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能打有钱又忠心 (1/2)
笔趣阁 www.biquge0.info,扶桑镜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久二年(1862年)七月六日,公方样家茂拜一桥庆喜为“将军后见”,对此幕臣普遍认为,京都和小朝廷欺人太甚。
但七月十四日,幕府发行了第一期邸报,其中刊登了大御所家定的退隐诏书:
“自嘉永六年(1853年)以降,扶桑动荡。……永览前戒,悚然兢惧。但思厥咎,在予一人。
今传位于新,宜躬身克己,宣流风化、感逆阴阳,上全三光之明、下遂群生之和。
若扫除旧弊、广开言论、不拘贵贱登用人材,庶几可挽公私大危之基。
望勿负祖宗之业、各家之望、万民之所期,勉之如一。”
这份诏书是二月写的,当时将军家定隐居退位,于是就给继承人家茂留了这份文书,鼓励他继续努力。
本来这就是一篇礼文,重大场合念一念就过去了,没有这个也显得不庄重不是。
但如今幕府堂而皇之将之刊登出来,这用意可就值得揣摩了:
仔细一品,这不就是份罪己诏嘛,在家定退隐前,他把开国以来的罪过都揽到自己身上了,堪称用心良苦。
而不仅如此,这份邸报上还刊登了如今公方样家茂的大令,这可是新任将军的第一次大动作:
“余以幼冲,奉承洪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町人饥荒,更相啖食。永怀悼叹,若附渊水。咎在德助不逮。
原自癸丑以来,遭蒙未曾有之国难,先人频年为之所苦,扰虑之情当众庶所知。因此,愚意已决,力行更新,以挽回国危之基。
欲启用贤良,无连枝、谱代、外样之别,与天下同休戚。
故望各自勉励,一扫历来骄惰之陋习,以尽忠报国之诚意,努力奉公为要!
天地可鉴,应予周知。”
将军家茂其实也没说啥,除了寻常的套词以外,就说了一件事,那就是革新,而革新目前只有一件大事,不分门第登用人才!
这家定的罪己诏在先、家茂的革新令在后,但两者都提到了不拘贵贱提拔人材,因此对一桥庆喜的批评就减弱了——毕竟两代将军都不在意,这外人抱屈嘛,多少有些多事的嫌疑。
可庆喜松了口气,敕使大原重德却不干了:
本来京都朝廷有如今的声势,全靠抨击幕政而来。
可如今幕府将过失归咎于大御所家定一人,这其他人等,尤其是将军家茂,这不就洗白轻装上阵了么。
而且,啥叫登用人材“无连枝、谱代、外样之别”,说白了不就是邀买人心么。这人心啊,就这么多,幕府拉过去的多了,那朝廷得到的不就少了嘛。
因此大原心中甚是不平。
但不平之余,他心中还有些畏惧:
这十年来,公卿靠操纵物议才有了如今的些许本钱。
可这邸报一出,大杀器横空出世,日后再想呼风唤雨,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据岛津家主齐彬说,这邸报刊行天下,诸侯各家、幕府的奉行所、代官所都会收到。
这敕使大原能不懂么,邸报说是给要职武士看的,但口口相传之下,恐怕天下万民也能收到风声。
因此,以后要想抹黑幕府,恐怕就不容易了。
于是敕使大原坐立不安,于是拼命催促幕府对敕旨给予答复,自己好尽早返回京都禀告江户的变化。
但大老庆永及各位老中却百般推脱,这敕旨里有三件事,庆永、庆喜执政算是办成了,可将军上洛、五大佬设立还没影呢,您急啥,好吃好喝的再等两天吧。
可这一等,事情就坏了:
如今近畿浪士云集,四月份就把幕府的伏见奉行所烧了,如果不是当时岛津齐彬在伏见寺田屋一番弹压,事情几乎不可收拾。
但后来齐彬不是
陪敕使来江户了嘛,留下的代行京都所司代酒井忠绩,这位姫路藩主就有些压不住场子,终于闹出事情来:
和历七月二十一日,浪士斩九条家臣岛田正辰,枭首于四条碛,榜其罪状曰:“正辰与逆贼长野主膳,同图不轨。因天诛之。”
至此,天诛的对象,终于从袭击西洋人蔓延到自己人,一时扶桑浪士砍杀之风大盛——从此,天诛成了幕末的普遍现象,从京都蔓延到扶桑各地,只要政见严重不合,大家就拔刀相向,到处都有横死之人。
这岛田正辰就是岛田左近,乃是关白九条尚忠的家臣,和长野主膳交好,而长野则是安政大狱的主使者井伊直弼的心腹。
消息传到江户,幕府中枢为之愤然,这还有没有天理王法了——关白九条尚忠是朝中为数不多的亲幕派,他要是倒了,幕府哭都没地方哭去!
