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第五访字仲谋,京兆长陵人,司空伦之族孙也。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有闲暇,则以学文。仕郡为功曹,察孝廉,补新都令。政平化行,三年之间,邻县归之,户口十倍。
迁张掖太守。岁饥,粟石数千,访乃开仓赈给以救其敝。更惧谴,争欲上言。访曰:“若上须报,是弃民也。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遂出谷赋人。顺帝玺书嘉之。由是一郡得全。岁余,官民并丰,界无奸盗。
迁南阳太守,去官。拜护羌校尉,边境服其威信。卒于官。
刘矩字叔方,沛国萧人也。叔父光,顺帝时为司徒。矩少有高节,以父叔辽未得仕进,遂绝州郡之命。太尉朱宠、太傅桓焉嘉其志义,故叔辽以此为诸公所辟,拜议郎,矩乃举孝廉。
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在县四年,以母忧去官。
后太尉胡广举矩贤良方正,四迁为尚书令。矩性亮直,不能谐附贵势,以是失大将军梁冀意,出为常山相,以疾去官。时冀妻兄孙祉为沛相,矩惧为所害,不敢还乡里,乃投彭城友人家。岁余,冀意少悟,乃止。补从事中郎,复为尚书令,迁宗正、太常。
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太尉。琼复为司空,矩与琼及司徒种暠同心辅政,号为贤相。时,连有灾异,司隶校尉以劾三公。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以言殷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帝不省,竟以蛮夷反叛免。后复拜太中大夫。
灵帝初,代周景为太尉。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因乞骸骨,卒于家。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陈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b36e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得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暢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弟方,官至山阳太守。方有二子:贷字公山,繇字正礼。兄弟齐名称。
董卓入洛阳,岱从侍中出为兗州刺史。虚己爱物,为士人所附。初平三年,青州黄巾贼入兗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岱击之,战死。
兴平中,繇为杨州牧、振威将军。时袁术据淮南,繇乃移居曲阿。值中国丧乱,士友多南奔,繇携接收养,与同优剧,甚得名称。袁术遣孙策攻破繇,因奔豫章,病卒。
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除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史,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耻。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节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鳲枭哺所生。”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常,守之何因?”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赍刺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三子皆有文史才,少子玄,最知名。
童恢字汉宗,琅邪姑幕人也。父仲玉,遭玉凶荒,倾家赈恤,九族乡里赖全者以百数。仲玉早卒。
