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0.info,梦想涟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须承认,像这种为感情和情绪而去读书的这个情况,在年纪越小的时候越是强烈,而那个时候可能读得越多。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很多人在回忆自己读书的时候,干什么呢?你拿个课本要考试,那么多重要的东西,你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要你准备这个考试,准备那个考试,准备这个课堂作业,准备那个课堂作业,但你自己心不在那个上面,你手里拿了一本《水浒》,拿了一本《西游记》,拿了一本金庸武侠小说,拿了一本《基督山恩仇记》、《三剑客》,然后你放不下来,我想这就是一种情绪或意绪上的、感情方面的需要。这是第四个目的。
寻求意义和寻求榜样的阅读
第五个目的的读书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为了寻求意义。这个寻求意义在西方来讲,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找他所信服的那种宗教的圣书,hollybook。你是基督徒,那么对你来讲一部《圣经》就是一部hollybook;你是一个伊斯兰教徒,那么对你来讲,《可兰经》就是一部hollybook;你是一个犹太教信徒,《圣经》中的《旧约》就是你的hollybook。那么对我们这样的中国人,在这方面跟西方人不一样。像我们这样的人大部分人可能是不信教的,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反对宗教,不是的,就是因为你成长的整个的经验使得你到现在为止没有信一种宗教。但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像我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一个宗教教徒,但是我对伟大的宗教是很尊重的,因为这些伟大的宗教在人类社会里边能够延续上千年、几千年,经历过那么多世事的变化,而始终能够对千百万、上亿、十多亿的人有那么强烈的召唤力的话,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我不是一个教徒,但是有时候为寻求一种意义,我也会翻翻跟宗教相关的hollytext,神圣读本。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中国人在历史上有组织的宗教观念比西方人淡泊得多,但有时候为了寻求意义我还会看其他一些书。举个例子吧,人们的意义会通过对超验的目标的追寻来获得教益,也会从现世的、俗世的事情的追寻,来获得意义。举个例子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很多西方的知识分子和很多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很多革命的书籍中间找到他的终极意义,在这里边找到他所寻求的“活着是为什么”,“我这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上所要追求的超出我个人生命、个人存在的那个至高无上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很多人找到的是革命经典,在革命经典中还有些人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对不对?你不要忘记这一点。恩格斯就讲过,《共产党宣言》或者《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这个比喻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基督徒来讲,终极生活的意义和一切意义的来源是《圣经》,而对革命的人们来讲,他就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去找,这就是读书要寻求一种意义。
我现在已经讲了几个目标,第一种,为寻求知识而读书;第二种,为寻求技能而读书;第三种,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第四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在我就是读一些小说、诗歌等文学性的东西;第五种,为了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而去读书。现在我已讲了五种。对吧?在我看来还有第六种读书的目的,跟第五种有些关联,就是人,特别是青少年,要找得具体的realmodel,就是榜样,生活的典范吧,从这里得到启发,得到教益,是关于青年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的,该怎么样使自己成长的步子迈得是正确的、坚定的、一步一步的、向前向上的。这种读书目的跟第五种有关系,但不是完全一样。第五种,寻求价值上来讲,随着一个人年龄越来越大,这方面要求越来越强烈,有些东西,他无法以他自己的有限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生活经验来解释,他觉得还不够,他要找一种更高的、超验的,一种天上的、神性的根源去解释。刚才讲了,这最后一种呢,人生怎么走,人生怎么设计,怎么奋斗,倒是年纪越轻,越有这样的目的,这样的需要。那时候他的过去很短,而他的未来很长,他未来像爬梯子一样的,脚往哪儿迈,不能踏空。要把最后一种读书,就是为了人生的成长方面的目的的读书,跟寻求宗教的价值读书相比,前一种宗教的寻求是超验的、彼世的、天上的、后世的等等,最后一种读书是此生的、此世的、尘世世界的、滚滚红尘的(这里好像有点贬义了)。