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帝国霸业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时候的长平战场上,已呈现出两国倾全国之力决战的态势。
赵军被围的士卒有45万,几乎全国的丁壮都在此了。而秦国也征伐了大批丁壮围困长平,总兵力也应与赵军相当。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规模的国运博弈,此前没有,而此后也少见。
围困至九月,赵军士卒断粮已有46天,只能在内部互相暗杀,食人肉为生。其间,赵军也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突围,分为四队,先后四、五次反复冲击秦垒,但均不能突破。
这是空前的绝境。
赵括再也无法骄狂,老爹死前的对他的评价,真是一个字都没错啊!绝望之中,赵括亲自率领军中的特战队与秦军搏战,可惜,在激战中赵括被秦军一阵乱箭射杀。
主帅一死,赵军顷刻间瓦解,共有40万人投降了白起。
白起在接收了这批降卒之后,颇费踌躇。他琢磨:“以前秦军攻取上党,上党百姓不喜欢秦,而归顺了赵。看来赵军士卒是反复无常之辈,如不全数杀掉,恐怕要作乱。”
于是他使了个诈术,把40万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了年纪小的240人,割了耳朵、斩手断脚放归赵国。若加上在战斗中斩首的赵军士卒,白起这次共杀了赵军45万人。
他这么干,就是为了在心理上对赵国以沉重打击。
果然,败报传回邯郸,“赵人大震”。
这一仗,不光是对赵国人震慑,也是对全天下的震慑。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惨烈的战争极为少见。改朝换代之战尽管是常有的事,但近百万人的对阵厮杀,只有当制度更替成为内在动力之时,才有可能发生。
长平大捷,诚如昭襄王所预见的那样,是“远交近攻”以来最重要的一仗,但这场胜利,却在秦国的外交与内政上引起了一系列意料不到的后果。
在这场战役中立下奇功的白起,个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逆转。
白起在长平坑降卒40万,这件事使秦国在道义上大大失分,山东诸国一致谴责秦国的不义,舆论同情一面倒向赵国。原已呈现瓦解的合纵倾向,一时间又有复燃之势。
遭受重创的赵国,此时为了赢得喘息机会,表示愿意割让给秦六城以求和。
对赵国的这一举动,秦国的君臣之间、将相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白起以他的军事眼光看,虚弱的赵国已不堪一击,他主张乘胜进攻邯郸,一举灭赵,而后攻韩。
于是在当年十月,他率军重新占领上党。而后,分出两路兵马,一路由王龁率领,攻下了韩国的皮牢(今山西翼城);另一路由司马梗率领,进占赵国的太原。而白起本人,则率主力军留在上党,眼巴巴等着国内发来进攻邯郸的指令。
可是,他没有等到进攻的命令,等到的是一道“罢兵令”。原来,是范雎奏请了昭襄王,命令白起班师回朝。
范雎是个有战略头脑的人,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刻,见识反而不如白起?
这是因为,秦国方面中了人家的反间计。
韩、赵两国,在长平之战后都意识到形势的危急,于是他们派出苏代,前往秦国游说范雎。这位苏代先生,是苏秦的族弟,在苏秦死后仍活跃在各国政坛上。
苏代不愧是游说世家出身,一句话就击中了范雎的软肋。他对范雎说:“如赵被秦灭,则秦霸天下,武安君必为三公,您还能在他之上吗?赵亡,即使您不想在他下面,也不可能了。”
范雎内心暗自吃惊,的确不能不考虑有这种可能。白起自魏冉为相时,就已开始为秦国服务,几十年间屡立奇功,自己的资历是比不上的。如果白起位列三公,那就等于自己的地位下降,这可万万使不得。
于是他向昭襄王建议:秦兵疲劳,百姓凋敝,请允许韩、魏割地求和,且休整士卒。
昭襄王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与赵、韩停战言和,说好各自撤兵。?