恢少仕州郡为吏,司徒杨赐闻其执法廉平,乃辟之。乃赐被劾当免,掾属悉投刺去,恢独诣阙争之。乃得理,掾属悉归府,恢杖策而逝。由是论者归美。
复辟公府,除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以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伤,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青州举尤异,迁丹阳太守,暴疾而卒。
弟翊字汉文,名高于恢,宰府先辟之。翊阳喑不肯仕,及恢被命,乃就孝廉,除须昌长。化有异政,吏人生为立碑。闻举将丧,弃官归。后举茂才,不就。卒于家。
赞曰:“政界张急,理善亨鲜。推忠以及,众瘼自蠲。一夫得情,千室鸣统。怀我风爱,永载遗贤。
译文
(卫飒、任延、王景、秦彭、王涣、许荆、孟尝、第五访、刘矩、刘宠、仇览、童恢)
起初,光武生于民间,非常了解世间的真伪,目睹耕作艰难和百姓的疾患,所以天下平定以后,务求安静,除王莽时期繁杂之法,恢复汉伐的宽大之法。:噬身穿粗陋的衣服,衣服没有第二种颜色。光武耳不听靡靡之音,手不拿珠玉一类的器玩,后宫裹没有偏爱,近臣没有两样的待遇。建武十三年,外国献来名马,一日跑千里,又进献宝剑,其价值可抵得上百斤黄金。诏命以马驾拉鼓的车,将宝剑赐给骑士。又裁减上拯禁苑的官员,废除游览打猎之类的事情。皇帝赐给地方和诸侯国的手书,全部一简十行,用小字。勤俭节约的风气,盛行于朝廷上下。皇帝多次让公卿大臣和左右郎将,坐在御座上。广泛访求百姓疾苦,采集民谣。所以朝廷内外谁也不敢懈怠,百姓得到了休息。地方长官,竞相努力。像杜诗任南阳太守,被称为“杜母”任延、锡光改变边境地区的习俗,这些是其中政绩最为显着的人。又有第五伦、宋均等人,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在建武、永平年间,政事过于严峻苛细,多次凭传闻和一面之辞,就撤换地方长官。所以朱浮多次上书就提出一针见血的意见,钟整童等人也反复规谏,他们以忠诚宽厚的长者身份说话,但不被采纳。所以中兴时期的美盛,也还有不足之处。自章帝、和帝以后,一些突出政绩的官员,不断出现。如鲁恭、吴佑、刘宽和题川的四位县长,都是以仁爱信义忠厚诚实而使人们不相欺诈;王堂、陈宠任用有德有才的人而政事自然得到治理:这些都能够使万物受到感动而教化得以推行。边凤、延笃相继担任京兆尹,人们将他们比作赵广漠和张敞。另外,王涣、任峻担任洛阳令,公开惩办坏人坏事,吏治有所好转,所要禁的自然禁止了,虽然在道德和礼仪方面,有不够完备的地方,但也不失为当时的好官。现在将显著业绩的良吏汇集到一起,作为循吏篇。
卫飒传,卫飒,字子产,河内脩武人。卫飒家境贫寒但喜欢学问,他跟着老师学习而没有粮食,经常靠做工来维持生存。王莽时,做遇州刺史。
建武二年,他到大司徒邓禹府中任职。以举荐贤才处理繁重公务而被任侍御史、襄城令。他治政有声誉和政绩,升为桂阳太守。桂阳与交州交界,受交州影响很大,百姓不懂得礼法。卫飒上任以后,兴建学校,整治教化,制定婚姻的礼规。一年时间,风气大变。
原先含沤、演阳、曲江三县属于越地,武帝平定越地后,才收归桂阳。百姓住在深山,靠着溪水,沿袭过去的风俗习惯,不交田租。离郡远的地方,有的将近千里。官吏往来办事,总是调发百姓驾船接送,称之为“传役”每一位官吏外出,徭役摊派到好几家,百姓为其所苦。卫飒于是凿通五百多里的山道,修驿站,设邮馆。这样减少了劳役,也杜绝了官吏的奸猾。外流的百姓慢慢回来,渐渐聚成乡镇,这才要他们像平民一样交纳赋税。另外,耒阳县出产铁矿石,其他郡的百姓经常聚在一起,私下炼铁,结果招来亡命之徒,导致很多奸盗的事情。卫飒于是上书请设立负责铸铁的官员,不允许私人铸铁,每年增加的收入达五百多万。卫飒善于处理民事,体恤民情。他做官好比治理自己家一样,他所施行的政策,无一不合乎事理。他任职十年,郡治太平。
二十五年,卫飒被朝廷征还。光武想任命他为少府,正赶上他生病,没法授职管事,光武命他以桂阳太守身份回家休养,等候韶书。过了两年,卫飒带病到朝廷,说自己病重,皇帝逭才收回他的印绶,赐给他十万钱。后来他在家中去世。
直厘茎直接替i挝担任拄屋太守,他也擅长治理。他教导百姓种植桑柘麻纡之类的东西,鼓励百姓养蚕织鞋,百姓得到不少益处。