在直秀原本的世界,幕府这时候虽然还没有山穷水尽,但也快油尽灯枯了,因此对京都发生的骚乱鞭长莫及,只能听之任之。
但有直秀乱入,幕府的情况好了许多,最起码,这武力和经济都还有些老底子,因此江户中枢决议不能对其置之不理。
想想也是:
本来嘛,庆永、庆喜要七月初才能上位,之后一番勾心斗角,要到闰八月幕府高层才能初步达成一致,可那时京都大局已定,再想干涉啥都晚了。
可如今庆永六月初就荣任幕府大老,还和老中久世广周、大目付伊泽政义、留守居堀利坚等人提前勾搭上了,而同时,公方样家茂因为老爹家定没死,这背后有了依仗,也没有过分猜忌庆永。
因此,这多了两个月时间出来,又有钱有人有军械,那时局自然要有所变化。
大老庆永、将军后见庆喜及各老中联名提议:
“近畿不宁,京都动荡,请遣良将上洛,以护佑皇室公卿,安稳时局。”
其实幕臣早就看京都公卿不顺眼了,但碍于... -->>
文久二年(1862年)七月六日,公方样家茂拜一桥庆喜为“将军后见”,对此幕臣普遍认为,京都和小朝廷欺人太甚。
但七月十四日,幕府发行了第一期邸报,其中刊登了大御所家定的退隐诏书:
“自嘉永六年(1853年)以降,扶桑动荡。……永览前戒,悚然兢惧。但思厥咎,在予一人。
今传位于新,宜躬身克己,宣流风化、感逆阴阳,上全三光之明、下遂群生之和。
若扫除旧弊、广开言论、不拘贵贱登用人材,庶几可挽公私大危之基。
望勿负祖宗之业、各家之望、万民之所期,勉之如一。”
这份诏书是二月写的,当时将军家定隐居退位,于是就给继承人家茂留了这份文书,鼓励他继续努力。
本来这就是一篇礼文,重大场合念一念就过去了,没有这个也显得不庄重不是。
但如今幕府堂而皇之将之刊登出来,这用意可就值得揣摩了:
仔细一品,这不就是份罪己诏嘛,在家定退隐前,他把开国以来的罪过都揽到自己身上了,堪称用心良苦。
而不仅如此,这份邸报上还刊登了如今公方样家茂的大令,这可是新任将军的第一次大动作:
“余以幼冲,奉承洪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町人饥荒,更相啖食。永怀悼叹,若附渊水。咎在德助不逮。
原自癸丑以来,遭蒙未曾有之国难,先人频年为之所苦,扰虑之情当众庶所知。因此,愚意已决,力行更新,以挽回国危之基。
欲启用贤良,无连枝、谱代、外样之别,与天下同休戚。
故望各自勉励,一扫历来骄惰之陋习,以尽忠报国之诚意,努力奉公为要!
天地可鉴,应予周知。”
将军家茂其实也没说啥,除了寻常的套词以外,就说了一件事,那就是革新,而革新目前只有一件大事,不分门第登用人才!