可是,等白起一万个不愿意地撤军之后,赵国又变卦了,不但不割让六城,反而派虞卿去齐国游说,鼓动齐国合纵抗秦。
这简直是玩得完全没有规矩了!昭襄王大怒,于当年九月命白起率师伐赵。这次,昭襄王是铁了心,要灭掉赵国。
但白起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昭襄王甚感不解,问道:“前年国虚民饥,您不考虑百姓之力,一个劲儿请求增加军粮以灭赵。如今寡人息民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也翻了一番,而你却说不可伐赵,根据何在?”
白起说出了一番道理:“长平之事,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人战死者得以厚葬,伤者得以厚养,劳者受到补助,老百姓胡吃海喝,把财富都花费的差不多了。而赵人呐,战死者不得收尸,伤者不得治疗,人民涕泣相哀,戳力同忧,都努力种地以生财,两国的财力已经很不同了。现在大王发兵虽然占理,是为了让赵国兑现前约,但臣料定赵国守备比以前强了十倍。赵自长平之战以来,君臣忧惧,早朝晚退,相当之敬业;另外还卑辞重币,四面嫁女儿嫁妹子,与燕魏结亲,与齐楚结好,处心积虑,以防秦为要务。其国家内部稳定,外交已有援助,所以当今之时,赵不可伐也!”
不管白起说得多有道理,昭襄王也还是忍不下赵国违约这口气,几次强请白起挂帅出兵,但白起就是不应。后来,白起索性装病不朝——爱怎的怎的吧!
昭襄王知道白起这是功高震主了,但此时又不宜杀功臣,只好另派大夫王陵率兵攻赵,在当年十月,围住了赵国都城邯郸。
次年正月,昭襄王又增兵入赵,黑蚂蚁般的秦兵猛攻邯郸城,但却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得手。
原因是,赵人在长平惨败后,已休整了一年多,政治刷新,上下一心,此次邯郸被围,全民都知国运所系,抵抗非常顽强。尽管精壮在长平丧失殆尽,但其余老少皆合力守城,秦军饶是勇猛,也屡屡挫于城下。
昭襄王认为这是远征军主帅不行,就派范雎去劝说白起复出,白起依然托病不肯。
范雎虽是奉命行事,但还是很好奇:你白起是百战神将,却... -->>
这时候的长平战场上,已呈现出两国倾全国之力决战的态势。
赵军被围的士卒有45万,几乎全国的丁壮都在此了。而秦国也征伐了大批丁壮围困长平,总兵力也应与赵军相当。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规模的国运博弈,此前没有,而此后也少见。
围困至九月,赵军士卒断粮已有46天,只能在内部互相暗杀,食人肉为生。其间,赵军也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突围,分为四队,先后四、五次反复冲击秦垒,但均不能突破。
这是空前的绝境。
赵括再也无法骄狂,老爹死前的对他的评价,真是一个字都没错啊!绝望之中,赵括亲自率领军中的特战队与秦军搏战,可惜,在激战中赵括被秦军一阵乱箭射杀。
主帅一死,赵军顷刻间瓦解,共有40万人投降了白起。
白起在接收了这批降卒之后,颇费踌躇。他琢磨:“以前秦军攻取上党,上党百姓不喜欢秦,而归顺了赵。看来赵军士卒是反复无常之辈,如不全数杀掉,恐怕要作乱。”
于是他使了个诈术,把40万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了年纪小的240人,割了耳朵、斩手断脚放归赵国。若加上在战斗中斩首的赵军士卒,白起这次共杀了赵军45万人。
他这么干,就是为了在心理上对赵国以沉重打击。
果然,败报传回邯郸,“赵人大震”。
这一仗,不光是对赵国人震慑,也是对全天下的震慑。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惨烈的战争极为少见。改朝换代之战尽管是常有的事,但近百万人的对阵厮杀,只有当制度更替成为内在动力之时,才有可能发生。
长平大捷,诚如昭襄王所预见的那样,是“远交近攻”以来最重要的一仗,但这场胜利,却在秦国的外交与内政上引起了一系列意料不到的后果。
在这场战役中立下奇功的白起,个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逆转。
白起在长平坑降卒40万,这件事使秦国在道义上大大失分,山东诸国一致谴责秦国的不义,舆论同情一面倒向赵国。原已呈现瓦解的合纵倾向,一时间又有复燃之势。
遭受重创的赵国,此时为了赢得喘息机会,表示愿意割让给秦六城以求和。
对赵国的这一举动,秦国的君臣之间、将相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白起以他的军事眼光看,虚弱的赵国已不堪一击,他主张乘胜进攻邯郸,一举灭赵,而后攻韩。
于是在当年十月,他率军重新占领上党。而后,分出两路兵马,一路由王龁率领,攻下了韩国的皮牢(今山西翼城);另一路由司马梗率领,进占赵国的太原。而白起本人,则率主力军留在上党,眼巴巴等着国内发来进攻邯郸的指令。
可是,他没有等到进攻的命令,等到的是一道“罢兵令”。原来,是范雎奏请了昭襄王,命令白起班师回朝。
范雎是个有战略头脑的人,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刻,见识反而不如白起?