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怎样塑造你的个人,塑造你的生活,你怎么样运用你的性格,锤炼你的意志,面对挑战怎么办,面对困难怎么办,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就是我所谓的第六种目的的读书。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针对每种读书,我都能推荐出来几本、十几本、二十几本甚至更多的在我看来很值得读甚至可以说必须要读得书。这样一来,你看,你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我没办法以一种同样简单的办法来回答你,因为你的问题中包含着深层的含义,太多层了,太多面了。所以我能够回答你问题之前,我必须作这样的区分。只有我首先明了了你读书寻求的是哪一种目的,在这样一种目的相关的意义上我来给你推荐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书。那个写书的作者也很明白,他的书是为什么目的而写,不同的书是为不同的目的而写。这些为不同的目的而写的书是没办法比的。你比如说有一本书是讲怎样运用电脑软件,另一本是张爱玲的小说,这两本书怎么比?没办法比。因为前一本书,你做这个工作,你不懂电脑干不下去,你必须读,不读你没饭碗,工作要受影响。后一本书呢,不影响你饭碗,但影响你的情绪或感情,半夜三更你睡不着觉都要起来读,对不对?一边读,一边淌眼泪,一边感叹。像以前所讲的,有人读《红楼梦》读得想自杀,那这样对你谋生方面没有影响,但是影响你整个的感情生活,你的心灵世界。
简要地讲,我要给你的版写一篇,在把书单子拉出来之前,我必须把这一部分给读者讲清楚,就是读书的目的。在目的的图景已经比较清楚地分类的情况下我才能够推荐一些书,或者讲讲我自己读书的体会。我会讲几本书,比如第一次我会讲几本书,可能,这几本书我读过了几年了,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了,到今天为止,对我还有那种不可忘怀的,无法淡忘的那种深刻的影响、强烈的影响,以至于眼睛闭起来我就会想到我当年读那本书时候的情景、感受。我现在讲到这一步,如果你非常想知道我要推荐哪些书,劳驾你,缓一个工夫,把读书的六种目的、六种目的的取向你先整理一下发表出来。这是头等重要的。--丁学良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立澳大利亚大学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丁学良,1992年以博士学位毕业于哈佛大学,是著名的社会学思想大师丹尼尔·贝尔的关门弟子。
读了丁学良教授这篇文,也归纳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目的取向,呵呵,增长很多知识呀,很有收获。
一篇好文,与之分享哦.
须承认,像这种为感情和情绪而去读书的这个情况,在年纪越小的时候越是强烈,而那个时候可能读得越多。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很多人在回忆自己读书的时候,干什么呢?你拿个课本要考试,那么多重要的东西,你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要你准备这个考试,准备那个考试,准备这个课堂作业,准备那个课堂作业,但你自己心不在那个上面,你手里拿了一本《水浒》,拿了一本《西游记》,拿了一本金庸武侠小说,拿了一本《基督山恩仇记》、《三剑客》,然后你放不下来,我想这就是一种情绪或意绪上的、感情方面的需要。这是第四个目的。
寻求意义和寻求榜样的阅读
第五个目的的读书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为了寻求意义。这个寻求意义在西方来讲,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找他所信服的那种宗教的圣书,hollybook。你是基督徒,那么对你来讲一部《圣经》就是一部hollybook;你是一个伊斯兰教徒,那么对你来讲,《可兰经》就是一部hollybook;你是一个犹太教信徒,《圣经》中的《旧约》就是你的hollybook。那么对我们这样的中国人,在这方面跟西方人不一样。像我们这样的人大部分人可能是不信教的,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反对宗教,不是的,就是因为你成长的整个的经验使得你到现在为止没有信一种宗教。但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像我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一个宗教教徒,但是我对伟大的宗教是很尊重的,因为这些伟大的宗教在人类社会里边能够延续上千年、几千年,经历过那么多世事的变化,而始终能够对千百万、上亿、十多亿的人有那么强烈的召唤力的话,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我不是一个教徒,但是有时候为寻求一种意义,我也会翻翻跟宗教相关的hollytext,神圣读本。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中国人在历史上有组织的宗教观念比西方人淡泊得多,但有时候为了寻求意义我还会看其他一些书。举个例子吧,人们的意义会通过对超验的目标的追寻来获得教益,也会从现世的、俗世的事情的追寻,来获得意义。