这家定的罪己诏在先、家茂的革新令在后,但两者都提到了不拘贵贱提拔人材,因此对一桥庆喜的批评就减弱了——毕竟两代将军都不在意,这外人抱屈嘛,多少有些多事的嫌疑。
可庆喜松了口气,敕使大原重德却不干了:
本来京都朝廷有如今的声势,全靠抨击幕政而来。
可如今幕府将过失归咎于大御所家定一人,这其他人等,尤其是将军家茂,这不就洗白轻装上阵了么。
而且,啥叫登用人材“无连枝、谱代、外样之别”,说白了不就是邀买人心么。这人心啊,就这么多,幕府拉过去的多了,那朝廷得到的不就少了嘛。
因此大原心中甚是不平。
但不平之余,他心中还有些畏惧:
这十年来,公卿靠操纵物议才有了如今的些许本钱。
可这邸报一出,大杀器横空出世,日后再想呼风唤雨,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据岛津家主齐彬说,这邸报刊行天下,诸侯各家、幕府的奉行所、代官所都会收到。
这敕使大原能不懂么,邸报说是给要职武士看的,但口口相传之下,恐怕天下万民也能收到风声。
因此,以后要想抹黑幕府,恐怕就不容易了。
于是敕使大原坐立不安,于是拼命催促幕府对敕旨给予答复,自己好尽早返回京都禀告江户的变化。
但大老庆永及各位老中却百般推脱,这敕旨里有三件事,庆永、庆喜执政算是办成了,可将军上洛、五大佬设立还没影呢,您急啥,好吃好喝的再等两天吧。
可这一等,事情就坏了:
如今近畿浪士云集,四月份就把幕府的伏见奉行所烧了,如果不是当时岛津齐彬在伏见寺田屋一番弹压,事情几乎不可收拾。
但后来齐彬不是
陪敕使来江户了嘛,留下的代行京都所司代酒井忠绩,这位姫路藩主就有些压不住场子,终于闹出事情来:
和历七月二十一日,浪士斩九条家臣岛田正辰,枭首于四条碛,榜其罪状曰:“正辰与逆贼长野主膳,同图不轨。因天诛之。”
至此,天诛的对象,终于从袭击西洋人蔓延到自己人,一时扶桑浪士砍杀之风大盛——从此,天诛成了幕末的普遍现象,从京都蔓延到扶桑各地,只要政见严重不合,大家就拔刀相向,到处都有横死之人。
这岛田正辰就是岛田左近,乃是关白九条尚忠的家臣,和长野主膳交好,而长野则是安政大狱的主使者井伊直弼的心腹。
消息传到江户,幕府中枢为之愤然,这还有没有天理王法了——关白九条尚忠是朝中为数不多的亲幕派,他要是倒了,幕府哭都没地方哭去!
在直秀原本的世界,幕府这时候虽然还没有山穷水尽,但也快油尽灯枯了,因此对京都发生的骚乱鞭长莫及,只能听之任之。
但有直秀乱入,幕府的情况好了许多,最起码,这武力和经济都还有些老底子,因此江户中枢决议不能对其置之不理。
想想也是:
本来嘛,庆永、庆喜要七月初才能上位,之后一番勾心斗角,要到闰八月幕府高层才能初步达成一致,可那时京都大局已定,再想干涉啥都晚了。
可如今庆永六月初就荣任幕府大老,还和老中久世广周、大目付伊泽政义、留守居堀利坚等人提前勾搭上了,而同时,公方样家茂因为老爹家定没死,这背后有了依仗,也没有过分猜忌庆永。
因此,这多了两个月时间出来,又有钱有人有军械,那时局自然要有所变化。
大老庆永、将军后见庆喜及各老中联名提议:
“近畿不宁,京都动荡,请遣良将上洛,以护佑皇室公卿,安稳时局。”
其实幕臣早就看京都公卿不顺眼了,但碍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