这是因为,秦国方面中了人家的反间计。
韩、赵两国,在长平之战后都意识到形势的危急,于是他们派出苏代,前往秦国游说范雎。这位苏代先生,是苏秦的族弟,在苏秦死后仍活跃在各国政坛上。
苏代不愧是游说世家出身,一句话就击中了范雎的软肋。他对范雎说:“如赵被秦灭,则秦霸天下,武安君必为三公,您还能在他之上吗?赵亡,即使您不想在他下面,也不可能了。”
范雎内心暗自吃惊,的确不能不考虑有这种可能。白起自魏冉为相时,就已开始为秦国服务,几十年间屡立奇功,自己的资历是比不上的。如果白起位列三公,那就等于自己的地位下降,这可万万使不得。
于是他向昭襄王建议:秦兵疲劳,百姓凋敝,请允许韩、魏割地求和,且休整士卒。
昭襄王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与赵、韩停战言和,说好各自撤兵。?
可是,等白起一万个不愿意地撤军之后,赵国又变卦了,不但不割让六城,反而派虞卿去齐国游说,鼓动齐国合纵抗秦。
这简直是玩得完全没有规矩了!昭襄王大怒,于当年九月命白起率师伐赵。这次,昭襄王是铁了心,要灭掉赵国。
但白起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昭襄王甚感不解,问道:“前年国虚民饥,您不考虑百姓之力,一个劲儿请求增加军粮以灭赵。如今寡人息民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也翻了一番,而你却说不可伐赵,根据何在?”
白起说出了一番道理:“长平之事,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人战死者得以厚葬,伤者得以厚养,劳者受到补助,老百姓胡吃海喝,把财富都花费的差不多了。而赵人呐,战死者不得收尸,伤者不得治疗,人民涕泣相哀,戳力同忧,都努力种地以生财,两国的财力已经很不同了。现在大王发兵虽然占理,是为了让赵国兑现前约,但臣料定赵国守备比以前强了十倍。赵自长平之战以来,君臣忧惧,早朝晚退,相当之敬业;另外还卑辞重币,四面嫁女儿嫁妹子,与燕魏结亲,与齐楚结好,处心积虑,以防秦为要务。其国家内部稳定,外交已有援助,所以当今之时,赵不可伐也!”
不管白起说得多有道理,昭襄王也还是忍不下赵国违约这口气,几次强请白起挂帅出兵,但白起就是不应。后来,白起索性装病不朝——爱怎的怎的吧!
昭襄王知道白起这是功高震主了,但此时又不宜杀功臣,只好另派大夫王陵率兵攻赵,在当年十月,围住了赵国都城邯郸。
次年正月,昭襄王又增兵入赵,黑蚂蚁般的秦兵猛攻邯郸城,但却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得手。
原因是,赵人在长平惨败后,已休整了一年多,政治刷新,上下一心,此次邯郸被围,全民都知国运所系,抵抗非常顽强。尽管精壮在长平丧失殆尽,但其余老少皆合力守城,秦军饶是勇猛,也屡屡挫于城下。
昭襄王认为这是远征军主帅不行,就派范雎去劝说白起复出,白起依然托病不肯。
范雎虽是奉命行事,但还是很好奇:你白起是百战神将,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