是契约交易,而是斗智斗勇,不存在诚信无欺原则,只存在利益为本原则。他方“兵不厌诈”,你方就要洞若观火,光埋怨人家不诚实有什么用?
说起来,“张仪相楚”有一个较大的战略背景,事情牵连到齐国。齐国离秦国虽远,但时不时地,就要跟秦国捣一捣乱,很是讨厌。在合纵连横的大戏中,齐国曾帮助楚国攻秦,夺取了秦国的曲沃。
秦吃了这一暗算,当然要复仇。可是齐、楚一贯友好,强强联合,动哪一个,另一个都要帮忙。秦惠文王为此愁得脑瓜子疼,他对张仪说:“吾欲伐齐,然齐楚两国正眉来眼去,关系好的不得了。您为寡人考虑一下,怎么办?”
张仪说:“请大王为臣准备车马和财货,臣请试之。”
征得秦王同意,张仪就南下去见楚王了,他对楚怀王说:“敝邑之王(指秦王)最敬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我这做臣子的,也最希望能给大王您做臣子了;敝邑之王最痛恨的君主,莫过于齐王,而我张仪最不愿侍奉的君主,也莫过于齐王。现齐之罪恶,对秦王来说是最重的,所以秦才打算发兵征齐,无奈您这个大国跟齐有友好盟约,以致秦王没法侍奉您,我张仪也做不成大王您的臣子(笔者注:一钱不值的迷魂汤,在游说中尤有必要)。然而大王若能闭关绝齐,我就能劝说秦王献给楚国商、於之地,方圆共有六百里呐!如此,齐(失了楚这个盟友)必实力衰弱;齐弱,则必听从大王的驱使。大王您要是这么干,北可削弱齐,西可对秦施恩,又白得了商於之地,算是您赚的吧。如此一计,而三利都来呀!”
这可以说是史上最成功的一篇直销广告词。楚怀王听了大悦,当场就拍板成交。然后又将他跟张仪做的这个交易公布于朝廷,对大臣们说:“我没费事,就得了秦国的商於之田,方圆六百里呐!”
群臣多为马屁精,全都祝贺“领导英明啊”,唯有那个被张仪排挤到楚国来的陈轸,最后一个出列,独独不贺。
楚王知道这位客卿常有独立见解,但还是挺纳闷,问道:“我不烦一兵... -->>
就在张仪相魏的期间,秦与六国冲突不断,而秦国每战必胜。
先是秦国进攻韩国,拿下了鄢地(今河南鄢陵北)。第二年,六国合纵攻秦。秦军东出函谷关,大破联军。这是自合纵以来,六国唯一的一次像样的对秦作战,可惜大败亏输。
又过了一年,韩、赵、魏三国曾联兵攻秦。秦国派庶长樗里疾与之大战,击溃联军,俘虏了韩军主将申差,击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秦国连连遭受攻击,遂视韩、赵为肘腋之敌,要对两国实施重点打击。
张仪一回到秦国,马上就介入了一场关于战略方向的讨论。
秦之西方,有渐渐坐大的巴、蜀;秦之东方,有虎视眈眈的韩国。目前秦国的实力,可以在其中一个方向上来一场大决战了,是先灭巴蜀,还是先攻韩?秦惠文王召开会议,问计于诸位大臣。
张仪根本不把巴蜀当一盘菜,根据秦与山东诸国争锋的大势,他认为应先伐韩,打掉一个出头的,可以震慑其他诸国,从而开始底定天下的大业。
而秦国名将司马错持相反意见,认为应该先伐巴蜀。司马错的一意见是:拿下巴蜀,可以富国广地,营建攻楚的前进基地,而后再图中原,看似缓慢,实际很稳妥。
秦惠文王权衡再三,采取了司马错的主张,先打扫好后院再说。但他对张仪信任如故,命张仪与司马错同率大军西征。两人不辱使命,并不因见解不同而互相掣肘,而是配合默契,率秦军在葭萌关(今四川广元昭化镇)与蜀军决战,大获全胜,灭掉了蜀国。而后又接连灭掉苴、巴,使巴蜀与汉中、关中连成一体,疆土大大膨胀。
秦惠文王还派自己的儿子公子通,去治理巴蜀旧地,使之迅速与内地文明接轨。
秦的这一胜利,使它最终获得了出击中原、消灭六国的实力。虽然合纵的铁壁仍在,但双方的强弱已开始易位。
就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了让张仪亦忧亦喜的消息——合纵的核心人物苏秦在齐国被刺!