举个例子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很多西方的知识分子和很多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很多革命的书籍中间找到他的终极意义,在这里边找到他所寻求的“活着是为什么”,“我这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上所要追求的超出我个人生命、个人存在的那个至高无上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很多人找到的是革命经典,在革命经典中还有些人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对不对?你不要忘记这一点。恩格斯就讲过,《共产党宣言》或者《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这个比喻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基督徒来讲,终极生活的意义和一切意义的来源是《圣经》,而对革命的人们来讲,他就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去找,这就是读书要寻求一种意义。
我现在已经讲了几个目标,第一种,为寻求知识而读书;第二种,为寻求技能而读书;第三种,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第四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在我就是读一些小说、诗歌等文学性的东西;第五种,为了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而去读书。现在我已讲了五种。对吧?在我看来还有第六种读书的目的,跟第五种有些关联,就是人,特别是青少年,要找得具体的realmodel,就是榜样,生活的典范吧,从这里得到启发,得到教益,是关于青年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的,该怎么样使自己成长的步子迈得是正确的、坚定的、一步一步的、向前向上的。这种读书目的跟第五种有关系,但不是完全一样。第五种,寻求价值上来讲,随着一个人年龄越来越大,这方面要求越来越强烈,有些东西,他无法以他自己的有限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生活经验来解释,他觉得还不够,他要找一种更高的、超验的,一种天上的、神性的根源去解释。刚才讲了,这最后一种呢,人生怎么走,人生怎么设计,怎么奋斗,倒是年纪越轻,越有这样的目的,这样的需要。那时候他的过去很短,而他的未来很长,他未来像爬梯子一样的,脚往哪儿迈,不能踏空。要把最后一种读书,就是为了人生的成长方面的目的的读书,跟寻求宗教的价值读书相比,前一种宗教的寻求是超验的、彼世的、天上的、后世的等等,最后一种读书是此生的、此世的、尘世世界的、滚滚红尘的(这里好像有点贬义了)。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怎样塑造你的个人,塑造你的生活,你怎么样运用你的性格,锤炼你的意志,面对挑战怎么办,面对困难怎么办,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就是我所谓的第六种目的的读书。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针对每种读书,我都能推荐出来几本、十几本、二十几本甚至更多的在我看来很值得读甚至可以说必须要读得书。这样一来,你看,你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我没办法以一种同样简单的办法来回答你,因为你的问题中包含着深层的含义,太多层了,太多面了。所以我能够回答你问题之前,我必须作这样的区分。只有我首先明了了你读书寻求的是哪一种目的,在这样一种目的相关的意义上我来给你推荐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书。那个写书的作者也很明白,他的书是为什么目的而写,不同的书是为不同的目的而写。这些为不同的目的而写的书是没办法比的。你比如说有一本书是讲怎样运用电脑软件,另一本是张爱玲的小说,这两本书怎么比?没办法比。因为前一本书,你做这个工作,你不懂电脑干不下去,你必须读,不读你没饭碗,工作要受影响。后一本书呢,不影响你饭碗,但影响你的情绪或感情,半夜三更你睡不着觉都要起来读,对不对?一边读,一边淌眼泪,一边感叹。像以前所讲的,有人读《红楼梦》读得想自杀,那这样对你谋生方面没有影响,但是影响你整个的感情生活,你的心灵世界。
简要地讲,我要给你的版写一篇,在把书单子拉出来之前,我必须把这一部分给读者讲清楚,就是读书的目的。在目的的图景已经比较清楚地分类的情况下我才能够推荐一些书,或者讲讲我自己读书的体会。我会讲几本书,比如第一次我会讲几本书,可能,这几本书我读过了几年了,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了,到今天为止,对我还有那种不可忘怀的,无法淡忘的那种深刻的影响、强烈的影响,以至于眼睛闭起来我就会想到我当年读那本书时候的情景、感受。我现在讲到这一步,如果你非常想知道我要推荐哪些书,劳驾你,缓一个工夫,把读书的六种目的、六种目的的取向你先整理一下发表出来。这是头等重要的。--丁学良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立澳大利亚大学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丁学良,1992年以博士学位毕业于哈佛大学,是著名的社会学思想大师丹尼尔·贝尔的关门弟子。
读了丁学良教授这篇文,也归纳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目的取向,呵呵,增长很多知识呀,很有收获。
一篇好文,与之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