任延传,任延,字长孙,南阳宛县人。十二岁时,他就成了太学的学生,在长安学习。他通晓诗致、易经和春秋,在太学中有名气,在学府中被称为“任圣童”赶上兵荒马乱,他到陇西避难。当时隗嚣已经占领陇西四郡,派人去请任延,任延置之不理。
更始元年,任命任延为大司马部属,授予他会稽都尉一职。当时他十九岁,来接他的官员见他年轻很吃惊。他到郡以后,恬淡无为,衹是先派人拿了祭品去祭祀延陵季札。当时天下刚刚平定,道路不通,来江南避难的人都没有回中原,所以会稽一带有才能的人很多。任延上任以后,对品行高洁之士像董子仪、严子陵等人一概聘请,并以师友之礼相待。部属有贫难,他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救济他们。他裁减士兵,要他们耕种公家的田地,以便周济穷困之人。他每次到各县巡行,总是派人慰问孝子,并招待他们吃饭。
吴地有个叫龙丘苌的人,在太末隐居,立志不变。王莽时期,四辅和三公连续召他做官,他都不去。掾史禀告任延,请求将他召来。任延说:“龙丘先生躬行德义,具有原宪、伯夷的节操。我上门洒水扫地,还担心使他受到羞辱,召见他是绝对不可以的。”于是派功曹拿了礼品拜见他,给他写信,送去医药,使者一个接一个。一年后,龙丘苌才坐车来到郡府,表示愿意在临死以前在郡供职。任延再三推辞,最后要他暂任议曹祭酒。龙丘苌不久病逝,任延亲自为他治丧,三天没有处理政务。所以郡内有才能的士大夫争着到他这裹任职。
建武初年,任延上书辞职,回去拜见天子。诏书召任延,任命他为九真太守。光武召见他,赐给他马匹和各种丝织品,让他的妻子儿女留在洛阳。九真以打猎为业,不知道耕地种粮,老百姓经常到交趾去买粮,往往弄得穷困不足。于是任延要他们造农具,教他们垦荒种地。这样耕地年年增多,百姓自给富足。又骆越的百姓没有婚姻礼法,各自凭着情欲喜好,没有固定的妻子,也不了解父子间的天性和夫妇间的道理。任延于是发文书给所属各县,要求男子年龄在二十到五十岁之间,女子年龄在十五到四十之间,都按照年龄大小结合。有贫穷而出不起聘礼的,就要长吏以下的官员各自从俸禄中拿出一部分救助他们。结果同时娶妻的有二千多人。逭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这些人生下孩子,才知道宗族姓氏。他们都说:“使我有孩子的,是任君啊!”许多人给孩子取名为“任”于是边境外的蛮夷夜郎等部落仰慕德义,愿意守保边关,因此任延撤掉了侦察候望的人和把守边关的士卒。
起初,在平帝时候,汉中人锡光担任交阯太守,他引导夷民,慢慢用礼义影响他们。他使蛮夷开化的名声和任延差不多。王莽末年,锡光封锁边境,派兵拒守。建武初年,他派使者进贡,被封为盐水侯。岭南有华夏风气,从这两位太守开始。
任延在九真任职四年,皇帝召他去洛阳,由于生病耽搁了行程,被降为睢阳令。九真的官员和百姓在他活着时就为他建了祠堂。到京后他被任命为武威太守。皇帝亲自召见他,告诫他说:“好好侍奉上级,不要坏了名声。”任延回答说:“臣听说忠臣无私,有私则不忠。一心为国,这是臣子的本分。上下雷同,不是陛下的福气。好好侍奉上级官员,臣不敢接受您的指示。”皇帝叹息,说:“您说得对。”
到了武威以后,当时统率军队的长史田绀是郡内的望族,他的子侄及宾客为害百姓,任延将田绀拘捕,他父子和宾客有五六人被处死。田钳的小儿子田尚于是聚集了几百放荡轻薄的人,自称将军,夜间攻打郡府。任延随即发兵打败了田尚。自此,他的威信大震,官吏和百姓都小心翼翼。
武威北对匈奴,南接羌人,老百姓害怕匈奴和羌人的入侵和抄掠,许多人荒废了耕种。任延到后,挑选了一千懂得用兵的人,申明赏罚,要他们率领种族庞杂的胡人休屠黄石的骑兵占据要害地方,一旦有紧急情况,就可以迎战和追击敌人。每战敌人伤亡必多,自此,不敢再来。
河西过去缺雨,任延于是设立主管水利的官员,负责修建水沟渠道,百姓都得到益处。他又兴建学校,派官员管理,自掾史以下官员的子孙都让他们到学校接受教育,免去他们的徭役。通晓经义的一概任用,使其荣显。武威自此有了博学多才的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天降绝色老婆 南史 重生之回到离婚前 屠路 我是林弋家生子她不认命 爱马仕牙医 宠妻日常(袭夫人成长实录) 棺香美人李阳 豪侠娇女 三分钟英雄 没有什么不能说 浴血弃妃(浴血承欢) 盛宠皇贵妃 空间重生之天才医师 到前世找你 旧五代史 红楼之林家小弟 天外飞香隐重华 打造全新地球 陆长生