当时苏秦正在齐国做客卿,颇受齐王信任。齐国的大夫中,有不少人不服,与之争宠,就派人行刺苏秦。
苏秦受了重伤,自知性命不保,决心不放过凶手,在临死时又玩了一回诡计。
齐王到处搜寻刺杀苏秦的凶手,但抓不到,苏秦就说:“我是不行了,大王可在我死后将我五马分尸,诈称我为燕国的卧底。这样,刺杀我的人肯定要跑出来请赏,您就可以把他抓住了,为我报仇。”
齐王照办,果然谋刺的人以为歪打正着,自己跑出来向齐王报功请赏,自投了罗网。
苏秦一死,合纵势力江河日下,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抗秦联盟了。
张仪大大松了一口气、
就在张仪回秦后,秦惠文王称王的第十二年,秦国又开始打楚国的主意了。楚国是邻近大国,又与其他五国不合,处于孤立状态,正好下手。
于是,张仪故伎重演,又跑到楚国去当相国了。
这是张仪一生中玩得最成功的一次谋略。后代不断有人说,张仪是史上最大的诈骗犯,而受害者就是那个可怜的楚怀王。这样看问题当然也可以。
不过,提到楚怀王,大家心里就会有一点数了。他是楚国史上最贪婪、最昏庸的一个主儿,把忠心耿耿的屈原气得跳了江。这样的受害者,不同情他也罢。
再者说,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军事较量,并不是契约交易,而是斗智斗勇,不存在诚信无欺原则,只存在利益为本原则。他方“兵不厌诈”,你方就要洞若观火,光埋怨人家不诚实有什么用?
说起来,“张仪相楚”有一个较大的战略背景,事情牵连到齐国。齐国离秦国虽远,但时不时地,就要跟秦国捣一捣乱,很是讨厌。在合纵连横的大戏中,齐国曾帮助楚国攻秦,夺取了秦国的曲沃。
秦吃了这一暗算,当然要复仇。可是齐、楚一贯友好,强强联合,动哪一个,另一个都要帮忙。秦惠文王为此愁得脑瓜子疼,他对张仪说:“吾欲伐齐,然齐楚两国正眉来眼去,关系好的不得了。您为寡人考虑一下,怎么办?”
张仪说:“请大王为臣准备车马和财货,臣请试之。”
征得秦王同意,张仪就南下去见楚王了,他对楚怀王说:“敝邑之王(指秦王)最敬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我这做臣子的,也最希望能给大王您做臣子了;敝邑之王最痛恨的君主,莫过于齐王,而我张仪最不愿侍奉的君主,也莫过于齐王。现齐之罪恶,对秦王来说是最重的,所以秦才打算发兵征齐,无奈您这个大国跟齐有友好盟约,以致秦王没法侍奉您,我张仪也做不成大王您的臣子(笔者注:一钱不值的迷魂汤,在游说中尤有必要)。然而大王若能闭关绝齐,我就能劝说秦王献给楚国商、於之地,方圆共有六百里呐!如此,齐(失了楚这个盟友)必实力衰弱;齐弱,则必听从大王的驱使。大王您要是这么干,北可削弱齐,西可对秦施恩,又白得了商於之地,算是您赚的吧。如此一计,而三利都来呀!”
这可以说是史上最成功的一篇直销广告词。楚怀王听了大悦,当场就拍板成交。然后又将他跟张仪做的这个交易公布于朝廷,对大臣们说:“我没费事,就得了秦国的商於之田,方圆六百里呐!”
群臣多为马屁精,全都祝贺“领导英明啊”,唯有那个被张仪排挤到楚国来的陈轸,最后一个出列,独独不贺。
楚王知道这位客卿常有独立见解,但还是挺纳闷,问道:“我不烦一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